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拍手歌》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拍手歌》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拍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拍手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拍手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1.录制好《拍手歌》的音频或视频。
2.准备卡片,上面写有歌词的每个字,教师和学生一人一个。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看看谁能快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并找到音乐播放器准备播放。
导入歌曲:1. 播放《拍手歌》的音频或视频,同时给学生分发歌词卡片。
歌词齐唱: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同时鼓励学生拍手,韵律明显的节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歌词。
2. 如果学生熟悉歌曲,可以尝试分成两组,一组唱前半部分,一组唱后半部分,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跟唱练习:1. 学生对照歌词卡片跟唱《拍手歌》。
2. 教师跟唱,注意发音和语调。
集体合唱:1. 教师组织学生全班集体合唱《拍手歌》,要求学生保持齐唱并按照节奏拍手。
展示表演:1. 学生分组准备表演《拍手歌》。
2. 分别给每个小组机会展示表演。
反思总结:1. 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及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意歌曲的选择,确保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
2.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感兴趣,在参与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拍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二)教案:课时:第二课时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树之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树木的外貌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二、呈现(10分钟)1. 向学生朗读《树之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 桐 树
枫树
松树 柏树
木棉
桦树
银杏
桂 花
水杉
我会写
yáng
杨
音序:Y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杨树 杨柳 造句:街道两侧栽种着一 排排挺拔的白杨树。
书写指导:木字旁的最后一笔 把捺换成撇。右面的第一撇短 ,第二撇长。
tóng
桐 音序:T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梧桐 油桐 造句:这些梧桐树已经长 出叶子了。
枫树 秋天叶儿红
松柏树 四季常披绿
从这一句你了解到 了什么?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 桦树生长在北疆。
木棉 喜暖在南方
桦树 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从这一句你了 解到了什么?
这是对偶句。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 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化 音序:B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化石 变化 造句:科学家在辽宁发现 了恐龙化石。
书写指导:竖为垂露竖,右边 是七不要写成匕。
我会读
2.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没有拼音, 我也能读。
组词:金桂 桂花 造句:秋天到了,金桂 飘香。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 土不要写成士。
提升拓展: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 叶落归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读一读,想想 它们的意思。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 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 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 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八本单元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1.“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2.“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
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对象不同:有的描绘大自然中的声音,有的描绘生活场景中的声音。
同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介绍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三列是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
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5.“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虾、蚕”等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等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通过师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5.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1.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并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学习拟声词并能结合语境准确地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特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二年级学生写作之常用的六大修辞手法

【导语】写作是以语⾔⽂字为媒介⽂化交流的⾏为,是⼈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式。
写作是⼈类精神⽣活与实践的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作⽂学作品重要的途径。
写作是⼈类表现⽆穷创作⼒的⽅法之⼀,这些作品称为⽂学。
写作是⼈类的⼀种特殊的,有⽬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为满⾜⼈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学习社会知识的需要⽽产⽣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学⽣写作常⽤的六⼤修辞⼿法,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喻 (⼀)概念: ⽐喻就是“打⽐⽅”。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事物来⽐⽅另⼀事物的⼀种修辞格。
(⼆)结构: ⽐喻的结构,⼀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喻的事物)、喻体(作⽐喻的事物)和⽐喻词(⽐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喻。
⼀个句于是不是⽐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喻。
①同类相⽐。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猜度。
例如:这天⿊沉沉的,好像要下⾬了。
③表⽰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
④表⽰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还有“似的”、“⼀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
例如: 叶⼦出⽔限⾼,像亭亭的舞⼥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关系。
例如:从喷泉⾥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脏。
3、借喻。
小学语文_语文园地七·拟人,让表达更生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育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拟人,让表达更生动》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选择的教学内容为部编本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的第三部分。
课本上出示了两个拟人句,一个是:“‘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把自己藏了起来。
”这一句出自本单元的课文《雾在哪里》,另一句是:“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卷,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帽子,当做铁环滚走了。
”题干设计的是:“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教材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品读拟人句,体会“把‘物’当成人来写”在语言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学会写拟人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学会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比喻手法,感受修辞之美1.分别出示本册课文中的三组比喻句。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寒号鸟》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难忘的泼水节》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2.引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内容。
3.复习比喻手法,找出每句的“本体”和“喻体”,体会比喻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好处。
(板书:让表达更生动)4.根据图片,进行比喻表达练习。
二、品读课文句子,感受拟人之美1. 出示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第三部分的两个句子,品读有趣之处:“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把自己藏了起来。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帽子,当做铁环滚走了。
2.认识“拟人”手法: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就叫拟人。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2.他哭了。
2.他的眼泪像决堤的河 水,不停地往下流。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哪些句子比较好?
为什么?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喻词:像、好像、仿佛、如同、像……似的、
像……一样、 ……是……、 ……成了……
镜子。白云映在里面,好像对着镜子梳妆打扮。青山映 在里面,像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影子。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美文欣赏 峨眉山的猴子
这群猴子大约有三四十只,有老的、有小的。它们有 的躲在路边的树丛中,有的倒挂在树杈上,有的蹲在树 丫间,动作千姿百态,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不知说些 什么。唯有几只老猴大摇大摆地站在下山的石阶中间, 摆出一副似乎要游人留下“买路钱”才能过去的架式, 其中一只母猴的腹下还紧紧贴着一只小猴,可爱极了。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2.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 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 着动听的歌曲。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哪些句子比较好?
为什么?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二、拟人
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 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读一读,体会体会
摆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 舞蹈。
跳着舞欢天喜地地赶了过去。
判断这些句子是不是拟人句,说说你的理由。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1.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 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2.从雷锋叔叔身上,我懂得了要乐于助人 ,要刻苦学习,要勤劳勇敢。
二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三、排比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波浪 灯笼 苹果 疑问句 尤其(部首)感叹句(两处)朗读课文于是 首都(部首) 课题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词语 句式(标点) 朗读要求背诵内容 拓展活动识字 1景色宜人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尽力 表层 壮观 生字扩多个词语(我会读) 每个层次词语类型的不同收集一些关于秋天 的词语1、秋天的图画朗读课文全文园地“读读背背”美丽 劳动 生字 工作 作文(名词) 做工 做事(动词)拟人句破折号——解释说明 重点书后四句拟人句(词语搭配 ) 什么样的什么 (动词使用) 准备园地“展示台” 的作品2、黄山奇石 喜欢的段落想奇石的样子,编故风景区 巨石(半包围) 它们 安全块头 站立 天都峰(多音字)双引号——特定的称谓 省略号——省略的部分 比喻句的区分事;收集图片,讲一 讲。
3、植物妈妈有办法AABB 类型的词语 疑问句 已经 自己(形近字区分) 把字句 铁甲 豆子 知识 纷飞 关联词语(只要 就) 如果 好人 女娃 山洼(换偏旁) 朗读课文 全文收集其他植物传播 种子的方法。
4、古诗两首白云生(易错字)处有人家。
朗读课文 背诵两首“展示台”活动枝条 枫树 日记 刘海停车坐(易错字)爱枫林晚。
千古名句:每一首后两句 默写填空(山 行) 背诵其他描写秋天 的古诗。
园地一熟字去偏旁 (同音字、形近字) 根据偏旁写字(左右、上下结构)偏旁表义联想法——木本、草本植物;肉月旁身体部位;宝 盖头表示房子。
我会读的词语——重在积累,认读字扩的词语会读即可。
读读背背——会背能感悟那种植物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即可。
口语交际——按照要求说话,训练条理性和语句通顺。
展示台——结合每一课拓展活动,在平时开展。
识字 2二胡 京戏 象棋 钢铁养鱼 看图说话训练(谁在哪,干 朗读观(易错字)看 弹琴(易错字) 什么,干得怎么样?体会校 词组分类(琴棋书画)(花结合自己的才艺,准 备展示台活动。
( ( 队员 青色 宁静 教室 样子 哈欠(部首) 元(部首)旦 熟字加偏旁 (偏旁添加在左边)一字组多词(把字放在不同的位 内外生活的丰富多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分类复习 各类修辞手法汇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分类复习各类修
辞手法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各类修辞手法,以供复使用。
以下是各类修辞手法的简要介绍:
1. 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意义。
它能够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
2. 拟人
拟人是将非生物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动作。
通过拟人,文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3. 夸张
夸张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程度,达到引起读者注意、产生独特效果的目的。
夸张常用于幽默、夸大其词和强调等情境。
4. 对偶
对偶是通过排比、对仗、反衬等手法使句子或诗句两个相对应的部分呈现对称或相似的结构,以突出句子的艺术特点或加强语言的韵律美。
5. 倒装
倒装是将句子的语序颠倒,以突出或强调某些句子成分。
倒装常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条件句等语境中。
6. 想象
想象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或图像。
它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主要修辞手法汇总。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第一单元
1.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2.排比: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3.对比: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4.拟人:
(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3)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第二单元
1.拟人:
(1)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4)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2.比喻: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3.对偶: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第三单元
1.比喻: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拟人:
(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第四单元
1.比喻:
(1)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
(3)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5)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6)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五单元
1.比喻: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反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对比:
(1)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2)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
第六单元
比喻: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第七单元
1.拟人: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2.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