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
仪器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考核维度:任务绩效考核人: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标准
1.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保障科研生产需求;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完好
资产盘亏率,提前报废率,定期核对,帐、物、资金一致率
2.进口物资的计划性
保证科研生产所需进口物资的计划性、有序性
是否制定进出口物资的年度计划,处领导审核所制定计划中缺失的内容不超过[ ]处
树立务与基层的思想及爱岗敬业精神
基层对工作的满意度
9.保密工作
杜绝泄密
不发生泄密事件(否决性指标)
10.财经纪律
杜绝回扣、索取等
不发生任何类似财经违纪事件(否决性指标)
10.采购资金管理
有效保全资金,及时取得索取凭证并报销
呆帐、死帐、坏帐的比例不高于[ ]%
备注:
3.进口物资的完成率
确保进口物资的供应计划的有效实现
核实计划是否按时完成,已完成的工作项数/计划项数比例不小于[]%
4.进口工作的各项手续
进口工作的各项手续完整、规范,符合采购管理规定及质量程序文件要求
样本资料齐全,手续完整,归档及时
5.成本管理
树立成本意识,降低成本
500元以上执行比价率100%,独家供应不大于[ ]%,业务费开支是否在处控制数额内
6.进口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确保采购、供应各环节在质量程序文件控制之内
是否对合格器材供应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入所报验、出库检验、不合格审理是否及时、准确,质量审核的不符合项不超过[ ]处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
突发应急事件处理完成 / 突发事件总数比不小于[]%
8.服务基层的作风与态度
生产部设备管理考核细则(四篇)

生产部设备管理考核细则1. 设备完好率考核:根据生产部门管理的设备数量,每月统计设备维护情况和故障次数,计算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设备总数-故障次数)/ 设备总数,完好率越高,得分越高。
2. 设备维修及时率考核:统计维修工单的处理时间,计算设备维修及时率。
维修及时率=(维修工单中平均处理时间小于设定标准的工单数量)/ 维修工单总数,维修及时率越高,得分越高。
3. 设备故障处理效率考核:统计设备故障的处理时间,计算设备故障处理效率。
故障处理效率=(设备故障的平均处理时间小于设定标准的故障数量)/ 故障总数,处理效率越高,得分越高。
4. 设备保养合格率考核:统计设备保养工作的合格率。
合格率=(合格的保养工单数量)/ 保养工单总数,合格率越高,得分越高。
5. 设备安全使用考核:评估生产部门对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情况,包括员工培训和设备使用记录。
根据培训和记录情况综合评分,得分越高越好。
6. 设备更新改进考核:评估生产部门对设备的更新和改进工作,包括设备更新方案、设备绩效评估、设备技术改进等工作情况,综合评分,得分越高越好。
7. 设备成本控制考核:评估生产部门对设备使用成本的控制情况,包括设备的能耗、维修费用、设备更新成本等控制情况,综合评分,得分越高越好。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生产部设备管理考核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
同时,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以推动生产部门对设备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生产部设备管理考核细则(二)为规范生产部的设备管理工作,明确分厂管理职责,细化管理要求,根据生产部的设备管理现状特制定设备管理考核细则。
一、设备完好率1、甲类设备不完好每____台扣____分,乙类设备在无备用设备的情况下每____台不完好扣____分,有备用设备的情况下每____台不完好扣____分。
计划检修的设备除外,全月设备全部完好奖____分。
2、丙、丁类不完好____台以上,每增加____台扣____分,全月设备全部完好奖____分。
设备管理员岗位考核指标表

10%
对所有设备建立台帐,指导各相关部门编制设备分台帐,做好设备转移、添置、报废等情况的台帐调整工作。
4.设备资料管理
本部门
10%
收集保管所有设备的资料,建立设备资料档案。
5.设备维修安排及时性
各车间
30%
根据车间反映的设备维修需求,及时填写维修单安排机修工、电工组织抢修,保证设备及时修复
设备管理员岗位考核指标表
KPI指标组成表
关键业绩指标 KPI
信息来源
权重
考核说明
1.设备维护保养检查
各车间
20%
定期对车间内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督促工人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2.安全生产分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事故发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3.设备台帐管理
能力态度指标组成表
能力指标
权重
态度指标
权重
1.协调能力
20%
1.工作责任心
25%
2.人际交往能力
20%
2.工作积极
20%
3.问题解决能力
30%
3.团队意识
20%
4.信息处理能力
20%
4.学习意识
15%
5.沟通能力
10%
5.工作勤勉度
20%
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第一章目的1.1 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以判定设备运行水平及设备管理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消除缺陷.第二章适用范围2。
1 本指标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评估、考核,包括车间自评、互评和管理部门对实施部门的评估。
第三章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3.1 日常考核重现场、重行为规范;3.2 长周期考核重经济指标(效率、成本)。
第四章考核评估指标分类4。
1 设备性能维护指标;4。
2 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指标;4。
3 维修管理指标;4。
4 综合评价指标。
第五章设备性能维护指标5.1 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W)=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反映企业完好设备的比例,按月、季、年度统计,月取平均值,季、年度统计取月平均值。
设备完好台数:指不影响设备技术能力状态的发挥,同时不因故障而停机.采剥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日历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
擦洗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计划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5。
2 设备利用率反映设备的被利用程度,是重要的设备管理指标,公司统计以下利用率指标。
5.2。
1 设备利用率(L1) =设备有效时间/计划时间。
5.2。
2 设备有效利用率(L2)=Tu/(Tu+Td)其中Tu:单元周期内,设备有效利用时间Td:单元周期内,因故障维修停机时间5。
2。
3 设备能力利用率(L3)=å (报告期实际产量×有效工作时间)/å (报告期计划产量×计划工作时间)5。
3 设备新度系数,车间与财务核对每月统计一次。
5.3.1 设备役龄新度(X1)=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5.3.2 设备净新度(X2)=设备净值/设备原值5。
4 设备有用系数(Y)=(全部设备原值—全部设备折旧费+已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单台设备参照执行.第六章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指标6。
1 费用率,每月统计一次。
6。
1。
1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费用率(F1)=V/G ,其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所耗总费用G:设备固定资产原值(万元);6.1。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设备管理指标考核主要包括 : 新度系数、不良资产率、利用率、完好率、可开动率、大修完成率、故障停机率、修理费用率、有效运转效率、设备综合效率。
按考核内容可分为设备的资产考核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和经济考核指标。
如何将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系统设置得更为科学,能形成指标考核体系,对企业设备管理来说影响较大。
通过对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意义及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可作为企业设置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时的参考。
一、设备资产考核指标1.设备新度系数该指标一般是用于考核一个企业设备素质优劣的指标,也可用于考核单台设备优劣指标。
主要是衡量设备净值与原值的百分比情况,目的是促使公司每年对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报废老化或腐蚀设备的更新改造,防止企业为追求当前利益而放弃合理的资金投入,或将折旧基金挪作他用等短期行为。
2.不良设备资产率该指标用于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设备资产所占百分比。
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企业注重设备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定期进行盘点和找出不良设备资产存在的原因。
防止公司资产流失,维护公司的利益。
二、设备技术考核指标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指标不仅与设备管理有关,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公司视产品或原料等价格波动因素来调节设备生产时间,或因厂矿基建与生产的矛盾,或是原材料不足及企业周边复杂的关系影响等,都可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而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保持设备完好,随时具备开机生产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备的利用率应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
因此,设备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但仅作为评价设备管理工作的指标不太合理。
2.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所有主要设备的百分比,反映的是公司整体设备的技术状况水平。
考核目的,一是有利于使国有资产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二是为生产经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生产不受制约影响。
计划经济下的完好率反映的是某一时刻的设备状况,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状况,是定性指标,不是定量指标,在检查时缺乏过硬的依据,可信度不高,并且拥有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1.设备可用率设备可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可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
高的设备可用率表明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执行,设备故障率较低,生产能力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次数与总运行时间的比率。
低的设备故障率表明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较高,维护保养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3.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短的设备维修时间表明设备维修工作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够迅速恢复生产。
4.故障修复率故障修复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修复的比率。
高的故障修复率表明故障的解决速度快,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5.预防性维护比率预防性维护比率是指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的比率,包括预防性维护工作占设备维修时间的比例。
高的预防性维护比率表明设备保养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实施,能够减少意外故障的发生。
6.设备处置率设备处置率是指企业及时处理和处置废弃设备的能力和效率。
高的设备处置率表明企业能够及时清理废弃设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7.设备维护成本设备维护成本是指企业花费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的费用。
低的设备维护成本表明设备维护工作得到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设备投资回报率设备投资回报率是指设备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高的设备投资回报率表明企业的设备投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衡量。
同时,需要及时收集和监控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改善,以持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效果。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故障率、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设备平均修理时间、设备的保养及时率、设备的性能效率、设备的综合效率等等,其中下面六个评价指标最为关键: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设备完好的一般标准是: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无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反映了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计算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计算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
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
3.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定义: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英文全称Mean Time BetweenFailure,缩写为MTBF,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评价时间,是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计算公式:MTBF=(∑▒〖(downtime-uptime)〗)/(failure times)对于一个简单的可维护的设备,MTBF = MTTF + MTTR。
因为MTTR通常远小于MTTF,所以MTBF近似等于MTTF,通常由MTTF替代。
MTBF用于可维护性和不可维护的系统。
设备管理如何评估设备的指标

设备管理如何评估设备的指标如何评估设备的指标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化,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越来越重要。
评估的准确性、公正性及其对工作的诱导和激励作用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对曾经在企业应用过的评估考核指标作了分类描述,并对评估的系统性作了分析,希望能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考核评估有所指导。
设备技术经济类指标,如LCC、投资回收期、折旧、净现值、收益率等指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二、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分类描述为了理清思路,我们将考核评估指标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第二类为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第三类为维修组织管理类指标;第四类为综合评价类指标。
分别展开如下:1.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2)可动率:在满足精度要求下,机器设备可开动起来的概率。
(3)设备利用率类,主要有:①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②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日历台时③设备能力利用率=∑(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定额台时)/∑(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实际台时)=生产产品所需定额台时总数/生产产品实际消耗台时总数④设备利用率=全年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全年日历开动时间(4)设备精度指数类,主要有:①单台设备综合精度指数:T=√∑(Tpi/Tsi)2/n式中Tpi--设备实测第i项单项精度值Tsi--标准规定的第i项单项精度值n--实测项数②精度劣化速度Vt=(△Tt/Th)/t式中△Tt=T-Th T--单台设备实测精度指数Th--标准精度指数t--设备使用时间(5)设备新度系数类:①设备役龄新度=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②设备净新度=设备净值/设备原值(6)设备有用系数=(全部设备原值-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2.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1)费用率,主要用:①单位产品费用率:V/K式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总费用K--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②万元产值费用率:V/H式中H--单位时间内生产总产值(2)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维修费用/总产值(3)千元产值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事故损失费(元)/企业总产值(千元)(4)设备事故率:设备事故影响生产台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5)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全年设备维修费用/全年设备平均原值(6)设备损失费用=影响生产时数x小时计划产量x(单位产品价格-原材料费用)+维修总费用(7)设备磨损系数=零件实际磨损量/零件规定允许磨损(8)备件资金率=全部备件资金/企业设备原值(9)维修材料费用比=企业年度维修材料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10)维修费用强度=企业年度维修费用/企业年度生产费用(11)维修工时费用比=企业年度维修工时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12)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用于指导维修工时、维修价格、维修工作效率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评价考核指标
第一章目的
1.1 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以判定设备运行水平及设备管理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消除缺陷。
第二章适用范围
2.1 本指标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评估、考核,包括车间自评、互评和管理部门对实施部门的评估。
第三章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
3.1 日常考核重现场、重行为规范;
3.2 长周期考核重经济指标(效率、成本)。
第四章考核评估指标分类
4.1 设备性能维护指标;
4.2 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指标;
4.3 维修管理指标;
4.4 综合评价指标。
第五章设备性能维护指标
5.1 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W)=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反映企业完好设备的比例,按月、季、年度统计,月取平均值,季、年度统计取月平均值。
设备完好台数:指不影响设备技术能力状态的发挥,同时不因故障而停机。
采剥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日历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
擦洗设备单台完好的判定:单位时间内故障停机时间小于计划工作时间15%为完好设备。
5.2 设备利用率
反映设备的被利用程度,是重要的设备管理指标,公司统计以下利用率指标。
5.2.1 设备利用率(L1)=设备有效时间/计划时间。
5.2.2 设备有效利用率(L2)=Tu/(Tu+Td)
其中Tu:单元周期内,设备有效利用时间
Td:单元周期内,因故障维修停机时间
5.2.3 设备能力利用率(L3)=
å(报告期实际产量×有效工作时间)/å(报告期计划产量×计划工作时间)
5.3 设备新度系数,车间与财务核对每月统计一次。
5.3.1 设备役龄新度(X1)=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
5.3.2 设备净新度(X2)=设备净值/设备原值
5.4 设备有用系数(Y)=(全部设备原值—全部设备折旧费+已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单台设备参照执行。
第六章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指标
6.1 费用率,每月统计一次。
6.1.1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费用率(F1)=V/G ,
其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所耗总费用
G:设备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6.1.2 万元生产总费用费用率(F2)=V/Z
其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所耗总费用
Z:单位时间内,生产总费用
6.1.3 每吨产品费用率(F3)=V/K
其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所耗总费用
K:生产产品的总吨数
6.1.4 万元产值费用率=V/H
其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所耗总费用
H:单位时间内,生产总产值
6.2 设备事故率=设备事故影响生产台时数/ 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
6.3 设备损失费用=影响生产时数×小时计划产量×(单位产品价格-原材料费用)+修复总费用。
第七章维修组织管理指标
7.1 设备大修理实现率=主要设备大修理实际完成台数/ 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台数
7.2 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维修完成设备台数/计划维修设备台数
7.3 备件库存资金周转率,按月计算。
7.3.1 备件库存资金周转率=出库材料总金额/入库材料总金额
7.3.2 在用设备平均备件费用=在用设备出库材料总金额/在用设备台数
7.4 外委维修费用比=单位时间内外委维修费用/单位时间内维修费用,按月计算。
第八章综合评价指标
8.1 针对单(多)台设备的综合评价
设备综合效率(0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
其中,时间开动率=运行时间/计划利用时间
计划利用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性能开动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计划工作量
8.2 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设备利用率´设备综合效率(OEE)
8.3 对设备管理综合体系的评价
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
功效系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个评估指标分别确定满意值和不允值,然后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转化为相应的评估分数,最后加权计算综合指数。
设用m项指标来评定设备管理水平,则第i项指标无量纲处理后的得分为:
di= 40(Xi-Xi(s))/(Xi(h)- Xi(s))+60
其中di:第i项指标的分数
Xi:第i项指标的实际测定值
Xi(s):第i项指标的不允许值
Xi(h):第i项指标的最满意值
评价:90≤d≤100 优秀, 80≤d<90良好,
60≤d<80一般, d <60 较差。
举例计算,下表中设用4项指标来评定设备管理水平,分别为:设备综合效率(OEE),设备利用率(A),
分项指标为实际值,由功效系数法可得以下计算公式:
d1=40´(x1-0.5)/(0.6-0.5)+60
d2=40´(x2-78%)/(85%-78%)+60
d3=40´(x3-60%)/(82%-60%)+60
d4=40´(x4-9.25%´q)/( 7.25%´q-9.25%´q)+60
其中q指考虑维修成本与生产时间成正比的因素,而进行计算所需的补偿系数,则加权的综合分数为:
d=d1´0.28+d2´0.47+d3´0.12+d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