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检查法
骨关节(医学影像)

第二节 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CT密度分辨力高,可清楚显示出病 灶,确定其部位、范围、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帮助 CT对某些骨关节早期病变和脊柱、 骨盆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CT 显 示 椎 体 和 骨 盆 的 病 变 有 明 显 优 势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关节系统的各种组织结构各自具 有不同强度的MR信号,在MRI上能明显 的区别出脂肪、纤维软骨、透明软骨、 韧带、肌肉和骨髓
骨皮质 脂肪 骨皮质
骨髓 肌间脂肪
骨髓
肌肉
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各自具有不同 强度的MR信号,在MR上有明显影像差别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棘突 上关节突
椎 板
下关节突
椎板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椎弓根
横突
正 中 短 箭 头 示 棘 突
椎间隙
椎弓根
椎 间 孔
椎 间 隙
脊髓
蛛 网 膜 下 腔 脑 脊 液
椎 间 盘
思考重点:
1. 什么是骨质疏松?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2. 什么是骨质软化?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3. 什么是骨质硬化增生?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 哪些疾病? • 4. 什么是骨质破坏?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5. 什么是骨质坏死?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 疾病? • 6. 骨膜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X线表现?常见 于哪些疾病? • 7. 为什么骨病变时必须观察其周围软组织有无改变?
(七)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颗粒状或斑片 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局限,见于软骨类 肿瘤、结核及骨梗塞
骨科检查法检查要点

(3)下肢纵向叩击痛:下肢伸直位,握拳叩击足跟,髋部有骨折或炎症时可有疼痛。
3、动诊
髋关节活动:屈—伸(过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髋关节病变最先受累的是内旋和外展运动。
4、量诊
(1)活动度:屈130°-140°,伸0°,过伸15°,
内收20°-30°,外展30°-45°,
膝完全屈曲有响声或疼痛-半月板后角损伤
膝伸到90°有响声或疼痛-半月板体部损伤
维持旋转逐渐伸至膝微屈位或近伸直位有响声或疼痛-半月板前角损伤
三、踝关节
一、视诊
(1)站立位,看足弓,辨别平足及弓足
(2)类风湿关节炎典型表现:跖趾关节受累,拇外翻、趾重叠、锤状趾、爪形趾。
(3)踝关节肿胀:站立位,从后面观跟腱两侧是否饱满
2.4肘后三角
3触诊
3.1滑囊积液——肘后滑囊炎
4动诊
5量诊——关节活动度
6特殊检查
6.1肘三角(屈曲)——肘直线(伸展)
6.2Mill征(网球肘)
6.3高尔夫球肘
腕部及手关节检查
1解剖
1.1腕关节
1.2手诸关节
2视诊
2.1各种常见畸形
2.1.1餐叉样畸形
2.1.2垂腕畸形
2.1.3爪型手
2.1.4猿手畸形
5动诊
6特殊检查
6.1神经支配区域检查
6.2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
6.3屈腕试验
6.4夹纸试验(Froment征)
二、触诊
跟痛症:跟骨前下方偏内侧
三、动诊
背屈:胫骨前肌
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
四、量诊
活动度30-40
颈椎检查要点
X线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一、普通检查骨关节的X线检查主要用摄片,不用透视。
只在火器伤寻找异物与定位时和在外伤性骨折与脱位进行复位时采用。
摄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
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
四肢长骨摄片都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
在行脊柱摄影时,例如摄照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病变在一侧而症状与体征较轻,或X线片上一侧有改变,但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二、特殊检查(一)体层摄影在骨关节本身结构复杂或同其他结构重迭的部位,体层摄影可使结构显示清楚。
对骨病亦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
(二)放大摄影使用微焦点X线管通过X线影像的直接放大,可观察骨骼细微结构和轻微变化。
多用于检查局部骨小梁结构和小的骨关节。
三、造影检查(一)关节造影关节间隙为关节软骨和少量滑液构成,在相对的关节软骨之间还有解剖上的关节间隙,同其组成的骨骼有明显的对比,因此,关节间隙变窄、增宽和骨性关节面破坏、硬化,平片可清楚显示出来。
但关节内的软骨盘、关节囊、滑膜及韧带等均为软组织,彼此间密度一致,在平片上缺乏对比,这些软组织的损伤和病理改变需向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形成人工对比才能观察,即关节造影(ar thrography )。
关节造影一般用气体作为造影剂,或用有机碘水剂注入关节腔内。
也可同时注入有机碘水剂和气体行双重造影。
(二)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多用于肢体动脉。
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后的鉴别,对后者,根据肿瘤的血管形态改变、肿瘤血流情况和邻近血管的移位等进行诊断。
骨关节检查法

肩关节 肩峰至腋窝环绕一周 上臂 肱二头肌中部 肘关节 自鹰嘴突经肱骨内外上髁至肘皱襞环绕一周 前臂 肱骨内上髁下约6㎝处 腕关节 尺骨桡骨茎突尖环绕一周 大腿 髌骨上缘以上10-15㎝处 膝关节 髌骨上缘、中间或下缘处 小腿 膝关节下缘10㎝处 踝关节 跟骨结节上方,经内外踝前方环绕一周
肢体周径测量意义
应用举例
肢体长度测量
上肢长度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下肢长度 大腿长度 小腿长度
髂前上棘 膝关节内缘
肢体长度测量
上肢长度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下肢长度 大腿长度 小腿长度
膝关节内缘 内踝
腓骨头 外踝
四肢周径测量
肢体周径测量
同一水平 肿胀:取“肿”处 肌萎:取肌腹部 大腿:髌上10-15cm 小腿:最粗处
异常活动 1. 关节强直 2. 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3. 关节运动范围超常 4. 假关节活动
量诊
肢体长度测量,骨性标志点 肢体和关节周径测量 肢体轴线测定 关节运动角度测量 畸形疾患的测量
测量检查
肢体长度测量
肩峰
上肢长度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下肢长度 大腿长度 小腿长度
桡茎突 中指尖
动、反射、自主神经
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轴向叩击痛(传导痛) 棘突叩击痛 脊柱间接叩痛 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听诊
弹响和摩擦音 肢体血流杂音
动诊
主动运动 1. 肌力测定 2. 关节主动运动功能 3. 角度测量(中立位0度法)
被动运动 1. 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被动运动 2. 与主动运动方向不同的被动运功,如牵拉挤压、 侧方挤压等
视诊
步态姿势、轴线(各方向和体位观察四肢和躯干) 局部皮肤有无发红、发绀、色素沉着、发亮或静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

CT检查
适用范围: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
杂的部位 优势:
– 显示解剖空间关系 – 密度分辨力高,易发现病灶,确定部位、范 围、形态与结构
CT检查方法
平扫: – 两侧对照 – 扫描层厚2~5mm,如骨关节要行重建则需 1~2mm扫描 – 骨窗和软组织窗分别观察 ①软组织窗:低窗位窄窗宽,L60HU\W300HU ②骨窗:高窗位大窗宽,L400HU\W500HU 增强: – 软组织病变和骨病变的软组织肿块 – 动态增强扫描了解病灶血流灌注 – 根据病灶强化情况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脊柱
CT表现
椎体:骨窗显示为薄层致密骨皮质包绕略低密度松质骨,松 质骨内可见“Y”形低密度线影(椎体静脉管); 椎管骨环,由椎体、椎弓根和椎板围成。内可见硬膜囊、黄 韧带和腰段神经根。 • 硬膜囊为椎管中央低密度影; • 黄韧带位于椎板和关节突内侧软组织密度影,2~4mm; • 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外侧,对称的圆形中等密度影。 侧隐窝:前为椎体后缘、后为上关节突、侧方为椎弓根内壁, 呈漏斗状,前后径不小于3mm,内有神经根; 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低于椎体密度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50~110HU。
T1W
T2W
T1W
T1W
FS
Flash
C-
C+
超声成像检查
软组织病变的定位和定量具有显著
的优越性 无创,无X线辐射,价廉,设备轻便 图像对比分辨力远不如CT和MRI, 征象显示不似X线、CT、MRI清楚
核素骨显像
显示全身骨骼形态,反映局部骨骼血供
和代谢情况 定位诊断 、早期诊断、疗效观察 敏感性高,特异性不高,难以定性
检查方法
三、MRI: 任意平面成像,观察全面 组织分比率高观察软组织、骨髓病变比X线和CT好 不用对比剂可显示血管,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血供和 病灶与血管的关系 关节内积液,采用T2WI扫描,液体信号很高,可达 到关节造影效果 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不佳甚至不显示 MRI检查应结合X线检查进行。
骨科检查法ppt课件

(2)直腿抬高试验(角度):60·LDH
(3)直腿抬高加强试验:LDH (4)健腿直腿抬高试验:较大或中央型LDH (5)股神经牵拉试验:LDH34
.
47
Thomas试验是检测髋 的屈曲畸形。检测方 法的原则是腰椎需平 放于床上,消除腰椎 代偿功能,使髋关节 的屈曲畸形毕露,并 能测量髋的屈曲畸形 度,以及存在的内旋 或内收畸形度。
(1)finkelstein试验
.
25
.
26
腕 关 节 检 查
.
27
手和手指检查
1.手和手指是一个很复杂的多功能器官。由5个掌
骨和14个指骨所组成。人类很突出的特点之一, 就是拇指有对掌功能;其结构性功能特点只有两 个指骨。 2.望诊:应注意内在肌有无萎缩、手和手指是否偏 离正常轴线。有无畸形。
3. 特殊检查
(1)扳机指
.
28
.
29
手的休息位:腕关节背屈 10 ~ 15 度,伴有约轻度的尺侧倾斜,拇 指轻度外展,拇指指尖触及食指远端指间关节的桡侧,由食指到小指
都呈半屈伸位。这种姿势屈伸肌腱都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手受伤后
这种平衡状态就被破坏
手的功能位:即手握杯的姿势,腕关节背屈30度,伴有约10度的尺侧 倾斜,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曲。手指分开,拇指表现外展对掌位。
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废用时最早见的体征,可用 周径测量了解萎缩程度。
在正常状态,两膝的股骨内髁和两侧的胫骨内踝 伸直时相接触,若两侧股骨内髁分开,则为膝内 翻,若两胫骨内髁分开,则为膝外翻。
.
69
.
70
.
71
膝关节检查
骨关节x线摄片检查常规要求

骨关节x线摄片检查常规要求
骨与关节X线摄片检查,是采用X射线照射局部组织来检查骨与关节是否存在畸形、断裂的无痛检查方法。
由于X线检查对人体有一定辐射,所以进行该检查的常规要求包括特殊人群要求、检查注意事项等。
一、特殊人群要求:
1、儿童: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应对会阴部进行遮盖,以免对其性腺发育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因儿童患者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需同时进行对侧检查,以便于进行对照;
2、孕妇及备孕期女性:一般不建议孕妇及备孕期女性进行骨与关节X线照射。
孕妇及备孕期女性属于特殊人群,该检查具有一定辐射,可能会对孕妇或者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畸形,也可能会影响备孕期女性的卵子质量,所以此类人群在非必要时应尽量避免X线检查,以免影响备孕及胎儿发育。
二、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骨与关节X线检查前,应将耳环、项链等金属物品取下,尽量不要穿有拉链的衣服或裤子,也不要穿有金属钢圈的内衣。
骨关节系统常规检查应进行正侧位摄片,根据需要
可以再增加侧斜位、切线位和其他特殊体位的检查。
骨关节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方案

骨关节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方案引言骨关节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早期筛查和治疗对于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骨关节疾病早期筛查的方法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案。
早期筛查方法1. 问诊和体格检查问诊是早期筛查的第一步,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家族史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关节疾病的风险。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体态、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程度等,以及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症状。
2. 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测定是判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骨密度测定技术包括双能X 线吸收法(DEX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3. 体液检查体液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来评估骨代谢情况。
具体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选择。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骨骼矿物质测定(BMD)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骨骼的变化和关节的损伤程度。
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骨关节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类固醇激素和骨代谢调节药物等。
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类固醇激素用于控制炎症反应,骨代谢调节药物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旨在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关节活动度。
•康复训练: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负担。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骨关节疾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固定术等。
•关节镜手术:通过小切口,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内,直接观察和处理病变部位,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的关节炎和骨折等,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来恢复关节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五章骨关节检查法第二节各部位检查法提要各部位检查应与全身检查相辅而行,是否先行局部检查,或在全身检查之后施行,要根据病史及观察,相机而行。
骨伤科的局部检查须包括以下各项:1.观察患部姿态,体位,颜色,注意有无畸形,且与对侧比较。
有无创伤、窦道、疤痕、瘀斑及炎症?有无感染?有无分泌物,其性质与量的多少?例如关节有炎症时,关节常处于其关节腔容量最大且较舒适的体位。
2.测知局部温度(中指背面温度最敏感,较合宜),肌肉张力,软组织坚度,局部形状改变,注意有无压痛、肿胀、痉挛、包块、血肿、波动、关节积液及擦声。
嘱患者以手指自行指出其疼痛点及范围(指痛试验)。
检查循环情况。
患肢有无纵轴叩击痛及放射痛。
用手捏起患部与对侧相对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有无显著增厚?如为全关节结核,则皮肤皱襞增厚,捏起时有增厚感。
3.测定自动及被动运动的范围,活动时有无疼痛?有无异常动度、肌痉挛、强直或挛缩?检查关节、肌腱及其周围组织,估计关节功能,神经管制,肌力及恢复情况等。
4.度量及对比肢体长短,大小,轴线,关节动度,骨盆倾度,脊柱弧度,足弓高低等。
检查时,两侧肢体须置于相同位置,同处度量。
度量时,且须注意其他因素所引致的差别,如患病关节常较健侧为大,其附近肌肉消瘦常使肿大更显著,应予注意。
5.听诊有无摩擦音,弹响声,或滴嗒声,测定骨的传导音,一般肢体骨折后,传导音每有阻隔,当断端间嵌有软组织时,则传导骨震动的能力更差(Hueter征)。
6.特殊体征及试验分别适应于各部分。
7.检查与局部病变症状有关的部位。
教材原文发挥一、头颈部检查检查时,脱去上衣,显露颈、肩及背部,多嘱病人端坐,头部放正,下颌内收,二目平视,双臂下垂。
按望、触、动(量)、特殊试验的内容进行检查。
(一)望诊检查着重观察下列几项。
1.头部头部有无畸形、活动是否自如、颜面是否对称。
先天性斜颈病人,头部向一侧倾斜,五官、颜面多不对称,患侧胸锁乳突肌呈紧张的索条状隆起。
环枢椎关节脱位者,下颌偏向一侧,头部不能转动,感觉沉重,需用手扶持头,加以保护。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强直的病人,垂头驼背,头部旋转障碍,视侧方之物时,须全身转动。
患有晚期颈椎结核,椎体破坏者,颈椎不能支撑头部,头部不能自由转动,病人常常用双手托着下颌,以减轻病痛。
2。
颈部颈椎的生理前凸是否存在,有无平直或后凸、侧弯、扭转等畸形,颈部肌肉有无痉挛或短缩。
颈部皮肤有无瘢痕、窦道、脓肿。
高位病变,注意观察咽后壁有无脓肿,低位病变则脓肿多在颈部出现,寒性脓肿多为颈椎结核。
观察颈部两侧软组织有无局限性肿胀。
(二)触诊检查触诊检查时,使病人颈部略前屈,检查者用左手掌托住病人的前额部,用右手拇指先触到第二颈椎棘突作定位。
因为第二颈椎棘突较大,容易触得清楚,且定位准确。
然后按顺序向下触摸,第三、四、五棘突比较小,不易触摸清楚。
第六、七颈椎棘突常呈分叉状,当患有棘上韧带炎或棘突滑囊炎时,则棘突上有明显的浅压痛。
如患有椎体结核、骨折及脱位时则有深压痛。
对于颈椎后凸畸形的病例,触诊时不宜用力过重。
触摸时注意检查棘突是否偏歪,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而重地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或位于深部,一般浅压痛多为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或皮下筋膜的疾患,若压痛点在颈椎的横突部位,则表示关节突可能有炎症或损伤(如关节突间关节紊乱,微小错位等)。
若在下颈椎棘突旁以及肩胛骨内上角处有压痛,同时向一侧上肢放射性疼痛,多为颈椎病。
在棘间韧带或项肌有压痛,可能为扭伤、"落枕"、吻状棘突、项韧带钙化等。
若在肌肉或筋膜内有广泛的压痛,则有颈部肌筋膜炎的可能。
颈椎棘突连线上若触到硬结或索条,可能为项韧带钙化。
颈肋触诊法颈肋一般不易摸到,触诊时让患者取坐位,头向检查侧倾斜,使肌肉放松。
检查者站于侧方,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下段,逐步用力深压,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后,再沿此动脉向内深入到颈根部,沿途寻找硬块,颈肋一般在此动脉之后,或压在此动脉之上。
前斜角肌触诊法患者头部向检查侧倾斜,放松肌肉。
检查者一手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开,另一手示、中指两指沿此肌与锁骨的交角处,向内深压触诊。
触及示指般粗细、稍硬而有弹性、无移动性的肌肉,即为前斜角肌。
叩诊:病人取坐位,用叩诊锤或中指自上而下依次叩打各颈椎棘突,病变部位可出现叩击痛。
叩诊检查对深部组织病变的发现,帮助较大。
一般浅部组织的病变,压痛比叩击明显;而深部组织病变,叩击痛比压痛明显。
(三)运动功能检查检查时嘱病人坐正,呈中立位,固定住肩部及躯干,防止其在颈椎运动时发生代偿运动,然后再做各方向运动。
颈椎正常的运动方式及其活动范围是:以中立位为标准,即颈直立位,头向前,下颌内收作为00。
前屈:35-450;后伸35-450;左、右侧屈:各450;左、右旋转:各60-800。
颈椎各种方向运动时,虽然颈椎各段均参与其间,但仍有主次程度不同。
枕环关节的运动:枕骨与环椎的两个侧块构成的关节主要是总动运动。
检查这种运动的有无或受限程度,就可以判断枕骨与环椎之间的关节是否正常。
环枢关节的运动,头部向侧方旋转主要靠环枢关节来完成,此关节患病时,头部旋转活动几乎完全丧失。
第二颈椎以下各颈椎的运动:前屈以下颈段为主;后伸以中颈段为主;左右侧屈为全颈椎之功能活动。
颈椎间盘突出时,颈部的侧屈及伸屈运动可引起剧烈疼痛,后伸尤为明显。
对怀疑有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检查运动功能时应特别小心,最好先临时固定好头颈部,等候X线检查证明诊断。
(四)特殊检查特殊检查对于颈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每一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颈部常用的特殊检查法有分离试验、挤压试验、屏气收腹试验、吞咽试验、吸气转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等。
如:1.挤压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斯鲍林(Spurling)试验,原理是侧屈时使椎间孔变小,按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椎间盘突出时使椎间孔变小,神经根受挤压,症状更加明显。
对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很大的帮助。
(注意检查时患者头部微向患侧弯而加压。
)类似的试验有:(1)捷克松(Jackson)压头试验:当病人头部处于中立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纵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即为阳性。
(2)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病人端坐,检查者以一手掌面平置于病人头部,掌心接触头顶。
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向上肢串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意顿(Eaten)试验。
此试验的机理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从而使患侧上肢出现或加重放射性窜痛。
如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en加强试验。
类似的试验有:直臂抬高试验病人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可根据放射疼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
它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3.肩部下压试验病人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
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即为阳性。
4.沃少瓦(Valsalva)试验此试验能增加椎管内的压力,假如颈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如突出的间盘或肿瘤),由于压力增加,病人颈部可产生疼痛,疼痛也可能放射到上肢,与颈椎病变的神经平面一致。
检查时,让病人屏住呼吸向下用力,好像在大便一样,然后问病人疼痛是否加重。
如有疼痛,能否指出准确的部位。
5.转身看物试验让病人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病人不能或不敢猛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即为阳性。
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
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6.头前屈施转试验也称凡兹(Fenz)试验。
先将病人头部前屈,继而向右左旋转,如颈椎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揭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7.挺胸试验正常肋锁间隙约一横指宽,可让锁骨下动脉通过,如果肋锁间隙过窄,可使锁骨下动脉受压。
检查时,病人坐位,两肩外展,两臂后伸,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8.拉斯特(Rust)征病人常用手抱着头固定保护,以免在行动中加剧颈椎病变部位疼痛。
颈椎结核病人此征为阳性。
9.超外展试验病人取立位或坐位,将患肢被动地从侧方外展高举过肩过头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用于检查锁骨下动脉是否被喙突及胸小肌压迫,即超外展综合征。
10.压肩试验检查者用力压迫患侧肩部,若引起或加剧该侧上肢的疼痛或麻木感,则表示臂丛神经受压。
主要用于检查肋锁综合征。
11.间歇波动试验病人双臂平举外展900,外旋位,令手指做快速伸屈动作。
记录时间并观察上肢位置的改变,如病人于数秒内出现前臂疼痛,上肢因疲倦不适而逐渐下垂,为阳性。
如手指伸屈动作持续1分钟以上,保持原平举位,仅有轻度不适,为阴性,用于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
二、胸腰背部检查胸腰背部检查时通常采取立、坐、卧不同的位置,循序进行视诊、触诊、叩诊、运动功能和特殊检查。
检查要全面、细致。
卧位检查时须在硬板床上进行。
最好是让病人脱去衣服,只穿短裤,以免衣服掩盖重要体征。
并注意脱衣服时患者弯腰的姿势和程度,能否自已脱鞋袜等。
若患者腰痛严重或腰椎等有病变,活动受限,则上述动作困难。
1.望诊时注意:(1)有无后凸及其程度,后凸的形状。
(2)脊柱有无侧弯。
(3)脊柱有无前凸畸形。
(4)行走步态。
2.触诊时注意:(1)自发痛和活动痛:很多疾病均无自发痛。
如外伤后遗症、慢性劳损、骨结核一般均无自发痛,而常与局部活动有关,即活动痛。
而急性炎症、创伤早期和神经疾患常有自发痛。
(2)疼痛的性质:电击样放射性窜痛,常为根性剌激征,最多见于腰背肌筋膜炎病人。
腰痛与咳嗽有关,则是腹腔、盆腔、脑脊液的压力改变而造成局部冲击的结果。
(3)腰痛与动作的关系:一般规律是腰活动时造成挤压的一侧可引起骨和关节的疼痛。
造成牵拉的一侧可引起韧带和关节囊的疼痛。
根据这个原理,腰前屈时疼痛,在前部疼痛则可能病变在椎体或间盘;在后部疼痛则可能病变在棘间、棘上韧带。
相反,后伸时疼痛,同时伴有向腿部的放射痛,而压痛部位较浅,在棘突之间则可能是吻状棘突。
劳动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多为增生性脊柱炎,(4)寻找压痛点:确定压痛点是寻找病灶的最直接方法。
其方法是自上而下,依序按压棘突、棘间韧带、腰骶关节、关节突关节、横突、椎旁肌、脊肋角、骶髂关节等来寻找并记录压痛点的部位及深浅。
3.运动功能检查:胸腰椎的运动范围,与患者的年龄、职业、体重、肥胖与消瘦、是否经常锻炼以及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临床检查时应注意区分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
胸椎运动受胸廓的限制,活动范围相对于腰椎小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