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1)

第四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1)

φ( AgCl/Ag) =φ(AgCl/Ag) - 0.0592 lg c (Cl-)
NO3- + H2 O + 2e-
2OH- + NO2-
(NO3-/NO2-)
=
(NO3-/NO2-
)
+
0.0592 lg 2
c(NO3- ) c(NO2- )c2 (OH )
[例] 将锌片浸入含有0.01mol/L或4.0 mol/L的Zn2+溶液中,
• 金属(电极极板)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用 “│”分开; • 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质之间,以及电极中的其它相界面用 “ , ”分开; • 当气体或液体不能直接和普通导线相连时,应以不活泼 的惰性导体(如铂或石墨)作电极板起导电作用; • 纯气体、液体和固体,应标出其物理状态并紧靠电极板; • 溶液注明浓度,若为气体应标注分压(单位kPa)。
解: 还原反应: Cl2 + 2e- = 2Cl氧化反应: Fe2+- e- = Fe3+
正极 负极
电极组成: 正极: Cl-(c3) |Cl2(100kPa), Pt 电池符号: 负极: Fe3+(c2), Fe2+(c1) | Pt
(-)Pt | Fe3+(c2), Fe2+(c1) ||Cl-(c3) |Cl2(100kPa), Pt(+)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一) 能斯特方程式(Nernst equation)
任意电极反应 aOx + ne- bRed
RT ca (Ox)
(Ox/Red) = (Ox/Red) +
R:8.314 J·mo1-1·K-1
nF
ln cb (Red)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探究,深入理解氧化和还原的概念,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意义,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以及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电子数变化等内容,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章相关知识点:1、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化学符号表示和电子转移过程中的电子数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意义。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4、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和化学实验的探究,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下面是本章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将Na转变成Na+,则它的氧化数由()变成()。

A、0,+1B、0,−1C、+1,02、用Cu2+溶液处理Zn的表面,此时Zn的()。

A、氧化数增加B、氧化数不变C、氧化数减小3、SO2气体遇到KMnO4溶液,能使KMnO4氧化为()。

A、MnO2B、MnO4−C、Mn2+4、下列物质不可以作为还原剂的是()。

A、ZnB、CuC、Al2O35、设化学反应:Fe2O3 + 3H2 → 2Fe + 3H2O,那么Fe2O3的氧化数是()。

A、+2B、+3C、+6二、填空题:1、Zn与Cu2+溶液反应时,Zn被氧化,Cu2+离子被()。

2、NO在HNO3中发生氧化反应,NO的氧化数从()变为()。

三、解答题:1、请给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类型:a)Cu + 2HNO3 → Cu(NO3)2 + 2NO2↑ + H2Ob)Na2S2O3 + 2HCl → 2NaCl + SO2↑ + S↓ + H2O2、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B二、填空题:1、还原2、+2,+3三、解答题:1、a)Cu → Cu2+ + 2e−HNO3 + 3e− → NO2↑ + 2H2O氧化还原反应类型:还原反应b)Na2S2O3 → 2Na+ + S2O32−2H+ + 2e− → H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还原反应2、根据化学实验的结果,能够判断一种物质是还原剂或氧化剂。

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

未来展望
研究方向拓 展
拓展氧化还原反 应的研究领域
价值发掘
深挖实验结果的 潜在价值
技术应用
将实验结果应用 于新材料的开发
结论与启示
深化理论
通过实验加深对氧化还原 反应理论的理解
实践操作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增强 实践能力
科研启示
实验结果为科研提供新思 路和方向
学习收获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的 意义和影响
铁与氧气反应
02 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
观察铁生锈
03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
反应产生氧化铁
实验实例及结果展示
观察氧化铁 的形成
红棕色沉淀
对不同条件 下的反应进
行比较
探究影响因素
测定反应生 成物的质量
称量准确
● 03
第3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01 化学工业
硫酸的制备
涉及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02 氧化与还原
氧化是失去电子,还原是获得电子
03 实验方法和应用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数变化
物质在反应中氧 化数的变化情况
示例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 具体示例和分析
氧化剂和还 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和 还原剂介绍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是实验的核心。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可以清晰展示物质间的电子转 移关系。实验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关键的 观察点,能够指导实验过程。
结果展示
01 图表展示实验结果
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实验数据
02 结果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通过可视化工具对结果进行分析

《普通化学》第4章作业题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普通化学》第4章作业题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 -119641 J·mol-1 = -119.641 kJ·mol-1 (3) (-) = ⊝(Fe3+/ Fe2+ ) + (0.059/2)lg(1/1.0×10-3)
= 0.15 + 0.0885 = 0.238 V ∴E = (+) - (-) = 0.770 - 0.238 = 0.532 V (4) 使用后: c(Fe3+) ↙, c(Fe2+) ↗, ∴ (+) ↙;
= 31.39
解得:K⊝
2021/1/14
=2.43
×1031
15. 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所组成的原电池 的电动势(设离子浓度均为1.0 mol·dm-3)。 Fe3++I-= Fe2+ + ½ I2 解:⊝+ = ⊝(Fe3+/ Fe2+) = 0.770 V ⊝- = ⊝(I2/I-) = 0.535 V ∴E⊝ = ⊝+ - ⊝- = 0.770 - 0.535 = 0.235 V
(2) ⊝(Fe3+/Fe2+) = +0.770 V ⊝(Cr2O72-/Cr3+ ) = +1.33 V E⊝ = ⊝(Fe3+/Fe2+) - ⊝(Cr2O72-/Cr3+ ) = 0.770 - 1.33 = -0.56 V < 0 即Cr2O72-为氧化剂, Fe2+为还原剂 所以反应逆向进行。
(2) 负极:Ni = Ni2+ + 2e-;正极:Sn4+ + 2e- = Sn2+ ∴原电池符号:
(-) Ni | Ni2+ (c1) || Sn2+(c2) , Sn4+(c3) | Pt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4.解:pV MpVT nR mR==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4224(O )(CO ) 2.6710Pa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pVMRT=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m 3= 38.3L(2) T 2 =nRpV 2=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45O 2(g) 298.15K−−−−→标准态NO(g) + 2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m r H ∆ = m f H ∆(CO 2, g) = -393.509 kJ ·mol -121CO 2(g) + 21C(s) → CO(g)m r H ∆ = 86.229 kJ ·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m r H ∆ = -8.3 kJ ·mol -1各反应 m r H ∆之和m r H ∆= -315.6 kJ ·mol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与四大基本反 应类型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 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 降或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有单质参加和 另一种单质生成,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故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
解析:反应时 Al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3 价。Al 作还 原剂。 答案:A
2.(2015· 广州模拟)生产泡沫橡胶过程中,有如下反 应:2H2O2===2H2O+O2↑。该反应中 H2O2 是(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仅为氧化剂 D.仅为还原剂 )
解析:H2O2 中 O 的化合价既降低又升高,故 H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选 B。 答案:B
6.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 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 原 D.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解析: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 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故 A 错;氧化还 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故 B 错;失电子的反应物 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故 C 错;D 项正确。 答案:D
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变成黑色粉末 C.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液氢在空气中变为氢气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概要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概要

MnO
4
SO32
Mn2
SO42
(酸性介质)
(1)氧化:
SO
2 3
SO42
还原:MnO4 Mn2 (2)配平原则:
酸性介质中:多氧的一边加H+,少氧的一边加H2O ; 碱性介质中:多氧的一边加H2O,少氧的一边加OH- ; 中性介质中:左边加H2O,右边根据需要加H+或OH-。
SO
3
H 2O
Cu2 | Cu
电对符号
电极符号
30 构成电极的物质,有时须注明状态。如气体分压
液体浓度等。
两个半电池中进行的反应称为半电池反应或者电极反应。
根据正负极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负极进行的是氧化 反应(失去电子);正极进行的是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对于Cu-Zn原电池来说,它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 = Zn2+ + 2e- 正极:Cu2+ + 2e-=Cu
氧化: CrO2 CrO42 CrO2 4OH CrO42 2H2O 3e
还原: H2O2 2e 2OH 整理: 2CrO2 3H2O2 2OH 2CrO42 4H2O
§4.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Primary cell and electrode potential)
3) 2I I2 2e
2) MnO4 2H2O 3e MnO2 4OH
——————————————————————————
2MnO4 6I 4H2O 2MnO2 3I2 8OH ★ 特例:H2O2
酸性介质中 氧化:H2O2 O2 2H 2e(作还原剂)
还原:H2O2 2H 2e 2H2O(作氧化剂)
Fe2 Fe3 e
Fe 3 Fe 2

大学化学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大学化学第4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4
Ⅱ条件
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oxidation-reduction) 反应,只要设计适当,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用 以产生电流。
Ⅲ构成
将Zn浸入CuSO4溶液中 (△rGm =-271kJ/mol<0)。 可知反应能够自发发生,但不能形成电流。 原因:设计不合理。 但如果设计合理可以形成电流,A.Volta电池
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在一 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几年小学,13岁时便在一家书店里当学徒。 在 此读到许多科学书籍。在送报、装订等工作之余,自学化学和电 学,并动手做简单的实验,验证书上的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听自然 哲学讲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1813年3月由戴维举荐 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这是法拉第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 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维到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 讲学,法拉第作为他的秘书、助手随同前往。历时一年半,先后经 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结识了安培、 盖.吕萨克等著名学者。沿途法拉第协助戴维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这 大大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了实验才干,为他后来开展独立的 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 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 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5
eA -Zn +Cu
Zn2+ SO42-
KCl饱 和溶液 胶冻
Cu2+ SO42-
铜-锌原电池
6
Ⅳ原电池的图示(cell diagram)表示 1负极(anode)写左边,正极(cathode)写右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思考题1. 分别将元素Mn、N在下列两组物质中的氧化数按高到低顺序排列。

(1) ⑤KMnO4, ③MnO2, ④K2MnO4, ①MnSO4, ②MnO(OH)(2) ②N2,⑦N2O5, ③N2O, ⑤N2O3,⑥NO2, ④NO, ①NH32. 试分别写出碳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共价键数目和氧化数.CH3Cl(-2), CH4(-4), CHCl3(+2), CH2Cl2(0), CCl4(+4)(共价键数目均为4)3. 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氧化数。

Cs+,(+1) F-,(-1) NH4+,(-3,+1) H3O+,(+1,-2) H2O2,(+1,-1) Na2O2(+1,-1), KO2,(+1,-1/2) CH3OH,(-2,+1,-2) Cr2O72-,(+6,-2) KCr(SO4)2·12H2O(+1,+3,+6,-2,+1)4. 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并把错误予以改正。

(1) 3Ag2S + 8HNO3─→ 6AgNO3+ 3S↓+ 2NO↑+ 4H2O√(2) 4MnO4- + 4H+─→ 4M nO2 + (3)2O2↑+ 2H2O×(3) (2)NO2- + (4)2H+ + 2I-─→(2)NO + I2 + (2)H2O×(4) K2Cr2O7 + 6Fe2+ + 14H+─→2Cr3+ + 6Fe3+ + 7H2O + 2K+×Cr2O7 + 6Fe2+ + 14H+─→2Cr3+ + 6Fe3+ + 7H2O(5) FeS + 4HNO3 ─→ Fe(NO3)3 + S↓+ NO↑ + 2H2O√(6) (3)Fe2+ + NO3- + 4H+─→(3)Fe3++ NO↑+ 2H2O×5. 指出下列各原电池符号的表示式是否正确, 并把错误的予以改正。

(1) 氧化还原反应: Fe(s) + Ag+(aq) ─→ Fe2+(aq) + Ag(s)原电池符号: (-)Ag∣Ag+‖Fe2+│Fe(+)×(-)Fe∣Fe2+(c1)‖Ag+(c2)│Ag (+)(2) 氧化还原反应: Fe3+(aq) + 2I-(aq) ─→ Fe2+(aq) + I2(s)原电池符号: (-)Pt,I2(s)∣I-(c1)‖Fe2+(c2)│Fe3+(c3) (+)×(-)Pt,I2(s)∣I-(c1)‖Fe3+ (c2),Fe2+ (c3) ∣Pt (+)(3) 氧化还原反应:2Fe2+(0.010mol·L-1) + Cl2(100kPa)=2Fe3+(0.10mol·L-1) +2Cl-(2.0mol·L-1)原电池符号:(-)Pt∣Fe2+(mol·L-1),Fe3+(0.10mol·L-1)‖Cl2(100kPa)∣Cl-(2.0mol·L-1),Pt(+)×(-)Pt∣Fe2+(0.01mol·L-1),Fe3+(0.10mol·L-1)‖Cl-(2.0mol·L-1)∣Cl2(100kPa),Pt( +)6. 氧化还原电对当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发生下列变化时,电极电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1) 氧化型物质生成沉淀;↓(2) 还原型物质生成弱酸。

↑7. 填写下列空白:(1) 下列氧化剂: KClO4, Br2, FeCl3, KMnO4, H2O2当其溶液中H+浓度增大时, 氧化能力增强的是KClO4, KMnO4, H2O2,不变的是Br2,FeCl3。

(2) 下列电对中, Eθ值最小的是OH-/H2。

H+/H2, H2O/H2, OH-/H2, HF/H2, HCN/H2, H+/H28.下列电对中,若浓度增大,哪种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不变或变小?Cl2/Cl-, Cr2O72-/Cr3+, Fe(OH)3/ Fe(OH)2Cr2O72-/Cr3+↑, Fe(OH)3/Fe(OH)2↑,Cl2/Cl-不变9.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由于Eθ(Fe2+/Fe)=-0.440V, Eθ(Fe3+/Fe2+)=0.771V, 故Fe3+与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因为电极反应 Ni2+ + 2e- = Ni 的=-0.25V, 故2Ni2+ + 4e-=2Ni 的=2;×(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个电对的Eθ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10. 试用标准电极电势值判断下列每组物质能否共存? 并说明理由。

(1) Fe3+和Sn2+(2) Fe3+和Cu(3) Fe3+和Fe (4) Fe2+和Cr2O72- (酸性介质);(5) Fe2+和MnO4-(酸性介质);(6) Cl-、Br-和I-(7) Fe2+和Sn4+(8) I2和Sn2+(1)不能。

Eθ(Fe3+/Fe2+)> Eθ(Sn4+/ Sn2+), 2Fe3+ + Sn2+→2Fe2++ Sn4+(2)不能。

Eθ(Fe3+/Fe2+)> Eθ(Cu2+/ Cu), 2Fe3+ + Cu →2Fe2++ Cu 2+(3)不能。

Eθ(Fe3+/Fe2+)> Eθ(Fe 2+/ Fe), 2Fe3+ + Fe →3Fe2+(4)不能。

Eθ(Cr2O72-/Cr 3+)> Eθ(Fe 3+/ Fe 2+), Cr2O72-+6Fe2+ +14 H+→2Cr 3++6Fe3++7H2O(5)可共存,都为最低氧化态。

(6)不能。

Eθ(I2/I -)> Eθ(Sn4+/ Sn2+), I2 + Sn2+→2 I-+ Sn4+11. 回答下列问题:(1) 化学反应的Δr H m, Δr S m, Δr G m和电池电动势E 及电极电势E 值的大小, 哪些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电池电动势E 及电极电势E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2) 为何H2S水溶液不能长期保存?易被空气氧化生成S(3) 能否用铁制容器盛放CuSO4溶液?不能,Fe+Cu2+→Fe2++Cu(4) 配制SnCl2溶液时,为防止Sn2+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通常在溶液中加入少许Sn粒, 为什么?Sn4++Sn→2Sn2+(5) 铁溶于过量盐酸或稀硝酸,其氧化产物有何不同? Fe2+, Fe3+(6) 为何金属Ag不能从稀H2SO4或HCl中置换出H2气, 却能从氢碘酸中置换出H2气? Eθ(Ag+/Ag)> Eθ(H+/ H2),而Eθ(AgI/Ag)< Eθ(H+/ H2)12. 化学试剂厂制备FeCl2·6H2O首先用盐酸与铁作用制取FeCl2溶液,然后考虑到原料来源、成本、反应速率、产品纯度、设备安全条件等因素选择把Fe2+氧化成Fe3+的氧化剂,现有双氧水、氯气、硝酸三种候选氧化剂,请问采用哪种为宜? 选H2O2提示:成本:Cl2 < HNO3 < H2O2反应速率: HNO3 > H2O2 > Cl213. 根据下列元素电势图:Cu2+ 0.159 Cu+ 0.520 CuAg2+ 1.980 Ag+ 0.7991 AgFe3+ 0.771 Fe2+-0.44 FeAu3+ 1.36 Au+ 1.83 Au试问:(1) Cu+, Ag+, Fe2+、Au+等离子哪些能发生歧化反应?Cu+和Au+(2) 在空气中(注意氧气的存在), 上述四种元素各自最稳定的是哪种离子?Cu2+、Ag+、Fe3+、Au3+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1. 指出下列各物质中硫的氧化数:H2S, S, SCl2, SO2, Na2S2O6, Na2S2O8硫的氧化数分别是-2,0,+2,+4,+5,+62. 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各氧化还原方程式:(1)3 Cu + 8HNO3(稀) ─→3 Cu(NO3)2 +2 NO↑+4H2O(2) 4Zn + 5H2SO4(浓稀)─→ 4ZnSO4 + H2S↑+4H2O(3) KClO3 + 6FeSO4 + 3H2SO4─→KCl + 3Fe2(SO4)3+3H2O(4)3Cu2S + 22HNO3─→6Cu(NO3)2 + 3H2SO4 +10 NO↑+8H2O3.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 I- + H2O2 + H+─→ I2 + H2O(2) Cr2O72- + H2S + H+─→ Cr3+ + S(3) ClO3- + Fe2+ + H+─→ Cl- + Fe3+(4) Cl2 + OH-─→ Cl- + ClO-(5) Zn + ClO- + OH-─→ Zn(OH)42- + Cl-(6) MnO4- + SO32- + OH-─→ MnO42- + SO42-4. 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写出原电池符号:(1) Cl2(g) + 2I-─→ I2 + 2Cl-解:(1)(-)Pt,I2(s)︱I-(c1)‖Cl(c2)︱Cl2(Pθ),Pt(+)(2) MnO4- + 5Fe2+ + 8H+─→ Mn2+ + 5Fe3+ + 4H2O(2)(-)Pt︱Fe2+(c1),Fe3+(c2)‖MnO4-(c3),Mn2+(c4),H+(c5)︱Pt(+)(3) Zn + CdSO4→ ZnSO4 + Cd(3)(-)Zn︱ZnSO4(c1)‖CdSO4(c2)︱Cd(+)5.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为氧化剂KMnO4, K2Cr2O7, FeCl3, H2O2, I2, Br2, Cl2, F2, PbO2。

试根据它们在酸性介质中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把上述物质按其氧化能力递增顺序重新排列, 并写出它们对应的还原产物。

解:由于Eθ(I2/I-)〈Eθ(Fe3+/Fe2+)< Eθ(Br2/Br-)< Eθ(Cl2/Cl-)< Eθ(Cr2O72-/Cr3+)< Eθ(PbO2/Pb2+)< Eθ(MnO4-/Mn2+)< Eθ(H2O2/H2O)< Eθ(F2/HF)。

故氧化能力顺序为:I2〈FeCl3<Br2<Cl2<K2Cr2O7<PbO2<KMnO4<H2O2<F2。

对应的还原产物为I-,Fe2+,Br-,Cr3+,Cl-,Pb2+,Mn2+,H2O,HF。

6.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为还原剂SnCl2, FeCl2, KI, Zn, H2, Mg, Al,H2S。

试根据它们在酸性介质中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把上述物质按其还原能力递增顺序重新排列,并写出它们对应的氧化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