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该怎么治疗?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该怎么治疗?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似乎很多人不知道,我们都明白当我们的手被划小口时,伤口不会一直流血,而是会凝结伤口,这就是凝血因子的作用,但是患上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的人就很不容易止血,伤口不易愈合。
碰上这种疾病该怎么办呢?因血浆中某一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障碍并引起出血的病证。
分为两大类: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
其特点是常自幼发生出血症状,有遗传家族史,除血友病甲和乙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见血友病)外,一般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常有近亲结婚史。
该组疾病均为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其中以Ⅷ因子缺乏(血友病甲)最常见,其他所有因子除Ⅲ和Ⅳ外均可缺乏。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
均为多因子缺乏和有原发病,常见的如维生素K缺乏症为因子Ⅱ、Ⅶ、Ⅸ、Ⅹ缺乏,还有严重肝病等。
诊断靠检查凝血象和纠正试验。
用新鲜血或新鲜血浆治疗有效,对获得性者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有以下疾病:凝血酶原缺乏症:多见于新生儿出血症及重症肝脏疾患。
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或减少的病例极少见。
后天获得性凝血酶原减少或缺乏较多见,因维生素K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或由于肝功能异常而致病。
新生儿生后1~5天,由于肠道细菌无或少,不能合成维生素K以致凝血酶原缺乏;在完全性胆道闭锁患者,因缺乏胆汁,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或消化功能紊乱的患者,维生素K吸收不良,均不能合成足够的凝血酶原。
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硬变等严重肝脏病患者可发生凝血酶原缺乏且常合并因子Ⅴ、Ⅻ、Ⅹ缺乏(称凝血酶原复合体缺乏)。
严重肝病患者还可因游离肝素等抗凝血因子增加而发生严重出血。
患上此病的朋友们要注意平时活动避免碰到尖锐的利器,当心被划破皮,因为患有此病的人伤口很难自己凝住止血,希望大家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如今的医学技术发达,一定能够还大家一具健康的身体,尽量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
维生素K4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

维生素K4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林方珩;李纯团;朱雄鹏【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18(024)002【摘要】目的探讨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中运用维生素K4口服制剂进行维持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确诊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静脉运用或肌注维生素K1治疗至临床出血停止、PT恢复正常后,其中9例改成维生素K4口服治疗,另15例则继续维生素K1静脉或肌注治疗,观察其临床出血表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维持治疗2周后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维持治疗期间,维生素K4口服治疗组相对常规治疗组无明显肝毒性作用(P>0.05).结论维生素K4口服维持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总页数】3页(P220-222)【作者】林方珩;李纯团;朱雄鹏【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相关文献】1.常规与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崔晓萍;陆丽娜;段佩霞;牛俊杰2.药物致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分析 [J], 楼小华;黄明伟;严建平3.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王浩;郭丽英;宋艳萍;胡凯;李冬民;4.序贯治疗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王浩;郭丽英;宋艳萍;胡凯;李冬民5.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杨婷婷;李偲;林琳;勾晨雨;高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症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症遗传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症(VKCFD)是一种由凝血因子II,VII,IX和X异常导致的极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为了让凝血级联的连锁反应持续进行,需要通过一种包含维生素K的化学反应来激活这四种凝血因子。
如果这种化学反应方式出现异常,凝血反应就会受阻,无法形成血凝块。
VKCF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这意味着父母双方必须均携带缺陷基因并将其传给他们的孩子。
同时也意味着男女均可患该疾病。
VKCFD非常罕见,但像所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样,它在近亲结婚较常见的地区中较常见。
VKCFD也可因肠道疾病,肝脏疾病,饮食缺乏维生素K或使用某些药物(如血液稀释药物Coumadin®)而后天获得。
获得性VKCFD比遗传性VKCFD更为常见。
某些新生儿经历暂时性的维生素K缺乏症,可在出生时通过补充维生素K得到治疗。
症状不同人的VKCFD症状相差甚大,但一般较轻微。
首次症状可能发生于出生时,也可能直到晚年才出现。
出生时的症状必须与获得性缺乏症进行区分。
重度缺乏症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出血,但更为严重的症状一般较罕见,且仅发生于凝血因子水平非常低的个体。
已报道的症状出生时脐带残端出血关节内出血(关节腔积血)软组织和肌肉出血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易瘀伤术后出血过多罕见症状脑出血(颅内出血)骨骼异常和轻度听力损失(重度病例)诊断VKCFD通过各种血液测试诊断,这些测试应由血友病/出血性疾病治疗中心的专家进行。
应注意,尤其是对新生儿,应排除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或某些药物暴露的因素。
治疗VKCFD有三种治疗方法。
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 (PCC)新鲜冰冻血浆(FFP)本文出自:血友病治疗网。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是怎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是怎*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的病理病因,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病因*一、发病原因维生素K在食物中相当丰富,而且来源广泛,人体的需要量又很少,一般不易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
下列情况下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1.吸收不良影响维生素K吸收的常见原因有胆盐缺乏、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口服油类润滑剂、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细菌受抑制、饮食失调等。
2.口服抗凝剂大多数口服抗凝血剂,如双香豆素,可使环氧叶绿醌积聚,不能还原为维生素K,因而在体内抑制了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合成。
口服抗凝剂对凝血因子的抑制程度,主要是与这些凝血因子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有关。
因子Ⅶ的半衰期约4~6h,故首先受到影响,因子Ⅸ的半衰期为16~30h,因子Ⅹ为30~34h。
而凝血酶原的半衰期较长,约36~72h,一般在口服抗凝剂后5~10天才可使其降低到最低的浓度。
*二、发病机制维生素K是参与肝细胞微粒体羧化酶的辅酶,传递羧基使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和Ⅹ)和蛋白(蛋白C和蛋白S)前体分子氨基端的谷氨酸残基羧基化,形成γ-羧基谷氨酸。
γ-羧基谷氨酸是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所特有的分子结构,或称γ-羧基谷氨酸(Gla)结构区。
Gla区是惟一可以与钙离子结合的氨基酸,凝血因子的功能即取决这些Gla区与钙离子的结合特征;结合后的钙离子再与磷脂表面结合,激活这些凝血因子。
钙离子在这些谷氨酸残基与磷脂结合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然而每一个依赖维生素K蛋白的Gla区,因所含的谷氨酸残基数量不同而有差异,因子Ⅸ和因子X各含12个Gla区,凝血酶原和因子Ⅶ各含10个Gla区,蛋白C含11个Gla区。
在维生素K缺乏情况下,肝内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蛋白即可成为脱羧基化的凝血因子和蛋白C及蛋白S,是一些缺乏凝血生物活性和抗凝作用的异常蛋白,但它们仍存在抗原性。
双香豆素类鼠药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观察护理

双香豆素类鼠药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观察
护理
逯秀玲;张昶;张斌;庞东梅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6(021)011
【摘要】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是指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临床表现为出血,尤其是外伤或手术后出血不止。
其机理是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谷氨酸残基需在维生素K存在下经羧化酶的作用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
γ-羧基谷氨酸与钙离子结合.通过“钙桥”粘附在磷脂表面,参与凝血过程。
【总页数】2页(P1017-1018)
【作者】逯秀玲;张昶;张斌;庞东梅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津,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
津,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
津,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
津,3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R552
【相关文献】
1.40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 [J], 张斌;吴桂彬;王琨
2.药物致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分析 [J], 楼小华;黄明伟;严建平
3.头孢哌酮致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例 [J], 王莉;冯建明;孙志新
4.头孢哌酮钠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J], 金妙妙;楼小华
5.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J], 付利;苏毅;孙浩平;范方毅;李业成;帅燕容;谢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血性疾病史 , 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 1 . 2 诊 断标准 临床表 现有全身 出血症状 , 可合 并有贫血 表 现; 凝血 因子及 维生 素 K治疗有 效 ; P T及 A F F I ' 明显延 长 , 凝 血 因子 Ⅱ、 Ⅶ、 Ⅸ、 x减少 ; 排除遗传性 出凝血疾病 。
1 资料 和 方 法
毒鼠药如以溴 鼠隆 ( B r o d i f a c o u m) 为代表 的第 2代 长效 抗凝血 剂, 抗凝血灭 鼠剂保 留了华法 令 的 4羟基香 豆素母 核 , 但是 以 多个 不同的苯基环替代 了华法 令的末 端 甲基 环 。增加 了亲脂 性, 使半衰期和毒性 明显 增加 ( 比华 法令 强 1 0 0倍 以上 ) - 6 ] 。 由于新型抗凝血灭 鼠药抗耐药性能好而广泛应用 , 故 因鼠药 中 毒导致出血的患者逐渐 增加 。超 华法令 的作用 机制在 于其抑 制了维生素 K环氧化物 还原酶 ( V K O R C) , 使得 谷氨 酸不能进
子缺乏症安全有效 。
所 有患者接受凝 血因子和
维生素 K治疗后 , 牙龈出血 、 血尿 在 1 ~ 2 d内消失 , 皮下出血点 、 淤 斑在 3—5 d得 到明显改 善。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 凝 血因子 和维生 素 K治疗获 得性维 生素 K依 赖性凝 血 因
【 关键词 】 获得性维生素 K依赖性 ; 凝血 因子缺乏症 ; 疗效 ; 维生 素 K 【 中图分类 号】 R 5 9 1 . 4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3 B一 0 0 5 0 — 0 2
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

华法令致辞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加重出血。
适当抬高床头,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肢体碰撞或外伤;避免用力擦洗皮肤;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指导患者软毛刷刷牙,不得用手抠鼻;给予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颅内出血。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更换卧位,床单保持干燥平整无屑,严格做好床头交接,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
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严重的多部位出血患者立即安置于急救室,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出血情况及神志面色的变化,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尿量、肢体温度,并做好记录,提供病情动态信息,及时准确采集化验标本送检。
2.3 抢救治疗2.3.1 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给予补液、输血,静脉维持点滴升压药等,迅速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GAGGAGAGGAFFFFAFAF2.3.2 针对华法令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标准的止血方案是应用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1]。
遵医嘱患者输注新鲜血浆,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静脉点滴维生素K,以对抗华法令的作用。
2.3.3 预防和控制感染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和紫外线消毒病房,保持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体温异常者监测体温变化每日4-6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GAGGAGAGGAFFFFAFAF2.4 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往往出现焦虑不安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士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讨论3.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华法令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动静脉血栓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凝。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摘要】目的:总结抗凝血杀鼠剂中度所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组患儿中65%无明确灭鼠药接触史,既往均无出血倾向。
临床以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出血起病。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凝血因子筛查均有Ⅱ、Ⅶ、Ⅸ、X因子水平降低。
29例患儿外周血中均检测出溴鼠灵或溴敌隆。
治疗上使用维生素K1、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有效。
结论:不明原因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需高度警惕抗凝血灭鼠药特别是溴鼠灵、溴敌隆中毒可能。
治疗上早期使用维生素K,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维生素K疗程约1~8月,应随访检测凝血指标,停药过早可能会有反复出血。
【关键词】抗凝血杀鼠剂;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K1【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12-02杀鼠药(rodenticides)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杀鼠剂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和甘氟等无特效的解毒药,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和生产。
目前毒饵灭鼠主要使用慢性抗凝血杀鼠药。
本研究对29例杀鼠剂中毒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血液科收治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29例,经毒物检测确诊为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
所有病例随访至2016年3月15日。
29例患儿中,女:男=1.64:1,中位年龄6岁(2~13岁)。
1.2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做凝血功能筛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例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S t u d y o n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40c a s e sw i t ha c q u i r e d v i t a m i nK d e p e n d e n t c o a g u l a t i o n f a c t o r s d e f i c i e n c y张 斌,吴桂彬,王 琨Z h a n g B i n ,W uG u i b i n ,W a n g K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H e m a t o l o g y a n dB l o o dD i s e a s e sH o s p i t a l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T i a n ji n300020C h i n a )关键词:维生素K 缺乏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焦虑;健康宣教;相关因素;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5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10.044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4A 124603 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我院急诊科常见病之一,常由于鼠药中毒㊁应用广谱抗生素㊁口服维生素K 拮抗剂㊁吸收不良等导致㊂本病病例临床表现为皮肤㊁黏膜等部位出血;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 T )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延长,凝血因子Ⅱ㊁Ⅶ㊁Ⅸ㊁Ⅹ活性降低;应用维生素K 1治疗有效,但不同个体治疗时间差异性大,容易复发;特别容易出现焦虑情绪㊂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院护理干预对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例预后的影响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 2010年1月我科收治40例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其中男26例,女14例,中位年龄38.5岁(18岁~80岁)㊂31例(77.5%)来自农村,9例(22.5%)来自城市㊂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人,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②自愿接受调查㊂排除标准:①无独立行为能力病例;②无法或拒绝进行随访的病例㊂通过详细采集病史及生化㊁超声㊁免疫学等检查仍未发现明显病因者16例(40.0%)㊂有明确病因24例(60.0%),其中鼠药中毒16例,应用头孢类抗生素4例,其他原因4例㊂4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㊂其中1个部位出血7例,2个部位出血18例,3个部位出血11例,4个及以上部位出血4例㊂黏膜出血35例(口腔黏膜出血14例㊁齿龈出血12例㊁鼻出血9例)㊁血尿26例㊁皮肤淤斑及皮下血肿19例㊁肌肉出血6例㊁便血3例㊁呕血1例㊁关节出血3例㊂8例育龄期女性中4例月经增多㊂40例病人应用维生素K 1(10m g /d ~40m g /d )避光输注,出血症状均减轻,无死亡病例㊂静脉应用维生素K 1时间为3d ~800d (82.6d ʃ174.0d )㊂6例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22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例因贫血输注红细胞㊂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 A S )[1]测评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焦虑发生情况;分析出血部位㊁职业㊁医保情况㊁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对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㊂评价标准:在焦虑自评量表中正向计分题A ,B ,C ,D 按1分㊁2分㊁3分㊁4分计分,反向计分题按4分㊁3分㊁2分㊁1分计分㊂将20个题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总粗分㊂标准分等于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㊂临界值T 为50分,总分标准分<50分视为无焦虑,总分标准分ȡ50分视为焦虑,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2]㊂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㊂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焦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病人为宣教组,另一组病人为对照组㊂两组病人的年龄㊁性别㊁出血部位㊁职业㊁医保情况㊁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㊂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宣教组进行院内㊁院外护理干预㊂院内每次宣教30m i n,连续5d ;院外每2周随访1次,共6次㊂留取所有病人及家属的联系方式,于2012年10月31日对所有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再次应用S A S 自评量表进行评测,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 A S 评分㊂1.2.2 干预方法1.2.2.1 对照组方法 对于出血量较多的病例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体温㊁脉搏㊁呼吸应4h 测1次,血压2h 测1次㊂针对病人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护理㊂消化道出血病例应禁食;无消化道出血的病例,适量进食绿叶蔬菜㊁水果㊁鸡蛋等富含维生素K 的食物㊂肌肉出血的病例应在无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的自我牵伸活动,恢复肌肉或肌腱的长度㊂在肌肉感到发紧时停止,每个动作保持数秒,反复多次进行锻炼㊂血尿病例应每日饮水2000m L 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尿量,防止血凝块堵塞输尿管引起肾绞痛㊂对于口腔黏膜出血者,口腔护理动作应轻柔,局部应用凝血酶稀释液㊁氨基己酸止血㊂对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其心理负担㊂对鼠药中毒引起的病人,告知其治疗时间较长,需要2个月~3个月甚至更久㊂嘱病人在院外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若有异常及时就诊㊂指导病人做好预防工作,将粮食等食品妥善保管,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防止鼠的尿㊁便污染食物㊂1.2.2.2 宣教组方法 将院内护理与院外护理相结合,院内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㊂院外护理由护理人员做定期随访,鼓励病人坚持治疗,防止复发㊂ 院内护理:详细讲解本病的病因,对于鼠药中毒者,嘱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再次接触鼠药和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对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 1㊂详细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使病人更加了解本病多表现为黏膜出血(口腔血疱㊁齿龈出血㊁鼻出血)㊁血尿㊁皮肤淤斑及皮下血肿等[2],且多为2个以上部位出血,出血程度病人间差异很大㊂及时有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明显减轻出血症状,病人几乎没有生命危险㊂详细告㊃6421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pr i l ,2014V o l .28N o .4A知本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使病人基本掌握维生素K 1是此病的主要治疗药物,由于病因不同,维生素K 1的剂量和疗程不同㊂对于鼠药中毒的病人,即使病人P T ㊁A P T T 正常,凝血因子Ⅱ㊁Ⅶ㊁Ⅸ㊁Ⅹ水平正常,停药后也可复发;所以此类病人应用维生素K 1的剂量大㊁疗程长,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性较大㊂对上述护理内容,主要采用面对面交流㊁印制科普宣传手册㊁制作P P T 课件等多种形式,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宣教到位㊂由于多数病人情绪紧张㊁焦虑㊁恐惧㊁担心预后㊂护理人员通过与病人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充分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状况㊁医保情况等影响因素,洞察其心理和情绪变化,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㊂还为每位病人和其责任护士制作了贴心服务卡,并创建了微信朋友圈和Q Q 群㊂贴心服务卡上记录病人基本信息㊁健康宣教内容㊁责任护士的姓名㊁Q Q 号码㊁邮箱地址,使病人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找到护士,护士会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㊂上述方法大大消除了病人的紧张㊁恐惧心理,让病人产生亲切感㊁信任感㊁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㊂院外护理:病人通过贴心服务卡的信息,可知晓自己的病情㊁院外注意事项㊂病人遇到问题后可以通过微信㊁Q Q 群㊁电子邮件等随时咨询护士,便于出院后的护患沟通㊂护理人员每2周与病人联系1次,通过电话㊁微信㊁邮件等多种渠道了解病人疾病的恢复情况,出院注意事项的掌握及执行情况,出凝血等指标的复查结果,对此进行详细记录,载入护理档案并妥善保管㊂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治疗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远程指导㊂对院外继续治疗病人的用药给予监督,询问病人用药情况,鼓励病人坚持不间断用药,确保治疗疗程的连续性,使护理工作贯穿病人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㊂护理人员不定期地在微信朋友圈或Q Q 群里发布疾病防治知识和生活百科,指导病人健康生活㊂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 P S 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连续测量方差分析及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焦虑情况分析 40例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中S A S 值ȡ50分(58.7分ʃ7.1分)者36例,S A S 值<50分(27.8分ʃ7.0分)者4例,36例病人有焦虑倾向㊂调查结果显示,S A S 值与病人居住地㊁医保情况㊁出血部位㊁血红蛋白水平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详见表1㊂表1 40例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焦虑相关因素分析项目例数(%)S A S 评分(x ʃs)t 值P居住地 农村 城市31(77.5) 9(22.5)57.8ʃ9.847.7ʃ14.9 2.42<0.05医保情况 有无11(27.5)29(72.5)46.6ʃ14.358.9ʃ8.7-2.69<0.05出血部位 1个或2个 ȡ3个25(62.5)15(37.5)50.3ʃ11.464.2ʃ5.5-4.38<0.01血红蛋白 ȡ100g /L <100g /L28(70.0)12(20.0)52.4ʃ11.962.8ʃ7.7-2.75<0.012.2 病人治疗时间及预后情况 40例病人中,4例S A S 值<50分㊁出血轻的病人未复发㊂这4例病人出血症状较轻,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常规的院外告知,嘱其定期随访㊂36例S A S 值ȡ50分的病人中,18例复发,18例未复发㊂宣教组中4例复发,14例未复发;对照组14例复发,4例未复发㊂宣教组复发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㊂宣教组病人由于院外继续接受随访与监督,总体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由于病例数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见表2㊂表2 两组病人预后及治疗时间比较组别例数 复发情况(例) 复发未复发治疗时间(x ʃs )d宣教组1841433.5ʃ40.1对照组18144146.1ʃ245.0P0.0021)0.07 1)应用F i s h e r 精确检验㊂2.3 两组干预前后S A S 评分比较(见表3㊁表4)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 A S 评分比较(x ʃs)分组别例数首次随访时t 值P宣教组1858.7ʃ7.340.4ʃ5.612.10.000对照组1858.5ʃ7.354.8ʃ7.84.10.001t 值0.09-6.34P0.9000.010表4 对照组复发与未复发病人干预前后S A S 评分比较(x ʃs)分组别例数首次随访时t 值P复发 1459.6ʃ7.956.8ʃ7.62.760.020未复发454.5ʃ1.947.7ʃ1.710.700.002t 值1.274.08P0.220.001 注:随访时对照组中仍有13例病人的S A S 值ȡ50分,其中12例为复发病人㊂3 讨论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我院急诊比较常见的疾病㊂目前国内外对于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P T ㊁A P T T 延长,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Ⅱ㊁Ⅶ㊁Ⅸ㊁Ⅹ及蛋白S ㊁蛋白C 缺乏,维生素K 1治疗有效㊂引起本病的常见病因有:口服维生素K 拮抗剂㊁严重的肝病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㊁吸收不良等㊂本研究40例病人中以鼠药中毒最多,与我院既往报道相符[2]㊂对于任何有可疑接触史,P T ㊁A P T T 明显延长,否认肝病或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病史的病人,均应考虑超级华法林类鼠药中毒的可能[3,4]㊂ 本组4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以黏膜出血㊁血尿为主,且多表现为2个以上部位的出血㊂由于本病起病急㊁病程长,出血症状重,病人容易出现紧张㊁恐惧情绪㊂本研究中36例(90%)S A S 值ȡ50分,表现为焦虑㊂S A S 值与病人居住地㊁医保情况㊁出血部位㊁血红蛋白水平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见表1)㊂据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多部位出血㊁出血量大,无医疗保险,或居住于农村医学常识匮乏的病人加大护理力度,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院内外的健康宣教㊁心理干预,可以加深病人对于疾病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明㊃7421㊃护理研究2014年4月第28卷第4期上旬版(总第462期)肺癌病人应用G P 方案联合恩度化疗的护理N u r s i n g c a r eo f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GP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r e gi m e n c o m b i n e dw i t hE n d o s t a r 许子霞,张 琳X uZ i x i a ,Z h a n g Li n (U n i o nH o s p i t a lT o n g j i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u b e i 430022C h i n a )关键词:肺癌;恩度;一次性输注泵;家庭化疗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10.04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4A 124802 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 n d o s t a r )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抗癌药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恩度是美国两院院士㊁哈佛大学医学院J u d a hF o l k m a n 博士提出的 饿死肿瘤疗法 ,即肿瘤抗血管生成理论在实践中的产物,其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蛋白表达体系生产出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最终使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达到 饿死 瘤细胞的目的[1]㊂Ⅰ期㊁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该药单药应用安全性好,Ⅲ期临床研究中恩度与G P (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2]㊂我科对33例非小细胞肺癌G P 方案化疗病人P I C C 置管化疗联合一次性输注泵恩度给药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 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63例,均首次应用G P 联合恩度化疗,年龄31岁~65岁;临床分期ⅢA 期~Ⅳ期,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㊂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血显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㊂40例病人中,18例复发,复发病人的S A S 值明显高于未复发者,且治疗时间长于未复发者㊂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后焦虑值仍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复发病例较多,复发病人S A S 值明显高于未复发病人㊂此类病例容易复发是因为超级华法林类鼠药(如溴敌隆㊁溴鼠隆㊁杀鼠迷等)脂溶性强㊁肝组织亲和力高㊁体内清除慢,半衰期为16d ~390d [57],即使血中检测不到鼠药,其抗凝作用仍可以持续数天到数月[6,7]㊂所以维生素K 1应用的剂量和疗程一定足够,国际上报道最多可用到800m g/d ,治疗时间为1个月~10个月[8,9]㊂目前尚无口服维生素K 1制剂,病人院外应用静脉维生素K 1的依从性较差㊂部分病人由于不能坚持长期用药导致再次出现出血症状,所以院外护理对于本病病人尤其重要㊂院外护理由护理人员做定期随访,鼓励病人坚持治疗,防止复发㊂我院自行设计贴心服务卡,护患之间可以通过此卡片进行及时沟通㊂病人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护士,护士也可以及时掌握病人院外用药情况㊁疾病恢复状况㊁出凝血指标等,及时给予指导,确保治疗疗程的连续性,使护理工作贯穿病人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缩短整体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㊂综上所述,对于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在积极去除病因㊁补充凝血因子㊁输注维生素K 1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护理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健康宣教㊁心理干预可以加深病人对于疾病的认识,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㊂由于本病的特殊性,院外继续监督和鼓励病人应用维生素K 1治疗尤其重要㊂有效的院外护理可以保持治疗的连续性,降低复发率,缩短总体治疗时间㊂上述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㊂参考文献:[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4132.[2] 王迎,杨仁池,薛艳萍,等.获得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分析[J ].天津医药,2006,34(2):120121.[3] H o n g J ,Y h i m H Y ,B a n g S M ,e t a l .K o r e a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u p e r w a r -f a r i n i n t o x i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r o u t c o m e [J ].JK o r e a nM e d S c i ,2010,25(12):17541758.[4] S p a h rJ E ,M a u l J S ,R o d g e r sGM.S u p e r w a r f a r i n p o i s o n i n g :Ar e -po r t o f t w o c a s e s a n d r e v i e w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J ].A mJH e m a t o l ,2007,82(7):656660.[5] H o l l i n g e rB R ,P a s t o o rT P .C a s em a n a ge m e n t a n d p l a s m a h a lf l i f e i na c a s e o f b r o d i f a c o u m p o i s o n i ng [J ].A r ch I n t e r n M e d ,1993,153(16):19251928.[6] W e i t z e l J N ,S a d o w s k i J A ,F u r i e B C ,e t a l .S u r r e p t i t i o u s i n ge s t i o n of al o n ga c t i n g v i t a m i n K a n t a go n i s t /r o d e n t i c i d e ,b r o d i f a c o u m :C l i n i c a l a n d m e t a b o l i cs t u d i e so f t h r e ec a s e s [J ].B l o o d ,1990,76(12):25552559.[7] S a r i nS ,M u k h t a rH ,M i r z aMA.P r o l o n g e d c o a g u l o p a t h y re l a t e d t o s u p e r w a rf a r i no v e r d o s e [J ].A n nI n t e r n M e d ,2005,142(2):156157.[8] L a p o s a t a M ,V a nC o t tE M ,L e v MH.C a s er e c o r d so f t h e 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G e n e r a lH o s pi t a l .C a s e 12007.A40y e a r o l dw o m a n w i t h e p i s t a x i s ,h e m a t e m e s i s ,a n d a l t e r e dm e n t a l s t a t u s .[J ].NE n gl JM e d ,2007,356(2):174182.[9] O l m o sV ,L óp e zC M.B r o d i f a c o u m p o i s o n i n g w i t h t o x i c o k i n e t i c d a -t a [J ].C l i nT o x i c o l (P h i l a ),2007,45(5):487489.作者简介 张斌,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吴桂彬㊁王琨单位: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605;修回日期:20140311)(本文编辑孙玉梅)㊃8421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pr i l ,2014V o l .28N o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