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共艺术第二节音乐情绪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课时分配表第一章情感目标:聆听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体会音乐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基本流程:【课堂导入】由音乐老师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如:(1)你经常在哪些场合中听到音乐?(2)你喜欢听音乐吗?经常听哪些类型的音乐?(3)你觉得人们在什么情形下会听音乐?(4)生活中,哪些场合会播放音乐?如果没有音乐,世界会变成怎样的?(5)你会去剧院听音乐会吗?在简短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接下来,老师播放两首速度和力度不一的歌曲,让学生静心感受。
歌曲1 歌曲2老师提问: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出本节课题——音乐的要素。
【基础知识】音乐的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主要包括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
这些要素之间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1.速度和力度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
力度又称音强,是指音的强弱程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音乐的速度越快、力度越大,越让人紧张、兴奋;速度越慢、力度越小,越让人放松、沉静。
2.节奏和旋律节奏是有一定速度和音调的节拍,如有的节奏是“嘭恰,嘭恰恰”,有的是“咚咚呛”等。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音的序列。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构成音乐美的主要艺术手段。
3.调式和曲式调式是指乐曲中的各音在音高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各音之间的内在规律。
调式因所包含的音数量不一、各音同主音所构成的音高关系不同而有多种形式。
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
音乐结构单位的名称有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等,其中动机为最小单位,至少包括一个强音和一个弱音,两个动机可构成一个乐节,两个乐节可构成一个乐句,两个乐句可构成一个乐段。
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声乐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情感表达,同时也需要进行演唱技巧的培养。
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合理结合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技能,并且在表演时更加自然、自信、传递出真实的情感。
一、情感表达1.理性认识。
学生需要在听、唱、做中不断体验、感受自身情感,培养表达情感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同时告诉学生在演唱时要表达流露出情绪和感情,将唱歌变成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2.情感理解。
学生在音乐交流中不断积累、理解各种情感,通过歌曲的内涵,让学生在体验和理解中,加强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同时提高对听、唱、做整个过程的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做到情感在心中,演唱在口中,传递在耳中。
3.情感体验。
学生在口腔、喉咙、胸腔等使用声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演唱,更是在体验着各种情感,让音乐和文化真正融入到孩子的心灵中。
学生的情感要集中在节奏、音色、音调、发音、气息等方面,去表现歌曲中情感的变化,通过声音的变化,传递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演唱技巧1.发音技巧。
教师需要注重发音技巧的训练和体验,让学生了解标准音、发音位置等,让学生掌握干净清晰的发音技巧。
同时,对于不同的歌曲要求,教师可以结合约定俗成的音调、发音方法等,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演唱技巧。
2.气息支配。
气息的支配对于声乐演唱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气息支配能力。
从生理角度解释,需要指导学生用腹式呼吸、有效控制气味,从而做到持续、稳定的歌唱。
3.表情、动作、舞蹈。
在传递情感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教授学生合理运用表情、动作或舞蹈等手段来表现情感。
无论是眼神、手势、舞蹈,都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选定舞蹈或动作时,要考虑歌曲的情感和语言风格,通过动作及表情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总之,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同等重要,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
音乐情绪说课

性格特点
自信心不足
知识基础
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理论知识匮乏,厌烦理论学习
能力水平
审美能力强,有一定鉴别能力 具备表现能力,能尝试分析问题
以兴趣为引导,以聆听为导向
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 教学手段
聆听体验 聆听感悟
启发引导
积极评价
教 法
学 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
探究二:聆听欣赏理解情绪--《春节序曲》
通过微课, 让学生对 乐曲有初 步认识和 了解。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 课堂总结
探究二:聆听欣赏理解情绪--《春节序曲》
创作背景
《春节序曲》是 管弦乐曲《春节组曲》
第一乐章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
节是的生活体验。通过乐曲向人们展现了根据 地人民在过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 爱、互庆互贺的动人情景。 作品音乐以我国 秧歌调及陕北民歌 为 素材,旋律 明快优美 ,富有民族风格和特 色,节奏 鲜明热烈 ,生动体现了我国人民在 传统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 场景。
1、再次欣赏,学生哼唱旋律 2、提出问题:A、乐曲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B、乐曲的速度力度分别是怎么样的? 3、深入分析乐曲的每一部分。
曲式 分析
欢快热烈
概括了全曲的情绪、 音调与节奏特点
第二主题
由长笛和单簧管主奏,木管奏 出柔和曲调就如姑娘们扭的秧 歌,舞姿优美,喜气洋洋,引
陕北秧歌调
旋律甜美、抒情、富有 田园风味,亲切动人, 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 的赞美和对美好前程的 憧憬。
公共艺术(第二版)音乐篇
说课提纲
音乐情绪 说课
教材分析
2024年新版中职音乐优质教案乐理完整版

2024年新版中职音乐优质教案乐理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职音乐》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基础乐理。
详细内容涉及五线谱认识、音符和休止符时值、节奏练习以及简单旋律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线谱基本知识,能正确识别各种音符和休止符。
2. 培养学生节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感知能力。
3. 让学生能够创作简单旋律,激发他们音乐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线谱认识、音符和休止符时值、节奏感培养。
难点:节奏组合与分解,旋律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黑板、PPT课件。
2. 学具:五线谱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一首通俗易懂儿歌《小星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五线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五线谱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构成、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示例。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体验不同节奏感。
4. 知识巩固(10分钟)老师弹奏一首简单旋律,学生根据所学五线谱知识,将其记录下来。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自主创作一条简单四小节旋律,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五线谱基本知识2. 音符与休止符时值3. 节奏练习4. 旋律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五线谱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识别各种音符和休止符。
(2)自主创作一条四小节旋律,要求简单易懂。
2. 答案:(1)五线谱基本知识: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线组成,音符和休止符时值分别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2)旋律创作:可根据自己兴趣和想象力,创作一条具有个性化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线谱基本知识和节奏感有初步认识,但部分学生在创作旋律时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音乐,提高他们音乐素养。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作者:陈苏娟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7期【摘要】成功演唱一首歌曲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情绪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实、丰富的情感才能够展现出歌曲中的思想和魅力,使人不断地传唱,成为经典和时尚。
而情感是需要情绪来酝酿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歌唱前准备情绪,歌唱时投入情绪,融入情感,用情感来达到歌曲表达的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了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理解歌曲和情绪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中职音乐;情绪;歌唱;思想【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礼记·乐记》开篇便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只有将歌唱与情绪融合起来才能够展现出韵律之声,通过朴素而真诚的情绪来创造出歌曲的意境,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才能够实现声与情的融合,实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
当歌唱者理解了歌曲情绪时,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表达,将情感融入到圆润的声音,均衡的声区中,歌曲的美妙和动听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歌唱歌曲的歌词、曲调,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通过情绪来表达歌曲的灵魂,使歌曲充满生机和活力,意境无限延伸,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情绪的概念和本质情绪是学生在准备歌唱时所处的一种兴奋心理状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发生的一种过程。
情绪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来营造,对情景的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短暂性的心理活动。
通过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产生,学生会产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等不同的情绪,这对于歌唱有着直接的影响。
情绪是一种激励性的情感,只有合理地、理智地运用自己的情绪才能够表达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理解歌曲的核心,达到理想的演唱目的。
二、情绪与情感的异同情绪和情感都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们都需要意识的产生和感情的投入。
情绪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则相对来说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歌唱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
情绪可以让歌唱更加动人、更具感染力,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表达情绪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首先要明确的是,情绪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心深处的感受。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音乐,将情绪融入到歌唱中去。
这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演绎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可以通过分析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色彩,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也可以通过练习情感表达的技巧,比如呼吸训练、咬字训练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教学中的一些练习来引导学生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歌曲中去。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也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
音乐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在表达音乐情感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感受和方式。
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要拘泥于技巧和规矩,而是要注重情感的真挚和表达的自然。
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通过歌唱,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音乐,同时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
最终,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

《中国民歌》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多媒体播放《沂蒙山小调》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它是什么体裁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中国民歌》。
2、和学生一起了解民歌的定义以及民歌的分类。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对民歌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族民歌┃《川江号子》1、播放《川江号子》的MTV,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①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②它有什么样的特点?3、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与共性:“号令”。
4、引导学生思考:在劳动过程中唱带有号令性的歌曲有什么作用?5、总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倾听节奏与旋律的变化,感受号子特点感受音乐,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景象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总结通过听赏认识劳动号子,并在一系列互动中加深对劳动号子音乐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初听乐曲1、播放《小河淌水》的MTV,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①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②歌曲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①山歌的定义。
②歌曲描述的是阿妹在月色下歌唱,呼唤远方阿哥的场景。
聆听体验感受歌声带来的意境思考回答在听赏、分析、歌唱中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感受云南民歌的音色特点。
再次欣赏1、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2、提出问题:①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旋律。
旋律从容舒展、节奏自由4、总结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云南民歌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自然、坦率、色彩鲜艳,音乐曲风相对精致、细腻。
5、学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江南民歌的音乐特点。
聆听感受云南民歌从容舒展,节奏自由,清新优美的音乐风格。
《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1、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的MTV,学生欣赏并思考:①歌曲是什么体裁的?②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师生共同了解“小调”的定义及其音乐特点。
3、再次欣赏,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4、提出问题:①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②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深入分析歌曲旋律级进音环绕音6、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点委婉细腻、柔美抒情通过“听—唱—析”的步骤形成学生体验;进一步体会到江苏民歌《茉莉花》委婉流畅、柔美抒情的音乐风格通过对比欣赏江苏、东北两首《茉莉花》,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与人们的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有着极大的联系。
中职公共艺术第二节 音乐情绪

《音乐情绪》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张灯结彩的画面,背景音乐“春节序曲”,学生欣赏并思考: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引出本课课题:《音乐情绪》。
欣赏思考感受情绪学生对音乐情绪有初步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春节序曲》初赏乐曲1、多媒体播放《春节序曲》资料,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①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②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乐曲?3、介绍作曲家——李焕之。
欣赏感受聆听了解通过初听,对乐曲有初步的了解认识。
再次赏析1、再次赏析,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2、提出问题:①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②乐曲的速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③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乐曲?3、深入分析乐曲每一部分。
感受音乐,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景象。
感受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的艺术功效。
赏析2、提出问题:①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绪?②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深入分析乐曲中提琴忧郁悲伤小提琴哭泣4、师生共同总结用。
思考分析总结赏与分析,深入感知作品的魅力。
作业1.完整聆听《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说出你对主题音乐变化的理解。
2.写出你所知道的小夜曲及其作曲家,欣赏体验后与同学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情绪》
教案
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张灯
结彩的画面,背景音乐“春节序曲”,学生欣赏并
思考:
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音乐表现
了怎样的情绪
引出本课课题:《音乐情绪》。
欣赏思考
感受情绪
学生对音乐
情绪有初步
的感受,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春节序
曲》初
赏
乐
曲
1、多媒体播放《春节序曲》资料,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
①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②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乐曲
3、介绍作曲家——李焕之。
欣赏感受
聆听了解
通过初听,对
乐曲有初步
的了解认识。
再
次
赏
析
1、再次赏析,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2、提出问题:
①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乐曲的速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
感受音乐,想象
音乐所表达的
感受音乐形
式要素节奏、
力度、速度等
要素的艺术
再次赏析1、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片段,进一步
感受音乐。
2、提出问题:
①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
的情绪
②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深入分析乐曲
中提琴忧郁悲伤
小提琴哭泣
4、师生共同总结
深刻体会音乐
在电影中的作
用。
思考
分析
总结
高学生鉴赏
音乐的能力。
通过再次欣
赏与分析,深
入感知作品
的魅力。
作业1.完整聆听《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说出你对主题音乐变化的理解。
2.写出你所知道的小夜曲及其作曲家,欣赏体验后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