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1.(2018·广州五校联考)明朝《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该过程中“灰”的作用是() A.萃取B.吸附C.结晶D.蒸发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将“灰”布在滩场,用来吸附食盐。

2.(2018·洛阳尖子生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 H2SO4溶液5.50 mL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橡胶塞解析:选D pH试纸测量溶液pH时,不可润湿,A项错误;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读数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B项错误;铁钉为镀件,应该作阴极,C项错误;因为Na2CO3溶液呈碱性,其中的NaOH会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故不可使用玻璃塞,应使用橡胶塞,D项正确。

3.(2018·山西八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应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B.将SnCl2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再经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就可以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SnCl2溶液C.检验溶液中的SO2-4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搅拌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解析:选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故除去NaCl 中少量KNO3的方法为: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NaCl,而KNO3留在滤液中,A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SnCl2溶液时,为了抑制Sn2+的水解,应将SnCl2固体用少量浓盐酸溶解,B项错误;检验SO2-4时,应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2-4存在,先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Ag+等离子的干扰,C项错误;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搅拌,否则得到沉淀,D项错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题【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题【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题6分,共66分)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g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而Al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因此还原性Al>Mg;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④2Fe+3Cl22FeCl3;Fe+S FeS,由此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⑤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⑤D.①②【解析】选B。

①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故错误;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正确;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④与Fe反应时,氯可夺取铁的3个电子,而硫只能夺取铁的2个电子,由此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故正确;⑤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能是同种元素,如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得失电子都是氯元素,故错误。

2.图中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C。

SO3与H2O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作氧化剂;NO2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F2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H2O作还原剂。

3.工业上生产下列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铝矾土(主要成分Al2O3)生产金属铝B.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生产硫酸C.用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D.用氯化钠生产烧碱【解析】选C。

Al2O3生产金属铝,铝元素化合价降低;FeS2生产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水、贝壳生产氯化镁晶体时,CaCO3CaO Ca(OH)2Mg(OH)2 MgCl2,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氯化钠生产烧碱时生成氢气和氯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诗词或谚语中蕴含着化学知识。

下列描述的过程中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化学物质的应用中,错误的是()A.铁红()23Fe O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B.不锈钢是最常见的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C.碳酸氢钠常用作加工面包、饼干等食品的膨松剂D.五氧化二磷、碱石灰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3.从不同的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类别符合图形要求的是()选项X Y 2A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过氧化物B胶体液溶胶溶液C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D 一元酸含氧酸无氧酸4.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432Ca CaO Ca OH CaSO CaCO →→→→B.()223332C CO H CO CaCO Ca HCO →→→→C.22233Na Na O NaOH Na CO NaNO →→→→D.()432Mg MgO Mg OH MgSO MgCO →→→→5.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年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专题练习——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2023年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专题练习——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练习题——有机推断题1.(2022·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三模)药物Q 能阻断血栓形成,它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i.ii.R 'CHO 2R "NH弱酸−−−−−→R 'CH=NR " (1)→A 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B 的分子式为11132C H NO 。

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M→P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M 能发生银镜反应。

M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

(5)J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6)W 是P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W 的结构简式:_______。

i.包含2个六元环,不含甲基ii.W 可水解。

W 与NaOH 溶液共热时,1mol W 最多消耗3 mol NaOH(7)Q 的结构简式是,也可经由P 与Z 合成。

已知:Fe 粉、酸−−−−−−→,合成Q 的路线如下(无机试剂任选),写出X 、Y 、Z 的结构简式:_______。

2.(2022·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贫血的治疗非常重要。

叶酸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已知:R−COOH+SOCl2→R−COCl+HSO2Cl;R-COCl+H2N-R′→R-CONH-R′+HCl(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D的名称为_______。

(2)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4)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α—氨基酸、含有羟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种。

(6)根据题中的相关信息,设计以对二甲苯与对苯二胺为主要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防弹材料的路线_______。

3.(2022·北京·模拟预测)有机物F是合成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RNH 2+ii.R 1-COOR 2+H 2N -R 3→+R 2OH(1)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醚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专题考点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专题考点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专题考点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置换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不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2.已知Fe2+或I2能与H2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Fe2+:①H2O2+2Fe2++2H+=2Fe3++2H2O;②H202+2Fe3+=2Fe2++2H++O2↑。

I2:③H2O2+I2=2HIO;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反应①②可知Fe2+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根据反应①可知,在该条件下,氧化性:H2O2>Fe3+C.1molH202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反应④为2HIO+H2O2=I2+2H2O+O2↑【答案】C3.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生成黑锰矿的反应中,3mol Mn 参加反应转移4mol 电子C.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 2D.反应⑤为铝热反应4.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O4-+CuS+H+→Cu2++SO2↑+Mn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B.Mn2+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D.若生成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答案】C5.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1 mol 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 AC.1L0.2mol/ L NaClO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0.2N AD.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溶解在0.5L水中,形成2mol/L的盐酸【答案】B6.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 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 A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属于还原反应D.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A7.下列应用不涉及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是()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漂白液杀菌、消毒C.用Na2SiO3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保鲜水果8.火法炼铜的原理是:Cu2S+O2高温2Cu+SO2,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O2,氧化产物是Cu和SO2B.被氧化的元素只有硫,得电子的元素只有氧C.Cu2S只表现出还原性D.当有lmolO2参加反应时,共有6mol电子发生了转移【答案】D9.已知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还原产物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反应物中有水,且反应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D.若生成4.48L(标准状况下)O2,则反应转移0.8mol电子【答案】C10.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物质的量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2023届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物质的量基础提升练习(含解析)

二、单选题,共 12 小题
4.(2020·青海·湟源县第一中学模拟)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
17∶14。若乙气体是 CO,则甲气体可能是( )
A.H2S
B.HCl
C.NH3
D.Cl2
5.(2022·湖南·衡东县第一中学模拟)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 0.1NA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 (2)操作 A 中,在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经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第7 页/总20 页
___________。 (4)请将操作 C 中缺少的文字补充完整___________。 (5)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中引起误差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药品久置发生变质 B.原容量瓶配制溶液前未干燥 C.氢氧化钠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 D.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6)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19.(2021·吉林·洮南市第一中学模拟)已知某市售“84 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 消毒液”通常稀释 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______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及答案1.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①苯硝基苯溴苯溴乙烷正己烷四氯化碳CH3Cl⑧丁烯甲苯A.B. C. D.2.以下4种物质是常用香精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的是A. 上述物质中只有一种成分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 鉴别百里香酚和苏合香醇可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苏合香醇和人造橙花油均能发生加成、消去、氧化和缩聚反应D. 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只有一种氢的酚类单环物质有2种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2H5OHB.CH32CHClC.CH33CClD.CH33CCH2Cl5.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

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A.CH33COHB.CH3CH22 CHOHC.CH3CH23CH2OHD.CH3CH2CCH3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香芹酮化学式为C9H12OB.Cyrneine A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香芹酮和Cyrneine A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与香芹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酚类化合物共有4种7.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三种醇分子里的羟基数之比为。

A.3∶2∶1B.2∶6∶2C.3∶1∶2D.2∶1∶38.下列关于乙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醛的官能团是—CHOB.乙醛与H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C.银镜反应说明乙醛有还原性D.乙醛中加入CuOH2粉末并加热可看到红色沉淀生成CH3CHClCH=CH-CHO,下列各项中,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①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聚合反应A. B. C. D.10.已知,醛会发生反应:RCHO+NaHSO3RCHOHSO3Na;氯苯、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原卷部分】一、单选题(共26题)1.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Al 粉与34Fe O 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2H B.反应②为2322Al O 2OH 2AlO H O --++C.反应③的白色沉淀是3Al(OH)D.黑色固体中不含Al 和34Fe O2.以下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23Na CO 溶液的反应。

①加热前,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A.23Na C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23CO 2H O H CO 2OH --++B.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为23232AlO HCO H OAl(OH)CO --++↓+↑C.对比Ⅰ、Ⅱ,说明23Na CO 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D.加热和2H 逸出对23CO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 2H3O AlCl aq Al s aq NaAlO −−−→−−−→电解B. ()()()()22MgCl aq Mg OH s MgO s −−−→−−−→石灰乳煅烧C. ()()2Cl Al322O s Fe e Cl F s Fe −−−→−−−→高温点燃D. ()()2223MgCl Mg a OH CO q Mg −−−→−−−→盐酸电解4.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铝熔点较高,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5.某学生探究0.25moI/L Al 2(SO 4)3溶液与0.5mol/L Na 2CO 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1实验2A.实验I 中,白色沉淀a 是Al(OH)3B.实验2中,白色沉淀b 含有2-3COC.实验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 无关D.检验白色沉淀a 、b 是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AlCl 3、NH 4Cl 、Mg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1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3.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lgc HX c H 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H +)>c(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a 和b 分别为T 1、T 2温度下CdS 在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B .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 的关系为:K sp (m)=K sp (n)<K sp (p)<K sp(q)C .向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S 固体,溶液组成由m 沿mpn 线向p 方向移动D .温度降低时,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 沿qp 线向p 方向移动7.某温度下,2HNO 和3CH 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45.010-⨯和51.710-⨯。

将pH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Ⅰ代表2HNO 溶液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C .从c 点到d 点,溶液中()()()HA OH Ac c c --⋅保持不变(其中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 .相同体积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 n +相同8.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 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2(H A)(HA )c c -=B .22lg[(H A)] 4.2K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D .pH=4.2时,2(HA )(A )(H )c c c --+==9.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V Na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 2−的分布系数:2-2--2-2c(A )δ(A )=c(H A)+c(HA )+c(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①代表2δ(H A),曲线②代表-δ(HA )B .H 2A 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 −1C .HA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2--(Na )<2(A )+(HA )c c c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24H PO -)+2c (24HPO -)+3c (34PO -)+ c (OH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P (CuCl)K的数量级为710-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13.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A0.6N个中子A.0.1 mol 的11B中,含有A0.1N个H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A0.6N个CO2分子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A2N个P-Cl键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A15.298 K时,在20.0 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16.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 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1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H4++OH−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19.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 .随温度升高,CH 3COONa 溶液的c(OH −)减小C .随温度升高,CuSO 4溶液的pH 变化是K w 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 .随温度升高,CH 3COONa 溶液和CuSO 4溶液的pH 均降低,是因为CH 3COO −、Cu 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20.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SiO 2,Fe 2O 3和A12O 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 2,Fe(OH)3和Al(O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浸出镁的反应为4232MgO+2NH Cl=MgCl +2NH +H O B .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 3、NH 4ClD .分离Mg 2+与Al 3+、Fe 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 sp 的不同21.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D .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22.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A.A B.B C.C D.D23.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00mL的3种HCl溶液,分别滴入浓度为1.000mol·L-1,0.1000mol·L-1和0.01000mol·L-1的NaOH溶液,测得3个反应体系的pH随V(NaOH)的变化的曲线如图,在V(NaOH)=20.00mL前后出现突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种HCl溶液的c(HCl):最大的是最小的100倍B.曲线a、b、c对应的c(NaOH):a>b>cC.当V(NaOH)=20.00mL时,3个体系中均满足:c(Na+)=c(Cl-)D.当V(NaOH)相同时,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大24.25℃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