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新闻学是培养具有新闻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新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具备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

2. 培养目标本科阶段的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新闻学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新闻事件和传播现象。

2.具备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新闻采编技能,包括新闻报道、编辑、采访、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新闻报道和文章撰写。

3.具备数字传媒技能:针对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数字传媒技能,包括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多媒体新闻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国际化视野:使学生了解国际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动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跨国新闻报道的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新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学基础课程–新闻学原理–新闻伦理与道德–新闻写作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摄影与摄像技术2.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新闻与传媒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基础–媒介经济学–媒介与社会3.数字传媒技术课程–数字新闻制作技术–社交媒体运营与管理–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多媒体新闻报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参观调研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新闻场景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新闻采编的技巧和方法。

4. 实践环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新闻学本科专业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环节,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

1.实习:学生在校外新闻机构或媒体实习,通过与实际工作接触,提升新闻采编能力和职业素养。

2.实训: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设立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如新闻报道实训、编辑实训、多媒体新闻制作实训等。

3.社会调查:学生参与社会调查项目,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调研能力。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及职业荣誉感,通晓新闻传播理论,熟悉新闻传播规律,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专业技能和新媒体技术,能够胜任新闻媒体以及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1)具有从事新闻事业应有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2)较好地掌握新闻与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政策,坚守基本的专业伦理;(3)有较好的新闻判断力、实践能力;(4)具备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知识以及外语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50,其中课程学分122,集中实践环节18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0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4门,41学分新闻传播学引论(3学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学分)、新闻学原理(3学分)、初级新闻采写(3学分)、高级新闻采写(3学分)、新闻摄影(3学分)、中国新闻传播史(3学分)、外国新闻传播史(3学分)、影视制作(3学分)、新媒体导论(3学分)、传播学原理(3学分)、媒介伦理与法规(3学分)、媒介调查与统计(3学分)、传播研究方法(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公共基础课 26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厦大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厦大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厦大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厦门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新闻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基本技能,能在新闻媒体、政府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宣传策划、舆论引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培养要求2.业务素质:系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专业技能,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4.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新闻采编、制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新闻实务操作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并发挥作用。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2.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史、媒介伦理与法律、传播学等,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素养。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新闻实务、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实务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选修课程:包括新闻摄影、电视新闻、网络新闻、新媒体技术、传媒经营与管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实践教学1.新闻实务:通过模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实习:安排学生到新闻媒体、政府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增加实际工作经历。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五、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于6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20学分。

3.学位授予:符合毕业要求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质量保障1.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3.学生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社会反馈:关注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加强与新闻传播行业的联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熟练掌握网络时代传播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较强新闻意识和较高写作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采编、公关策划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应用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党和政府关于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新闻采编、制作、广告传播管理等业务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初步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的能力;2.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研究领域;3.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具有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4.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掌握一定的体育、军事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3、培养特色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本专业将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从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注重基础理论及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内容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本专业针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编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注重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闻采编、制作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增强专业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

1-22013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

1-22013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传播技能,宽广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较熟练掌握英语,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新闻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够在新媒体时代的各类媒体中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和网页设计、网站维护等网络传播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涉外新闻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2.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3.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4.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专业知识与技能;5.熟悉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了解中外新闻业、网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国际新闻和网络传播业务;6.具有调查研究、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7.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较熟悉英语及英语新闻业务,既能胜任国际新闻采写、网络传播工作,又能适应相关工作对英语的要求;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四、学时与学分分配新闻传播学六、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管理。

七、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新闻学专业1998年获准设置,是我校为适应重庆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是我校校级品牌专业及重庆市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为重庆市省级精品课程,国际新闻报道为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U标和基本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录、节U主持、网络管理等业务技能,毕业后能在广播、电视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网络传媒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采访、节U主持与维护、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ft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播和策划.维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具备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系统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 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节U主持及网络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3) 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U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4) 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及网络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与法规;(5)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及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及外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动态。

二、专业方向设置本专业设置广播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传播两个方向。

以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实行学习中期分流培养模式,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

三.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170学分,外语和il•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方能毕业;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标准(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2、主要课程新闻学基础、传播学导论、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编辑与节U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作品分析、电视专题与栏U、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史、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徳、公共关系学等。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的学科。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媒行业的日益竞争,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技能与创新的培养,才能适应和引领媒体的发展趋势。

首先,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应该系统地学习新闻传播学、新闻写作学、新闻伦理学等基础学科,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闻传播不再受局限于国内范围,而是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学生应该学习国际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了解国际媒体环境和国际新闻业的发展动态。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交流平台。

此外,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传媒行业的变革,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最新的科技和行业动态,掌握新的媒体技术和平台,拓宽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总之,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兼顾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新闻从业者,适应和引领传媒行业的发展。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安庆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录、节目主持、网络管理等业务技能,毕业后能在广播、电视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网络传媒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维护、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播和策划、维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节目主持及网络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及网络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与法规;(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及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及外国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动态。

二、专业方向设置本专业设置广播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传播两个方向。

以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实行学习中期分流培养模式,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

三、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170学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方能毕业;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标准(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2、主要课程新闻学基础、传播学导论、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作品分析、电视专题与栏目、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史、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德、公共关系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湖北大学新闻学专业始创于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创办的新闻学教学点之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闻学专业已拥有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结构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

专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

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年新闻传播学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发挥整体学科优势,凸显专业教育特色,关注新闻传播学理论前沿,着重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责任感和大局观。

本专业实践教学已形成了适合专业特点的复合型实验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建有湖北省人民政府授牌的“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广播电视台)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省内外十几家媒体的专业实习基地。

形成了校媒(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强化了新闻专业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为学生专业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本专业在长期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途径,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有用人才。

他们中间,许多已成为新闻媒体、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专业编号:
专业代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广告及相关学科领域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伦理和较强专业能力,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对社会发展和媒体融合有较敏锐的洞察力,能在新闻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新闻编辑、新闻策划,文化宣传,媒介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全面了解我国现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具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国内外新闻界的动态发展,我国大众媒体现行的管理机制、媒介市场的变化,媒体技术的创新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具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评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公关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摄影、摄像等工具的基本技能,英语达到四至六级水平,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采取新闻与传播大学科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培养方式。

三、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道德与法规等。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六、课程计划表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八、说明
.学校统一开设《形势与政策》、《创业基础》、《公益劳动》等课程,课程实施按照相关文件执行,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学生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修满不少于个课外活动学分。

.第一至四学期进行新闻传播大类教学,第五学期进行专业分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