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元素的发现史

合集下载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决定
结构
性质
体现
决定
用途
体现
请看故事
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利
用我发动了惨无人道的战争。一次德军与英、法 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 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 体逐渐向前袭来,(这是德军用炮弹施放了我) 一时间黄烟滚滚,风沙大作,随着风势剧增,但 见无数士兵大咳不止,疼痛难忍,以致精神失常, 倒地身亡,阵地上陈尸千万,使我犯下了滔天罪 行。在此,我这个不孝的子弟氯气,向大家谢罪, 我要改过自新,为人类造福。
点燃 2Na + Cl2 === 2 NaCl
反应规律:生成高价的氯化物
? FeCl3和CuCl2能用它们的金属与盐 酸反应制取吗?
一定条件(点燃或光照)下氯气能与氢气反应
实验现象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 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有白 雾产生;生成的气体HCl有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遇空气中水蒸气,呈现雾状。 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亦称盐酸。
A、280mL
B、440mL
C、500mL
D、720mL
8、氯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A、褪色
B、变成红色
C、先褪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褪色
A 、9∶4∶2 B、9∶4∶1
C、2∶1∶1 D、2∶1∶1
7、标准状况下,有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 500mL,通入H2使其恰好完全燃烧,用水吸收 生 成 物 得 250mL 溶 液 , 从 中 取 出 25mL , 用 0.125mol.L-1NaOH溶液20mL恰好中和,则与混 合气体反应的H2的体积为

2HClO=2HCl+O2↑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

化学元素发现历史化学元素的发现史1 H 氢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731-1810)发现2 He 氦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逊(1824-1907)和英国洛克尔(1836-1920)利用太阳光谱发现。

1895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制得。

3 Li 锂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聪在分析锂长石时发现4 Be 铍 1798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发现5 B 硼 1808年,英国戴维、法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尔发现并制得6 C 碳古人发现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麦卢瑟福同时发现氮气,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8 O 氧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9 F 氟1786年化学家预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用电解法制得氟气而证实10 Ne 氖 1898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和瑞利发现11 Na 钠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12 Mg 镁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13 Al 铝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1825年,丹麦H.C.奥斯特用无水氯化铝与钾汞齐作用,蒸发掉汞后制得)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发现它为一种元素15 P 磷 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16 S 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17 Cl 氯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18 Ar 氩 1894年,英国化学家瑞利和莱姆塞发现19 K 钾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20 Ca 钙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1 Sc 钪1879年,瑞典人尼尔逊发现22 Ti 钛 1791年,英国人马克.格列戈尔从矿石中发现23 V 钒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黄铅矿时发现,1867年英国罗斯特首次制得金属钒24 Cr 铬 1797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在分析铬铅矿时发现25 Mn 锰 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26 Fe 铁古人发现27 Co 钴 1735年,布兰特发现28 Ni 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卤素元素的发现顺序

卤素元素的发现顺序

卤素元素的发现顺序
卤素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族中的五种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石碳酸,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的特点,如高亲电性、强氧
化性和易揮发性等。

这些元素的发现顺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分点分布来了解一下吧。

一、氯元素
1. 1774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谷神父通过对盐酸的实验发现了氯,但当时他并没有认出这是新元素。

2. 1810年,英国化学家霍夫曼利用电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氯元素,并确认了它是一种新元素。

二、碘元素
1. 1811年,法国化学家布尔丹和柯尔德发现一种新的化合物,它能产生紫色的蒸气,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碘化氢。

2. 1812年,英国化学家戈登从碘化氢中成功分离出了碘元素。

三、溴元素
1. 1825年,法国化学家巴罗瓦通过实验获得了溴酸,但他并没有真正地分离出溴元素。

2. 1826年,德国化学家巴利在海水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它能够与铁离子形成红棕色的化合物,这就是溴元素。

四、氟元素
1. 1886年,美国化学家莫尔斯利和汉福德通过电解氟化铝得到了纯氟元素。

2. 这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卤素元素,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元素之一。

五、石碳酸
1. 1898年,法国化学家莫伦发现了一种新的无机物质,它能够与铵盐反应产生沉淀,这就是石碳酸。

2. 石碳酸并不是一种卤素元素,但由于它在性质上与卤素元素十分相似,所以通常也被归为卤素元素的一员。

以上就是卤素元素的发现顺序。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并且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关于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氯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氯的知识点总结1. 氯的性质氯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呈现黄绿色的气体。

它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在常温常压下以二原子分子(Cl2)的形式存在。

而在化合物中,氯离子以Cl-的形式存在。

氯的密度比空气大约2.5倍,但是它几乎无溶解性。

气态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与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有些反应还很剧烈。

此外,氯具有很强的毒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 氯的用途氯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生产:氯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作为制取氯化物、各种有机氯化物、氯胺类杀菌剂、医药中间体等的原料。

(2)水处理: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水处理,用于消毒和杀菌。

氯气或次氯酸盐是目前最常见的水处理消毒剂。

(3)医疗卫生:氯化合物被应用于制备药物、诊断试剂和消毒杀菌用品。

氯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用途消毒剂。

(4)制冷剂:氯气被用作一种重要的工业制冷剂,在制冷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氯的历史氯元素最早由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于1774年在氢氯酸钠中发现。

1807年,英国化学家亨利·戈德发现了氯气,并将其命名为“氯”,来自于古希腊单词“chloros”,意为“黄绿色”。

在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雅克·路易斯·盖伊-吕萨克首次工业生产氯气。

20世纪上半叶,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工业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4. 氯的环境影响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氯的工业生产和使用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氯化物、有机氯化合物、氯酸盐等。

这些废物对环境和生物系统造成毒性和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产生危害。

此外,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对土壤和水体的持久性污染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因此,科学家和环保人士一直致力于研究氯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氯污染对环境和生物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第二节——氯

第四章第二节——氯
有效成分:Ca(ClO)2 3.漂粉精 主要成分:Ca(ClO)2 漂白粉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它的水溶液与空气中的CO2接触 反应生成次氯酸的过程。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5.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2 、NaBr、KI等盐溶液反应(表现氯气的强 氧化性) 2Fe2+ + Cl2 === 2Fe3+ + 2Cl-
原因: AgNO3溶液除可以与Cl-形成
AgCl白色沉淀外,还可以与CO32形成AgCO3白色沉淀,但AgCl不与 稀硝酸反应; AgCO3可与稀硝酸反应, 沉淀溶解。
[小结]
氯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加硝酸银溶液 加稀硝酸
①待测液 ②待测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加稀硝酸
加硝酸银溶液
科学视野 成盐元素
卤素
1. 氯气与金属反应
2Na + Cl2 == 2NaCl 反应现象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的烟 Cu +Cl2 == CuCl2
点燃 点燃
点燃
反应现象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2Fe +3Cl2 == 2FeCl3 反应现象 现象: 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的烟。
反应规律:1、氯气可与大多数金属(除Au、Pt外)反 应,生成高价金属的氯化物
性 有氧化性, 质 无酸性和 漂白性
只有酸性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思考与交流
4.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1.漂白液 制法:Cl2与NaOH溶液反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高一化学 第二节 氯 课件

高一化学 第二节 氯 课件

相 同 点:最外层7个电子 核电荷数递增 递变规律: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氯气的化学性质
和金属反应 2Na + Cl2 == 2NaCl
H2 + Cl2 == 2HCl
点燃 点燃
和非金属反应
和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和碱反应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
H Li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Na
F Cl Br I At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K Rb Cs
三、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1.碘单质(Ⅰ2)被用于制作碘酊 (别名:碘酒)
用于一般皮肤消毒和 手术前手术局部皮肤的 消毒 。
2.溴化银(AgBr)被用于制作感光胶卷 和变色玻璃
②、
氧化性: Cl2>Br2>I2 还原性:I->Br->Cl-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 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 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阴离子还 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感光胶卷
变色眼镜
原理: 2AgBr
光照
CuO 无色透明晶体 黑色小颗粒
2Ag+Br2
暗红色
3.碘化银(AgⅠ)被用于人工降雨
500℃

生成氢化物的 稳定性 HF很稳定 HCl稳定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ying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ying

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氯气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
原 理 MnO2+4HCl(浓)== MnCl2 + Cl2 ↑ + 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实 验 装 置
实验室制氯气的其它方法: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2Br― +Cl2==2Cl―+Br2 ④ 与溴化钾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氯离子(Cl-)的检验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 定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这种说法对不对? + + Cl– == AgCl CO32- == Ag2CO3 2Ag+ Ag2CO3 +
2NaOH+Cl2=NaClO+NaCl+H2O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粉、漂粉精
有效成分 :
想一想
Ca(ClO)2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 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
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奈特就是把Cl2通入石灰 乳中制成了漂白粉,将HClO的漂白性从实验室带 进了“寻常百姓家”。
3.强氧化性
漂白作用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 毒,也可用做漂白剂。
实验4-4及4-5
现象: 干燥红纸没有褪色,润湿红纸褪色。
氯水(氯气溶于水)成分的分析
1、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有: Cl2 2、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说明有:H+ 3、氯水能杀菌、消毒、漂白说明有: HClO 4、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5、滴有硫氰化钾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 新制的氯水变血红色,说明有:Cl2

最帅的化学家——戴维!(下)

最帅的化学家——戴维!(下)

最帅的化学家——戴维!(下)话说拉瓦锡最早将生石灰纳入他的第一张元素表中,戴维在电解了苛性钠、苛性钾以后,将目光对准了生石灰。

在当时,生石灰和苦土(氧化镁)、重晶石(硫酸钡)、碳酸锶合称碱土,因为它们的化合物都有着碱的特性,溶液可以让石蕊试纸变蓝。

戴维想,既然苛性碱都被电解了,就用同样的方法电解碱土。

可是一切并不像戴维想的那么顺利,电流经过的导线上似乎出现了金属的薄膜,但瞬间就变暗了。

他建造了更大的电池组,可是事倍功半,只得到几小粒新的金属,还是跟铁丝的合金。

▲钙的发现者又是戴维。

(哎,我为什么要说又啊?)在戴维一筹莫展的时候,贝采尼乌斯出马了。

他写信给戴维,劝戴维不要用铁丝,而是用一个水银柱来通电。

戴维一看就明白了,新的金属分离出来以后,溶解在水银里,形成汞齐,之后再将水银蒸发掉,剩下的当然就是纯的新金属。

戴维使用这种方法,一下子将钙、镁、钡、锶四种碱土元素都提取了出来,因为钙是从白垩中提取出来的,所以用白垩(拉丁文calcis)来命名这种新元素:Calcium。

戴维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究这些新的碱土元素,因为它们正是如自己预言的那样出现了:“之所以会认为钾有问题(轻、在水面上跳舞等),是因为我们看惯了旧金属,我们一定会再发现几种新金属,将钾和铁之间的空隙完全填满。

”▲钙,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除了上述几种元素以外,戴维 1808年试图电解硼酸盐的水溶液,得到了一些棕色的沉积物,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元素。

后来他用钾去还原三氧化二硼,得到了一定数量棕色的硼,他也借此宣布这是一种新元素,成为硼元素的发现者。

后来,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在高温下用铁还原硼酸得到了硼,证明了硼酸是硼的氧化物。

但是,由于硼在高温下极易与氧化合,因此他俩制得的硼都不纯。

一直到1909年,美国化学家EzekielWeintraub才制得了纯硼。

▲高纯的硼是这样的,从分解出硼到纯硼的制得,花了100年时间。

就这样,戴维总共发现了钾、钠、镁、钙、锶、钡、硼七种元素,是发现自然元素最多的化学家,堪称“元素之王”!他并没有停止努力,而是准备用他的利器电流来挑战化学元素界的最高难度——分解氟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元素的发现史
瑞典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得了氯气。

但它究竟是游离态的单质气体还是化合态的气体,仍然不清楚。

后来法国化学权威贝托雷继续研究氯气。

他首先将氯气通入一个冷的空玻璃瓶里,让氯气里的含酸蒸气受冷凝结,再将除去酸蒸气的氯气依次通入三个盛满水的瓶子使氯气溶于水。

他发现溶有氯气的水溶液,在有光照的地方可以分解成盐酸和氧气。

我们现在知道,氯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
Cl
2 + H
2
O = HCl + HClO
2HClO = 2HCl + O
2
贝托雷以此判断出氯气是盐酸和氧结合成的:
氯=盐酸+氧基
氯气是盐酸和氧结合得很松散的化合物,因此露置在阳光下就分解了。

其实在当时人
们已经用过许多强烈的药剂或其它手段来处理氯气,都未能使它分解为盐酸和氧。

贝托雷的判断显然跟其它一些研究是矛盾的。

他得出这个错误判断的表面原因,似乎在于他忽视了水和氯气的反应。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深受拉瓦锡“所有的酸中都含有氧基”结论的影响。

拉瓦锡在提出燃烧的氧化理论的同时,提出了“氧是成酸元素”的论点,认为一切酸中均含有氧。

按照这一理论,盐酸应是一种氧化物的水化物,如硫酸、磷酸
一般(我们姑且把它写成 HClO
m
)。

而氯气是盐酸经二氧化锰氧化得来的,应该含有更
多的氧(即应该写成 HClO
m+n
),当时将氯气称作“氧化盐酸”。

结果氯气不仅不是一种单质,反而比盐酸具有更复杂的结构、更大的分子量。

贝托雷的实验很和“逻辑”地证明了拉瓦锡的论点。

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和泰纳,用分解法研究盐酸的组成。

当时金属钾已被戴维用电解法制得,并证明钾是一种元素。

于是他们就用金属钾和铁等与盐酸气(HCl)反应,看它是不是能够放出氯气。

实验得出结果后,他们说:“我们考察金属钾对于盐酸气的反应。

在寻常温度时,这个反应很慢;但钾熔融时立刻在盐酸气中发光燃烧,结果得到氯化钾和氢。

在这个实验中收集的氢气之量,恰与钾和水接触时发生的相等。

我们在暗红热时,用盐酸气通过擦净的铁屑,许多氢气放出,而不觉有盐酸混合在内,同时得到氯化铁;残渣铁屑并没有氧化。

当中等温度时,用盐酸气通过既熔而又研成细粉的一氧化铅,又收集到氢,不过已与氧化合变成水的状态了。


这些实验证明,不是氯气分解成盐酸和氧,而是盐酸分解成氯和氢。

在同一年盖.吕萨克和泰纳用合成法证明了盐酸的组成。

他们把同量的氢气和氯气混合在一起,静置数日,或稍微加热,或露置日光中,都能化合成盐酸气。

这个实验证明了盐酸气是氢气和氯气的化合物,而且是这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唯一物质,其变化应该表示为:
氯+氢=盐酸气(HCl)
盖.吕萨克和泰纳的实验,对盐酸的组成作出了正确的结论,但是氯气在他们的眼里仍然是一种化合物。

原因如上文所说,拉瓦锡的“氧是成酸元素”的论点已深深地印在广大化学家的脑子里。

盖.吕萨克和泰纳是深信这个论点的,因而他们认为氯是某种“基”的氧化物。

既然氯气是某种基的氧化物,那么盐酸就应该是某种基跟氧和氢的化合物:盐酸=某种基+氧+氢
如果联系贝托雷的结论,可以看出他们的矛盾之处。

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戴维。

戴维在研究碲的化学性质时发现碲化氢是一种酸,但是它并不含有氧,使他开始怀疑氧是否存在于所有的酸中。

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戴维开始研究起盐酸。

按照拉瓦锡的观点,舍勒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作用制得的黄绿色气体是氧化盐酸,而盐酸是由氧和另外一种未知的基所组成的,氧化盐酸则是由这种基与更多的氧化合而成的。

但是戴维想尽了一切办法也不能从氧化盐酸中把氧夺取出来。

他说:“即使木炭被伏打电堆烧成白热状态,也不能使氧化盐酸气发生任何变化,我多次重复这种实验,结果都是一样,因此我怀疑这些物质中是否存在着氧。

” 他重做盖.吕萨克和泰纳合成盐酸的实验,并证实氯和氢化合成盐酸的结论是正确的,除了稍有水的痕迹外,没有其它杂质。

既然实验中没有发现氯气或盐酸中有氧存在,为什么我们硬要说它们含有氧呢?他感到只有认为氯是一种元素,那么有关氯的所有实验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1810年11月,戴维在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正式提出氯是一种元素。

戴维宣称,只要不存在水,氧化盐酸所发生的一切反应都不会产生氧,他认为最好把氧化盐酸看成是一种不能被分解的物质——元素。

他认为事实表明,拉瓦锡和法国化学学派所持的见解,表面看起来很漂亮,也能令人满意,但是从现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考察,它不过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理论。

戴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确认所谓的“氧化盐酸”决不是一种化合物,而是一种化学元素,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中译名为氯),意为黄绿色的。

他指出所有的剧烈发光、发热的反应(如铁丝、铜丝、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都是氧化反应,氯和氧一样都可以助燃,氧化反应不一定非要有氧气参加,经氧化反应生成的酸中也不一定含有氧。

戴维在确认氯是一种单质而非化合物的同时,出色地发展了拉瓦锡的燃烧的氧化理论。

戴维还提出,在酸中氧是非本质性的,无氧酸中不含氧;但是酸中都含有氢,氢在酸中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见解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1837年,德国化学大师李比希对酸类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之后,放弃了酸的二元论(酸基 + 水),振兴了戴维关于酸的氢学说。

氯气自1774年被舍勒发现,到1810年被戴维确认为是一种元素,其间经历了3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