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全卷共22题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全卷的卷面分为5分。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现在提倡学生写名副其实....的日记,克制我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不给我们看。
B、许多不谋而合,所见略同....的看法,往往蕴涵着某种新颖的科学的理念。
C、舟山群岛地处我国沿海东部南北要道,岛屿星罗棋布....,数也数不清。
D、周润发是优秀的演员,他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2、将下列五个语句填入下文横线上,语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①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
②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③湖水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④在这幽静的湖上,惟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⑤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A、③①②⑤④B、④②①③⑤C、③①⑤④②D、④②③①⑤3、辨析以下句子是否有语病,若有请选择规定的修改符号在病句上修改。
(4分)增补号:调位号:⑵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4、古诗文默写。
(6分)⑴杜甫《望岳》诗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⑵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是,⑶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⑷李白在《行路难》中用连续的动作表现自己内心苦闷和情感变化的诗句是,。
⑸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三峡》一文中是这样具体描述的:“常有,。
空谷传响,哀转久不绝。
”⑹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的虽然衣服单薄,但是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全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5、当太阳、地球、月亮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地球上阴影地区出现月食现象。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贾.人(gǔ) 载.入(zǎi)猿猱.(róu) 巉.岩 (chán)B、饿莩.(piáo) 吮.吸 (shǔn) 飞湍.(tuān) 嫉.恨(jì)C、喧豗.(zhuó) 诅.咒(zǔ)蜕.变(tuì)呕哑.(yā)D、泥淖.(nào)木讷.(nâ)纰.漏(pī)坯.胎(p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缭倒暮霭憔悴连篇累读B、幅射谍报爽朗提纲契领C、敛容扯淡携手摇摇欲坠D、栈道恬然繁芜向偶而泣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D.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B.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填在答题栏内,否则不给分。
一,单选题(30分)1.下列各项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gě)遏制(è)遒劲(qiú)膝盖(qī)B.彷徨(páng)彳亍(chù)颓圮(pǐ)青荇(xìng)C.长篙(hāo)漫溯(sù)荆棘(jīng)糯米(nuò)D.火钵(bō)冰屑(xuè)忸怩(nì)凌侮(wǔ)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竞争苍茫寂寥万户侯B.惆怅太息凄婉河泮C.斑斓笙萧坍塌结彩D.典压峥嵘寥廓叱骂3.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句是()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1 / 8D.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夜.缒而出(在夜里)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①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②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③波光里的艳影,是夕阳中的新娘。
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 ①反复②拟人③暗喻④夸张B. ①反复②拟人③借代④夸张C. ①排比②比喻③借代④反问D. ①排比②比喻③借喻④反问7.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 8A.吉祥物是一个骑车的卡通造型。
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082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必须使用黑色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纸交回。
请监考老师把答题卷和作文纸分开装订。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诽谤/傍晚供认/供不应求模棱两可/装模作样B.绯红/扉页茁壮/弄巧成拙签订契约/锲而不舍C.省亲/反省强制/强词夺理塞翁失马/闭门塞听D.偌大/诺言宁愿/息事宁人间不容发/挑拨离间【答案】D【A.bàng|gòng gōng|mómú;B. Fēi|zhuózhuō|qìqiè;C. Xǐng|qiáng qiǎng|sài sè;D. ruònuò|nìng níng|jiān jiàn】⒉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每到“3·15”,广大消费者都有一腔“冤屈”要述说、投诉。
当下的消费维权生态和现实图景不容乐观,这是无庸置喙的。
尚且不论现有的消费维权法规是否完善,单说不少地方相关执法部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的不诉不理,甚至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已使消费者消费维权程序烦琐劳神费时、成本高企,维权之艰难“难于上青天”。
因此,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可以说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A.无庸置喙B.尚且C.为虎作伥D.当务之急【答案】C(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高一试卷-2012-2013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试卷:2012-2013 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2012.10.13)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出题人潘晓燕一【积累整合】(72 分)(一).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20 分)1 舸 A gě B kē2 惘 A wng B wǎng3 寥 A liǎo B lio4 遒 A qi B qiǔ5 遏 A B y6 圮 A qǐ B p C pǐ7 彳 A zh B ch 8 亍 A zh B ch9 溯 A s B shu 10 篙 A gāo B gǎo C hāo11 瓦菲 A fěi B fēi12 箕 A jī B j13 侮 A wǔ B rǔ 14 叱 A ch B zh15 炖 A dūn B dn 16 缒 A zhuīB zhu17 佚 A zh B yīC y 18 阙 A qu B quē19 逢孙 A fng B png 20 创伤 A chung B chuāng(二).依据课文,选出书写正确的一项(10 分)21 A 寥廓 B 廖廓22 A 碾了三翻 B 碾了三番23 A 阕秦 B 阙秦24 A 漂泊 B 缥泊25 A 班斓 B 斑斓26 A 笙箫 B 笙萧27 A 漫朔 B 漫溯28 A 峥嵘岁月 B 争荣岁月29 A 偏袒扼腕 B 偏胆扼腕30 A 变徵之声 B 变徽之声(三).结合课文,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20 分)31 沉浮 A 上升和落下 B 盛衰32 百侣 A 很多伴侣 B 很多同学33 彳亍 A 走走停停 B 徘徊34 奉地图匣 A 拿着 B 两手恭敬地捧着35 以次进 A 接着 B 按照36 书生意气 A 意志和气概 B 偏激的情绪37 将焉取之 A 它 B 哪里38 贰于楚 A 不信任 B 从属二主39 行李之往来 A 使臣 B 出门带的物品40 行李之往来 A 取独B“的”41 唯君图之 A 只有 B 希望42 微太子言 A 没有 B 如果没有43 失其所与 A 给 B 亲附44 吾其还也 A 还是 B 难道45 血濡缕 A 下裙 B 沾湿46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A辞谢 B 谢罪47 操其室 A 剑B 剑鞘48 诸郎中执兵 A 宫廷侍卫 B 年青人49 忤视 A 正眼看 B 偷着看50 顾计不知所出 A 表转折 B 动词(四).按要求选择(5 分)5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诗余等。
2013高一语文月考1试题

2013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2分)一、(9分3分/每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本土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那么,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②首先,是由于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古人把诗歌称为韵文,把无韵的其它文体统称为散文。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于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内容造成的。
诗歌是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的强调诗体形式,认为不是主题内容决定诗体形式,而是诗体形式高于一切,从而否定主题内容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等,脱离了主题内容的形式,就象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于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对社会性问题的思考已经越来越少地为当代诗人所关注,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为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临海回浦高一开学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美轮美奂恍若未闻B. 雕梁画栋琳琅满目漫不经心C. 奄奄一息气喘吁吁鸡鸣狗盗D. 瞒天过海眉开眼笑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文化的血脉,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D. 虽然天气寒冷,但他依然坚持每天跑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一组是()A. 恳切恳求恳挚B. 灵巧灵敏灵便C. 纤巧纤弱纤细D. 惊慌惊慌失措惊恐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B. 她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C. 那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平原上。
D. 他的目光如炬,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5.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潇洒自如风度翩翩B. 翩翩起舞洒脱不羁悠然自得C. 洒脱不羁风度翩翩悠然自得D. 风度翩翩悠然自得洒脱不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中“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句中,“兮”字的作用是______。
7.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中,“孤鹜”指的是______。
8.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出自______。
9. 《红楼梦》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句出自______。
10. 《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中,“背影”指的是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欲从事于三仁,可得乎?”孔子曰:“不可得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摭拾(zhí)商榷(quâ)笔杆(gān)汗流浃背(jiá)B.挣脱 (zhâng) 巷道(hàng)甄别(zhēng)六艺经传(zhuàn)C.摇曳(yâ)犄角(jī)啮噬(shì)百舸争流(gě)D.憎恨(zēng)不啻(chì) 弄堂(nîng) 装模作样(m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B.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游吧。
C.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他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D.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一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照马克思崇高而又伟大的人生追求,自私自利、患得患失的人足以斯文扫地。
B、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C、在人生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
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D、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但好大喜功的心理,却往往妨碍人们认识这一普遍的道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相信未来》每一节的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
B.十七八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对父母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的幻想。
C.诗人把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送诸于笔端,显示出一颗绝望中诞生信念的灵魂。
D.父辈、祖辈不仅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6.下列语句最符合春联要求的一项是()A.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B.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C.雪冷霜寒万里劲松曾傲岁,风和日暖千年古柳尚争春。
D.桃红复含春雨,柳绿更带朝烟。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究竟是什么成为淮南王的心魔,一定要放下书卷琴瑟,投进一场力所不及、世人_____的叛乱呢?③市区二手房基本上是小户型的单元房,______是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三五十平米的一室一厅房在交易中引领市场风骚。
A.指责不耻尤其∕甚至 B.指责不齿甚至∕尤其C.指摘不齿尤其∕甚至 D.指摘不耻甚至∕尤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24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而绝江河绝:横渡C.非能水也水:游泳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C.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10.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B.《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来源:学_科_网]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近于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13.翻译下列句子。
(5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4、用“/”线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共16分)雨韵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
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5.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17.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2分)18.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小孤山【宋】谢坊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此障挽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封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9.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