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发现史(1)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化学发展到18世纪,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发现,种类越来越多,反应的性质越来越复杂。

化学家开始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分类的研究,以寻求系统的元素分类体系。

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前对元素分类的研究⒈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专著《化学纲要》一书中,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表。

他把已知的33种元素分成了气体元素、非金属、金属、能成盐之土质等四类。

但他把一些物,如光、石灰、镁土都列入元素。

⒉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Dobereiner,J.W.1780-1849)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已知的54种元素中有5个相似的元素组,每组有3种元素,称为“三元素组”,如钙、锶、钡、氯、溴、磺。

每组中间一种元素的原子量为其它二种的平均值。

例如,锂、钠、钾,钠的原子量为(69+39.1)/2=23。

⒊1862年,法国的地质学家尚古多(Chancourtois,A.E.B.1820-1886)绘出了“螺旋图”。

他将已知的62个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次序排列成一条围绕圆筒的螺线,性质相近的元素出现在一条坚线上。

他第一个指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⒋1863年,英国的化学家纽兰兹(Newlands,J.A.R.1837-1898)排出一个“八音律”。

他把已知的性质有周期性重复,每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就好象音乐中八音度的第八个音符有相似的重复一样。

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869年3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公开发表了论文《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列出了周期表,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他在论文中指出:“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无素的某些同类元素将按他们原子量的大小而被发现。

”1869年12月,德国的化学家迈耶尔(Meyer,J.L.1830-1895)独立地发表了他的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性质是它们原子量的函数。

元素发现史

元素发现史

狐刚子名狐丘,又叫胡罡子,东汉未年的炼丹家,著有 《五金粉图决》、《出金矿图录》、《河车经》、《玄珠经》 等。另外,郑樵撰的《通志·艺文略》中还记载有“狐刚子著 《金石还丹术》一卷”。狐刚子在唐宋的方士们心目中是一 位极受祟敬、颇有威望的炼丹祖师和先圣。由于他是我国炼 丹术前期的一位方土,因此他的成就和论著具有特殊重要的 意义。
在汉朝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有:“以 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 理” 。是叙述秦始皇在自营坟墓,用大量水银保护他的棺材, 数量上也许有些夸大,事实上还是相当可观。
启迪篇——中国古代化学代表人物与著作
1、炼丹大师——狐刚子 中国炼丹术自汉初兴起,在它得到巨大发展的400余年 里,曾涌现许多卓越约炼丹家,炼丹大师狐刚子就是他 们当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中国炼丹术中的勤奋 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古代化学发明家。他的著 作既反映了当时炼丹术成就所达到的高度,也堪称我国 古代化学中的瑰丽篇章。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我国人民在汉朝就已经知道煤可燃烧。 元朝初期,来我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归国后所作的游记中, 曾把“用石作燃料”列为专章介绍。
当时这位欧洲人惊奇地看到我国人民用煤作燃料,甚为惊奇, 竟至当作奇闻大书特书,哪知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将近一千年 了。英国到十三世纪初才在北部设矿采煤。
古代的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铅和汞--金属 “七宝”,其中金、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形式存在。其他 的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呢?还好,人在的金、 银、硫
最早的新技术---火
控制火,木材燃 烧得到木炭
提炼更多的矿石
碳是在自然界中分布相当广泛的元素之一。自然界中以游 离状态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和煤;各种形态的煤在自然 界中分布很广,煤中合碳达99%。

11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

11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

11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前5000年原子序82铅:Pb铅古人发现。

前4000年原子序29铜:Cu铜古人发现。

前3100年原子序51锑:Sb锑古人发现。

前2600原子序79金:Au金古人发现。

前2000年原子序26铁:Fe铁古人发现。

前1500年原子序80汞:Hg汞古希腊人发现。

三千年前原子序30锌:Zn锌中国古人发现。

前7世纪原子序50锡:Sn锡古人发现。

前600年原子序47银:Ag银古人发现。

317原子序33砷:As砷公元317年,中国葛洪从雄黄、松脂、硝石合炼制得,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1450原子序15磷:P磷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

1735原子序27钴:Co钴1735年,布兰特发现。

1735原子序78铂:Pt铂1735年,西班牙安东尼奥.乌洛阿在平托河金矿中发现,1748年有英国化学家W.沃森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1751原子序28镍:Ni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认为它是一种元素。

1766原子序1氢:H氢1766年,英国贵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发现。

氢[hydrogen],金属氢[Hydrogenium]。

气体元素符号。

无色无臭无味。

是元素中最轻的。

工业上用途很广。

1770原子序16硫:S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

1771原子序8氧:O氧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中国古代科学家马和发现(有争议)。

1772原子序7氮:N氮1772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和法国化学家拉瓦节和蘇格兰化学家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同时发现氮气。

1774原子序17氯:Cl氯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

1774原子序25锰:Mn锰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

1778原子序42钼:Mo钼1778年,瑞典舍勒发现,1883年瑞典人盖尔姆最早制得。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化学元素的发现史1 H 氢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731-1810)发现2 He 氦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逊(1824-1907)和英国洛克尔(1836-1920)利用太阳光谱发现。

1895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制得。

3 Li 锂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聪在分析锂长石时发现4 Be 铍 1798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发现5 B 硼 1808年,英国戴维、法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尔发现并制得6 C 碳古人发现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麦卢瑟福同时发现氮气,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8 O 氧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9 F 氟1786年化学家预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用电解法制得氟气而证实10 Ne 氖 1898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和瑞利发现11 Na 钠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12 Mg 镁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13 Al 铝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1825年,丹麦H.C.奥斯特用无水氯化铝与钾汞齐作用,蒸发掉汞后制得)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发现它为一种元素15 P 磷 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16 S 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17 Cl 氯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18 Ar 氩 1894年,英国化学家瑞利和莱姆塞发现19 K 钾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20 Ca 钙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1 Sc 钪1879年,瑞典人尼尔逊发现22 Ti 钛 1791年,英国人马克.格列戈尔从矿石中发现23 V 钒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黄铅矿时发现,1867年英国罗斯特首次制得金属钒24 Cr 铬 1797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在分析铬铅矿时发现25 Mn 锰 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26 Fe 铁古人发现27 Co 钴 1735年,布兰特发现28 Ni 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一、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

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生于一八三四年二月七日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

这个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生产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化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门捷列夫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到人间。

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

门捷列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师,经常给他们讲课。

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始创的新原子论。

由于道尔顿新原子学说的问世,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速度,一个一个的新元素被发现了。

化学这一门科学正激动着人们的心。

这位教师的讲授,使门捷列夫的思想更加开阔了,决心为化学这门科学献出一生。

门捷列夫在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坚韧、忘我的超人精神。

疾病折磨着门捷列夫,由于丧失了无数血液,他一天一天的消瘦和苍白了。

可是,在他贫血的手里总是握着一本化学教科书。

那里面当时有很多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缠绕着他的头脑,似乎在召呼他快去探索。

他在用生命的代价,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着。

他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俄国名字的光荣。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门捷列夫并没有死去,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了。

最后,才知道是医生诊断的错误,而他得的不过是气管出血症罢了。

由于门捷列夫学习刻苦和在学习期间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一八五五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

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

这期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写出了《论比容》的论文。

化学元素的发现史

化学元素的发现史

化学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元素的发现史是一部漫长而充满智慧的历史。

这个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等文明,都对化学元素的发现和认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元素发现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以及科学革命时期和现代化学时期的一系列重要发现。

1.古代文明时期在古埃及文明中,发现了某些金属元素,如金、银、铜等,这些元素的性质和特点被人们所知。

古希腊文明对化学的理解较为粗浅,但在哲学思想方面对后世化学发展影响深远。

古罗马在无机化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利用硫酸制造蓄电池等。

古印度文明对草药和有机化学有很深的理解,许多药物的制作方法被流传下来。

古代中国则发现了众多的矿物和金属,如砒霜、汞、铅等,并在炼钢、炼铁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

2.中世纪欧洲在中世纪欧洲,炼金术对化学元素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炼金术士试图通过神秘的仪式和配方,将贱金属转化为黄金或白银。

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变化,如使用烈火烧煮金属后,产生的新物质或发生的变化。

这些实践经验为后来的元素概念奠定了基础。

在中世纪欧洲还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的出现为化学元素的系统研究和发现提供了条件。

通过实验手段,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

3.科学革命时期进入科学革命时期后,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逐渐深入。

燃素说被提出并成为当时的主流理论。

燃素说认为,燃烧的物质含有一种名为燃素的元素,这种元素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然而,随着科学实验的进行,燃素说的理论基础被打破,并被新的理论所取代。

在这个时期,化学命名法也逐渐形成并完善。

各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开始统一,这大大促进了化学领域的发展。

同时,原子-分子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化学元素的研究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层面。

4.现代化学时期现代化学时期的到来,标志着元素发现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元素。

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

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

8种化学元素发现史化学元素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确切的发现史始于18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发现了118种化学元素。

本文将介绍这些元素的发现史。

1.氢(H):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什于1766年首次发现。

2.氦(He):英国天文学家诺曼·洛克耳和爱德华·弗兰克兰于1868年从太阳光谱中发现。

3.锂(Li):瑞典化学家约瑟夫·火索尔于1817年从矿石中发现。

4.铍(Be):法国化学家路易·尼科拉·沃克伦和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敏格尔于1798年独立发现。

5.硼(B):法国化学家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于1808年从硼石中发现。

6.碳(C):古代人类就已经知道碳的存在,但是碳的本质直到1722年由英国化学家安东尼·拉夫涅尔才被证实。

7.氮(N):苏格兰化学家丹尼尔·拉瓦尼于1772年首次制备纯氮。

8.氧(O):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于1771年发现了氧。

9.氟(F):法国化学家亨利·赫一共诺布尔于1886年首次制备纯氟。

10.氖(Ne):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于1898年从液空气中分离出氖。

11.钠(Na):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和诺祖尔·威廉逊于1807年独立发现。

12.镁(Mg):英国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于1755年从锰酸锂中发现。

13.铝(Al):丹麦化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尔与法国化学家皮埃尔·让·埃米尔·普勒维尔-德萨洛尔于1825年同时发现。

14.硅(Si):瑞典化学家约瑟夫·普托瑟于1823年从矽酸盐中发现。

15.磷(P):德国化学家亨利·布兰德于1669年首次从尿中提取磷。

16.硫(S):古代人类就已经知道硫的存在,但是瑞典化学家碧·约翰内斯·贝伦塔米于1777年首次提取纯硫。

化学元素发现史

化学元素发现史

(2)
原子序数为2的元素是氦[He]。
1868年8月8日,法国天文学家P.詹森和英国物理学家J.N.洛克耶尔在各自观测日全食时,用光谱分析仪研究了太阳光谱,发现有一条格外明亮的黄线,但不是钠线。经查明,这条黄线只能属于某种未知的新元素所发射出来的。他们俩人几乎同时把他们的发现以信件报告的形式分别寄给了法国巴黎科学院,引起了轰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条谱线仅属于太阳上某个未知元素,称之为“太阳的元素”。
(13)
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铝[Al]。
铝是在1825年由丹麦的H.C.奥斯忒用无水三氯化铝与钾汞齐作用,并蒸发掉汞以后得到金属铝。
1854年H.S.C.德维尔用金属钠还原氯化钠与氯化铝的熔盐,制得金属铝。
1886年年仅23岁的美国化学家C.M.霍尔和法国化学家P.L.埃鲁分别发明了电解氯化铝和冰晶石的熔盐制得金属铝的方法,使铝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大规模生产,使铝成为可实用的金属。在这之前,铝属于贵重物质。法国皇帝在皇宫里用黄金餐具招待他的一般客人,而用铝制餐具招待尊贵客人。
硅的英文名称为SILICON,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燧石。
(15)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磷[P]。
磷是在1669年由德国的H.布兰德制得的。H.布兰德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得到了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色白质软,能在黑暗的地方放出闪烁的亮光,在历史上第一次制出了磷。作为一个炼金家,H.布兰德忠于炼金术的传统,对磷的制取方法严加保密,但后来磷的样品以及制造方法的暗语还是被他人获得。
H.卡文迪许研究了氢气的多种制法;研究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确定了氢气同空气混合爆鸣的体积比。
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明氢是一种单质并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370年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370年) 460
古代原子论: 古代原子论: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古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古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会意次之: 会意次之:如 氢 氯 氮
译成“ 译成“里” 译成“ 译成“典” 译成“ 译成“亚”
“最轻”气体 最轻” “绿色”气体 绿色” “冲淡氧气” 冲淡氧气”
金属, 金属,“锂” 非金属, 非金属,“碘” 气体, 气体,“氩”
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制定了简单易懂的 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制定了简单易懂的 化学符号系统
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尚书》: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尚书》 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 土曰稼穑。 革,土曰稼穑。”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国语》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国语》 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 土与金、 火杂以成百物。 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拉瓦锡的定义具有明确的科学性:
元素的性质和数目只有通过实验来确定, 元素的性质和数目只有通过实验来确定,因而它是 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而不是笼统的凭空猜想; 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而不是笼统的凭空猜想; 他通过实验抓住了一般元素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分解 的客观性质,把分析的极限作为判别元素的标准。 的客观性质,把分析的极限作为判别元素的标准。
4)以元素氧为核心的燃烧氧化理学说发表。 4)以元素氧为核心的燃烧氧化理学说发表。 以元素氧为核心的燃烧氧化理学说发表 传统的“四元素说” 传统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 彻底宣告破产! 说” 彻底宣告破产!
1787年《论改革和完善化学革命的必要性》中明确定义: “元素是任何方法都不能分解的物质。”
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元பைடு நூலகம்观点: 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元素观点:
“元素是具有一定确定的、实在的、可觉察到的实物, 元素是具有一定确定的、实在的、可觉察到的实物, 它们应该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 物。”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元素概念
18世纪近代元素概念应运而生: 18世纪近代元素概念应运而生: 世纪近代元素概念应运而生
第一章 元素概念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古代元素观 中国古代元素观 十六世纪元素观 近代化学元素观 现代化学元素观 元素名称的来源
第一节 古代元素观
自然界复杂繁多的万物是否是由少数基本物质 即元素构成的,万物是否统一于少数几种元素? 即元素构成的,万物是否统一于少数几种元素?
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中,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 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热质、 I 栏:简单物质 光、热质、氧、氮、氢 盐酸基、氟酸基、 II 栏:非金属简单物质 硫、磷、碳、盐酸基、氟酸基、 硼酸基 III栏 III栏:金属简单物质 锑、银、砷、铋、钴、铜、锡、 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 石灰、镁土、钡土、铝土、 IV 栏:土类简单物质 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 拉瓦锡是近代化学元素学说的奠定者。
中国古代元素观—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元素观 阴阳五行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易》 《周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老子》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管子》 《管子》
五行学说
1) 通过矿物分析和冶金实践的确制出了不 少单质; 少单质; 2) H2、N2、Cl2、O2等多种气体单质发现; H2、N2、Cl2、O2等多种气体单质发现 等多种气体单质发现; 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3) 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Lavoisier, 1743~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
玻义耳的科学元素论 拉瓦锡的元素概念
近代 学 基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 英国化学家) (Robert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 波义耳在1661年出版了《 波义耳在1661年出版了《怀疑派化 1661年出版了 学家》 把化学树立为科学。 学家》,把化学树立为科学。
空气作为万物的本质。 空气作为万物的本质。 作为万物的本质
公元前540年:色诺芬尼(Xenophanes)则提出土是万 (Xenophanes)则提出 公元前540年 色诺芬尼(Xenophanes)则提出土 540
物的本原。 物的本原。
公元前500年: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火是万 (Heraclitus)认为 公元前500年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火 500
阴阳学说
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包括阴阳对立、 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包括阴阳对立、 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五行学说
世界是物质的,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 下滋生、发展和变化; 下滋生、发展和变化; 2、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 不可缺少的元素; 不可缺少的元素; 3、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 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变化之中。 变化之中。
物的本质。 物的本质。
公元前七世纪:古印度的学者卡皮拉(Kapila)认 古印度的学者卡皮拉(Kapila) (Kapila)认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土、 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土、火 空气五种元素组成的。 五种元素组成的 水、风、空气五种元素组成的。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 (Empedo火 水 气 土
英国化学家、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彻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摧毁了原子理论的元素概 念理论基础。 1902年,卢瑟福和索迪通过天然放射性研究,提出了具有 革命意义的元素蜕变学说,打破了元素不能分解和转化的陈旧 观念。 1910年,索迪基于对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了同位素 假说,并很快得到了证实,否定了自道尔顿以来一种元素一种 原子的观点。 1913年,莫斯莱在x射线的研究中,原子序数的实质是核 电荷数。 1919年,卢瑟福第一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用人工的方法 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参考书目
《化学元素的发现》,凌永乐编著,商务印书馆 化学元素的发现》 凌永乐编著, 弘编, 《元素新发现》,(日)桜井 弘编,科学出版社 元素新发现》,(日 《化学元素遍览》,艾伯特·斯特沃特加著,田晓伍 化学元素遍览》 艾伯特·斯特沃特加著, 任金霞译, 任金霞译,河南科学出版社
压时之物态. 压时之物态.
“钅”为固体金属 钅 “石”为固体非金属 “气”为气体 “氵”和“水”为液体
例:铜、铑 例:硅、碳 例:氧、氟 例:汞、溴
2)元素名称谐声、会意造字. 元素名称谐声、会意造字.
谐声为主: 谐声为主:从国际间通用的拉丁名称音译而来
Lithium 如 Lithium Iodium Iodium di Argon Argon
元素发现史
Discovery of chemical element
2010-9-9
课程内容概要
第一章 元素概念的发展 第二章 古代已知的化学元素 第三章 空气元素的发现 第四章 电化学与元素发现 第五章 化学分析法发现的元素 第六章 光谱分析法与元素的发现 第七章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第八章 稀土元素的发现 第九章 惰性元素的发现 第十章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第十一章 人工合成元素
kles),他摆脱了“一元说” kles),他摆脱了“一元说”的影 认为在宇宙间存在四种元素 四种元素, 响,认为在宇宙间存在四种元素, 火、气、水、土。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 (Aristoteles)在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eles)在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基 在恩培多克勒 础 上创立了“新四元素说” 上创立了“新四元素说”。
第五节 现代化学元素观
1803年 道尔顿创立了科学原子论, 1803年,道尔顿创立了科学原子论, 科学原子论 开辟了化学发展的新纪元. 开辟了化学发展的新纪元.
第一次揭示了元素和原子的内在联系, 元素是具有一定重量的同类原子。 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 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再分; 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 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 之一。
元素一元说 五元素说 四元素说 新四元素说 原子论说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学者泰勒斯(Thales)认为组成 公元前600年 古希腊学者泰勒斯(Thales)认为组成 600
自然界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水 自然界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水,水乃万 物之本,水可以组成一切。 物之本,水可以组成一切。
公元前550年:学者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认为 公元前550年 学者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550
新四元素说
四种元素: 四种元素:水、气、土、火
Aristoteles
前384—前322年
1、四种元素并非孤立不变,而是相互可以转化; 2、有四种基本性质是万物各种性质的基础,其依照不同 的比例相互混合就构成了具有各种不同性质的万物; 3、四种特性是冷、热、干、湿。
新 “四元素说”支配 着科学界达两千年之久
每种元素的拉丁名称开头字母作为元素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