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学习资料
关于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

学习的四字成语关于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的四字成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4.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6.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8.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9.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0.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11.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12.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4.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5.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6.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7.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9.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20.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最火高考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精选)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2、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
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
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3、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忍不住要发笑。
4、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于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5、置之度外(褒)——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褒6、抱薪救火——薪,柴。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7、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
8、奇货可居——奇货:稀有的、珍贵的货物。
居:储藏。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也比喻挟持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资本,以博取名利地位。
9、舍本逐末——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10、忘乎所以——多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
11、鬼使神差——差:chāi,派遣,指使。
古人对于一些很凑巧的事情,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就认为是鬼神在暗中指使。
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
12、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13、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
14、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
也说付诸一炬。
15、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16、奇货可居——奇货:稀有的、珍贵的货物。
居:储藏。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也比喻挟持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资本,以博取名利地位。
17、不容置喙(huì) ——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18、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
形容遇到极好的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19、师心自用——师心:原指心领神会不拘于成法。
现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0、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话来概括21、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2、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形容收集详备或搜罗尽净。
“捐”意为“舍弃”,不可理解为“捐献”。
最热高中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大全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2、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寺院所订立的规则和戒律。
比喻繁琐、不合理的成规、惯例。
有时泛指规章制度。
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指特别看重和优待。
有时也指用另外的眼光来对待,含有歧视的意思。
4、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5、沧海一粟——好像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形容非常渺小或数量极少。
6、推波助澜——贬义词,比喻助长坏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响。
7、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8、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9、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10、韦编三绝——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韦:熟牛皮。
三:多次。
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
形容勤奋读书。
11、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2、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3、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14、旗开得胜——指军队的战旗刚一展开就取得胜利,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15、筚路蓝缕——筚(bì)路,柴车。
蓝缕(lǚ),破旧的衣服。
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辛。
16、老生常谈——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意思。
比喻听惯听厌的话。
17、翘足而待——一抬脚的功夫就可等到,形容很快就会实现。
18、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和工艺品)。
19、引狼入室——比喻自己把坏人招引进来。
20、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21、歧路亡羊——岔道多,丢失了羊。
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
22、忘乎所以——多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
23、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24、发奸擿伏——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成语专题】高中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大全)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官样文章——本指堂皇典雅的进呈文字。
后多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措施。
2、大智若愚(褒)——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洗心革面——洗心:清洗内心的污秽。
革面:改变旧面目。
比喻彻底悔改。
4、断鹤续凫(贬)——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
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5、人言啧啧——其中的“啧啧”与“啧啧赞叹”的“啧啧”不同义,而是指不满意地纷纷议论.“人言啧啧”是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
6、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形体。
行动没有拘检。
旧指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7、可圈可点——“可”:值得。
“圈点”:古人读书,在精彩或重要处加圈加点。
现在是值得欣赏、值得赞美。
8、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9、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10、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
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11、如蚁附膻——膻:shān,羊臊气。
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趋炎附势或追逐名利的肮脏行为。
12、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3、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14、管窥蠡测(贬)——蠡:lí,瓢。
测:量。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
15、邯郸学步——邯郸:hándān。
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16、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
形容行动迅速。
17、飞黄腾达——比喻官职、地位提升得很快。
不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18、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
19、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表示不谦虚。
20、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21、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2、一触即发——比喻形势紧张,马上要发生严重的事件。
摘抄50个成语

摘抄50个成语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夙夜匪懈、夙兴夜寐、无冬无夏、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坐以待旦、争分夺秒、手不释卷、攻苦食淡、苦心孤诣、囊萤照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勇猛精进、引锥刺股、凿壁偷光、折节读书、坐薪悬胆,等等。
扩展资料:一、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白话文:“既然这么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也好,就随你去吧。
”【语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二、废寝忘食【解释】: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白话文:“只要一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三、分秒必争【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
形容抓紧时间。
【出自】:《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白话文:“常对人说:‘大禹圣人的,就珍惜光阴,至于一般人,当珍惜光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四、焚膏继晷【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白话文:“点上灯烛夜以继日,恒兀过完年。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五、鸡鸣而起【解释】:鸡叫时就起床。
形容勤奋不怠。
【出自】:唐·韩愈《上宰相书》:“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
”白话文:“鸡叫就起床,努力了,也不为利。
(完整word版)高中生常用成语100个

鲁中城南高三语文复习资料——成语累积高中常用成语1、哀而不伤——伤心而可是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2、尸横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浪失所的难民各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沉痛呼号的难民。
3、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不肯轻易迁徙。
形容陶醉故乡。
4、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错例〗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 01)5、安家乐业——放心地住在那处,喜欢自己的职业。
〖错例〗这里有优异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此人民的生活安家乐业。
(只能说“人民安家乐业” ,不可以说“生活安家乐业” 。
)6、安家立命——安家: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平定。
指生活有下落,精神有寄望。
7、安之若素——素:向来,向来。
遇到不顺利状况或失态现象,像平时同样对待,绝不在乎。
不可以误为“放心”。
〖错例〗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办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停进步。
8、安时处顺——安于常分,自可是然,形容知足于现状。
9、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穷;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窘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建议的态度。
10、爱不忍释——喜欢到舍不得松手。
11、爱屋及乌——比喻因喜欢一个人而连带喜欢跟他相关的人或物。
12、按图索骥——骥,jì。
照图上画的去找寻好马。
比喻依据线索去找寻事物。
13、光阴似箭——白驹(jū):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微小的空隙前飞速地超出同样。
〖错例〗忽然,一个影子如光阴似箭般一闪而过,快捷异样。
14、稗官野史——稗(bài)官,古代的小官。
野史,古代个人编撰的史册。
指记录轶闻杂事的作品。
15、力透纸背——形容言词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辟。
16、坂上走丸——坂 (b ǎn), 山坡,斜坡。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错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忧如阪上走丸,有必定的风险,只有精晓业务,严于律己,才能“转败为胜”。
【成语专题】高中必备高频成语学习资料(大全含释义)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2、不可收拾——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3、孑然一身——孑:jié,单独。
孑然:孤单的样子。
孤零零的一个人。
4、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很健康。
5、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6、出尔反尔(贬)——尔,你。
现在多用来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
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7、危如累卵——危险得像摞起来的蛋那样。
比喻非常危险。
8、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9、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0、光怪陆离——陆离:式样多,繁杂。
形容形象奇异,色彩繁杂。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11、江河日下——江河的水越流越趋向下游。
比喻事物一天天衰落。
12、临危受命——“受”是“接受”之意,该成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3、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
疮痍,创伤。
14、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15、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
工:巧妙。
16、疾首蹙额——疾首,头疼;蹙额,皱眉头。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17、巧言令色——巧言:虚伪的好话。
令色:讨好别人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样子。
18、舍本逐末——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19、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形容收集详备或搜罗尽净。
“捐”意为“舍弃”,不可理解为“捐献”。
20、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话来概括21、飞短流长(贬)——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不能形容瀑布。
22、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23、视同儿戏——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
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24、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的逼真,似乎叫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最新高中必备常用高频成语学习资料(大全含释义)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2、旗开得胜——指军队的战旗刚一展开就取得胜利,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3、豕突狼奔——像猪那样冲撞,像狼那样奔跑。
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或敌人逃跑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4、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5、生杀予夺——生:让人活。
杀:叫人死。
予:给与。
夺:剥夺。
现指反动统治者横行霸道,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随意处置。
6、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不能形容热情7、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不表示旧貌换新颜。
8、无可非议——非议:批评,不赞成。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9、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噤,闭口不做声。
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10、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11、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12、祸不单行——祸害常常一起到来。
13、扺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
抵掌:击掌,鼓掌。
14、管窥蠡测(贬)——蠡:lí,瓢。
测:量。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
15、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语出崔颢《黄鹤楼》。
杳,见不到踪影。
16、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17、人微言轻——微:职位低下。
轻:不被重视。
指职位低,说话就不起作用。
1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黑暗;已: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
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19、乐不思蜀——三国蜀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
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有贬义。
20、匪夷所思——匪:fěi, 不是。
夷: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