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小尺度船模试验研究
船舶阻力船模阻力试验

第13页/共27页
§4-3 几何相似船模组试验
集合相似船模组试验是指几何相似而大小不 等的一系列船模的总称。作用有
1、验证傅汝德假定的正确性 2、确定形状因子 3、研究推进效率中各成分的尺度作用
13
第14页/共27页
一、验证傅汝德假定的正确性
14
第15页/共27页
2、确定形状因子(1+ k )
,在相同 的条件下才 能准确地判 别船型的优 劣。
1、傅汝德表达法比较阻力性能
23
第24页/共27页
24
第25页/共27页
2、泰洛表达法比较阻力性能
由于
表达法只要换算到相同
船长情况下的对应曲线,就可以比较不 同船型的阻力性能。这样在相同的傅汝
德数时的阻力性能的比较,实际上就是 在相同速度下对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比 较。若在设计时船长和速度已知,则在 相应的傅汝德数处绘一垂线,即可得对 应的优良阻力性能船型。
注意:二因次法虽有不足之处,但由于误差 较小,尚能比较准确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故此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曾被广泛采用 ,现在仍被一些试验池继续采用。
9
第10页/共27页
二、三因次换算法
1、基本思想
1)粘压阻力和摩擦阻力合并为粘性阻力并 与雷诺数有关。 2)兴波阻力与傅汝德数有关。 3)根据船模试验结果,认为粘压阻力系数 与摩擦阻力系数之比是一常数k,则有:
§4-2 船模与实船的阻力换算
一、二因次换算法
1、假定
1)假定船体总阻力可以分为摩擦阻力和剩余阻 力两部分,且摩擦阻力和剩余阻力相互独立。
6
第7页/共27页
2)相当平板假定: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 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 2、二因次换算关系
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实验与数值模拟优化

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实验与数值模拟优化船舶的水动力性能对于船舶的航行性能和能源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改善船舶的性能,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设计与优化过程中。
本文将从实验与数值模拟两个方面探讨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实验与数值模拟优化方法。
一、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实验方法实验是研究船舶水动力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真实的船舶性能数据,并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和验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船舶水动力性能实验方法:1. 模型试验模型试验是通过制作船舶的缩比模型,利用水槽或风洞等实验设备进行试验研究。
该方法可以较真实地模拟船舶在实际航行中的水动力性能,并提供大量的试验数据。
模型试验通常包括阻力试验、浪阻试验、操纵性试验等。
2. 全尺寸试验全尺寸试验是在实际船舶上进行的试验研究。
通过在实船上设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可以获取船舶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参数。
全尺寸试验可以提供更真实的性能数据,但成本较高且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
3. 水池试验水池试验是对船舶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水池中进行船模的运动试验,可以获取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
水池试验不受气候和水流等因素的限制,可以重复进行试验,但模型与实船之间的尺度效应需要考虑。
二、船舶水动力性能的数值模拟优化方法数值模拟优化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模拟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动力性能,从而对船舶的设计和优化进行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船舶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优化方法:1. 流体力学模拟流体力学模拟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船舶在水中的运动行为和水流的变化情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可以计算船舶的阻力、扭矩、速度等性能参数。
流体力学模拟可以提供详细的流场信息和水动力参数,为船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2. 多孔介质模拟多孔介质模拟是通过建立多孔介质的数学模型,模拟船舶在泥沙床或海底地形上行驶的情况。
通过模拟船舶与底部泥沙的相互作用,可以评估船舶在特定水域的航行性能。
平陆运河先导段船舶操纵仿真模拟试验研究

平陆运河先导段船舶操纵仿真模拟试验研究◎ 李晓楠1 龙翔宇2 高成岩31.青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徐州市供排水管理中心;3.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摘 要:为确保平陆运河建设的技术及经济性的合理性,通过船舶驾驶模型仿真试验,研究设计代表船型在平陆运河先导段水文气象条件下的航行性能状态,进一步优化初步设计航道设计方案。
本试验首先利用通航实船模型对两种代表船型进行快速性基础性试验,再结合水流仿真模拟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和电子航道图,最后进行操船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先导段设计航道宽度80m满足安全通航要求,并给出了建议的航速航法。
关键词:平陆运河;船舶操纵;船舶模拟仿真;航道1.引言平陆运河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下游西津库区的平塘江口,沿沙玶河入钦州境,跨分水岭沿旧州江至陆屋,经钦江干流入海连接钦州港,线路全长约135k m,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上游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相连,向西经邕江直通南宁和左、右江腹地并通云南,向东经郁江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向北通过黔江-红水河或柳江直达贵州,向南由北部湾出海。
先导段线路起于平塘江口,终于沙坪镇,全长13.5k m,航道尺度为80m×6.3m×360m(航道底宽×水深×最小弯曲半径)。
通过船舶驾驶模型仿真试验,研究设计代表船型在平陆运河先导段水文气象条件下的航行性能状态,进一步优化初步设计航道设计方案,以确保平陆运河建设的技术及经济性的合理性。
应翰海等[1]就福中航道拓宽至420m方案是否满足代表船型安全交汇的问题,开展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分析不同工况下船舶交汇的安全距离及航迹带宽度。
童思陈等[2]为更好体现和模拟山区河道的水流条件和船舶航行姿态,在明渠恒定非均匀水流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浅水效应的3自由度MMG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茹志鹃[3]通过一种基于MMG分离建模的舰船操纵运动仿真技术,并结合Open GL平台设计了一种舰船操纵性能仿真软件,该研究有助于提高舰船在设计过程的运动仿真效果,优化舰船的操纵性。
第五章船模阻力试验船舶阻力与推进

第五章 船模阻力试验船模试验是研究船舶阻力最普遍的方法,目前关于船舶阻力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提供设计应用的优良船型资料及估算阻力的经验公式和图谱绝大多数是由船模试验结果得来的。
新的理论的发展和新船的设计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效果都需要由船模试验来验证。
而理论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船型设计和船模试验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以及指出改进的方向。
因此船模试验是进行船舶性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先对船模试验池和船模阻力试验作一简要介绍,然后分别从设计和研究观点来讨论表达船模阻力数据的方法。
§ 5-1 拖曳试验依据、设备和方法船模试验是研究船舶阻力性能的主要方法。
因此需要了解船模阻力试验的依据,试验设备和具体的试验方法。
一、船模阻力试验的依据由§1-2的阻力相似定律指出:如能使船模和实船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满足Re 和Fr 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数。
§1-4中已阐述船模和实船难以实现全相似条件。
根据现实可能性,也不能实现船模和实船单一的粘性相似,即保持Re 相等,这是因为,如要使Re m = Re s ,则必有:υm L m /v m = υs L s /v s即 υm = α υs v m / v s (5-1) 式中,α为船模缩尺比。
因为船模和实船的运动粘性系数两者数值相近,如假定v m = v s ,则(5-1)式为:υm = α υs (5-2) 由于船模均要比实船缩小几十倍以上,因而要求船模的速度较实船速度大几十倍,甚至达到超音速情况下进行试验,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船模阻力试验,对水面船舶来说,实际上就是在满足重力相似条件下(保持Fr 数相等)进行的。
由于是在部分相似条件下所得的船模阻力值,因此必需借助于某些假设,诸如傅汝德假定,休斯假定等才能换算得到相应的实船总阻力。
二、船模试验池船模试验池是进行船舶性能研究和某些结构、强度试验的重要设施,因而世界各国均普遍建造了各种船模试验池。
船模自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_程宣恺

其中D为螺旋桨直径,如图1所示。船模阻力和自航试验模拟,采用自由模,计算区域为半个圆柱,即纵向 从船艏向前延伸0.5个船长,从船艉向后延伸1个船长;横向从中纵剖面向两侧各延伸2.5个船长;垂向从静 水面向下延伸2.5个船长,进行整船计算见图2。
图 1 螺旋桨敞水区域划分
图2
船体区域划分
12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3 年第 3 期
1
1.1
数学模型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式 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 RANS 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u j 0 x j
(1)
ui ui uiuj 2ui 1 p uj fi t x j x j x j x j xi
(2)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方程(1) 、 (2)不是封闭的,因此需要寻求补充关系-湍流模型,使方程封闭,采用 SST k 湍流模式进行数值计算。SST k 湍流模型在处理近壁处流动时采用标准 k 湍流模型;在处 理边界层边缘和自由剪切层时,采用 k 湍流模型,更适合于对流减压区的计算,并且方程还考虑了流 动的正交发散项,从而使方程在近壁面处和远壁面处都适合见式(3)和(4)。
控制方程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其中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入口边界采用速度入口;出口边 界采用自由出流;螺旋桨和船体表面为滑移壁面。 1.4 网格数及划分形式 数值模拟中采用全结构化网格,网格的拓扑关系为:横向为 O 型网格,纵向为 H 型网格。螺旋桨敞
水数值模拟的网格数约 40 万,见图 3;船模阻力和自航试验的数值模拟总网格数约 400 万,见图 4。
时的强制力 FD 值,事先在船模上予以扣除,使得拖曳力 Z 等于强制力 FD ,然后调节螺旋桨的转速,使其 发出的推力恰能克服阻力 ( Rm FD ) ,保持船模速度与拖车的速度 Vm 相等。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准备及安装要点
船模在拖曳水池中进行阻力实验,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
1.制作船模:船模与实船要求几何相似,并表面光洁,加工误差在一定得范围内。
2.激流:一般应用得激流方法就是在船模首垂线后L/20处,装置直径为1毫米得金属激
流丝。
3.称重:按縮尺比得要求计算喜欢摸得排水量并进行称重,加压载,以满足实验所要求得
型排水量与吃水.
4.安装:船模安装在拖车上,应使其中纵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线位于中纵剖面
内,其作用点在水线面附近得位置上并保持水平。
试验中得进退、纵摇、升沉运动应不受限制。
二、模型参数与实验数据
1,阻力实验相关参数
满载池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满载池水状态浸湿面积: S=2、737㎡
模型縮尺比:=40
实验水温: t=淡水20°C
2,满载池水状态船模拖曳阻力实验数据
三、阻力换算二因次法:
淡水20°C,,,,,
数据处理如下表:
四、船模阻力实验曲线(曲线)
1、曲线
2、V S—R S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与评估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与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通航安全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水上水下活动对船舶通航的影响,维护通航秩序,保护通航资源,保障通航安全,促进水运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以及国家管辖海域从事可能对船舶通航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产生影响的水上水下活动的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通航安全评估(简称“论证与评估”)工作。
第三条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是开展涉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降低因涉水工程建设影响通航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涉水工程获得立项审批的必备条件。
通航安全评估是水上水下活动开展前的重要工作,是水上水下活动顺利开展及通航安全保障的必要环节,是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许可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四条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应对涉水工程建设是否对通航安全造成影响进行初步判断。
在对涉水工程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依据航运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船舶交通现状,分析通航安全形势,预测船舶交通流变化和通航环境、通航秩序适应能力,论证涉水工程建设带来的通航安全风险及其发生几率、通航安全保障能力、涉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保障通航安全的可行性建议。
通航安全评估工作应对水上水下活动中对通航安全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结论。
在对水上水下活动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依据活动水域通航情况,分析活动开展和结束后存在的通航安全风险,提出降低通航安全风险的建议和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船模试验国内发展现状

船模试验国内发展现状中国船模试验的发展现状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船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船模不仅可以用于娱乐和休闲,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和工业设计等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航空船模和船舶模拟试验成为热点,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船模试验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不断创新试验方法和设备。
国内一些机构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模试验设备,部分试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建设实验室和设施加快: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加强和扩大船模试验实验室和设施的建设。
同时,一些大型国际级试验平台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完备的试验条件和更高水平的试验服务。
4. 优质船模试验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船模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航空船模试验方面,航空模拟试验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成功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航模和模拟试验设备,并取得了一定的商业化应用。
在船舶模拟试验方面,一些重点船舶模型试验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
5.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中国船模试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同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国内试验机构先后参与国际船级社和国际船舶研究协会的活动,分享试验成果和经验。
同时,中国也定期举办国际船模试验技术研讨会和国际船模试验大赛,为船模试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总体来说,中国船模试验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域之一。
然而,仍然面临着试验标准不统一、设备设施不完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提高整体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模的稳定性而言,以上8种效应有互相抵消的趋 势,究竟哪一种效应起主要作用,则要视具体情况而
存在不利影响,在物理船模中, 这个问 题 是 不 易 解 决 的,只 好
定;$ 由于船模的 #$较小,船舵容易产生水流的分 离和失举。
把它作为船模试验的一种安全
从通航小尺度船模试验研究中可知,船模的操
余地予 以 容 忍,即 船 模 操 纵 者 能完成 的 操 作,实 船 驾 驶 者 更 容易完成,从某种意义来讲,视 角对船模操纵者的有利影响与 时间比尺对船模操纵者的不利 影响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世纪’",)" 年 代 欧 美 一 些 国 家 将 自 航 船 模 广泛用在港口、船坞、内河航道及船闸引航道的试验 中。譬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水工试验所对多瑙 河通航的研究、美国密西西比河支流通航的研究以 及荷兰德尔夫特水工研究所对航道和船闸的通航研 究等,都应用了自航船模技术。其比尺在’"至%!" 之间。国外,对比船模试验应用较多,常常配合数学 模型,相互验证和补充。我国上世纪("年代初长江 科学院制作自航船模,%&($年在葛洲坝工程的试验 研究中正式使用,该工程完工后,根据交通部、长江 航务管理局的要求,由长江航道科研所进行了实船 试验,证明 船 模 试 验 效 果 甚 佳。(" 年 代 后 期,国 内 其他一些科研单位也相继使用自航船模研究通航问 题。譬如,在长江三峡工程科学研究中,先后在三 峡枢纽、三峡施工导流明渠、三峡回水变动区、三峡 —葛洲坝两坝间等通航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中,进行 了自航船模试验。国内的自航船模试验大多进行了 操纵性能相似率定试验和尺度效应修正,力图用与 实船基本相似的船模来预演航道的通航情况,其比 尺在%""至%’"之间。
图! "#$!%&船 模监控系统
’()*! "#$!%& +,(-./012
./3(4/5106/345/2 +7+41.
! 操纵性能尺度效应及修正
纵性能指数 %&,’&与实船的操纵性能指数通常是 不相同的,它 们 之 间 的 大 小 应 视 具 体 船 形、船 队 而
定。在三峡 葛洲坝间改进船型船队扩大通航能力
! 小尺度自航船模的相似性
自航船模作为实船在水中运动过程的物理模 拟,要求船 模 和 实 船 完 全 相 似,实 际 上 是 非 常 困 难
的,目前只能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满足主要的相 似条件,其中包括几何相似、质量相似、运动相似、水 动力相似、驾驶视角相似以及时间比尺关系。对于 船模和实船不相似部分,则是通过对船模总体性能 进行率定的方法予以修正。
在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中,船模的动力主机和 舵机与实船的负荷特性是不相同的,其运动过程中 的转速变化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水动力相似应满足 船模与实船 运 动 有 相 同 的 傅 汝 德 数(!")、雷 诺 数 (#$),即
!" % &/(’()%/!,#$ %!&(/" 。 水面航行的小尺度自航船模,主要应满足重力相似 (!" 相等)。从上式可看到,同一缩尺模型中,重力 相似时,无法同时满足 #$ 相等,在实际船模试验中 应尽量将船模处于紊流之中,使得模型超过层流达 到临界 #$,其值为%;%"’。
因为当船模与实船的 !" 相等时,船模的 #$ 必然小 于实船的#$,反映在船模水动力特性上,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船模遇到的粘滞阻力大于实船, 为保证航速相似,必然要提高螺旋的转速,这时船舵
深域中操纵性能与实船相似的船模,在有限水深域
中不一定相似。为此,我所在三峡!=!>>船模率定 中,着重进行了与三峡引航道相近水深((?:.)的 浅水操纵性能试验,其试验成果见表!。
深的水域(水 深 !9 倍 船 舶 吃 水 深 度 )中 进 行 的,三 峡工程引航道中水深仅为:. 左右,而三峡通航船 队吃水深 度 却 为8*;<.,属 有 限 深 水 域,有 限 深 水 域对船舶的操纵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无限水
纵性能完全相似,最好是船模与实船的 !"、#$ 水动 力参数都相同,但由于缩尺影响,这是难以实现的。
真实性:" 在水力学量测试验中,往往是独立
地测试各量测点的流速、比降等水力要素。但是,孤 立点的流速、比降值的大小并不能完全反映船舶航 行的难易,船模试验则能反映整个船舶或船队的船 艏、船舯、船尾、左舷、右舷各部分受到复杂水流条件 作用的综合影响。可以说,自航船模是一种特殊的 传感器,它量测的不是各孤立点的水流条件,而是量 测各点流速、比降等水力要素对整个船体作用的合 力,因而,更 能 真 实 地 反 映 船 舶 在 航 道 中 的 航 行 条 件;# 有时会出现按照模型试验成果设计的通航工 程竣工后,船舶实际的通航情况与试验成果不一致 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常规水工、河工 模型量测试验,只反映了无船舶航行时的航道水流 条件。但是,一个航道的水流条件在有无船舶航行 时情况是不一样的。譬如,在鸡扒子滩险整治船模 试验中发现,船模通过某些窄浅断面时,用1K!+L型 电脑流速仪,测得航道底 部 的 流 速 增 加 达 +&, 以 上。可见船舶与航道水流条件的相互作用是不容忽 略的,通过船模试验可反映出船舶驶入某些特殊航 道后引起 的 流 速、比 降 等 水 流 条 件 的 变 化 和 影 响。 因此,自航船模试验可使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更加 真实["]。
从表中可见,船模浅水(( ?:.)操 纵 性 能 试 验 与 无 限 深 水 域 操 纵 性 能 试 验 相 比 ,静 水 航 速 降 低 ,
表! 船队操纵性能试验成果
@AB21! @1+451+C24+/D/-15A4(3)6,A5A6415(+4(6+/D4E/BA5)1!4/E+
水深 (/.
船队
摘要:阐述了小尺度船模试验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船模的相似性、操纵性能、尺度效应及修正、技术特点以及
试验资料分析等,并对各点进行了分析。其中西南水运工程研究所研制的 56!!$7船模驾驶室监控系统(船模轨 迹实时接受装置)及该所进行的与三峡工程引航道水深相近的船模性能试验研究,在船模试验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通过多年的实际运用,均能满足试验研究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其效果较好。
关 键 词:船模;通航;试验
中图分类号:8))%9(#
文献标识码::
自航船模通航试验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比船模试 验,主要用于方案选优,此时对船模与实船相似问题 要求相对不严;二是通航情况预演试验,要求船模与 实船除了几何相似外,操纵性能也要求尽可能相似。
! 通航小尺度船模试验技术优点
直观性:通 航 小 尺 度 船 模 试 验,能 直 接 操 纵 船 模,直接从 岸 台 观 察 船 模 的 运 行 轨 迹 以 及 船 艏、船 舯、船艉在航道中所处的位置,并对各种航行要素和 操纵要素进行实时记录。如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 所在三峡 葛洲坝两坝间改进船型船队扩大通航能 力船模试验研究中,通过船模试验,找出了水田角和 石牌两个航段为三峡两坝间通航的控制航段,因为: 水田角段航行的难度在于航线上过高的纵向流速和 比降,使船队上行航速很低;石牌段的难度在于该 航段转弯半径小,弯道急,操舵角很大,船队上、下行 均困难,如图-所示。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万:方汪拥数赤据(%&’(!),男,四 川 南 部 人,助 理 研 究 员,主 要 从 事 现 代 量 测 技 术 及 通 航 船 模 研 究,( 电 话 )%$)!*##!)()(电 子 信 箱 )
+,- ./012"3124。
I
长江科学院院报
8>>:年
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船模驾驶
处于较强的螺旋桨尾流中,导致船模与实船的舵效
室内观 察 到 的 景 象,其 框 图 如
图!所示。 在 正 态 物 理 模 型 中,时 间
不同;# 船模边界层厚度和附加质量比实船大,船 模船体有较大的面积处于边界层之中,导致水动力
降低,表现为船模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较实船差。就
比尺为 长 度 比 尺 的 平 方 根,可 见船模试验的时间比尺对操纵
通航小尺度自航船模与实船视角相似是一个需 要解决的难题,实船驾驶者是在驾驶室中驾驶,而船 模操纵者相当于在岸边山头上驾驶,二者实际感受 是不一样的:从驾驶的视角位置看,对船模操纵者有 利因素是视野更加广阔,能观察到航道更远处的情 况,也无实船驾驶者的不安全感;不利因素是不可能 像实船驾驶者那样近距离观察水情,对船模操纵的 真实性产生一定影响。西南水运工程研究所研制的 56<!$7船模驾驶室监控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船模视 角相似这一难题。该系统通过安装于船模驾驶室内 的超小型彩色摄像装置、监视信号发射装置以及设 置在岸边的彩色监视信号接收系统,对船模的航行 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能在船模航行过程中,从岸台显
的船模试验研究中,西南水运工程研究所采用的船
舶模型,其操纵性能指数 %&,’&均比实船的操纵性 能指数小,通过采用以下%种方法加以修正:" 减 小船舵面积,降低舵效和回转阻力矩;# 改襟翼舵 为普通舵,减小舵效;$ 对船体和船舵的某些部位 进行局部加糙,以改变其水动力特性。
由于缩尺的影响,小尺度自航船模的操纵性能
下降幅度相近。从无限深水域到有限深水域((?: .),九驳船队模拟计算的 %&从!*<J9增大到!*9J>, 增大了!;*9>F,’&从>*I:9增 大 到>*;%J,增 大 了 <8*99F;船模在无限深水域与在有限深水域((?:
第-期
汪拥赤 等 通航小尺度船模试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