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课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八年级地理课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3.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___青__藏__高__原__、__内__蒙__古__高__原__、__黄__土__高__原__、__华__北__平__原__流经 _青__海__、__四__川__、__甘__肃__、__宁__夏__、__内__蒙__古__、__山__西__、__陕__西__、__河__南__、 _山__东___等9个省(自治区)。
黄河治理与开发
读“黄河的忧患”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流经黄__土__高__原_,黄土高原土层_疏__松_,植 被破坏严重,一遭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地区,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__慢__,携带的 泥沙沉积下来,是河床逐渐_抬__高__,成为“地__上__河___”。
C.内蒙古、陕西
D.陕西、山东
4.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代号表示的黄河支流名称: 1__湟__水________ 2_汾__河__________。
(2)在图上用“斜线”绘出黄河上、中、下游河段
分界点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地名。 (3)图中龙羊峡位于_青__海_________省。 (4)黄河干流上跨中、下游的省是__河__南_______省。
造成严重的凌洪。
措施 加因大堤;疏通河道;水量统一调度
1.黄河下游河段的特点是 A.水能丰富 C.含沙量少
(D ) B.支流多 D.地上河
2.黄河的发源地是 A.巴颜喀拉山 C.昆仑山
(A ) B.唐古拉山 D.祁连山
3.兼跨黄河中上游和中下游的省级行政单位是(B )
A.甘肃、河南
B.内蒙古、河南
(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表
降水偏多,汛期集中在7月份和9月份,

上游
黄河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区;落差大, 水能丰富;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径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02
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黄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03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机制和渠道,鼓励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
促进黄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因此,需要在治理与开发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两者的平衡发展。
PART 05
未来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持续推进黄河治理与开发
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提高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加强水资源管理
水质监测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监测黄 河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
质问题。
水生态修复
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采取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
恢复水生态功能。
PART 03
黄河的开发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水力发电
01
黄河水力资源丰富,开 发黄河水力发电具有巨 大的潜力。
02
河道淤积与防洪
黄河泥沙含量高,河道淤 积严重,防洪减灾形势严 峻。
PART 02
黄河的治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防洪治理
防洪工程
建设黄河干支流防洪工程,包括 堤防、水库、分蓄洪区等,提高
防洪能力。
洪水预警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 预警信息,指导防汛抗洪工作。

2024精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2024精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目录•黄河概述与现状分析•黄河开发历史与现状•黄河治理策略与技术探讨•黄河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跨流域调水与南水北调工程对接•总结: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新时代黄河概述与现状分析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个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地理位置及流域特点黄河水资源现状及问题黄河水资源总量约为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

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黄河泥沙含量大,水质较差,水体污染严重。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问题突出。

黄河生态环境挑战ABDC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

荒漠化问题突出,内蒙古、宁夏等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水污染严重,沿河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质恶化趋势明显。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种类数量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失衡。

黄河开发历史与现状0102 03黄河文明起源阐述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工业、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介绍古代黄河水利工程的兴建,如大禹治水、都江堰等,以及这些工程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黄河文化传承概述古代黄河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包括诗词、歌赋、戏曲、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古代黄河开发历程回顾近现代黄河开发成果展示水利枢纽建设列举近现代黄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如三门峡、小浪底等,分析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进程阐述近现代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等方面的进步。

工业发展与布局概述近现代黄河流域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布局特点,分析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初二地理学案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概况:发源于山,流入海,全长千米,是中国第长河,黄河干流轮廓呈“”字形。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和半湿润区,降水蒸发量。

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而且70-80%集中在季,所以汛期易发生灾害。

黄河含沙量,使黄河下游成为“河”。

思考1: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为什么不是我国第二大河?2.黄河之利:①黄河塑造了上游的、平原,也是下游平原的主要塑造者。

资料: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上游内蒙古境内,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美称。

思考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为什么被称为塞上江南?②黄河为沿岸土地提供水源,提供工农业和用水,被称为“中华母亲河”。

③黄河在上中游地区高山高原峡谷中穿流,形成丰富的资源,为水力发电提供必要条件。

国家对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进行了开发,相继建成了青铜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

思考3:黄河能不能不能通航,为什么?3.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峡谷众多,资源丰富,含沙量。

中游(→):自向流经高原,多,含沙量。

下游(→):河道变,流速,泥沙,河床,形成地上河。

思考4: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集中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思考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 ,为什么?4.黄河之害:洪水威胁: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决口。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例如花园口决口事件。

黄河区别于其它河流的最大特点是,泥沙主要来自河段(占90%)。

因此,治黄的关键在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调水调沙,即冲刷下游河道,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有利于缓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局面。

黄河多泥沙的主要原因:黄河流经高原,植被稀少,黄土土层,夏季7、8月又多 (天气),极为严重。

每年时节,黄河较南河段开裂的冰块,北流拥堵在境内部分河段,形成冰坝,致使黄河水位急涨,危及沿岸民众,这就是凌汛。

一般由空军轰炸机炸冰清除冰坝。

5.黄河流域生态问题:思考6:黄河凌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请解释。

上游:草地、严重;原因:中游:严重;原因:下游:“”问题突出,存在洪灾威胁。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保黄河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黄河全流域的智能化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修复技术
研发和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水土保持 等,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广清 洁能源和节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 展。
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矛盾
水资源分配
黄河水资源有限,而沿黄各省区对水 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导致地区间水 资源分配的矛盾。
利益冲突
对策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合 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调 度和监管,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 。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河洛文化、河东文化等著名文化。
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黄河有关 。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龙门石窟等。
黄河的现状与问题
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短缺和水污染。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 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游 河道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 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资源开发
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可用 于发电、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
等。
环境保护
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的同时,必须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水土 流失等环境问题,确保生态平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共21张)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共21张)
呼吁负责任和包容的管理与开发
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的负责任和包容性管21张)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本课件将探讨黄河的治理 与开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当前各种倡议。
黄河的重要性
黄河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中国人 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历史背景
3 发展项目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黄河治理和开发项目对当地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注意公平、公正和可持续 发展原则。
结论与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黄河流域的持续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 民生活。
持续研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
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进行持续研究、监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反馈。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努力控制黄河的洪水和泥沙,以便安居乐业。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黄河治理与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水资源短缺和干旱
黄河流域的干旱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2 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 和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进行植被恢 复和土地保护。
3 洪水和灾害
4 污染和环境退化
黄河的洪水频发,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生命和财产损失,需要加强防洪和灾害管理。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黄河水域的污染 和环境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治理。
当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倡议
中国政府政策和倡议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倡议,推动黄河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 生活。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教案标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流经的省份;2.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3. 了解黄河的历史治理和开发情况;4. 掌握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治理;2.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

教学难点:1.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的理解和分析;2.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教具:电脑、投影仪;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Step 2:讲解黄河的特点和历史治理(15分钟)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历史治理情况,包括黄河的泥沙淤积、洪水灾害等问题,以及历史上的治理成果和失败经验。

Step 3:分组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例如修建水利工程、生态恢复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Step 4:小组汇报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黄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思考。

Step 5: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和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讨论黄河治理对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黄河治理的海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的治理成果;2. 鼓励学生开展关于黄河治理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汇报环节的参与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黄河治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掌握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4)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3)运用比较法,探讨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提高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的成因;(2)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策略;(3)黄河治理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2)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介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2)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其对黄河治理的影响;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补充课程)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2.中游做好 工作,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以 综合治理。

实行 综合发展。

3.下游做好 ,继续巩固 、 河道与河口,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缓解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实行 ,如 水利工程。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

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

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

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 , 严重,河流的 量剧增;春季在 、 河段易形成凌汛。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

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

“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中游 和下游 。

(4)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6)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流域界线
水利枢纽黄河流域示意图
a b
c d
【课后练习】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2.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在河流综
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

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

回答第4-5题。

4.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 )
A.流域内科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大于求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5.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右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
意图。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
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
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面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关于甲、乙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

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9.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