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川主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川主公路K2~K8路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1.1.1任务来源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生产实习是继地质认识实习及道路工程各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的基础理论及部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勤于思索、积极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学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1.1.2勘察目的本次勘察诣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增加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完成实习任务。

经过勘测调查,了解沿线道路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等;对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作出分析与评价;对公路沿线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腐蚀性作出分析与评价。

1.1.3工程概况已建的川主公路连接川主乡与峨眉山市。

本次勘察工作在川主公路K2~K8路段,总长约7公里。

公路北东侧为峡谷溪流,河道最窄处有5米,最宽处有18米,在平时枯水期,水面至公路路面有8米左右,公路南西侧为一系列人工边坡与少量自然边坡。

在公路K3路段有一座川主大桥,全长约200米,其下为峨眉河与溪流交汇处,由于两条河流的相互影响,桥下河漫滩堆积明显。

本次公路勘察以碎石场---凉水井方向为正方向,勘察内容主要以边坡为主。

1.2执行的技术标准1.2.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1.2.3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1.3勘察方法、工作量及勘察过程工作内容是调查线路及部分工点地质条件、微地貌,了解地表浅部岩性及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土等。

采用综合观测法,在穿越路线上,为查明接触关系和地质体的横向变化,沿地质体走向追索一定的距离,在观察线上选定一些点位进行重点观察和描述。

观察点尽量利用天然基岩露头处,观察点按内容重点分为地质点、构造点、地貌点、水文地质点等,同时又分为控制点和描述点。

控制点是为了控制填图单位的岩性、界限的出露点面布置,记录较简单、主要记录点性、详细正确的岩石全名、特殊的结构构造等。

泸州某码头仓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泸州某码头仓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泸州******码头工程项目(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月泸州******码头工程项目(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KC-2016-10-06 勘察等级:乙级勘察时间:2016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22日单位法定代表人:职称:单位技术负责人:职称:项目负责人:职称:注册师印章:审定人:职称:审核人:职称:报告编写人:职称:提交时间:二〇一六年十月提交单位:******有限公司提交单位地址:*******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电话:**************** 传真:********服务电话:*************目录目录 I第1章工程概况 11.1 前言 11.2 自然地理概况 11.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1.2.2 气象资料 11.3 工程概况 1第2章勘察工作概述 12.1 勘察的目的和要求 12.2 勘察的依据 22.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22.4 勘察的工作方法 22.4.1 勘探点线的平面布置及勘探深度的确定 2 2.4.2 勘察工作的方法 22.5 完成的工作量 32.6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3第3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3.1 地形地貌 43.1.1 区域地形地貌 43.1.2 场地地形地貌 43.2 地质构造 43.3 地层岩性 43.3.1 区域地层岩性 43.3.2 拟建场地地层岩性 43.4 水文地质条件 53.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53.4.2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53.5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63.5.1 原位测试 63.5.2 室内试验 63.6 地下水及土腐蚀性评价 83.6.1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83.6.2 土腐蚀性评价 8第4章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84.1 场地地震效应 84.1.1 抗震设防区划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8 4.1.2 建筑的场地类别 94.1.3 饱和砂土液化评价 94.2 场地稳定性评价 94.3 场地适宜性评价 10第5章地基土评价及地基基础方案 10 5.1 地基土评价 105.1.1 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105.1.2 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 115.1.3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115.2 地基与基础方案 115.2.1 浅基础 115.2.2 桩基础 12第6章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136.1 地表积水及上层滞水 136.2 不利埋藏物 136.3 陡坎 136.4 基坑工程 13第7章施工检验及监测 137.1 施工验槽 137.2 设计参数的检验及质量检测 14 7.3 变形观测 14第8章结论与建议 148.1 结论 148.2 建议 14附录: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01附录B 剖面图图例№02附录C 工程地质剖面图№03~№35附录D 部分钻孔柱状图№36~№43附录E 岩土层等高线图№44~№45附录F 土工试验报告№46附录G 岩石试验报告№47附录H 土样腐蚀性分析报告№48附录J 水质简分析报告№49附录K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50附录L 部分现场工作照片№51~№52第1章工程概况1.1 前言泸州***公司拟建的泸州*****码头工程项目的拟建场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高坝村,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内。

土石方报告模板

土石方报告模板

某某某项目土石方量测算报告诚信测绘公司200N年N月N日某某某项目土石方量测算报告单位负责人:张三技术负责人:李四报告编写人:王五诚信测绘公司200N年N月N日某某某项目土石方量测算报告1概况诚信测绘公司受XXXXXXX公司委托,承担有某某某项目土石方量测测算工作,此项工作于200N年N 月N日开始,至20NN年N月N日结束。

1.1作业区概况本项目位于***。

测量范围由委托人或委托单位负责人现场指定。

本项目概况描述,以及面积大小等相关情况1.2执行技术标准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1.2.1坐标和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为111°,横坐标Y值加500千米。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1956黄海高程系。

1.2.2外业数据采集测量起算点利用土地局布设的D级GPS控制点,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为完成土石方量测算工作,首先要完成地形变化点的三维坐标数据采集,供绘制1:500数字化地形图和进行土石方量计算使用。

项目数据采集采用全数字化全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作业。

测绘技术人员使用上海华测公司生产的X90双频动态GPS接收机(RTK)实地竖立仪器,采集地形变化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并绘制草图,供内业使用。

2内业成图使用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发行的CASS9.1地形图成图软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编绘完成1:500数字化地形图。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使用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发行的“CASS9.1”地形图成图软件,根据外业采集的三维坐标数据,采用三角网法计算现形地貌与2004年地貌土石方变化量。

原地貌土石方量根据《****》计算。

两期间工程土石方量测算成果如下:总挖方量:立方米;总填方量立方米。

诚信测绘公司20NN年N月N日附图:《某某某项目工程量测算图》《某某某项目一期1:500地形图》《某某某项目二期1:500地形图》。

土方量测量报告模板

土方量测量报告模板

土方量测量报告模板密级:秘密/公开编号:XXX土(石)方填挖量勘定项目总结编写单位名称年月日XXX土(石)方填挖量测量项目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测绘施工单位资质复印件目录1. 项目概述 02. 项目实施依据 03. 项目实施过程 03.1. 外业测量说明 03.2. 内业计算说明 04. 最终成果 05. 成果附图 (2)6. 测绘施工人员从业证书 (3)7. 合同节选(技术部分) (4)8. 仪器检定报告书 (5)1.项目概述为勘定XXX项目土(石)方填挖量,受XXX单位委托,由XXX公司于XXXX年XX年XX日对XXX项目施工场地进行实地测量。

现已完成测量内业处理工作,并于XXXX年XX月XX日完成报告编制。

2.项目实施依据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8—200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5)与委托方的合同约定。

3.项目实施过程3.1.外业测量说明综合现场条件及委托方意愿,本次土(石)方填挖量测量采用独立坐标系统,RTK测量技术。

3.2.内业计算说明内业土(石)方计算采用全数字化计算模式,软件采用AutoCAD+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组合。

采用方格网方布网法,方格网间距为10m×10m,格网内土(石)方填挖量计算采用双向切分三棱锥平均值计算法,填挖边界由委托方专人现场指定(见附图1 XXX项目土(石)方填挖量图),土(石)方起算面为平面,高程为XXX.XXX米。

(斜面,斜面构造点为xxx;曲面,曲面见附图X,由委托方提供)。

4.最终成果经统计,该场地面积为XXXX.XXX平方米,场内土(石)填方量为XXXX.XX立方米,挖方量为XXXX.XX立方米,净方量为XXXXX.XX立方米,单位面积填(挖)方量为XXX.XXX立方米。

地块项目勘察报告范文模板

地块项目勘察报告范文模板

地块项目勘察报告范文模板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地块项目勘察报告的范文模板。

该报告通过对项目地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的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项目背景针对项目地,进行了综合性的勘察研究。

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及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地质结构分析项目地位于某山脉北侧山区,主要由花岗岩、页岩、砂岩、泥岩组成。

该区域属于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地带,地层和构造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地形起伏和坡度。

在本次勘察中,对项目地进行了地质构造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地质构造进行综合解析,项目地区表现为地势起伏大、山丘较多、地貌类型单一。

该地质结构对于项目地未来的规划与设计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文地质分析本次勘察还详细分析了项目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结果,在项目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位深浅不一,地质体背景差异显著,容易受到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应该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调查,得到了以下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

•建设用地:38.5公顷•林地:51.7公顷•草地和耕地:2.6公顷•水体和水利设施:7.2公顷根据勘察结果,项目地近年来在建设用地上的开发比较活跃,而农业用地和林地的占比相较而言偏小。

因此,需要在未来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对农业用地和保护林地的合理利用。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勘察分析内容,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项目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对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后续规划和设计应格外注重该方面的问题。

•项目地水文地质条件不稳定,已经有过一定的地质灾害历史,后续规划中要做好防灾减灾措施。

•项目地建设用地开发活跃,农业用地和林地占比偏小,后续规划需要注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次地块项目勘察报告的范文模板提供了针对项目地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和建议,对于后续的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报告

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报告

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值;论证平场开挖的可行性。

土石方量勘察报告4) 对平场过程中和平场后将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价。

5) 对平场施工方案提出建议;2.勘察任务受泸州市江阳区江南轻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之委托,我院对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进行了土石方量勘察工作。

(1)、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结构、层次、物质组成、颗粒级配,夹层的空间分布与性质,地下水位,各岩土层厚度等。

一、取土场地概况(2)、查明岩石的岩性、矿物和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夹层的空间分布,风拟建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工程场地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五星村昏井坎社。

距泸州城中心约4km,交通地理位置方便。

该场地化分带,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充填物性质,覆盖层厚度,喀斯特发育程度等。

2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26.50m,南北宽约186.80m。

总占地面积40000.10m ,拟(3)、查明平场场地区域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层分布、通过现场钻探、岩芯定平场底标高为303.92~307.34m,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图,总填方量鉴别、地质编录和室内试验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65325.30m ,总挖方量91212.70m ,平均高度305.97m。

3 3 (4)、通过钻探、岩芯鉴别、地质编录、室内试验成果对平场场地岩土进行场地原始地貌为浅丘地貌,地势起伏不平,杂草丛生,交通运输方便,汽车普式分类及估算各类岩土所占比例。

可直达场地。

(5)、查明平场场地的开挖、运输条件,并应考虑开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二)依据的技术标准(一)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修订版);1.勘察目的及阶段(2).《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T 5388-2007);1) 查明取土场内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的性质,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成都市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都市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都市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对成都市某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旨在对工程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本报告包括工程背景、勘察目的、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和勘察结果等内容。

2. 工程背景成都市某工程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带,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工程用途为建设一座高层住宅楼。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了解地质和土壤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 勘察目的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了解工程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2. 研究土壤的力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 为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技术支持。

4. 勘察范围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范围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和土壤状况。

具体包括:1. 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的调查; 2. 土壤取样和实验室测试; 3. 地下水位测量和水文地质调查;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5. 勘察方法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试。

具体方法如下:5.1 实地调查1.地质构造的观测和测量;2.岩石的采样和分析;3.土壤的观察和采样;4.地下水位的测量和记录;5.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查。

5.2 实验室测试1.土壤力学特性的试验,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2.土壤物理特性的试验,包括含水量、颗粒分析等;3.岩石力学特性的试验,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4.地下水的化学分析。

6. 勘察结果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试的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1.地质构造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稳定性较好;2.土壤主要由黏土和砂土组成,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3.地下水位较稳定,地下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4.工程地区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7. 施工建议根据勘察结果,提出以下施工建议:1.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止地质灾害的措施,如加固边坡、排水处理等;2.在基础设计中,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3.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1. 项目概述该地块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拟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主要用途为商业综合体(或住宅小区,办公楼等)。

本次现场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该地块的地质、环境和基础设施情况,为项目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本次现场勘察人员由XX公司派遣,共有XX人,分别担任勘查、测试、样品分析等工作。

2. 勘查范围本次现场勘查范围涉及该地块周边的环境、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方面,具体包括:•地图及现场勘察范围定界;•传统地貌调查;•土壤属性、化学性质、重金属污染及土壤防护层、基础填料层指标检测;•建筑及工程物基础勘查;•近地表地下水、浅层地温泉勘查;•强震动勘察;•地下管线勘查。

3. 勘察结果3.1. 地质调查该地块位于盆地边缘,在地形上为平坝地貌,整体地势较为平缓。

地块地质构造较为稳定,未发现明显的断裂和差异等。

采用测深仪对勘查区内部分点进行了测深,地下水位探测结果显示,该地块地下水位较浅,多数地点浅层水位小于2米,需要进行合理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

3.2. 环境调查根据现场勘查及实验分析,该地块土壤PH、氮、磷、钾含量适宜,均达标,并未发现重金属等污染物,周边环境噪声、空气质量等达到国家现行标准。

然而,环境调查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止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

3.3. 基础设施调查该地块周边的供电、供水、燃气、通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无严重影响规划建设的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周边地区交通流量较大,应增加交通安全设施及出入口预留距离。

4. 建议基于现场勘察的结果,我们认为建设该商业综合体(或住宅小区,办公楼等)的可行性非常高。

但同时建议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1.土地利用报批前,需要请有关部门回收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证明书;2.建设工程施工前,应出具全套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3.在建筑物选址、设计、建设和中期运行等环节,应始终保持“节约资源、环保、安全、“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原则,并积极探索绿色建筑、低碳物业等新型模式和技术;4.对于未来项目运营、管理和维护,建议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管理,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和投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报告受泸州市江阳区江南轻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之委托,我院对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进行了土石方量勘察工作。

一、取土场地概况拟建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工程场地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五星村昏井坎社。

距泸州城中心约4km,交通地理位置方便。

该场地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26.50m,南北宽约186.80m。

总占地面积40000.10m2,拟定平场底标高为303.92~307.34m,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图,总填方量65325.30m3,总挖方量91212.70m3,平均高度305.97m。

场地原始地貌为浅丘地貌,地势起伏不平,杂草丛生,交通运输方便,汽车可直达场地。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一)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勘察目的及阶段1) 查明取土场内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查明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和风化程度。

2)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平场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并对场地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3) 对场地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值;论证平场开挖的可行性。

4) 对平场过程中和平场后将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价。

5) 对平场施工方案提出建议;2.勘察任务(1)、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结构、层次、物质组成、颗粒级配,夹层的空间分布与性质,地下水位,各岩土层厚度等。

(2)、查明岩石的岩性、矿物和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夹层的空间分布,风化分带,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充填物性质,覆盖层厚度,喀斯特发育程度等。

(3)、查明平场场地区域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层分布、通过现场钻探、岩芯鉴别、地质编录和室内试验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通过钻探、岩芯鉴别、地质编录、室内试验成果对平场场地岩土进行普式分类及估算各类岩土所占比例。

(5)、查明平场场地的开挖、运输条件,并应考虑开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依据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2).《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T 5388-2007);(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 240:2008)》;(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引用或参照的资料:(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绵勘院2010--069;(2). 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总平面图(1:500)。

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一) 勘探点的布置原则、勘探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工作依照现行勘察规范进行,本次勘察的勘探点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之4.1.15条的要求进行布置。

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场地按网格状布置钻孔,共布置48个勘察钻孔,钻孔间距为31.45~31.60m,钻探深度进入了预计挖填底标高以下3.00m,形成14条勘探剖面线。

野外勘察工作自2010年06月05日起,至2010年06月11日结束。

在取土场场地范围内,详细查明了取土场场地的岩土层分布情况,为取土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主要完成工作量见附表1)。

主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附表1(二) 采取岩石、土、水试样情况1. 岩石试样的采取:本次勘察岩石试样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清水回转钻进,在采取的岩芯中选取单节长度大于10cm,总长度为1.00m左右的岩芯,用较高强度的塑料薄膜和粘胶带密封,共采取6组中等风化砂岩试样进行室内试验。

采取试样情况一览表2.粉质粘土样的采取:用薄壁活塞取土器,采用快速、连续的静压方式贯入取土器,贯入速度不小于0.1m/s,贯入取样管的深度控制在总长的90%以内,提升取土器之前,回转2~3转,以切断土样与孔底土的联系,均匀平稳提升取土器。

土样容器采用ф100×200白铁皮筒,按土样容器净空间轮廓,除去四周土体,其土样大小比容器内腔尺寸小20㎜,再套上容器筒,除去高出容器筒的土体,然后浇入热蜡液,罩上容器筒上盖、下盖,用塑料薄膜及封口胶密封好。

共采取粉质粘土试样2组,为I级原状土试样。

3. 地下水试样的采取:选用容积为500ml的洁净塑料容器,用吊瓶法取孔内地下水,将容器反复清洗三次,然后取水灌入容器中,测量水样温度和室内温度,盖好容器盖,用粘胶带密封,取水试样2件(每件各2瓶,其中各一瓶加入大理石粉)。

采取试样情况详见附表2。

(三) 岩石、土室内试验分析完成情况岩石、土室内试验分析由重庆市渝永岩土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

岩石试样依据现行规范《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土工试样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取得了必要的岩石、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并出具《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试验项目满足规范要求。

(四) 测量系统及引测依据本勘察报告及图件所依据的测量系统及引测依据为: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基准,1996年版图式,由业主提供的数字化地形图,比例尺1:500。

钻孔位置确定及高程测量由本院测量室采用中海达GPSRTK施测。

具体经两个坐标点数据引测:A2(X=190983.839,Y=540340.086,H=305.28)、A1(X=191011.754,Y=540675.377,H=306.21)。

测量精度:平面位置偏差≤±0.25m,高程偏差≤±0.05m,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 240:2008)》的要求。

(五) 钻探质量评价本次勘探在钻孔中对粉质粘土层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无水干钻连续取芯,钻孔直径91~110mm,钻探回次进尺一般为0.50~0.80m,最大不超过1.00m;在部份钻孔中对粉质粘土层进行标准贯入原位测试;对基岩层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跟管钻进,并连续取芯,钻孔直径75~108mm,钻探回次进尺一般为1.00~1.50m,最大不超过2.00m。

基岩强风化带采取率为65%~70%,基岩中等风化带采取率为80%~91%。

基岩中等风化带RQD为75~82。

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累计量误差≤±0.05m。

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 240:2008)》的要求。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1. 场地的地形及地貌特征取土场场地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五星村昏井坎社,原始地貌为浅切丘陵地貌,勘察时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形态未被破坏。

场地整体地势起伏较大,现地面标高为299.93~315.68m,最大高差15.75m。

该场地距离泸州市城区约4.0km,场地交通运输较方便,汽车可直达场地。

2.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阳高寺背斜南东翼,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呈单斜状平缓展布,倾向135°,倾角7°。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

岩石中有风化节理裂隙,对岩层的完整性影响仅限于基岩强风化带至中风化带,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构造断层。

(二) 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岩石的产状、结构和风化情况根据勘探显示,拟建泸州市江南轻工业园区川泸运地块土石方量勘察场地内上部普遍分布一层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岩层。

现按由新到老的层次顺序分述如下:1. 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褐黄、浅黄色,湿~稍湿,中密~密实,可塑状,局部为硬塑状,以粘土矿物为主,含云母和铁锰质氧化物。

厚度变化大0.50~3.50m, 场地内冲沟地段分布广泛,丘坡及丘顶地段钻孔周围基岩直接出露,底部可见强风化岩石颗粒。

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砂岩层: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及暗色矿物,夹泥质条带,粉粒~细粒结构,条带状构造,泥质胶结,广泛分布于拟建场地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两个亚层:1) 强风化砂岩层:褐黄~浅黄色,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或土状。

广泛分布于拟建场地内,厚度0.50~0.90m。

2) 中等风化砂岩层:褐黄~浅灰色,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状,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揭露最大厚度11.95m。

强风化岩层钻进速度快,钻进平稳,采取率65~72%,中等风化岩层钻进速度较慢,钻进平稳,采取率82~95%。

(三) 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经现场勘察和工程地质调查,场地内没有地下人防工程、洞穴、暗塘、地下管线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四) 气象特征及场地水文地质情况1. 气象特征本区为丘陵区准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暖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35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18ºC,极端最高气温43.20ºC, 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40ºC,年平均降雨量1161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255.20㎜。

雨量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

其中5~9月份雨量特别丰富,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以7~8月份降雨量最为集中,年平均蒸发量1115.6mm,平均相对湿度82%,最大风速15m/s。

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经拟建场地范围内及相邻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原始地貌为山陵浅丘地貌。

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40~0.80m,水位高程为299.62~304.88m。

拟建场地内无统一的地下水水位。

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类型为粉质粘土层内的局部上层滞水和少量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量较小。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向园区排水系统排泄经隔离沟汇入长江。

地下水水位、水量可受季节的变化,避开雨季施工,场地地下水对拟建场地施工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五)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阳高寺背斜南东翼,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呈单斜状平缓展布,倾向135°,倾角7°。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

岩石中有风化节理裂隙,对岩层的完整性影响仅限于基岩强风化带至中风化带,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构造断层。

取土场场地范围内无地质灾害。

五、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分析评价(一)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泸州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