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上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难题整理(经典)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难题整理(经典)1.夏天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时,它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
由于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2.(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很烫,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冰棒“冒烟”的原因是,当我们从冷柜中拿出冷冻品(比如冰糕)时,它们的温度非常低,与它们表面接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微小水滴,呈现出雾状,就像冒烟一样。
因此,“冒烟”的并不热,而是一种物态变化——液化现象。
2)冰箱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会直接凝华成霜。
3.为了能够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该是90cm。
4.小张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
他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上。
为了验证两人的结论,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在室温下称量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的质量m1,然后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放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再次称量矿泉水的质量m2.如果m1>m2,则说明小张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说明小吴是正确的。
5.这是一个模型照相机,由纸筒A和纸筒B组成。
纸筒A的一端覆盖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入了一个凸透镜。
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图像,需要调整A、B之间的距离,并将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
此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像是倒立的实像。
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是一个三棱体,横截面呈圆弧形。
在读数时,沿A、B方向观察,沿A方向观察更容易读数。
这是因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7.在一个古寺里,小明发现了一个变音钟。
随着香火的燃烧,敲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高亢。
这是因为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的振动频率改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一、摩擦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0N 的拉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
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也为30N。
2. 题目: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拉力增大到15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g = 10N/kg)解析:根据G = mg求出物体的重力G=5kg×10N/kg = 50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f = F = 10N。
当拉力增大到15N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是10N。
因为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二、压力与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正方体木块,边长为10cm,重为6N,放在面积为1m²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首先求木块的底面积S =(10cm)²=100cm² = 0.01m²。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 = G = 6N。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得p = 6N/0.01m²=600Pa。
这里要注意受力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而不是桌面的面积,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
2. 题目: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
A的底面积为100cm²,高为10cm;B的底面积为50cm²,高为5cm。
A的密度为2g/cm³,B的密度为3g/cm³。
求:(1)A对B的压强;(2)B对地面的压强。
(完整)八年级上物理难题

1、如图,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3、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4、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_____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持续了_____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 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m.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砖上的光线,请画出光通过上、下两个界面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4、如图丁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四、实验与探究(4分+7分+8分+8分+6分,共33分)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 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 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 ___;(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2·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A、240mB、480mC、680mD、1020m3.如图6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4.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种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线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八年级物理光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难题一、光的直线传播相关难题题目1: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用手电筒照射一面墙,在手电筒和墙之间放一块带有小孔的木板。
当小孔直径从5cm逐渐减小到0.5cm的过程中,墙上光斑的变化情况是()A. 光斑逐渐变小,亮度逐渐变亮B. 光斑逐渐变小,亮度逐渐变暗C. 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D. 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暗后变亮解析:1. 当小孔较大时(如直径5cm),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形成的光斑是孔的形状,此时相当于孔的投影,光斑较大。
随着小孔直径减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斑会逐渐变小,因为能通过小孔的光线范围变小了。
2. 当小孔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如0.5cm)时,由于光的衍射现象开始变得明显。
在小孔较大时,通过的光线多,所以亮度较亮;当小孔减小到一定程度,光发生衍射,通过的光线变少,而且光斑开始弥散,所以亮度逐渐变暗,而光斑又开始变大。
所以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答案是C。
二、光的反射难题题目2: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A. 30°B. 60°C. 45°D. 90°解析:1. 首先明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为90°。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90°÷2 = 45°。
而题目中给出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向平面镜这个条件是干扰项。
答案是C。
三、光的折射难题题目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当入射角α增大时,折射角β将(),当入射角α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现象。
A. 增大;全反射B. 增大;折射光线消失C. 减小;全反射D. 减小;折射光线消失解析:1.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2.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临界角)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重难点,附详细解析第1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读数【知识链接】(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取平均值法、②滚轮法、③化曲为直法、④组合法。
2.误差视觉的误差【知识链接】(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速度运动的形式【知识链接】(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v=s/t。
4.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知识链接】(1)匀速运动的概念: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计算公式:v=s/t 。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知识链接】测量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八年级上物理难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 B.1.0m/s C.0.96m/s D.1.2m/s2.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
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
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三个机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时,丙还要跑多少圈A.9圈B.9.5圈C.10圈D.10.5圈3.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西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10m4.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A.35)B.30)C.33)D.37)5.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 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A.m2:m3B.(m2﹣m1):(m3﹣m1)C.(m3﹣m2):(m2﹣m1)D.(m2+m﹣m3):(m1+m﹣m2)6.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7.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B.一定为30°C.可能为60°D.可能为15°8.现有密度分别为a和b的两种液体,a的密度小于b,在甲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不发生混合,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A.甲杯中液体质量大B.乙杯中液体质量大C.两杯中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9.如图所示,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则()A.迎着月亮走时,地面上较暗处是水潭B.迎着月亮走时,地面上较亮处是水潭C.背着月亮走时,地面上较暗处是地面D.背着月亮走时,地面上较亮处是水潭10.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11.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的一点光源S,点光源S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必考难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必考难题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中光的部分的一些必考难题:
1. 对于凸透镜,如果有一个光源,那么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如何的?如果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那么会形成什么样的像?如果将光源放在焦距之外,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像?
2. 什么是光的折射?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吗?如果会,那么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 如何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4. 如果有一个平面镜,当光线照射到它上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光源放在平面镜的后面,那么我们能看到光源的像吗?如果能,像的位置在哪里?
5. 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平面镜中,入射光、反射光和法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6. 如果有一个凹面镜,当光线照射到它上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凹面镜的焦点在哪里?如何计算它的焦距?
7. 如果有一个凸面镜,当光线照射到它上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凸面镜会使物体看起来更近?
8. 如何解释雨后天空中的彩虹?彩虹为什么总是呈现出七种颜色?
9. 如果有一个红色的光源和一个蓝色的光源,它们同时照射到一个白色的屏幕上,屏幕上会呈现出什么颜色?为什么?
10. 什么是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棱镜后为什么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这些难题考查学生对光的理解,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速、以及不同类型的光学元件(如凸透镜、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3、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
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4、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
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
是运动的
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_____分钟开
始熔化;凝固过程持续了_____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
____ 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
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
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砖上的光线,请画出光通过上、下两个界面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如图丁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4分+7分+8分+8分+6分,共33分)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
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 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 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
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 ___;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2·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3.如图6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4.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
A.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种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线
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6.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想凭借声音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
7.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8.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9.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
A.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10.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1.冬天,将一块-15℃的冰块放进气温保持0℃房间内一盆装有0℃的足够多的水中,问:冰块和水的温度怎样变化?为什么?
2.某人身高1.7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m/s的速度匀速走开。
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子长为1.8m,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3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将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示数是96℃,如果用该温度计去测得室温为18℃,那么该室内的实际温度为℃。
4 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
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m。
5.两只船相距14千米,在一只船上的人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在另一只船上,人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当他看到火药发光十秒后听到了水下的声音,计算此次测得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6一列匀速运动的火车,在距离峭壁前532.5m处鸣笛,经过3s后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