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报告8

合集下载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版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3. 掌握SQL语句的使用,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和数据删除;4. 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三、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和表(1)创建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testdb;```(2)选择数据库```sqlUSE testdb;```(3)创建表```sqlCREATE TABLE students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50),age INT,gender CHAR(1),class VARCHAR(50));```2. 插入数据```sqlINSERT INTO students (name, age, gender, class) VALUES ('张三', 20, '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NSERT INTO students (name, age, gender, class) VALUES ('李四', 21, '女', '软件工程');INSERT INTO students (name, age, gender, class) VALUES ('王五', 22, '男', '电子信息工程');```3. 查询数据(1)查询所有学生信息```sqlSELECT FROM students;```(2)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信息```sqlSELECT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20;```(3)查询性别为“男”的学生信息```sqlSELECT FROM students WHERE gender = '男';```4. 更新数据```sqlUPDATE students SET age = 21 WHERE name = '张三';```5. 删除数据```sql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 = '李四';```6. 删除表```sqlDROP TABLE students;```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建数据库和表:实验过程中成功创建了名为testdb的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下创建了students表,包含id、name、age、gender和class五个字段。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

3. 熟练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4. 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备份与恢复。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3. 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三、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2. 创建表3. 插入数据4. 查询数据5. 更新数据6. 删除数据7. 修改表结构8. 删除表9.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四、实验步骤1. 创建数据库(1)打开MySQL Workbench,连接到本地MySQL服务器。

(2)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以下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student;```(3)执行SQL语句,创建名为student的数据库。

2. 创建表(1)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以下SQL语句创建学生表:```sql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gender VARCHAR(10));```(2)执行SQL语句,创建名为student的表。

3. 插入数据(1)在“查询”窗口中输入以下SQL语句插入数据:```sql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1, '张三', 20, '男');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2, '李四', 21, '男');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gender) VALUES (3, '王五', 22, '女'); ```(2)执行SQL语句,向student表中插入三条数据。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库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MySQL,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中使用的开发工具包括 MySQL Workbench 和命令行终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数据库设计1、需求分析根据给定的业务场景,确定数据库需要存储的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一个学生管理系统,需要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等,并且明确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如学生与课程的选课关系、课程与成绩的对应关系等。

2、概念模型设计使用 ER 图(实体关系图)来描述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确定实体(如学生、课程)、属性(如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多对多、一对多等)。

3、逻辑模型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确定数据表的结构,包括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主键、外键等。

例如,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等。

(二)数据库创建1、使用 MySQL Workbench 或命令行创建数据库。

2、创建数据表,按照设计好的逻辑模型定义表结构。

(三)数据插入与操作1、使用 INSERT 语句向数据表中插入数据,以模拟实际的业务数据。

2、进行数据的查询操作,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

3、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删除操作,使用 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修改或删除数据。

(四)数据库索引与优化1、了解索引的概念和作用,为经常用于查询、连接和排序的字段创建索引。

2、分析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通过优化查询语句、调整数据表结构等方式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五)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学习数据库备份的方法,使用 mysqldump 工具或 MySQL Workbench 进行数据库的备份。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加深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和SQL语言的理解,并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的开发环境为以下软件与工具:1.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2. 编程语言:Java3. 开发工具:Eclipse IDE4. Web服务器:Apache Tomcat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数据库的创建与连接首先,在MySQL中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_system"的数据库,并通过JDBC连接该数据库。

在Java代码中,使用JDBC的API进行数据库连接操作,包括加载驱动、建立连接等步骤。

2. 数据表的设计与创建在student_system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数据表,该表用于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

表中应包含学号(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和专业(major)等字段,并设置合适的数据类型和约束。

3. 数据的插入与修改通过SQL语句,在student表中插入若干条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和专业。

同时,通过SQL的UPDATE语句,修改某些学生的信息。

4. 数据的查询编写SQL语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查询。

可以根据学号或姓名等关键字进行查询,并返回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

5. 数据的删除根据指定的学号或姓名,编写SQL语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删除操作。

删除后,该学生的信息将不再存在于数据库中。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实现,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成功地创建了student表,并成功插入了若干学生信息。

通过SQL语句的查询和修改操作,可以准确地获取和修改学生的信息。

此外,删除操作也能够成功地从数据库中删除指定学生的信息。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SQL语言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理解到数据库的设计与搭建是一个关键步骤,合理的表结构和约束条件对于数据的管理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数据库系统实验课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实验课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实验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库系统实验课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我们的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命令。

2、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3、学会使用 SQL 语句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处理。

4、理解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索引和存储过程的概念及应用。

5、培养解决实际数据库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MySQL 80,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上进行。

使用的开发工具包括 MySQL Workbench 和命令行终端。

三、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创建使用 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student_management”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学生管理相关的数据。

2、表的设计在“student_management”数据库中,设计了以下几张表:“students”表,包含学生的学号(student_id)、姓名(student_name)、性别(gender)、年龄(age)等字段。

“courses”表,包含课程的课程号(course_id)、课程名称(course_name)、学分(credit)等字段。

“enrolls”表,用于记录学生选课的信息,包含学号(student_id)、课程号(course_id)、成绩(grade)等字段。

在设计表时,为每个字段选择了合适的数据类型,并设置了主键和外键约束,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数据的插入使用 INSERT INTO 语句向“students”、“courses”和“enrolls”表中插入了一些示例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查询和操作。

4、数据的查询使用简单的 SELECT 语句查询了“students”表中的所有学生信息。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目录一.实验标题:2二.实验目的:2三.实验内容:2四.上机软件:3五.实验步骤:3(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六.分析与讨论: 19一.实验标题: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二.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4.添加具体数据;四.上机软件:SQL Server 2016五.实验步骤:(一)SQL Server 2016简介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注意事项: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二)创建数据库方法一:1.点击“新建查询”,出现如下对话框2.在空白区域输入创建数据库“学生选课”的代码命令,点击“执行”3.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完成”即表示数据库创建成功,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方法二:1.右击数据库,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学生选课”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注意事项:数据库名称在服务器中必须唯一,并且符合标识符的规则(三)创建数据库表1.左键点击“学生选课”数据库,再点击“新建查询”,在出现的空白对话框中输入如图代码后点击“执行”,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执行”即成功建立好学生、课程、选课三张表2.建立成功后的表格如图所示注意事项:1.T-SQL中创建数据库表的指令格式为: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1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字段名2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可以为控制,空值意味着没有任何存储数据,这是默认参数,当所定义的字段允许空值时,参数null可以忽略not 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不能为空值identify称为计数器,表示该字段的值是一组递增的证书数据。

数据库实验报告(合工大)

数据库实验报告(合工大)

设计数据库、数据表并编程实现一、实验目的通过“数据库系统概论”书本知识学习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所授知识对“教学管理系统”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据库、数据表、数据视图以及触发器,利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提供的数据操纵功能,设计实现对数据的定义、修改、删除、查询、更新以及控制等操作,并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各项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1)根据实验建议所示,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

(2)建立数据表的方法,建立五个相关的数据表。

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并定义各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SQL 语言来实现。

(3)熟练掌握并应用SQL中的数据表定义、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命令;(4)熟练掌握为各表常用字段建立索引,以提高数据检索效率。

create database 学生管理;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9),sname Char(10) not null,sbirthday Datetime,ssex Char(2) check(ssex in ('男','女')),sclass Char(20),sremark Char(100),address Char(40),zipcode Char(6),phone Char(15),email Char(40), primary key(sno)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6) primary key,cname char(20),cpno char(6),ctime Numeric(2),credit Numeric(2),foreign key(cpno)references course(cno));create table score(sno char(9), cno char(6),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score Numeric(3));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char(20) primary key,Tname char(20) ,Tsex Char(2) check(Tsex in ('男','女')),Department char(15),tbirthday Datetime);create table Teaching(Tno char(20),cno char(6),tdate datetime,classroom char(10),sclass char(20),primary key(Tno,cno),foreign key(Tno)references teacher(Tno),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设计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查询和视图等操作并编程实现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数据更新语句,灵活地操作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2)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完整性概念的应用;(3)掌握单表查询的基本方法;(4)掌握多表连接查询的基本方法;(5)熟练掌握以下练习,并进行以下各类查询:①选择表中的若干列、查询全部列、查询经过计算的值;②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即消除取值重复的行与查询满足指定条件的元组(包括:比较大小、确定范围、确定集合、字符匹配、涉及空值和多种条件查询);③对查询结果排序;④使用集函数;⑤对查询结果分组(6)熟练掌握以下练习,并进行下列各类连接查询:①等值与非等值连接查询;②自身连接;③外连接;④复合条件连接;(7)掌握嵌套查询的基本方法;(8)掌握集合查询的基本方法;(9)熟练掌握查询视图操作(10)熟练掌握更新视图操作(11)熟练关系的完整性概念,领会视图的用途(12)练习以下各类查询:①带有IN谓词的子查询;②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③带有ANY或ALL谓词的子查询;④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⑤视图查询与更新操作;二、实验内容根据以下给定的部分数据表信息,分别对student, course, score, teacher, teching 表进行数据插入以及根据题目要求用SQL语句实现。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各种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处理大量的客户数据,还是管理复杂的业务流程,数据库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实验。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熟悉数据库的创建、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提高对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实验环境方面,我们使用了广泛应用的 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和配置了相关环境。

同时,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操作,我们还使用了图形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Navicat Premium。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数据库的创建。

我们根据给定的需求分析,设计了数据库的结构,包括确定表的名称、字段的名称和数据类型等。

在创建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例如主键的设置、外键的引用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数据的插入。

我们使用 SQL 语句向创建好的表中插入了大量的测试数据。

在插入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类型匹配,避免出现数据插入错误。

然后是数据的查询操作。

这是数据库应用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我们学习并实践了各种查询语句,如简单的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条件查询、排序查询和分页查询等。

通过这些查询操作,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数据的更新和删除操作也是实验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更新和删除需要谨慎操作,以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或错误。

我们通过实践,掌握了如何正确地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删除操作,并了解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由于对业务需求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表结构设计不合理,后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

在进行数据查询时,由于查询语句编写不当,导致查询效率低下,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才得到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寄宿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及班级:软件工程1202及1203班学号: 1208010206 1208010207 1208010303姓名:李倩魏楠楠王青枝日期: 2014年7月9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2)2设计内容及人员分工 (2)3 需求分析 (2)3.1 需求陈述 (2)3.2 功能需求 (2)3.3 数据需求 (3)3.4 其它需求 (3)4 数据库设计 (3)4.1概念结构设计 (3)4.2逻辑结构设计 (4)4.3数据表结构设计 (4)5 系统功能设计 (6)6 系统实现6.1 开发环境 (7)6.2 数据库的创建与连接技术 (7)4.3 主要功能的运行结果及代码 (9)7 总结 (13)参考文献 (13)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C/S模式的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熟练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使用,熟练掌握使用VC、VB或其它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的意义:通过对这个系统的设计,让我们更加熟悉SQL Sever 2008的相关操作,也巩固了这学期学习的数据库的一些知识,让我们更懂得数据库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软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让我们学会了数据库的设计,经历了数据库设计的几个阶段,比如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的设计,都让我们努力的去想,去做,懂得数据库的优化,想想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做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数据库设计。

2、设计内容及人员分工魏楠楠: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王青枝:数据库逻辑设计,表结构设计李倩:数据库触发器创建实现3、需求分析3.1 需求陈述:某寄宿学校需要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

财务人员:进行每月的收费和退费工作,每个学生的每月费用包括住宿费,伙食费220,在6-8月收取空调费20,在11-2月收取取暖费20,每个学期的开学初(3月、9月)收取书本费(不定)。

住宿费分三种情况:双职工的子女为60,单职工的子女80元,父母均不在本单位工作为100元。

每个班的老师在每天要申报本班学生的出勤表,由校长助理完成各班的考勤录入,考勤情况决定上月的伙食退费,以每天10元计算。

学生家长:在对退费有疑问时,可以查询学生的出勤情况。

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新增、删除等),可以进行新学生的编班工作和调班工作,档案录入工作,查询班级名册等情况。

3.2功能需求:3.2.1需求理解如下:1.系统在学生入学时,为其建立个人档按,并由校长助理进行录入。

校长助理可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包括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2.每天由老师记录考勤情况,然后由校长助理完成考勤录入。

3.校长助理对班级进行管理,包括新增和删除班级,进行学生的编班和调班工作,查询班级名册等情况。

4.费用部分有收费和退费两大模块,由财务人员完成。

每月的费用由财务人员根据规定录入,所退费用由系统自动生成,5.如果家长对收费、退费有疑问之处,可登陆系统进行查询。

3.2.2通过分析需求,系统的功能需求应如下:(1)校长助理为新入校学生建立档案,并完成录入。

(2)校长助理在学生离校时删除学生档案。

(3)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档案进行修改。

(4)校长助理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5)校长助理完成考勤的录入。

(6)校长助理可以新增班级。

(7)校长助理可以删除已有的班级。

(8)校长助理可以对新入校的学生进行编班。

(9)校长助理可以对学生进行调班。

(10)财务人员根据学校的规定录入每月的费用数目。

(11)财务人员进行费用的收取。

(12)财务人员可以退费。

(13)家长可以查询学生考勤及退费情况。

3.3 数据需求:所需数据:某大学各个班级成员总数,班级名称,班级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生所属类别(是单双或非职工子女),宿舍里的各种收费情况(住宿费,伙食费,空调费或取暖费,书本费),获得学生档案并录入表中等。

数据来源: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向相关负责人获得相关数据。

3.4 其它需求: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登录权限)和完整性(设置主键)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4、数据库设计4.1概念结构设计:4.1.1分类:将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将此系统涉及到的实体进行划分。

4.1.2聚集:将已经分好类的实体进行总结,将每个实体相关属性的聚集组成实体型。

4.1.3E—R图:E—R图4.2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设计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如下:Role(Type,Username,Password)Student(Sno,Sname,Cno,Stype)Class(Cno,Cname,Cnumber)Fee(Sno, Fmonth, Fhee, Fzee, Fkee, Fqee, Fsee, Fscharge, Fcharge)Attendance(Ano,Sno,Date)4.3数据表结构设计:Role表结构Student表结构Class表结构Fee表结构Attendance表结构5 、系统功能设计:本系统名为“寄宿学生管理系统”。

其中的人员有财务人员,校长助理,学生家长,具体的操作就是:当这些人员想要进入此系统时,第一眼看到的是登录,然后选择自己相应的身份进行权限的认证(1)校长助理可以对班级信息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还可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等管理,也可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

(2)财务人员:负责学生的收费、退费,以及学生缴费情况的录入,还负责学生考勤的录入,管理自己的登录密码。

(3)家长:可以通过自己孩子的学号进入该系统,并且可查询自己孩子的缴费机出勤情况。

还有管理自己的登录密码。

6 系统实现6.1 开发环境:(1)vc++6.0(2)win7操作系统(3)SQL Sever 20086.2 数据库的创建与连接技术:ODBC连接技术和ADO连接6.2.1 ODBC连接技术:(1)数据源的配置:在计算机中找到数据源,打开然后选择添加,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SQL Sever 即可(2)然后写出数据库名称和服务器。

(3)配置好后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6.3 主要功能的运行结果及代码:6.3.1建立触发器以实现校长助理的删除学生功能,当删除学生信息时将此学生的相关信息(考勤,收费等)全部删除。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USE[School]GO/****** Object: Trigger [dbo].[delStudent] Script Date: 07/10/2014 17:27:05 ******/SET ANSI_NULLS ONGOSET QUOTED_IDENTIFIER ONGOALTER trigger[dbo].[delStudent]/*删除一条学生记录*/on[dbo].[Student]AFTER DELETEasdeclare@number char(15)/*删除的学号*/declare@cnumber char(15)/*班级号*/select@number=Sno,@cnumber=Cno from deletedupdate Class/*班级人数减一*/set Cnumber=Cnumber- 1where@cnumber=Cnodelete from Student/*从学生表中删除记录*/where@number=Snodelete from Attendance/*从考勤表中删除记录*/where@number=Snodelete from Fee/*从收费表中删除记录*/where@number=Snodelete from Role/*从工作人员表中删除学生对应的家长信息*/ where@number=Type6.3.2校长助理的档案管理功能6.3.3校长助理的班级管理功能6.3.4各个密码修改功能6.3.5财务人员的考勤录入功能6.3.6财务人员缴费,退费功能6.3.7用户验证登陆功能6.3.7数据备份功能7 总结: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在开始的设计中感觉有些迷茫,后来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终于明白了,然后在建立触发器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小问题,建立错了,没有把它删除,后来又建对了,但是程序中还是不能删除学生,最后发现是之前建立的错误的没有删除,当把它删除之后,就可以删除学生信息了。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对于数据库的设计更加熟练了,对于SQL Sever 2008 软件的使用也熟练了一些,掌握了相关的功能。

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触发器的作用。

以后还是要多多的参加这种设计,我们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就能提高的更快。

参考文献[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述(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罗晓霞朱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西安科技大学,2012[3]王珊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