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章末专题复习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扩展训练: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综合训练 (Word版包含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章末综合训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选项 A B C D物质浓硫酸汽油酒精氯酸钾标签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甘油三酯 0.52 mmol/L总胆固醇 4.2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0 mmol/L葡萄糖 4.95 mmol/L A.溶解度B.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D.摩尔质量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容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4.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5.下列实验操作:①用50mL量筒量取5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④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
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B.③④C.②⑤⑥D.①②④⑤⑥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7.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8.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9.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章末复习课后练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d MV +2 240mol/L B. 1 000Vd MV +2 240mol/L C.1 000VdM MV +2 240mol/L D.MV 2 240(V +0.1)d mol/L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 g B .1 mol CO 2的质量为44 g/molC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D .N A 个CO 2的质量(以g 为单位)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3.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第①步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溶解B .第⑤步操作是过滤C .在第②③④⑥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D .除去MgCl 2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 2+2NaOH===Mg(OH)2↓+2NaCl4.若20 g 密度为ρ g·cm -3的硝酸钙溶液中含有2 g 硝酸钙,则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ρ400mol·L -1 B.20ρ mol·L -1 C.50ρ41mol·L -1 D.25ρ41mol·L -1 5.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N 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11.2 L 四氯化碳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 C .常温常压下,1.06 g Na 2CO 3含有的Na +数为0.02N A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数为N A6.需要分离下列两种混合物,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 ) a .汽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 b .水与丙酮的混合物已知: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为56 ℃。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章章末专题复习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章末专题复习1.化学实验安全与混淆物的分别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写出图中标号 1、 2、3、 4所代表的转变关系式:N;1n=NAm;2n=MV;3n=Vm4n= c·V。
(1)主要仪器:托盘平天、量筒、烧杯、3.必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主要过程: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清洗、振荡、定容、摇匀、装瓶。
nB(3) 偏差剖析:剖析实验中 n和 V的偏差,利用公式c B=,判断 c B的偏差。
V4.相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n(1) 依据定义式:c=。
V1000ρw(2)依据推导公式:c=。
M此中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ω为溶质质量分数。
(3)稀释定律:c1V1=c2V2。
(4) 溶液的混淆。
若混淆后溶液体积不变:c1 V1+ c2V2= c混 (V1+V2);m混若混淆后溶液体积改变:c1V1+ c2V2= c混V混, V混=。
ρ混(时间 20分钟,满分 30分 )专题一混淆物的分别与提纯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除掉 CO2中少许 SO2气体,可将气体经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B.除掉乙醇中含有的少许水,可加入生石灰,而后进行蒸馏C.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装溶液时需要润洗D.除掉乙酸乙酯中的少许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乙酸,再进行蒸馏答案: D分析: A. 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则将气体经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除杂,故 A 正确; B.CaO 与水反响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别,则加入生石灰,而后进行蒸馏可分别,故 B 正确; 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不然浓度偏小,故 C 正确; D.乙酸与碳酸钠反响后,与乙酸乙酯分层,而后利用分液分别,故 D 错误;应选 D。
2.以下实验中,所采纳的分别或提纯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目的分别方法原理A分别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别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淆物加热法碘单质升温易升华C除掉 KNO 3固体中混淆的 NaCl重结晶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加入适当D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氯化钡溶硫酸钡难溶液后过滤答案: B3.Ⅰ .请达成以下化学实验安全的相关问题:(1)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以下警告标记中的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全章复习同步提升练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对1 mol/L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B.将142 g Na2SO4固体溶于1 L水可得到1 mol/L的Na2SO4溶液C.将142 g Na2SO4·10H2O固体溶于少量水后,再将其稀释成1 000 mLD.从1 mol/L的Na2SO4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Na+的浓度都是2 mol/L2.某市售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8 g·cm-3,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3 mol·L-1B.8.4 mol·L-1C.11.8 mol·L-1D.0.5 mol·L-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2×1023个分子的体积约是22.4 LB.0.5 mol H2的体积为11.2 LC.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D.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4.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应先将分液漏斗颈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D.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5.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6.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
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A.⑤⑥ B.①⑤C.②③⑤ D.②④⑤7.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一般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块状药品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8.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①0.3 mol·L-10.2 mol·L-10.1 mol·L-1②0.1 mol·L-10.3 mol·L-1——注:“——下列对这两份营养液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K+的物质的量相同B.Cl-的物质的量相同C.完全相同D.SO2-4的物质的量不同9.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高考复习习题(选择题大全701-800) 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高考复习习题(选择题大全701-8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③1L 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为4N A④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分子数为N A⑤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N A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大于3N AC.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 AD.在25 ℃、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③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④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⑤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⑥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⑧静置、分层.A.②③④①⑧⑦⑤⑥B.②③④①⑧⑦⑥⑤C.②①③④⑧⑦⑥⑤D.②③④⑧①⑦⑥⑤4.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溶剂的质量;②溶液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
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归纳总结】【题型过关】过关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例题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解析D①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例题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2-4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粉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二、物质的量【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区别和联系23【题型过关】过关一、阿伏加德罗常数例题5 式中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22.4bc/aN A L B.22.4ab/cN A L C.22.4ac/bN A L D.22.4b/acN A L2A.9x/y mol-1 B.9 y/x mol-1 C.x/y mol-1 D.y/x mol-1例题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B.20℃,1.0×105Pa,同体积的O2,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mol气体体积约为44.8 L22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例题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B.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C.从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0.2 molD.1 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B.将1 L 2 mol·L-1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将1 L 18.4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到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1D.将336 m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例题11配制25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在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漏斗⑥500 mL容量瓶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蒸发皿⑩250 mL容量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①③④⑤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⑥⑧⑨ C.①②③④⑦⑧⑩ D.①②③⑤⑦⑧⑨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1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单元过关测试】一、选择题(本小题共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6分,共42分)1. 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 C.试管D.分液漏斗2.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约为22.4 L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5. 用0.2 mol·L-1某金属阳离子R n+的盐溶液40 mL,恰好将20 mL 0.4 mol·L-1的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n值为( )A.1 B.2 C.3 D.46.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2-4、Fe3+、H+、M。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专题复习卷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专题复习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D.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2.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C.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已知H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则HNO3的摩尔质量是()A. 63B.C. 63gD.4.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两种标识,由此推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腐蚀性、有毒B. 自燃物品、易燃C. 爆炸性、腐蚀性D. 氧化剂、有毒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闻气味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 滴加试液6.有下列仪器:①漏斗;②锥形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A. ①③④B. ①②⑥C. ①③⑤D. ③④⑦7.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食盐和蔗糖C. 泥沙和食盐水D. 铜粉和铝粉8.下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下列关于容量瓶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容量瓶上标有:①浓度、②容量、③刻度线B. 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C. 容量瓶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配液润洗D. 氢氧化钠溶解后可马上转移到容量瓶中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的摩尔质量是 98 gB. 1 mol 的质量是 18C. 的摩尔质量是D. 1 mol 的体积是 L1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gB. 32gC.D.12.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气体摩尔体积为B. 1 mol 的质量是32 g,它所占的体积是 LC.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为 LD. 标准状况下,个CO分子的体积约为 L13.配制500mL 1mol/L的NaOH溶液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 容量瓶B. 托盘天平C. 烧杯D. 胶头滴管1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如果浓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D. 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15.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A. 测溶液pHB. 蒸发C. 溶解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1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是从上向下流C.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D. 加热时,蒸馏烧瓶下面要垫石棉网17.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试剂是()A. 苯、酒精B. 汽油、酒精C. 汽油、乙酸D. 四氯化碳、苯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个原子B.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C. 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19.下面所列的化学物质所贴的标签出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2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B.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煤油和汽油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D. 向某溶液中先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检验其中含有21.在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B.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C.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 实验室如果没有四氯化碳,可以用酒精代替22.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C. 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 和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23.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 5.9m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 溶解度B. 物质的量浓度C. 质量分数D. 摩尔质量2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时,将a g该晶体溶于b g水中恰好可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时R的溶解度D. 饱和溶液的密度25.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合理的是()A. 溴水中提取溴:分液B.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 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D.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萃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6.某次实验需用0.4mol•L-1 NaOH溶液480mL.配制方法如下:(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g 固体NaOH;(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在500mL大烧杯中,倒入约3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______次,洗涤后的溶液______,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时,改用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______;(6)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偏低的是_____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A.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B.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C.固体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D.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E.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F.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27.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54mol·L-1的稀H2SO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章末综合练习题: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 ℃、1.01×105 Pa状态下,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答案】 B12、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A.称取12.5 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B.取58.5 g NaCl固体放入1 L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将100 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D.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为0.1 mol·L-1【答案】 B3、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答案:A4、下列关于摩尔质量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CO的质量是28 g·mol-1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8 gC.Cl2的摩尔质量是71 g·mol-1D.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5 g·mol-1【答案】 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答案】 D6、从1 mol·L-1 NaOH溶液2 L中取出100 mL,下面有关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浓度为0.1 mol·L-1B.浓度为1 mol·L-1C.含NaOH 4 g D.含NaOH 0.1 mol【答案】 A7、现有五种玻璃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滴管;⑤漏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验学化学1.化学实验安全与混合物的分离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写出图中标号1、2、3、4所代表的转化关系式: 1 n =N N A ; 2 n =m M; 3 n =V V m;4 n =c ·V 。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托盘平天、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主要过程: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
(3)误差分析:分析实验中n 和V 的误差,利用公式c B =n BV,判断c B 的误差。
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根据定义式:c =nV。
(2)根据推导公式:c =1 000ρwM。
其中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 -3,ω为溶质质量分数。
(3)稀释定律:c 1V 1=c 2V 2。
(4)溶液的混合。
若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c 1V 1+c 2V 2=c 混(V 1+V 2); 若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c 1V 1+c 2V 2=c 混V 混,V 混=m 混ρ混。
(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专题一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除去CO 2中少量SO 2气体,可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B .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C .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装溶液时需要润洗D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再进行蒸馏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除杂,故A 正确;B.CaO 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则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可分离,故B 正确;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否则浓度偏小,故C 正确;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分离,故D 错误;故选D 。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或提纯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答案:B3.Ⅰ.请完成下列化学实验安全的有关问题:(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志中的________。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时,用手直接拿蒸发皿②实验室中用KClO 3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O 2,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再撤导气管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着任何人 ④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⑤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火Ⅱ.根据所学过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NaNO 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 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2)为了除去KCl 溶液中少量的MgCl 2、MgSO 4,可选用Ba(OH)2、HCl 和K 2CO 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溶液――→加过量A ――→加过量B 过滤滤液――→加适量C 较纯净的KCl 溶液①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加过量A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过量B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1)A (2)③⑤ Ⅱ.(1)溶解 过滤(2)①Ba(OH)2 K 2CO 3 HCl ②除尽Mg 2+和SO 2-4③除尽过量的Ba 2+Ba(OH)2+K 2CO 3===BaCO 3↓+2KOH专题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②0.5 mol N 2的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 2O 的体积为22.4 L 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 与N 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 A ⑤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A .①③⑤ B.④⑥ C .③④⑥ D.①④⑥ 答案:D 解析:①1 mol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
②没有给出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确定体积。
③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
④混合气体为1 mol ,所含原子数为2N A 。
⑤没有给出气体所处条件,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
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综上所述,①④⑥正确。
5.把V 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另一份加入含b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a -b V mol·L -1 B.2a -b Vmol·L -1C.2a -b V mol·L -1 D.22a -b Vmol·L -1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每份溶液中含有a mol SO 2-4和b2 mol Mg 2+,则每份溶液中K +为2⎝ ⎛⎭⎪⎫a -b 2mol =(2a -b ) mol ,故原混合溶液中,c (K +)=22a -bVmol·L -1。
专题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6.已知:①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500体积的HCl ;②饱和NaCl 溶液的浓度约为5.00 mol·L -1。
将448 L(标准状况下)HCl 气体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A 的密度为1.20 g·cm -3,则溶液A 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本题计算结果均取三位有效数字)(1)若使1 L 饱和NaCl 溶液中的Cl -浓度与溶液A 中的Cl -浓度相等,则在1 L 饱和NaCl 溶液中还应溶解________L 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若将10.0 mL 溶液A 稀释成500 mL 溶液B ,则溶液B 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在溶液B 的配制过程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是________。
答案:13.9 mol·L -1 (1)199 (2)0.278 mol·L -1(3)容量瓶解析:标准状况下,448 L HCl 为20 mol ,溶液A 的体积为20×36.5+1 0001.2×1 000L =1.44 L ,则c (HCl)=20 mol 1.44 L=13.9 mol·L -1。
(1)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差(13.9-5.00) mol·L -1=8.9 mol·L -1,需溶解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的体积为8.9 mol ·L -1×1 L×22.4 L·mol -1=199L 。
(2)设溶液B 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B),根据稀释公式可知13.9 mol·L -1×10.0×10-3 L =c (B)×500×10-3 L ,解得c (B)=0.278 mol·L -1。
(3)配制溶液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7.某实验小组拟配制0.10 mol·L -1的NaOH 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 mL NaOH 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 固体________g 。
(2)从下表中选择称量NaOH 固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称量读数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所用的砝码生锈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⑦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答案:(1)2.0 (2)abe (3)①③⑤⑦解析:(1)配制的溶液体积应为500 mL,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0.10 mol·L-1×0.5 L×40 g·mol-1=2.0 g。
(2)NaOH需放在烧杯中称量,称量NaOH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和药匙。
(3)①砝码质量大于NaOH质量,实际NaOH质量小于计算质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砝码质量偏大,所称NaOH质量也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③未洗涤,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④容量瓶未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⑤溶液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浓度偏低。
⑥未冷却,定容后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浓度偏高。
⑦摇匀后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部分溶液沾到了容量瓶上壁和瓶口处,再加水,溶液浓度偏低。
8.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来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稀硫酸。
(1)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
(2)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现有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当选用________。
(填序号)(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
(填序号)①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答案:(1)500 mL容量瓶(2)5.4 ①(3)搅拌引流(4)D (5)①④解析:(1)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专用仪器,注意标明500 mL。
(2)根据稀释规律:18.4 mol·L-1×V=0.5 L×0.2 mol·L-1,V=0.0054 L=5.4 mL。
选取量筒应遵循“大而近”原则,故选10 mL量筒。
(4)A项容量瓶用于配溶液,不标浓度;B项因溶解、洗涤、定容过程中均需用蒸馏水,故不需要烘干;C项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浓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