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成反比例的量》练习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反比例精选练习题

数 学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也随着变化。
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y =K(一定)
x
积一定
x×y=k(一定)
例7
数
观察下面的两个表,再回答问题。
学
1、表中各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在各表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 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们的变化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3、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哪个表中的两种量 成反比例关系?
1
●
09
8
7
6
●
5
4
●
3
2
●
1
⑵图1是表示汽车所行路程与相应耗油量关系 的图像,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答:汽车所行路程与相应的耗油量是两种相 关联的量,耗油量随着所行路程和变化而变 化。所行路程增加,耗油量随着增加,所行 路程减少,耗油量也随着减少。 ⑶利用图像估计一下,汽车行驶55㎞的耗油 量是多少?
速度、时间、路程
数
速度×时间=路程
学
路程
= 速度
时间
路程
= 时间
速度
当速度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一 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当路程一定时,也就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当时间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速度的什么一定, 这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路程(千米)
180
150
●
B
120
●
90
●
60
●
A
30 ●
速度(千米/时)
180 150
120 ● A 90
60 ●
●
30
● ●B
0 2 4 6 8 10 12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六年级《正比例与反比例》(含答案)

【专项复习】六年级《正比例与反比例》1.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反比例还是不成比例.①圆的周长和半径.②圆的面积和半径.③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④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的半径.⑤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⑥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不成比例?填入横线内.(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2)小丽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与所花时间.(3)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5)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3.观察下面的两个表,然后回答问题.(1)上表中各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在各表的两种相关的量中,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们的变化规律各有什么特征?(3)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4.根据下面的3张表,按要求回答问题.表1:车间装订练习本,练习本用纸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如下表.表2:车间装订练习本,用了的纸张数和剩下的纸张数如下表.表3:车间装订练习本,每本练习本用纸的张数和装订的本数如下表.(1)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 )中.表1中的两种量( ),表2中的两种量( ),表3中的两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2)根据成正比例的量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所对应的点,再连起来.根据图象判断,装订6本练习本要用( )张纸,175张纸能装订( ) 本.5.下图中线段OA表示购买饮料应付金额与瓶数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
(1)购买饮料应付金额与瓶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观察图象,买4瓶饮料需要多少钱?45元可以买几瓶饮料?6.下面的图象表示实验小学食堂的用煤天数和用煤量的关系.(1)根据图象,你能判断用煤天数和用煤量成什么比例吗?(2)如果用y表示用煤的数,x表示用煤的天数,k表示每天的用煤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根据图象判断,5天要用煤多少吨?2.4吨煤可用多少天?7.文具盒每个售价8元,购买2个,3个,⋯分别需要多少元?(1)填一填.(2)判断应付金额与文具盒的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3)把上表中数量和应付金额应付金额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4)买9个文具盒要花( )元.(5)李老师买的文具盒个数是王老师的5倍,他花的钱是王老师的倍.8.食堂每天开饭人数与购买蔬菜的数量如表:(1)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上面的表格.(2)根据表中的数在下面图中描出对应的点,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3)上面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如果成,成什么比例,为什么?9.刘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40个,3小时可以完成,如果要提1小时完成任务,工作效率需提高百分之几?(用比例的方法解)10.某运输队在为灾区抢运120吨救灾物资.如果要一次把所有救灾物资全部运出,车辆的载重量与所需车辆的数量如下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1)车辆的载重量和所需车辆的数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如果用载重量6吨的卡车来运,一共需要多少辆?11.某工程队铺一段路,原计划每天铺9.6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4千米,实际要用多少天铺完?(用比例解答)12.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13.某工厂四月份(30天)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平均每天要生产400个才能完成任务,实际上前6天就生产了3000个.照这样计算,完成原计划任务要用多少天?(分别用正、反比例解)14.一台机器上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大齿轮有400个齿,每分钟转30圈,小齿轮有80个齿,每分钟转多少圈?15.A、B两城相距240千米,四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从A城到B城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情况如下表.(1)请把上表填写完整.(2)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行驶这段路程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3)速度和所用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4)如果轿车要在25小时行完全程,那么每小时应行驶多少千米?16.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1)补充表格.(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点连线.(3)12克药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17.要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用多少天?(用比例解)1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修了320米,照这样的速度,又用了10天把路全部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米?(用比例求解)19.一个工程队要修一条长4340米公路,前6个月已修了1860米.照这样的进度,还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任务?20.自行车中的学问.右图是自行车的前后齿轮示意图,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蹬一圈,前齿轮就转一圈,后齿轮随之转几圈,后齿轮每转一圈,自行车车轮随之转一圈.请你依据生活经验填写下表.(1)由上表可看出,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蹬的圈数和车前进的距离成( ) 比例.(2)贝贝每分钟蹬80圈,骑着这辆自行车,每分钟前进多少米?(保留到整数)21.如图是两个互相啮(nie)合的齿轮,它们在同一时间内转动时,大齿轮和小齿轮转过的总齿数是相同的。
六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成反比例的量-人教新课标(带解析)

D.小明的身高与所跳的高度
8.要运一堆煤,每次运的吨数和运的次数(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没有关系 D.不成比例
9.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直径和转动的周数这两个量是( )
A.不成比例 B.成比例 C.成反比例 D.成正比例
10.妈妈每天工作的时间一定,她制造每个零件的时间和零件个数( )
18.
正比例;反比例
【解析】
因为路程=速度(一定)×时间,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若路程不变,则时间×速度=路程(一定),所以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19.
反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可知道A和B成反比例。
20.
10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若x和y成反比例,则x×y为定值=3×90=270,当y=27时,x=270÷27=10,所以填10。
16.
B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加工零件的数量=每天的工作时间(一定),所以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加工零件的数量成反比例。
17.
D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A成正比例,B不成比例,C不成比例,D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
也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的乘积一定,所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是成反比例关系。
4.
B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飞行的速度×飞行的时间=航程(一定),所以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成反比例。
5.
A
【解析】
当x×y=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因为(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一定)所以上、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2.2 成反比例的量练习卷(基础+拔高)

第1页,总12页绝密·启用前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2.2 成反比例的量练习卷(基础+拔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购买面值1.5元的邮票,邮票枚数与总价 B .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C .车轮直径一定,车轮行驶的路程和转数D .如果x =3y ,x 和y2.a 和b 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5a =4b B .a 5=b 4C .5a =4bD .5a =b +43.两个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B .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D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B .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C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第2页,总12页5.运输队要运输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与剩下的吨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6.( )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 .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B .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C .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D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7.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比例的是( )。
A .圆的面积和它的直径 B .被减数一定,差与减数C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8.下面各选项中的两个变化的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B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C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D .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9.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的排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不成反比例 二、填空题10.A =7B ,A 和B 成_____比例,7÷A=B ,A 和B 成_____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成反比例的量》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2.2成反比例的量一、单选题1.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A. 正比例B. 反比例C. 不能确定3.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B.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C. 运送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D. 单价一定,买的数量与总价4.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则它的底面积与高(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6.判断对错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7.判断对错肥料的总量一定,每公顷施肥量和施肥公顷数成反比例.8.如果y=8x,那么x和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三、填空题9.若a×b=c ,则当c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反比例。
10. 仔细观察如表中两种量x和y的变化情况.用一个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x 和y是成________比例关系的量.x 6 12 18 24 …y 30 15 10 7.5 …11.400米比赛中,跑步的速度和________成反比例。
四、解答题12.下面表格中的两个数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五、综合题13.面粉厂包装一批面粉,每袋面粉的质量和装的袋数的情况如下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2)装的袋数是怎样随着每袋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两种量的乘积是多少?(4)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六、应用题14.小明去学校的时候,每分钟走30米,结果20分钟才到学校,放学的时候,小明有急事,需要10分钟之内回到家,那么小明每分钟需要走多少米才能赶回家?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因为飞行速度×所用时间=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一定的,飞机飞行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成反比例的量》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成反比例的量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1、对比练习:观察下面两个表格,并回答问题。
(1)一辆汽车行驶时间的行驶的路程如下表:
成正比例关系?哪个表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2、生产一批洗衣机,每天生产的台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2)这个乘积表示什么?
(3)每天生产的数量与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
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比例。
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
4、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比例。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比例。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比例。
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精选

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精选正比例与反比例基础题精选年月日姓名一、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二、选择.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三、思考.1、如果,和成()比例,则∶=()∶()四、填空.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3.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当()一定时,()和()成()比例.五、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六、思考.、、三种量的关系是:×=1.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2.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3.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参考答案一、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二、选择.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B)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C)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A、B),成反比例关系是(C).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三、思考.如果,和成(正)比例,则∶=( 1 )∶( 8 )四、填空.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 (一定)).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关系式是((一定)).3.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1 2 3 4 5铺地面积(平方米)用砖块数25 50 75 100 125(1)表中(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用砖块数)随着(铺地面积)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75∶3),比值是(25);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125∶5),比值是(25).(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每平方米用砖块数),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正比例).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练习本单价).当(练习本单价)一定时,(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成(正)比例.五、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理由:因为,高一定,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底的比值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理由:因为被除数一定,就是商和除数的乘积一定,所以,商和除数成反比例.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理由: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虽然也是一对相关联的量,但是这两个量的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律,找不出哪个是不变量,所以,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不成比例.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理由:因为,天数一定,就是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比值一定,所以,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成正比例.六、思考.、、三种量的关系是:×=1.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2.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3.如果一定,那么和成(反)比例.。
《同步导学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课时 成反比例的量

第四课时成反比例的量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规律及特征。
2、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3、重难点: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知识导入强强家的新居要装修了。
星期天,明明和爸爸去选地砖。
商城有5种型号的地砖,分别是900cm2、1000 cm2、450 cm2、1800 cm2、540 cm2。
爸爸说:“强强,帮爸爸算一下,如果选取其中的一种型号,分别需要多少块?”强强略作计算,回答道:“选900cm2的地砖需要600块,1000 cm2的地砖需要540块,450 cm2的地砖需要1200块,1800的地砖需要300块cm2,540 cm2的地砖需要1000块。
爸爸说:“强强算的真快。
每块地砖的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关系呀。
”强强听了爸爸的话,心想:“我们刚刚学过正比例关系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反比例关系呢?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又有什么变化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和强强一起来深入研究成反比例关系的意义和特征。
知识讲解知识点一:反比例的意义分析:首先计算相应的体积,完成表格。
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来计算,将计算出的数据填入表格。
然后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探究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
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成绩一定。
点拨: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在例3中,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χ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χ×y =k(一定)。
知识点二: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分析:根据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我们要找的两种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判断题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
(2)加法中的和与加数成正比例。
()
(3)人的身高和年龄成正比例。
()
(4)洗衣粉的单价一定,买洗衣粉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
3、根据关系式填空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因为()/()=工作效率,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因为()/()=工作时间,如果()一定,()和()成正比例;
一、填空
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比例。
2、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比例。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
4、读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和()成反比例。
二、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在括号内用文字注明)
1、烧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煤的总量。
()
2、修路的总米数一定,修好了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
3、排印一本书,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
4、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
三、选择题
1、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2、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和油的重量()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一、填空
1、如果y=8/x,y和x成()比例。
2、a*3=b*4,a:b=():()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比例
二、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这三个量中,你能找出哪几种比例关系?
三、某农机厂生产一批打禾机,计划每天生产75台,20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5,多少天能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