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ppt课件

禁忌症者; (4)急性传染性肝炎; (5)胆管空肠吻合术后者。
ppt精选版
37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8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9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0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1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2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3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25
经胃镜治疗 3.食管、胃异物:经胃镜圈套、钳夹取出
ppt精选版
26
ppt精选版
27
ppt精选版
28
经胃镜治疗
4.食道、胃良恶性狭窄:球囊、探条扩张及支 架治疗
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道恶性狭窄
ppt精选版
29
ppt精选版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ppt精选版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③妇女妊娠期,曾做过盆腔手术及患盆腔 炎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慎重进行, 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
ppt精选版
17
④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 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者;
⑤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腹部大动 脉瘤、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 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ppt精选版
37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8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9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0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1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2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3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25
经胃镜治疗 3.食管、胃异物:经胃镜圈套、钳夹取出
ppt精选版
26
ppt精选版
27
ppt精选版
28
经胃镜治疗
4.食道、胃良恶性狭窄:球囊、探条扩张及支 架治疗
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道恶性狭窄
ppt精选版
29
ppt精选版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ppt精选版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③妇女妊娠期,曾做过盆腔手术及患盆腔 炎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慎重进行, 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
ppt精选版
17
④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 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者;
⑤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腹部大动 脉瘤、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 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消化内镜新进展及临床应用通用课件

指导治疗
超声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 用于指导治疗,如确定病 变的位置和深度,为手术 提供参考。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无创检测消化道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是一种无创的 检测方法,通过发射激光束到消 化道表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
光信号,进行分析。
高精度检测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能够检测到消化 道表面的微小变化,如微小隆起、 凹陷等,并且能够测量出这些变化 的深度和形状。
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消 化内镜的操作,减轻医生的工作 负担,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智能病理分析
人工智能可以对消化内镜获取的 病理组织进行自动分析,帮助医
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
远程医疗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1 2 3
远程诊断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医生可以在线对消化内镜图 像进行分析和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 高效的服务。
消化内镜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通用课件
• 消化内镜技术概述 • 消化内镜技术新进展 • 消化内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消化内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消化内镜临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 消化内镜临床应用的前景展望
01 消化内镜技术概 述
消化内镜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消化内镜
第二代消化内镜
第三代消化内镜
诊断准确性提高
由于图像清晰度的提高, 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病 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患者体验改善
高清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减 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提高患者的体验。
放大消化内镜技术
观察消化道黏膜细节
放大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将图像放大,使医生能够观察到消化道黏 膜的微小细节,如微小血管、表面结构等。
诊断早期病变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 检查方法,通过口服 胶囊进行胃肠道检查。 胶囊内镜具有无痛、 无创、安全、便捷等 优点,适用于不愿接 受传统胃镜或肠镜检 查的患者。
《消化内镜治疗》课件

消化内镜治疗案例三:胃癌
总结词
胃癌的消化内镜治疗以早期发现和切除癌变组织为主,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 量。
详细描述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消化内镜治疗胃癌的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化疗等。通过早期发现和切除癌变组织, 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化疗等辅助治疗措施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应用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消 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
炎、结肠息肉等。
内镜下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 时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现代 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消 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
消化内镜治疗案例二:十二指肠溃疡
总结词
十二指肠溃疡的消化内镜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等 。
详细描述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消化内镜治 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切除病变组织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 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内镜治疗》PPT课件
目录
• 消化内镜治疗概述 •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 • 消化内镜治疗设备 • 消化内镜治疗案例分析 • 消化内镜治疗的未来发展
01
消化内镜治疗概述
消化内镜治疗定义
01
消化内镜治疗是指在消化内镜的 直视下,对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 的方法。
02
它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 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消化道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PPT课件

22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检查前晚进流质饮食,8点后不再进食。 检查当天禁食早餐;下午检查者,早餐可进无渣流食,禁食午餐。 肠道准备。
23
清洁肠道
1.口服药物导泻 2. 清洁灌肠
24
常用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和用法
15
镜下正常胃图像
16
镜下正常十二指肠图像
17
18
术后注意事项
饮食: 未行胃粘膜活检者,检查后禁水1小时,2小时后方可进食。 胃粘膜活检者,术后4小时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检查后常见不适症状:有短暂的咽喉痛、异物感、腹胀。 镜下治疗后注意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19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1
目录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二、胃肠内镜检查 三、常见镜下治疗
2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内镜的发展 电子内镜构造 消化电子内镜种类
3
消化道内镜发展史
消化道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硬式内镜: 1805年—1932年 早期硬式内镜:早在1805年由德国人发明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2.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3.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4.胶囊内镜: 2000年开始
目前国内常用制剂包括舒泰清、和爽、恒康正清、福静清等。 PEG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肠道清洁剂,作为容积性泻剂,通过大量排
空消化液来清洗肠道,不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从而不会导致水和电 解质平衡紊乱。
26
PEG的用法:
在内镜检查前4~6h,服用PEG 等渗溶液2~3L,每10min 服用250mL,2h 内 服完。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检查前晚进流质饮食,8点后不再进食。 检查当天禁食早餐;下午检查者,早餐可进无渣流食,禁食午餐。 肠道准备。
23
清洁肠道
1.口服药物导泻 2. 清洁灌肠
24
常用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和用法
15
镜下正常胃图像
16
镜下正常十二指肠图像
17
18
术后注意事项
饮食: 未行胃粘膜活检者,检查后禁水1小时,2小时后方可进食。 胃粘膜活检者,术后4小时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检查后常见不适症状:有短暂的咽喉痛、异物感、腹胀。 镜下治疗后注意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19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1
目录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二、胃肠内镜检查 三、常见镜下治疗
2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内镜的发展 电子内镜构造 消化电子内镜种类
3
消化道内镜发展史
消化道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硬式内镜: 1805年—1932年 早期硬式内镜:早在1805年由德国人发明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2.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3.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4.胶囊内镜: 2000年开始
目前国内常用制剂包括舒泰清、和爽、恒康正清、福静清等。 PEG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肠道清洁剂,作为容积性泻剂,通过大量排
空消化液来清洗肠道,不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从而不会导致水和电 解质平衡紊乱。
26
PEG的用法:
在内镜检查前4~6h,服用PEG 等渗溶液2~3L,每10min 服用250mL,2h 内 服完。
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为了进一步明确性质或需做内镜治疗者
5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大肠炎症性疾病帮助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病期、严重程度, 追踪癌前期病变的变化
大肠息肉和癌的诊断已明确,需探查有无其他部位存在同时癌同时性息肉 大肠息肉和早期癌须在内镜下摘除或切除治疗
6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用于研究大肠息肉或炎性病变的自然发展史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56
化疗粒子植入57来自ERCP5859
消化内镜的分类(部位)
胃镜 十二指肠镜 小肠镜 结肠镜 胆道镜
1
消化内镜的分类(功能)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共聚焦显微内镜 胶囊内镜
2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是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者,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者 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36
食管狭窄扩张
37
吻合口狭窄
38
吻合口狭窄扩张
39
息肉切除
40
息肉切除
41
息肉切除
42
息肉切除
43
息肉切除
44
息肉切除
45
息肉切除
46
息肉切除
47
息肉切除
48
息肉切除
49
息肉切除
50
APC
51
APC
52
化疗粒子植入
53
化疗粒子植入
54
化疗粒子植入
55
化疗粒子植入
15
胃内异物
16
胃内异物
17
胃内异物
18
食管异物
19
食管异物
20
5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大肠炎症性疾病帮助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病期、严重程度, 追踪癌前期病变的变化
大肠息肉和癌的诊断已明确,需探查有无其他部位存在同时癌同时性息肉 大肠息肉和早期癌须在内镜下摘除或切除治疗
6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用于研究大肠息肉或炎性病变的自然发展史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56
化疗粒子植入57来自ERCP5859
消化内镜的分类(部位)
胃镜 十二指肠镜 小肠镜 结肠镜 胆道镜
1
消化内镜的分类(功能)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共聚焦显微内镜 胶囊内镜
2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是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者,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者 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36
食管狭窄扩张
37
吻合口狭窄
38
吻合口狭窄扩张
39
息肉切除
40
息肉切除
41
息肉切除
42
息肉切除
43
息肉切除
44
息肉切除
45
息肉切除
46
息肉切除
47
息肉切除
48
息肉切除
49
息肉切除
50
APC
51
APC
52
化疗粒子植入
53
化疗粒子植入
54
化疗粒子植入
55
化疗粒子植入
15
胃内异物
16
胃内异物
17
胃内异物
18
食管异物
19
食管异物
20
内镜治疗PPT课件

6
温度止血法
电凝法:用高频电流使组织产生热效应, 导致蛋白凝固而止血。目前多用热活检钳 法电凝。 –除了静脉曲张出血为禁忌外,其他局灶 性出血都适用。应用较广泛。 –先清除血凝块,选择适当的电流强度。 一般调至电极和黏膜面能产生火花有白 烟雾为佳。 –撤去电极再停止通电,可防止烧灼后电 极与黏膜粘连,撤去时撕脱焦痂。
具体方法 –表面药物喷洒法 –局部注射法 –温度止血法 –机械止血法
3
表面药物喷洒法
适用于出血量少、速度慢、弥漫性渗血为主 的病变。方法:将药物直接喷洒于出血处。 缺点:止血持续时间较短,易于复发。 –医用黏合剂 –凝血酶 –收敛剂 –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对弥漫性 或局部渗血有效。最常用。
钳夹止血法
10
内镜下电凝止血术
11
内镜下电凝止血术
12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
13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
14
胃息肉治疗后钛夹止血
15
胃溃疡血管性出血钛夹止血
16
肠息肉内镜治疗后出血的止血
17
结肠息肉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的处理
18
食管平滑肌瘤EMR后钛夹止血
19
直肠巨大息肉EMR后血管性出血
溃疡 –有浅表和深溃疡两类,一般无症状,可 在3-4周内自愈。 –原因:药物的刺激性,注射次数,黏膜 下泄漏程度。
29
硬化疗法的并发症
穿孔 –发生率为1-2%,注射过深,量过多,药物 反应性组织坏死。 –小孔可自愈,大孔死亡率高。
狭窄 –与硬化药剂型、浓度和注射方法有关,血 管旁注射发生率高。
其他并发症 –胸骨后痛、吞咽困难、低热,胸腔积液。
30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概况和作用机制 –1986年首次报道。 –结扎后,固有肌完整,黏膜及黏膜下缺血 坏死,1-4天内有急性炎症反应、血栓形成、 肉芽组织增生及坏死黏膜脱落,形成浅溃 疡,随后瘢痕形成,曲张静脉消失。 –7-14天橡胶圈脱落,静脉消失。结扎后2周 食管壁浅层有纤维化形成,4周侧支循环开 始建立,12周程度最重。
温度止血法
电凝法:用高频电流使组织产生热效应, 导致蛋白凝固而止血。目前多用热活检钳 法电凝。 –除了静脉曲张出血为禁忌外,其他局灶 性出血都适用。应用较广泛。 –先清除血凝块,选择适当的电流强度。 一般调至电极和黏膜面能产生火花有白 烟雾为佳。 –撤去电极再停止通电,可防止烧灼后电 极与黏膜粘连,撤去时撕脱焦痂。
具体方法 –表面药物喷洒法 –局部注射法 –温度止血法 –机械止血法
3
表面药物喷洒法
适用于出血量少、速度慢、弥漫性渗血为主 的病变。方法:将药物直接喷洒于出血处。 缺点:止血持续时间较短,易于复发。 –医用黏合剂 –凝血酶 –收敛剂 –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对弥漫性 或局部渗血有效。最常用。
钳夹止血法
10
内镜下电凝止血术
11
内镜下电凝止血术
12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
13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
14
胃息肉治疗后钛夹止血
15
胃溃疡血管性出血钛夹止血
16
肠息肉内镜治疗后出血的止血
17
结肠息肉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的处理
18
食管平滑肌瘤EMR后钛夹止血
19
直肠巨大息肉EMR后血管性出血
溃疡 –有浅表和深溃疡两类,一般无症状,可 在3-4周内自愈。 –原因:药物的刺激性,注射次数,黏膜 下泄漏程度。
29
硬化疗法的并发症
穿孔 –发生率为1-2%,注射过深,量过多,药物 反应性组织坏死。 –小孔可自愈,大孔死亡率高。
狭窄 –与硬化药剂型、浓度和注射方法有关,血 管旁注射发生率高。
其他并发症 –胸骨后痛、吞咽困难、低热,胸腔积液。
30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概况和作用机制 –1986年首次报道。 –结扎后,固有肌完整,黏膜及黏膜下缺血 坏死,1-4天内有急性炎症反应、血栓形成、 肉芽组织增生及坏死黏膜脱落,形成浅溃 疡,随后瘢痕形成,曲张静脉消失。 –7-14天橡胶圈脱落,静脉消失。结扎后2周 食管壁浅层有纤维化形成,4周侧支循环开 始建立,12周程度最重。
消化内镜PPT课件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消化内镜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提高
诊断准确率。
光学技术与消化内镜的融合
02
发展新型光学技术,如共聚焦显微内镜、光学分子成像等,提
高对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
机器人辅助消化内镜
03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消化内镜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医
生的工作负担,提高手术精度。
消化内镜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软式内镜
早期的消化内镜是硬式内,由于其操作 复杂、痛苦大,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软式内镜逐渐取代硬式 内镜成为主流。软式内镜可以弯曲,操作 简便,痛苦小。
无痛内镜
高清内镜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无痛内镜技术逐渐 普及。通过使用麻醉药物,患者在检查过 程中处于睡眠状态,无任何痛苦感。
高清内镜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细致的 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小肠镜通常通过口腔或肛门插入,经过胃和小肠进行检 查。
小肠镜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 够发现微小的病变。
它可用于诊断小肠炎症、小肠肿瘤等疾病,并可在检查 过程中进行组织活检和微创治疗。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痛、无创的 检查方法,用于检查小肠疾病
。
患者吞下一颗胶囊内镜,胶囊 在消化道内移动,同时拍摄照 片,并将照片传输到外部接收
消化内镜的用途
01
02
03
诊断疾病
消化内镜可以用于诊断各 种消化道疾病,如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结肠炎等。
监测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的消化道疾 病,消化内镜可以用于监 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 果。
预防病变
定期进行消化内镜检查, 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预 防恶性病变的发生。
消化内镜学ppt课件

Mikulitz硬式内镜
Wolf-Schindler半可曲式内镜
纤维内镜
胶囊内镜
二、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的麻醉与监护 △并发症
△内镜检查的麻醉与监护
咽喉部局麻
喷雾法 口含法(胃镜胶) 祛泡剂
镇静与全身麻醉(异丙酚)
△并发症
循环抑制
阿托品 心肺复苏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吸氧
◎大肠镜治疗
止血术 高频电息肉切除术 扩张术 金属支架置入术 粘膜切除术 夹子术 套扎术
取异物术 大肠扭转复位术 肿瘤热疗术
内镜治疗并发症
女
3
性
岁
横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残蒂渗血
内镜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3
女
性
岁
止血夹止血
胆道塑料支架
适
三、内镜检查方法—实践
食管病变 胃部病变 十二指肠病变 小肠病变 大肠病变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胆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内镜下介入治疗
◎大肠镜治疗
◎内镜下介入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术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摘除术 内镜粘膜切除术 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
用于生存期短、经济条件欠佳者
胆道金属支架
用于恶性病变、生存期长、经济条件许可者
谢谢
内镜(endoscopy)
为经体表插入器械,窥视有关脏器的变化。 早期用于诊断,目前已成为介入治疗不可缺少 的工具之一。从最初的硬式内镜至纤维内镜、 电子内镜、胶囊内镜已有120多年历史。
(一)内镜
1.硬式内镜(1805~1932年) 2.半可曲式内镜( 1932 ~) 3.纤维内镜(1957~) 4.电子内镜(1983~) 5.胶囊内镜(2000~) 6.几种新型内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
• 一.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 • (一)硬式内镜(1805~1932年) • 1、1805年德国首先提出内镜的设想,利用烛光做光源, 通过内镜看到直肠和子宫的内腔。 • 2、1868年德国的一位医学家在观看吞剑表演的启发下, 制成第一台胃镜,粗 1.3cm、长47cm的金属管制成,由 于硬部太长,家加上照明不足,无法看到胃腔。 • 3、半可曲式胃镜 1932年 • 近端硬性部和远端软管组成。在胃镜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为可以观察到胃的大部分。以后许多学者又对半可曲式 胃镜作了不少的改进。1950年日本制作了第一代胃内照相 机,从而代替了半可曲式胃镜。
•
•
• 做胃肠镜检查安全吗?
• 消化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所以存在一 定的风险,
•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 • • • • • • •
一、电子胃镜适应症: 1.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 嗳气、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 2.上消化道出血需查明原因,急性、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 尚可同时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随访。 4.食管、胃、十二指肠疑有恶变可能,X线钡餐检查发现病变而不能确诊; 5.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贫血; 6.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及食管、胃手术后需随访复查者,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 病变、术后胃等; 7.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及需电子胃镜进行治疗者(如狭窄扩张、食道支架置入等)。
(二)纤维内镜(1957~)
• 光纤的不断发展,为纤维胃镜奠定了基础。 1957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纤维内镜,从而 开始了纤维光学内镜阶段。80年代日本把 目镜图象传输到屏幕上观看,类似“电子 内镜”
• ( 三)电子内镜(1983年~) • 983年美国首先开发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胃镜, 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经视频处理器处理后 直接在监视器上成像,图象非常逼真,记 录与储存图象与纤维内镜完全不同。 • (四)胶囊胃镜、超声内镜(超声探头、 三维探头)(2000年~)
• 二、电子结肠镜适应症: • 1、有腹泻、下腹痛、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体征,原 因不明者。 • 2、钡盐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者,如狭窄、溃疡、 息肉、癌肿、结核、憩室等;或钡盐灌肠不能解释的病变。 • 3、肠道炎性疾病的诊断与随访观察。 • 4、结肠癌中的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癌前病变的监视, 息肉切除术后随访观察。
• 什么样的患者禁止做胃肠镜?
• • • •
三、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 1.生命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 2.咳嗽、咳痰、大量呕血、胃潴留(因容易引起窒息); 3.腐蚀性食管炎、胃炎
•
• •
4.鼻腔阻塞的患者 (如:严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5.病情危重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6.支气管哮喘病情未缓解者
•
• •
(二)、电子内窥镜 基本结构:主要由内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televisio 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 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CCD就象一台微型摄侮 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 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 电子内镜的基本结构:电子内镜的构成除了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 三个主要部分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 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 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 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 粘膜面射来的光,将此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 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在屏幕上 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彩色粘膜图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CCD图像传感器有两种,其具体 的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略有不同。
• • •
二.内镜的结构和原理 (一)纤维内窥镜 基本结构:以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光学纤维胃镜为例,它由①内镜先端部、②弯曲 部、③导像管、④操作部、⑤导光管和⑥导光管接头组成。
•
成像原理:纤维内镜成像原理是将冷光源的光,传入导光束,在导光束的头端(内镜 的先端部)装有凹透镜,导光束传入的光通过凹透镜,照射于脏器内腔的粘膜面上,这 些照射到脏器内腔粘膜面上的光即被反射,这些反射光即成像光线。这些反射光再反 射至观察系统,按照先后顺序经过直角屋脊棱镜、成像物镜、玻璃纤维导像束、目镜 等一系列的光学反应,便能在目镜上观察到被检查脏器内腔粘膜的图像。 纤维内镜具有许多附件和某些必需的机械装置,以提高其性能。如目镜可以进行屈 光调节,使视野清晰;镜头的方向可以向上、下、左、右地随意调节,以扩大视野范 围,基本上消除了盲区:有送气送水孔,可以给气给水;通过吸引孔可以吸取腔内液 体或气体,使视野更清晰;还可以进行活检及照像。采用冷光源照明,对粘膜不致引 起烧伤。纤维内镜是目前诊断胃肠等疾患的重要器械之一。
•
• •
14.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15.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16.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症有尿潴留史患者;
•
• •
17.严重鼻鼾症及过度肥胖者宜慎重;
18.严重心动过缓患者。
• 电子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点: • 1)操作简单、灵活、方便 • 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疾病 时,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 能在监视器的直视下进行各种操作,使各 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且安全。冈此 操作起来灵活、方便,易于掌握。
•
• •
7.有中度以上的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
8.急剧恶化的结肠炎症(肠道及肛门急性炎症,缺血性肠炎等)、急性腹膜炎等; 9.怀疑有胃肠穿孔者,肠瘘、或有广泛严重的肠粘连者;
• • • •
10.怀疑为手术后腹膜炎或胃肠道肿瘤有广泛肠粘连的患者; 11.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术前肠道准备及检查者; 12.大量腹水患者; 13.严重的高血压患者;
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
• 一.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 • (一)硬式内镜(1805~1932年) • 1、1805年德国首先提出内镜的设想,利用烛光做光源, 通过内镜看到直肠和子宫的内腔。 • 2、1868年德国的一位医学家在观看吞剑表演的启发下, 制成第一台胃镜,粗 1.3cm、长47cm的金属管制成,由 于硬部太长,家加上照明不足,无法看到胃腔。 • 3、半可曲式胃镜 1932年 • 近端硬性部和远端软管组成。在胃镜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为可以观察到胃的大部分。以后许多学者又对半可曲式 胃镜作了不少的改进。1950年日本制作了第一代胃内照相 机,从而代替了半可曲式胃镜。
•
•
• 做胃肠镜检查安全吗?
• 消化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所以存在一 定的风险,
•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 • • • • • • •
一、电子胃镜适应症: 1.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 嗳气、食欲下降等上消化道症状,原因不明者。 2.上消化道出血需查明原因,急性、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病因诊断, 尚可同时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随访。 4.食管、胃、十二指肠疑有恶变可能,X线钡餐检查发现病变而不能确诊; 5.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贫血; 6.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及食管、胃手术后需随访复查者,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 病变、术后胃等; 7.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及需电子胃镜进行治疗者(如狭窄扩张、食道支架置入等)。
(二)纤维内镜(1957~)
• 光纤的不断发展,为纤维胃镜奠定了基础。 1957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纤维内镜,从而 开始了纤维光学内镜阶段。80年代日本把 目镜图象传输到屏幕上观看,类似“电子 内镜”
• ( 三)电子内镜(1983年~) • 983年美国首先开发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胃镜, 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经视频处理器处理后 直接在监视器上成像,图象非常逼真,记 录与储存图象与纤维内镜完全不同。 • (四)胶囊胃镜、超声内镜(超声探头、 三维探头)(2000年~)
• 二、电子结肠镜适应症: • 1、有腹泻、下腹痛、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体征,原 因不明者。 • 2、钡盐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者,如狭窄、溃疡、 息肉、癌肿、结核、憩室等;或钡盐灌肠不能解释的病变。 • 3、肠道炎性疾病的诊断与随访观察。 • 4、结肠癌中的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癌前病变的监视, 息肉切除术后随访观察。
• 什么样的患者禁止做胃肠镜?
• • • •
三、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 1.生命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 2.咳嗽、咳痰、大量呕血、胃潴留(因容易引起窒息); 3.腐蚀性食管炎、胃炎
•
• •
4.鼻腔阻塞的患者 (如:严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5.病情危重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6.支气管哮喘病情未缓解者
•
• •
(二)、电子内窥镜 基本结构:主要由内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televisio 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 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CCD就象一台微型摄侮 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 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 电子内镜的基本结构:电子内镜的构成除了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 三个主要部分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 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 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 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 粘膜面射来的光,将此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 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最后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在屏幕上 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彩色粘膜图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CCD图像传感器有两种,其具体 的形成彩色图像的方式略有不同。
• • •
二.内镜的结构和原理 (一)纤维内窥镜 基本结构:以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光学纤维胃镜为例,它由①内镜先端部、②弯曲 部、③导像管、④操作部、⑤导光管和⑥导光管接头组成。
•
成像原理:纤维内镜成像原理是将冷光源的光,传入导光束,在导光束的头端(内镜 的先端部)装有凹透镜,导光束传入的光通过凹透镜,照射于脏器内腔的粘膜面上,这 些照射到脏器内腔粘膜面上的光即被反射,这些反射光即成像光线。这些反射光再反 射至观察系统,按照先后顺序经过直角屋脊棱镜、成像物镜、玻璃纤维导像束、目镜 等一系列的光学反应,便能在目镜上观察到被检查脏器内腔粘膜的图像。 纤维内镜具有许多附件和某些必需的机械装置,以提高其性能。如目镜可以进行屈 光调节,使视野清晰;镜头的方向可以向上、下、左、右地随意调节,以扩大视野范 围,基本上消除了盲区:有送气送水孔,可以给气给水;通过吸引孔可以吸取腔内液 体或气体,使视野更清晰;还可以进行活检及照像。采用冷光源照明,对粘膜不致引 起烧伤。纤维内镜是目前诊断胃肠等疾患的重要器械之一。
•
• •
14.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15.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16.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症有尿潴留史患者;
•
• •
17.严重鼻鼾症及过度肥胖者宜慎重;
18.严重心动过缓患者。
• 电子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点: • 1)操作简单、灵活、方便 • 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疾病 时,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 能在监视器的直视下进行各种操作,使各 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且安全。冈此 操作起来灵活、方便,易于掌握。
•
• •
7.有中度以上的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
8.急剧恶化的结肠炎症(肠道及肛门急性炎症,缺血性肠炎等)、急性腹膜炎等; 9.怀疑有胃肠穿孔者,肠瘘、或有广泛严重的肠粘连者;
• • • •
10.怀疑为手术后腹膜炎或胃肠道肿瘤有广泛肠粘连的患者; 11.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术前肠道准备及检查者; 12.大量腹水患者; 13.严重的高血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