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A 7、A 8、A 9、C 10、A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尼采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ABC3、 BC4、AB5、ABC6、CD7、BD8、BCD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品pdf)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辩证法。
(单选)费尔马哈:机械唯物主义。
(单选)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
配第,中间经济亚当. 斯密的发展,到大卫. 李嘉图结束。
(单选)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多选)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2)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3)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 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3)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的深

它 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有时带给人类的可能是毁灭 性 的灾难 。这 种灾 难对 人 类 而言 就 是 自然 压 迫 ,并 对人类的生存构成 了巨大威胁。可 以想象 ,在远古 时代 的任何地方都 曾发生过类 似 20 04年死亡逾 3 0 万人 的印度洋 大海 啸 、20 0 8年 伤亡 逾 4 0万 人 的汶 川大地震等 自然灾害。每一次沧海桑 田的变迁 ,都 直 接威 胁着人 类 的生 存 。 当今 时代 ,虽 然 人 类 的能 力 已经 发展 到 “ 可上九 天揽 月 、可下 五 洋捉 鳖 ” 的 地步 ,但是 ,自然界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依然 有 增无 减 。如 :环 境 污 染 、 温 室 效 应 、资 源 危 机 、 生态危机、人 口爆炸、传染性疾病肆虐等问题都对 人类 的生存 构成 了严 峻挑 战 。对 于 这些 问题 如果 处 置 不 当 ,人类 极 有可 能最 终会 在 某 些 或所 有 这些 自 然 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走 向灭亡。这决非是杞人忧天 式 的危 言耸 听 , 自古 至今 已有万 千 物 种从 地 球 上彻 底 消 失 ,其 中 ,每 一 次 的 灭 绝 都 为 人 类 敲 响 了 警钟。 第 二重 威胁 来源 于 社会 压 迫 。人 类不 仅 是 自然 的产 物 ,而且还 是社 会 的存 在 物 。社 会 在把 人 类超 拔 出动物界 的同时 ,也 对人 类 进行 着 社 会压 迫 ,从 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在阶级社会 中,统治阶级残 暴 的统治 ,总是 激起 被统 治 阶级 无 数 次 如火 山 爆发 般 的强烈反 抗 ;此外 ,统 治 阶级 之 间也不 断 进 行长 期 的兼并与掠夺 ,并 由此引发大规模 的战争 ,每次 战争过后总是山河 破碎 、生灵 涂炭, “ 榛榛莽莽 , 如天地初辟 。 ”近、现代 的两次世界大 战,更是 把 整个人类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自一战以后 ,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先进武器层 出不穷 ;特别是 自 二 战 以来 ,世 界许 多 国家都 已经拥 有 或 正在 努 力 拥 有核 武器 ,其 总量 仅在 当前 就 可 以把 整 个地 球 毁 灭 许多次。除此之外 ,集束炸弹、贫铀炸弹、电磁脉 冲炸 弹 、石墨 炸 弹以及 包括 各 种 生 化武 器在 内 的许 多杀伤力极强 、破坏力极大的新式武器 已被越来越 多的国家所拥有。 目 ,人类非但 没有彻底摆脱战 前 争 的 威 胁 ,相 反 ,战 争 的 阴 云 始 终 笼 罩 着 整 个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考点汇总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多选]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单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多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单选]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简答]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为了进行斗争,我 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 力量拧成一股绳,并 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 一个攻击点上。”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820.11.28—1895.8.5)出生 于莱茵省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17岁 时,由于父亲的坚持而辍学习商,这 使恩格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贫苦的工 人群众。1842年他写作了《英国工人 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 人群众的残酷剥削。1845年,在英国 曼彻斯特时,他更是深情地告诉工人 青年恩格斯 们:‚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 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 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 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 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1818-1883)诞生在一个富裕 的家庭。他的家乡莱茵省是当时德国经济 和政治最发达的省份,他后来上大学的波 恩和柏林也是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 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 上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就积极为政治上 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 辩护;而当他实现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 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就自觉地站在工 人阶级的立场上,就对‚劳动生产了宫殿,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的现状作了有力 的鞭挞,对‚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 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充满了 信心。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的发展趋势 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 实践
示意图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千年交替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处在()。
A.孕育成长阶段 B.自由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本质和规律B.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C.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D.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表明()。
A.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合机器大生产B.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C.资本主义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9.在19世纪的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一种()。
绪论:马克思主义

(1)六大缺口 星云假说、均变论、变量数学、 六大缺口:星云假说 均变论、变量数学、 六大缺口 星云假说、 氧化还原论、元素周期率的发现、 氧化还原论、元素周期率的发现、胚胎学的创立 (2)“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定律 细胞学说 • 生物进化论
费尔巴哈
back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1723-1790) 亚当-斯密(1723-1790)
大卫·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1772-1823) (1772-1823) back
法英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17601760-1825
傅立叶
17721772-1837
欧文
17711771-1858 back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
1844年 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 身的合作。 身的合作。 1845年 合著《神圣家族》出版, 1845年2月,合著《神圣家族》出版,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 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同年11月至次年5 11月至次年 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广泛地阐述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 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 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 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 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 根据马克思、 1847年1月,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 斯的提议, 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 月中旬, 1848年2月中旬,两人共同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 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同事也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同事也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阶段,两人相识后, 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阶段,两人相识后,还 共同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共同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 级解放的斗争。 级解放的斗争。在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有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 理论。 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

2012-2013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讲授重点、难点课程的重点、难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专题重点:(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4)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努力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专题难点:(1)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论述问题;(2)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进一步解读问题;(3)关于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问题;(4)关于对马克思主义曲解的两种主要表现的分析;(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问题;(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问题。
第1专题辩证的唯物论本专题重点:(1)世界的物质性;(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本专题重点:(1)关于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2)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第2专题唯物的辩证法本专题重点:(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3)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4)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本专题难点:(1)关于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2)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问题;(3)关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4)关于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第3专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本专题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3)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6)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专题难点:(1)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2)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选择论”、“重构论”的原则界限;(3)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多元论”的问题;(4)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主义的问题;(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 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 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 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 件。 工业革命 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 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力还要多,还要大。 力还要多,还要大。
盘 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否定其历史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
青年 马克思
晚年 马克思
对立论
马克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恩格斯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 ■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 , 犹如一整块钢铁, 是肢解不了的。 犹如一整块钢铁 , 是肢解不了的 。 谁想去掉它的任何一个基本前提、 谁想去掉它的任何一个基本前提 、 任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谁就必然 离开客观真理。 离开客观真理。
英国、 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 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 沙尔傅立叶(1772-1837) 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 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 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 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 罢工 ↓ 自发、 自发、零散 ↓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的进一步解读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创造者、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 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 点和学说的体系。 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 从狭义上说,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广义上说,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 对它的发展, 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着的马克思主义。 着的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 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 放条件的学说。 放条件的学说。 十 月 革 命 中 国 革 命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科学社会 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示意图
哲学 马 克 思 主 义 科学 …… …… 主义 政治经济学 经济 政治 文化 科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 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 特征。 特征。
1831年在法国里 年在法国里 昂工人举行了第一 次起义, 次起义,1834年 年 举行第二次起义; 举行第二次起义;
1844年在德国 年在德国 西里西亚纺织 工人举行起义。 工人举行起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工人的起义失败 ↓ 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实践经验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 系统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 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体条件 、
马克思
恩格斯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密切联系在一起。 密切联系在一起。 19世纪 年代后半 世纪40年代后半 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纪 年代后半——“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6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 年代中期 第一国际 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 年代前半期恩格斯——第二国际的活动, 第二国际的活动, 年代前半期恩格斯 第二国际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 紧密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现实基础。 紧密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现实基础。
绪论教学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3、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进一步解读 (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科学 理论体系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 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本课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基本原理的展开与应用
★本课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
马克 思主 义最 根本 的世 界观 和方 法论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 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 和乔 黑格尔(1770-1831) 和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 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 始成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始成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19世纪 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 世纪30至 年代 英国、法国、 年代, 世纪 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8年在英国爆发 年在英国爆发 了延续长达十余年 的、全国性的工人 运动——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 运动 宪章运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规律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本课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章资本主义 第四章 资本主义 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 济学
基本 原理 的展 开与 应用
第五章资本主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 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社会主义 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 是人类最崇高的 社会理想
人类社 会
精神世界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 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 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 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 颠倒了。 颠倒了。
宗教幻 想创造 出来的 那些最 高存在 物只是 人的本 质的虚 幻的反 映。
西方有 个极乐 世界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 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 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 学共产主义。 学共产主义。物质财富极大 丰富、 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 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的共产主义社会, 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个主要组 成部分在马 克思主义理 论体系结构 中的地位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 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 解的马克思主义。 解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 继承和发展并推进到新的阶段马克思 主义即列宁主义,以及由毛泽东、邓 主义即列宁主义,以及由毛泽东、 小平、 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 程中, 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 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