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实施报告

合集下载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逐渐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就分布式光伏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从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可行性首先,我们将分析分布式光伏的经济可行性。

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减少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节约能源开支。

此外,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采用网上发电的方式,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力公司,实现电力的“两用”。

这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和家庭的电费成本,还可以为公司和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

其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分布式光伏产业将得到更多的扶持和鼓励。

政府对分布式光伏的补贴力度将加大,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成本。

此外,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可以实现显著的回报。

二、环境可行性分布式光伏系统使用太阳能发电,无需燃料,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能够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此外,分布式光伏系统不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降低了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质量。

三、技术可行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效能不断提升。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转化效率不断提高。

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光伏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

此外,智能电网的推广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然而,要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可行性,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光伏发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阴雨天气或夜晚,太阳能转化效率明显降低,影响系统的发电能力。

此外,分布式光伏系统需要大量的占地面积,对土地资源需求较大。

因此,在城市等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部署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结起来,分布式光伏具备较高的经济、环境和技术可行性。

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布式光伏系统有望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们也要正视其中的挑战,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系统设计,为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正文]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热点。

而分布式光伏系统作为一种将光伏发电与电力系统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将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三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二、技术可行性1.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基本原理分布式光伏系统由多个独立的光伏发电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可以分布在建筑物的屋顶、墙壁或其他适宜的场所。

各个发电单元通过直流电线路与逆变器相连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力系统的主电网连接。

这种系统架构有效解决了传统光伏系统中长距离输电带来的电能损耗问题。

2. 技术支持保障现今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厂商的支持。

各种类型的光伏电池、组件和逆变器都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需求。

此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相对简单,可以通过相应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发电功率和设备工作状态。

这些技术保障措施为分布式光伏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

三、经济可行性1. 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分布式光伏系统受到政府各级政策的支持和倡导。

许多地区的政府鼓励个人和企业采用分布式光伏系统,推出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和补贴措施。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从而降低电费支出。

2. 投资回报率分析根据市场数据和实际案例分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报率相较于传统光伏系统更为可观。

在适宜的阳光资源和电价条件下,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可以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

而且,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

四、环境可行性1. 清洁能源的贡献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将其转化为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由于光伏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因此分布式光伏系统对于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各国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和评估。

二、市场概述1. 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行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光伏发电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首选方案。

2. 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备受关注。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进行能源的储存与输送,具备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可靠的运行保障。

2. 经济可行性a. 政策利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导向,政府对其给予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具备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收益回报。

b. 投资回报率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回报率高,可带来年均稳定收益,经济效益可观。

3. 社会可行性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项目实施方案1. 选址与规模a. 选址要考虑太阳能资源丰富度、电网接入情况以及负荷需求等因素。

b. 项目规模应根据用电需求和选址条件来确定,合理配置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

2. 设备采购与建设a. 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选购要注重品质和性能的稳定性。

b. 建设过程中需确保施工质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运营与维护a. 建立完善的运营与管理机制,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b. 定期进行光伏组件清洗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

五、风险及应对策略1. 政策风险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可能会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支持力度产生波动。

应加强政策监测与预警,灵活应对政策变化。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行性,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和原理: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利用安装在建筑物、社区或农田等分散的光伏发电装置,进行电能的发电、传输和利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等构成。

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通过电池储能系统进行储存,最后接入智能电网进行分配和利用。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1. 环保节能:分布式光伏发电不消耗化石燃料,不产生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形式。

2. 降低能源传输损耗: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近距离供电,减少能源传输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提高能源安全性: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能源生产分散到多个点,增强了能源系统的韧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能源供应风险。

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在就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发展方面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挑战:1. 初始投资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购买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初期投资较高,对资金要求较大。

2. 安装空间限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如果缺乏足够的空间或建筑条件不适宜,可能会限制其应用。

3. 储能技术不成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储能技术的支持,目前储能技术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4. 网络接入难题: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接入智能电网,但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营尚不完善,网络接入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四、解决方案:1. 资金支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资金支持,降低初始投资成本,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可行性报告一、背景概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分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 光伏技术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板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不断增强,从技术层面保证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可行性。

2. 空间布局和容量规划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顶、太阳能农场等地方安装光伏板,利用已有的空间资源,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通过合理的容量规划和系统设计,可以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并将多余的电能注入电网,实现发电与用电的互联互通。

3. 储能技术支持储能技术对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可行性至关重要。

通过储能设备的引入,可以在夜间或天气不佳时存储过剩的电能,以保证持续的供电。

目前,储能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例如利用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储能装置能够有效地支持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运行。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1. 市场前景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各国在能源政策方面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大幅增加了市场需求。

另外,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实现电力自给自足,通过减少用电成本和售卖多余电能的方式,用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投资回报率使用分布式光伏系统需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包括光伏板、逆变器、储能设备等。

然而,由于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组件价格的下降以及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推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报率逐渐增加。

典型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投资回收,并且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带来可观的收益。

3. 成本效益分析分布式光伏系统降低了电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维护成本。

此外,由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电能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减少了传统电源的输电损耗,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分布式光伏项目作为光伏发电的一种形式,可以在城市和乡村中广泛推广。

因此,本报告将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组件选择:选择高效率的光伏组件,如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

2.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如屋顶安装、地面安装或者建筑一体化安装。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光伏逆变器选择:选择高效率、可靠性强的光伏逆变器,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工作。

4.电网连接:与电网进行连接,并确保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5.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成本: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包括光伏组件的采购成本、安装费用等。

2.收益分析: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售电价格,进行收入的预估。

3.回收期:计算项目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

4.盈利能力:通过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节约能源资源:分布式光伏项目能够从太阳光中获取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3.环境效益:分布式光伏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土地使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还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六、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政府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回报,需要注意政策风险的变化。

2.不可控因素:天气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产生影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3.维护风险: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维护不及时或不到位,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运行效果。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分布式光伏项目是指将光伏电池组件分散安装于建筑物、屋顶或地面等不同地点的发电系统。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利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发电方式,供应给周边的居民和企业。

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三、项目目标和成本估算1. 项目目标:a) 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绿色清洁能源供应b) 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c) 减少CO2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2. 成本估算:a) 建设成本:包括光伏组件采购、设备安装、电网接入等方面的费用。

b) 运营成本:包括日常维护、设备检修、人工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c) 收益预测:根据发电量和电价,估算项目的经济收益。

四、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经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 技术可行性:光伏发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系统安装和维护也相对简单。

光伏组件的效率不断提高,减少了能源损耗,提高了发电效率,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通过出售电力和获取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取收益。

同时,由于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没有燃料成本,相对传统能源发电更具竞争力。

4. 环境可行性:采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该项目将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风险和对策1. 政策风险: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支持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会对项目运营产生影响。

项目方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 技术风险:光伏组件的寿命和效率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发电量和运营效益。

项目方应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以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光伏分布式可行性报告

光伏分布式可行性报告

光伏分布式可行性报告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指的是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建筑物、道路、水体等地方,将发电场所从中心化的电厂转移到需求端,实现分布式发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光伏分布式发电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具备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目前,光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具备高效转换光能为电能的能力。

同时,光伏板的制造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在规模化生产的带动下,设备价格逐渐下降,使得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更具可行性。

另外,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还可以将多个设备进行并网运行,形成综合性的电力系统。

通过先进的微网技术,可以实现光伏发电与传统电网互联互通,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因此,从技术角度上看,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是可行的。

二、经济可行性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具备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建筑物的空间。

当前,许多建筑物的屋顶与墙壁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安装光伏板,不仅可以节约建筑面积,还可以将太阳能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卖给供电公司,获取额外收入。

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减少输电损耗。

传统的电网输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近距离的供电,因此能减少输变电损失,提高供电效率。

三、环境可行性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具备显著的环境可行性。

与传统的燃煤、燃气发电相比,光伏发电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尤其是在城市中,建筑物屋顶、公共场所等都可以安装光伏板,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四、政策支持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在政策层面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鼓励光伏分布式发电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对光伏发电补贴力度加大,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此外,还有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进一步吸引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委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2)1 概述 (3)1.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3)1.3 地理位置 (4)1.4 投资主体 (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 (4)2.2 地区环境保护 (5)3 项目任务与规模 (5)4 太阳能资源 (5)4.1 太阳能资源分析 (5)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 (6)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6)5.1 电力负荷现状 (6)5.2.电站厂址选择 (6)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7)6.1 光伏组件选择 (7)6.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 (8)6.3 逆变器选型 (9)6.4 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12)6.5 年上网电量估算 (15)7 电气 (16)7.1 电气一次 (16)7.2 电气二次 (18)7.3 计量 (20)8施工组织设计 (20)8.1 施工条件 (20)8.2 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 (21)9环境影响评价 (21)9.1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21)9.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 (21)9.3 环境效益 (22)10 节能降耗 (22)11 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23)11.1 投资估算 (23)11.2 经济技术分析 (24)12 结论和建议 (25)12.1 主要结论 (25)12.2 社会效益 (26)13项目汇总表 (28)1 概述1.2 编制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

1.3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X省孝义市X,东经111°、北纬36°56′,年日照数在1500-2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16-5852MJ/㎡,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

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

1.4 投资主体本项目由XX有限责任公司兴建。

X鼎扬电力装修服务注册资金500万元,具有国家专业资质,是一家专业以水力、电力、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电力设施维护、电力使用技术咨询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业致力于水电工程;始终坚持发扬"诚信、创新、沟通"为企业宗旨,以"技术、服务"为立业之本的团体精神,本着“安全第一、服务第一、诚信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奉行“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规模,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安装、调试、培训、维护一站式服务体系。

X电力建设领域主要是以电力能源为主。

“十二五”期间,鼎扬电力逐步向节能环保领域拓展,着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大力拓展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建设。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

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 年4 月1 日起施行。

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推广效应。

依托X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

2.2 地区环境保护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

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

3 项目任务与规模本工程建设于X委楼顶屋面上。

项目总装机容量是50KWp, 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00万kWh。

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X委的楼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320平方米。

4 太阳能资源4.1 太阳能资源分析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5852MJ/m²/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

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倾角32度。

1、吕梁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852 MJ/m2左右,即1444kW·h/m2左右;近7年(2008~2015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5101.8 MJ/m2,即1417.2kW·h/m2。

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3000 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

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

其中,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 MJ/m2左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 MJ/m2左右。

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和14.43%左右。

3、从日平均状况看,10~15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

4、日照时数以7.5 h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占14%以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孝义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X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利用项目。

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32°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00小时。

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5.1 电力负荷现状X委配电服务围年最大用电负荷为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千瓦。

配电区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

变压器台,其中有台,总容量万千伏安。

5.2.电站厂址选择X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选址在X现有的建筑物楼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7)良好的示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6.1 光伏组件选择6.1.1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6.1.1.1 主要性能光伏组件为室外安装发电设备,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要求具有非常好的耐侯性,能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具有高的转换效率。

本工程采用 245Wp 组件。

6.1.1.2 设备主要参数表6.1 太阳电池组件技术参数注:上述组件功率标称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1000W/m2、太阳电池温度 25℃6.2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6.2.1 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本项目计划于X委楼顶安装面铺设光伏发电系统,楼顶可铺设电池板面积约为320平方米,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50kWp,装机容量约50MW。

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 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

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

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配置光伏阵列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汇流箱的输出经直流线缆接至配电房直流配电柜,经直流配电后接至并网逆变器,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配电柜接至防逆流控制柜,输出0.4KV,50Hz三相交流电源,实现用户侧并网发电功能。

6.2.2 倾角的确定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X本地太阳辐射资源情况,保持原有建筑风格,村委顶屋面采用32度倾角布置。

6.3 逆变器选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

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件转换为直流电力,在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载供电,剩余电力馈入电网,兆伏新能源生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根据天气变化自动启停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使逆变器自动停止工作并安全与系统脱离。

逆变器的控制选用电压型电流控制方式,输出基波功率因数大于等于97.8%,电流各次谐波不得大于3%。

图6-2 ZEVERSOLAR逆变器外观图逆变器具有以下特点:和谐电网•零电压穿越功能•有功功率连续可调(0~100%)功能•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围超前0.9至滞后0.9高效发电•含变压器最高转换效率达97.0%•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方案灵活• 25℃~+55℃可连续满功率运行•适用高海拔恶劣环境,可长期连续、可靠运行•加热除湿功能(可选)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6-2 ZEVERSOLAR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选择使用的阳光电源的 ZEVERSOLAR电站型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高达98.7%;户型、户外型、集装箱型产品设计;适用于大中型电站项目,具有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并网要求、发电量高、可靠稳定的特点。

图6-3 ZEVERSOLAR逆变器外观图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6-3 ZEVERSOLAR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型号 ZEVERSOLAR 输入数据最大直流输入功率(W)17kWp直流输入电压围,MPPT(V)450-82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90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流(A)130输出数据额定交流输出功率(W)50kW额定电网电压 (V) 440Vac最大交流输出电流(A)80电网工作频率围(Hz)50/60功率因数0.95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3%效率最大效率(%)96.6%欧洲效率(%)95.7%保护功能过/欠压保护,过/欠频保护,防孤岛效应保护,过流保护,防反放电保护,极性反接保护,过载保护,过温保护防护等级及环境条件6.4 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6.4.1 光伏方阵容量以X委为例进行设计,楼顶并网发电系统将采用分布式并网的设计方案,单台并网逆变器装机容量为50KW,容量50kW的太阳能电站通过1台 ZEVERSOLAR 并网逆变器接入 0.4kV 交流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