油罐建造完毕后充水试验

油罐建造完毕后充水试验
油罐建造完毕后充水试验

4.充水试验

(1) 储罐建造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并应检查下列内容:

①罐底严密性;

②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③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④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

⑤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

⑥基础的沉降观测。

(2) 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

②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③一般情况下,充水试验采用洁净淡水;特殊情况下,如采用其他液体充水试验,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④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⑤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3) 罐底的严密性,应以罐底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应将水放净,对罐底进行试漏,找出渗漏部位,按规定补焊。

(4)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 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 左右,并应按规定进行焊接修补。

(5) 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液位下1m 时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宜做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6) 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7) 浮顶及内浮顶升降试验,应升降平稳,导向机构、密封装置及自动通气阀支

柱无卡涩现象,扶梯转动灵活,浮顶及其附件与罐体上的其他附件无干扰,浮顶与液面接触部分无渗漏。

(8) 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储罐充水前,以390kPa 压力进行水压试验,持压30min 应无渗漏。

②在浮顶的升降过程中,浮顶排水管的出口,应保持开启状态。储罐充水试验后,应重新按第一款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9) 基础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罐壁下部圆周每隔10m 左右.设一个观测点,点数宜为 4 的整倍数,且不得少于4 点。

②充水试验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后面的方法进行。

四、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新建罐区,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1.坚实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很小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罐高的1/2,进行沉降观测,并应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可继续充水到罐高的3/4,进行观测,当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充水后和保持48h 后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2.当第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l/2 和3/4 时的两次观测。

3.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 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0.6m/d 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 时,停止充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充水高度,以保证在载荷增加时,日沉降量仍保持下降趋势。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作一次观测后再充水,并在当天傍晚再作—次观测,当发现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充入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充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油罐建造完毕后充水试验

4.充水试验 (1) 储罐建造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并应检查下列内容: ①罐底严密性; ②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③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④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 ⑤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 ⑥基础的沉降观测。 (2) 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 ②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③一般情况下,充水试验采用洁净淡水;特殊情况下,如采用其他液体充水试验,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④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⑤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3) 罐底的严密性,应以罐底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应将水放净,对罐底进行试漏,找出渗漏部位,按规定补焊。 (4)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 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 左右,并应按规定进行焊接修补。 (5) 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液位下1m 时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宜做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6) 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7) 浮顶及内浮顶升降试验,应升降平稳,导向机构、密封装置及自动通气阀支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低坝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工艺设计体会 刘赟(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830002)近年来,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工程实例日趋增多,具体的取水构筑物方式也多种多样,本人在新疆高寒地区的河流上设计采用低坝斗槽组合式取水构筑物的工艺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同时提出在设计中值得进一步商榷的议题,希望通过本文与给排水专业同行共同探讨。 一、低坝式(固定坝)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即河流的特点 1、流量和水位变化的幅度很大,水位猛涨猛落,但洪水持续时间不长。在枯水期内流量很小,水层很浅。有时出现多股细流,甚至地面断流。暴雨之后,山洪暴发,洪水流量可为枯水流量的数十、数百倍或更大。 2、水质变化剧烈。枯水期水流清澈见底。暴雨后,水质骤然浑浊,含沙量大,漂浮物多。雨过天晴,水又复清澈。 3、河床常为砂、卵石或岩石。河床坡度陡比降大,洪水期流速大,推移质多,粒径大,有时甚至出现1米以上的大滚石。 4、北部某些山区河流潜冰(水内冰)期较长。 新疆某县城供水工程水源为电站的退水渠即总干渠,总干渠有以下特点:(1)水量:枯水期流量为3立方米/秒,丰水期9立方米/秒;(2)水位:取水段渠宽为6.0米,常年水位1.50米,枯水位0.5米,最高水位2.5米;(3)水质:非洪水期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值为:PH值8.04(国标6.5-8.5),总硬度144.50mg/L(国标450 mg/L),氟化物0.47 mg/L (国标1.0 mg/L),氯化物3.6 mg/L(国标250 mg/L),硫酸盐61 mg/L(国标250 mg/L),大肠菌群5个/L(国标3个/L),由以上水质化验报告可以看出,非洪水季节的水质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水质指标均能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控制指标,该 由上表可知,该水源最高含沙量发生在6月份,浊度较高,含沙量为2020毫克/升,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该水源流量和水位变化的幅度较大,水质变化较为剧烈,采用低坝式(固定坝)取水方式较为合理。 二、工艺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构筑物满水试验得规定 一、水池满水试验前得必备条件 水池满水试验就是水工构筑物得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池体得混凝土或砖、石砌体得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得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 (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 (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8)试验用得充水、充气与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得措施已满足要求; (10)满足设计得其她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得准备 (1)选定好洁净、充足得水源;注水与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得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得防护设施与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得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 得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 (一)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得l/3。对大、中型池体,

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得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得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与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得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得读数精确度应达l/10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得初读数; 4.测读水位得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得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得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得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得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得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三)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①现场测定蒸发量得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高约30㎝得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得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②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左右。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四、水池得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A1 q= —〔(E1-E2)-(e1-e2)〕 A2 式中: q渗水量(L/㎡、d); A1 水池得水面面积(㎡); A2 水池得浸湿总面积(㎡);

罐体充水试验样本

罐体充水试验 施 工 方 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项目部 2016-9-26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页

工程名称: 槽罐试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 审批页 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 部门批准: 建设单位负责人: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 二.编制依据............................................... - 1 - 三.工程概况............................................... - 1 - 四.施工工序............................................... - 1 - 五.施工步骤及方法......................................... - 1 - 六. 质量管理............................................... - 7 - 七.安全管理.............................................. - 8 - 八人力计划.............................................. - 10 - 九.施工机具.............................................. - 10 - 十.工作危险源分析评估及预防............................. - 13 -

储罐充水试验方案

储罐充水试验方案 目录 1.0取水与试验用水量 (2) 2.0充水前储罐应具备的条件 (2) 3.0充水试验主要检查项目 (2) 4.0临时上水管道及水泵安装 (2) 5.0储罐充水过程 (2) 6.0储罐充水试验流程 (4) 7.0储罐充水试验材料、设备、人员配置 (4) 8.0施工计划 (5)

1.0取水与试验用水量 施工用水计划从业主提供的水源先接到T1 30000m3罐区,试验流程先后顺序为:先T1 5台30000m3罐区,接着T2 6台20000m3罐区,最后T3 8台8750m3储罐,试验用水量总量为32000m3,各罐之间利用临时水管线倒水进行储罐充水试验。 2.0充水前储罐应具备的条件 A.储罐充水试验前底板、壁板及其它需要与罐壁焊接的附件全部焊接完毕, 无损检测合格,并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 B.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涂料。 C.水源采用淡水作为试验用水,充水试验水温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D.罐壁上的工装卡具焊痕已打磨处理完,检查合格。 E.临时上水管道连接完毕。 F.储罐充水试验前业主、监理、项目部联合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各单位代表 签字后封罐。 3.0充水试验主要检查项目 A.罐底的严密性。 B.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 C.内浮顶升降是否平稳、密封装置等附件有无卡涩。 D.储罐基础沉降。 4.0临时上水管道及水泵安装 为保证充水试验的顺利进行,在临时管道上接入1台流量为200m3/h的卧式离心泵(配套电机和启动柜),根据充水试验的具体要求派专人操作水泵的开停。 5.0储罐充水过程 A.充水过程检查及维修 罐底严密性 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放水,用真空箱试验方法找到漏点,按照修补工艺进行修补,然后再用真空箱法进行检查,

市政工程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试验表36

附录一水池满水试验 时间:2007-10-19 来源:作者: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力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原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计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修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没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附1.1) 式中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未读数(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②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③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63)构筑物满水试验和水池抗浮

给水排水工程(10个考点)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P194 ★★★ 要求: 1. 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2. 满水试验与流程; 3. 满水试验标准;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一、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一)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一、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一)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1. 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 现浇池体在防水层、防腐层施工前;装配池体在施加预应力且封锚后,保护层喷涂前;砖砌体在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在砂浆勾缝后。 3. 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4. 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 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 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二)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 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2. 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3. 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敞口钢板水箱)。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二、水池满水试验与流程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1. 池内注水 (1)按设计水深分3次进行,每次1/3。大、中型池体,先注水至施工缝,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2. 水位观测 (1)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2)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初读数。 (3)初读数与末读数间隔时间不少于24h。 (4)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3. 蒸发量测定 (1)有盖时不测;

罐体充水试验及沉降观测方案详解#精选.

xxxxxxxx项目 储罐充水及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1、编制说明: 本方案是为xxxxxxx项目油罐安装工程的油罐的试水及沉降观测试验而编制。仅适用于本工程油罐的试水及沉降观测试验,在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如有变化,则应修改本方案,并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后方可实行。 2、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备专业和土建专业设计图纸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现场设备安装、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3074-2007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标准》SH3075-2009 ?《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7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HG_T20584-2011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_T20583-2011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SH3508-2011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J514-2001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28-2005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施工工艺标准》SH3530-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定》SH3505-1999 3、方案概述 本方案是针对道达尔(天津)工业有限公司润滑油生产加工、仓储项目罐区二27台非标罐和罐区一8台2600立方基础油储罐安装工程编制,以指导储罐的试水及沉降观测试验。 ?试验一览表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精编版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 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 (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 (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 (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 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 (一)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l/10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三)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①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高约30㎝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②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左右。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

5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施工单 位签字监理 签字 业主 签字 备注 5.1充水条件 5.1.1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引 水隧洞至调压井段已充 水; 对于坝后式或河床式水 电站,坝前水位已蓄至 最低发电水位。 5.1.2充水前应确认进水口检 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处于 关闭状态; 确认蝴蝶阀(球阀或筒 形阀)处于关闭状态, 蜗壳取、排水阀、尾水 管排水阀处于关闭状 态; 确认调速器、导水机构 处于关闭状态,接力器 锁定投入; 确认水轮机主轴检修密 封在投入状态; 确认尾水闸门处于关闭 状态; 确认尾水洞(尾水渠) 已充水,尾水洞(尾水 渠)检修闸门已开启。 5.1.3充水前必须确认电站厂 房检修排水系统、渗漏 排水系统运行正常。 5.1.4与充水有关的各通道和 各层楼梯照明充足,照 明备用电源可靠,通信 联络设施完备,事故安 全通道畅通,并设有明 显的路向标志。 5.2 尾水管充水 5.2.1 利用尾水倒灌或机组技 术供水排水管供水等方 式向尾水管充水,在充 水过程中随时检查水轮 机顶盖、导水机构、主 轴密封、测压系统管路、 尾水管进人门等处的漏 水情况,记录测压表计 的读数。

位签字签字签字5.2.2 水过程中必须密切监视 各部渗、漏水情况,确 保厂房及其他机组安 全,发现漏水等异常现 象时,应立即停止充水 进行处理,必要时将尾 水管排空。 5.2.3 待充水至与尾水平压 后,提起尾水闸门,并 锁定在门槽口上。 5.3压力管道和蜗壳充水 5.3.1打开检修闸门充水阀, 观察检修闸门与工作闸 门间水位上升情况,平 压后提起检修闸门; 观察工作闸门下游侧的 漏水情况。 5.3.2打开工作闸门充水阀, 向压力管道充水,监视 压力管道水压表读数, 检查压力管道充水情 况; 对引水式水电站,则可 开启调压井工作闸门的 旁通阀或蝴蝶阀(或球 阀)的旁通阀向压力管 道及蜗壳充水。 5.3.3检查钢管伸缩节、蜗壳 进人门的漏水情况; 监测蜗壳的压力上升情 况。 5.3.4检查水轮机顶盖、导水 机构、筒型阀和主轴密 封的漏水情况及顶盖排 水情况; 有条件时,可测量记录 筒型阀及导水叶的漏水 量。 5.3.5检查蜗壳弹性垫层排水 情况。 5.3.6观察各测压表计及仪表 管接头漏水情况,并监 视水力量测系统各压力 表计的读数。 5.3.7安装有蝴蝶阀(或球阀) 的引水系统,在压力管 道充水时,应先检查蝴 蝶阀(或球阀)关闭状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一)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4)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査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釆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 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并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二、水池满水试验与流程 (一)试验流程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二)试验要求 1、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2、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 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0.1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需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截止。 3.蒸发量测定 (1 )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做蒸发量测定。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水位。 三、满水试验标准 (1)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渗水量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 (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 (m2?d) o

储罐充水试验方案

储罐充水、试压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张家港保税区长江国际港务有限公司1#罐区改扩 建工程,本工程总计包括6台10000m3储罐,8台4000m3储罐,6台1500m3储罐。2台600立方水罐作为储水罐最后充水后不 再放出。 二、工程内容 充水包括6台10000m3储罐,8台4000m3储罐,6台1500m3储罐。 10000m3罐充水高度至17000mm,充水试验包含正负压。 4000m3罐充水高度至17500mm,充水试验包含正负压。 1500m3罐充水高度至14500mm,充水试验包含正负压。 所有储罐试验负压为 1.2KPa(120mmH2O),试验正压力为 2.0KPa(200mmH2O),稳压至少15min。 三、施工方法 1、充水前罐体检查 ①罐本体焊接全部完成; ②PT、RT检测全部完成,并出具临时报告; ③真空试验已经完成,并做好记录; ④沉降观测前期记录齐全; ⑤罐体施工记录已经完成; ⑥罐体接口及加强板全部焊接完成;

⑦接管气密已经完成; ⑧接口除进水口和接U形管外全部用盲板封死; ⑨进水接管已经就绪。 2、充水方法 储罐施工完毕后,以不低于5℃的水进行充水试验,对S30408材质的储罐应对充水的水质检验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充水至最高液位,持压不少于48小时,罐壁无渗漏和异常变形为合格。充水试验必须始终在监视下进行,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 (1)储罐建造完毕后,进行充水试验,并检查下列内容: a.罐底严密性; b.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c.基础的沉降观测; d.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 (2)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碳钢罐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b.充水试验采用洁净淡水(本工程中采用长江国际原有罐区的消防水); c.充水试验中应加强基础沉降观测。在充水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d.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等罐顶开口以防罐体受压变形,且防水时不得使基础浸水。

市政构筑物满水试验知识要点

市政构筑物满水试验知识要点 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唯一例外的是消化池满水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水池气密性试验合格标准: (1)试验压力宜为池体工作压力的1.5倍。 (2)24h的气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20%。 一、满水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1、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4)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2、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

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并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二、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与要求: 1、试验流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无盖水池)→整理试验结论。 2、试验要求: (1)池内注水: ①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②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③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和沉降量观测。当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罐体充水试验样本

*******公司罐体水压试验 罐体充水试验 施 工 方 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项目部 2016-9-26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页

工程名称: 槽罐试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 审批页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 部门批准: 建设单位负责人: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 二.编制依据................................................................................................ - 1 - 三.工程概况................................................................................................ - 1 - 四.施工工序................................................................................................ - 1 - 五.施工步骤及方法.................................................................................... - 1 - 六. 质量管理................................................................................................. - 7 - 七.安全管理.............................................................................................. - 8 - 八人力计划.............................................................................................. - 10 - 九.施工机具.............................................................................................. - 10 - 十.工作危险源分析评估及预防 ............................................................ - 13 -

充水试验方案

1.0 概况 扬-巴一体石化项目中央罐区化学品储罐,共有大小拱顶储罐15台,其中不锈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储罐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充水试验和气密性(正负压)试验。 2.0编制依据 2.1、API650 2.2、GBJ128—9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0充水试验方案 充水试压试验不仅是用来检验罐体泄露情况,还是地基处理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方案只从检验罐体的泄露情况以及罐顶稳定性方面来阐述,有关地基部分的内容详见地基处理方案。 3.1充水加载方案 3.1.1罐容积不超过10000m3油罐的加载方案详见附件。 3.1.2对罐容积为10000m3的油罐: 充水试验加载曲线图: CTT1421/1422充水试压方案 2.5×105 2.38×105 2.25×105 2.13×105 2×105 1.88×105 1.75×105 1.63×105 1.5×105 1.38×105 1.25×105

3.2充水前的准备工作 3.2.1充水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3.2.2充水前,所有构件以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 3.2.3充水前,罐体所有的无损检测必须已经完成。 3.2.4充水前,所有的接管补强板应由信号孔通入0.2Mpa压缩空气检查焊缝的严密性,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合格后应该用油脂将信号孔堵住。 3.2.5充水试验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经IOU有关部门审查通过,临时管线应安装完

毕,相应的盲板、垫片等应准备齐全。 3.3充水试验方法以及检查内容、合格标准 3.3.1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若发现渗漏,应按规定补焊。补焊完成之后再重新上水。 3.3.2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应以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左右,进行焊接修补。修补完成后再重新上水。 3.3.3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应在最高充水液位下1m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用U形玻璃管液面计测量)时,应以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油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得作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3.3.4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应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方法进行。试验时应缓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用U形玻璃管液面计测量)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油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 3.4充水试验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3.4.1试验用水应该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淡水,水温应不低于5℃。不锈钢储罐试验用水应严格控制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不得大于5ppm。 3.4.2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防止储罐内产生过高的正压和负压。 3.4.3充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监测各项参数,如发现地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或沉降速率超标应立即停止充水,待处理完成后方可继续上水试验。3.4.4充水时应设置简单的液位计,定时监控上水高度。

浅谈水池构筑物的抗浮措施和满水试验

浅谈水池构筑物的抗浮措施和满水试验 一、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1、当构筑物无抗浮结构设计时,水池施工应采取抗浮措施 (一)下列水池(构筑物)工程施工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1)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程。 (2)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3)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且经验算基底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足以平衡承压水水头压力,需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二)施工过程降、排水要求 (1)降、排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并防止环境水源进入施工基坑。 (2)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间断降排水,并应对降、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降、排水。 二、当构筑物无抗浮结构设计时,雨、汛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1)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 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1)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2)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3)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2)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三、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1、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点我:送工程实用干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4)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 2、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储罐罐体充水试验

罐体充水试验施工方案 1、罐体充水试验检查的内容: (1)罐底的严密性; (2)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3)浮顶升降的平稳、灵活性、严密性; (4)中央排水软管及消防用软管的灵活性及严密性; (5)基础预压的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测量、检查。 2、水试验前的工作: (1)除浮顶密封机构外,充水前所有附件、构件应全部焊接、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充水前罐体的几何尺寸及焊接质量应按前述的有关规定全部检测合格,且原始资料齐全、准确。 (3)充水前罐底板的焊接质量应按前述的有关规定全部检测合格,底板的局部凹凸变形测定不得大于50mm。 (4)充水前应严格检查是否有浮顶上升的固定件、焊疤,焊瘤是否打磨平滑,且罐内杂物、焊渣及尘土等均应清除于净。 (5)水线是否接通,排水措施是否完善。 (6)充水试验用水应是工业新鲜水,水温不低于15℃。 (7)水泵入口处必须加过滤网,避免杂物吸入泵内,损坏水泵,影响进、出水速度,耽误工期。 (8)派专人看护操作水泵,确保水泵正常工作。

3、水时间控制 罐内充水试验时,充水和放水时间应严格控下图进行。 水试验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查 (1)充水试验用进水泵,每小时进水量为1500m3/h左右。 (2)充水试验的充水时间、放置时间应按图样规定进行。 (3)充水时应检查罐底的严密性,以基础排水点无水、大角焊缝处及底板与基础之间无渗漏为合格。 (4)罐壁的强度和严密性检查,当水充到最高液位20.4m时,保持48小时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5)浮顶的升降试验和严密性检查,浮顶应以升降平稳、导向机构和密封机构无卡涩现象、无变形、浮梯转动灵活、浮顶与液面接触部分无渗漏为合格。 (6)中央排水软管和消防软管升降自如,运动轨迹正常,软管无缠绕等异常现象。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满水实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组织 (2) 四、实验前准备 (3) 五、水池满水试验 (4) 六、水池渗漏处理 (5) 七、试水期间安全技术要求 (6)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 本工程具体内容见下表 二、编制依据 2.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2、工程设计图纸 2.3、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三、施工组织 3.1、施工组织 在本工程中组织进行满水试验,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由项目经理组织、

协调,各工序相关管理人员积极配合,认真对待积累经验,指导构筑物的满水试验。 3.2、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各构筑物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经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3、人员准备 满水试验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验前准备 4.1、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 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整个池壁及池底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 (2) 、池内全部清理干净,池内内壁缺陷修补完毕。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池壁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 (4) 、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好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承受安全试验压力。 (5) 、池壁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6) 、试验用的充水、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排水闸门没有渗漏。 (7) 、试验各项保证安全措施已满足试验要求。 (8) 、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9) 、整个池体标高沉降观测没有变化。 4.2、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 500mm,高 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安装好水位测针,注水深 200-3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5)、在池壁外测标号沉降观测标志,选定观测点,把测量数据记录好作为池体沉降

满水试验

(一)满水试验 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后文以水池满水试验为例进行介绍) 试验流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1、试验准备 (1)池体已达到设计强度,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池内清理洁净。 (2)设计预留、预埋孔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3)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4)试验设备准备就绪。 (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完毕,石砌池体已进行勾缝处理。(注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在池体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进行。)

2、水池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水池内水位观测 (1)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2)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3)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4.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2)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5.整理试验结论 (1)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渗水量合格标准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