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解题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有机合成注意事项

有机合成注意事项

有机合成注意事项
1.旋转蒸发使用时,必须上锁扣。

2.硅胶拌样旋干时,必须堵棉花。

3.加压过硅胶柱时,必须上锁扣。

4.搅拌子记得放进去,也记得拿出来。

5.回收产物时,事先称量瓶子重量,避免折腾。

6.反应开始前和结束后都要取标准样品作为对照,避免反应开始了还没取样。

7.反应是否用加冷凝管或氩气、氮气保护要看反应物、溶剂性质以及温度综合考虑。

8.该滴加的反应切不可快速倒入反应物以图省事。

(温度控制好,往往反应伴随放热)
9.移液枪用完后把枪头打掉,量程调节到最大并悬挂,切勿倒着放。

10.点板时点要均匀,别太浓或太稀,并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确定目标分子:首先,明确题目给出的目标分子,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 逆向合成:采用逆向思维,从目标分子开始,逐步拆分其结构,选择合适的中间体,直到找到起始原料。

3. 熟悉反应类型: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以便在合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反应。

4. 利用题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寻找可能存在的提示或限制条件,如使用某种催化剂、在特定温度或压力下的反应等。

5. 优化合成路径:考虑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合理安排反应步骤,优化合成路径。

6. 考虑产物的稳定性:在选择合成路径时,应考虑到最终产物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变化。

7. 逻辑推理:根据已知的化学反应和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可能的反应产物。

8. 验证答案:完成合成路径后,通过正向反应机理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9. 练习与总结:多做相关练习题,总结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0. 寻求帮助:如遇到困难,可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寻求帮助。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机合成注意事项

有机合成注意事项

有机合成中常见郁闷操作1. 爬板时,忘记取出TLC板,直到溶剂爬到头。

2. 忘记称量瓶重。

3. 分液时忘记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回头一看什么都没了。

4. 过柱子的时候把产物给弄没了。

5. 柱子走干了。

6. 旋蒸的时候,含产物的烧瓶一头扎进水浴锅。

7. 旋蒸的时候忘开真空…..。

8. 旋蒸时不停的暴沸。

9. 把反应液倒进旋开塞子的分液漏斗。

10. 搅拌子连同反应液一起到进分液漏斗,结果搅拌子搞破分液漏斗。

11. 做NMR时,仅有氘代溶剂,忘加…。

12. 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多个样品不写标签,第二天后悔莫及。

13. 忘记开循环水。

14. 相信溶剂绝对纯净绝对无水。

15. 直道要处理反应时,发现少加一底物。

16. 投料时,加错原料。

17. 投料前不确认原料。

18. 投料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瓶小了。

19. 淬灭反应时,发现反应瓶太小了。

20. 取样时,搞破瓶子。

21. 计算投料配比时,没有考虑原料的含量。

22. 计算投料配比时,搞错一个小数点。

23. 相信一个不可靠的反应能发生奇迹。

24. 分液时,把产物层丢弃。

25. 搅拌子打破瓶子。

26. 为取出产物,惟有搞破瓶子。

27. 反应瓶滑进油浴锅。

28. 多组分平行试验,混乱了批号。

29. 过夜反应时,循环水管从冷凝器上脱落。

30. 洗瓶子时打破瓶子。

31. 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有气体释放的反应。

32. 萃取时,死活不分层。

33. 切钠块时,打了一个喷嚏。

34. 打开冰箱,忘记关;从冰箱取出试剂,忘记归。

35. 别人拿走你称量好的瓶子。

36. 温控失灵。

37. 冲料。

38. 减压蒸馏暴沸。

39. 使用乙醚,老打瞌睡。

40. 爬板时,别人偷偷的把你的板掉个头。

41. 做减压蒸馏,突然跳闸,倒吸了。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

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附答案)如何从原料出发去合成有机物呢?一种是通过对比,找出原料与目标产物的区别点,区别点就是变化点,然后从原料出发去合成目标产物。

还可以从目标产物入手。

分析若得到此产品,最后一步应是什么反应,这步反应的反应与原料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从后往前将原料与产品联系起来。

记住合成题的正确解答必须有扎实的有机基础知识作前提。

一、总的解题思路关键在于:1. 选择出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

2. 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变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合成路线的推导,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推法”和“反推法”,而“反推法”较常用,该方法的思维途径是:(1)首先确定所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类型,以及题中所给定的条件与所要合成的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2)以题中要求的最终产物为起点,考虑这一有机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甲经过一步反应而制得。

如果甲不是所给的已知原料,再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乙经一步反应而制得,一直推导到题目中所给定的原料为终点,同时结合题中给定的信息。

(3)在合成某一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应当在兼顾原料省、产率高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掌握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

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

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四条。

(1)一元合成路线(官能团衍变)R —CH═CH 2 →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2)二元合成路线OH H C OH H C ClH C Cl H C CH CH OH CH CH 2|2|O H 2|2|Cl 22O H 23222-−−→−-−−→−=−−→−++-水解加成消去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⑷改变官能团的位置3|3HBr 23HBr 223CH Br H C CH CH CH CH Br CH CH CH +-−−→−=−−→−加成消去 2. 官能团的引入⑴引入羟基(—OH )方法: 、 、 、 等。

有机合成注意点

有机合成注意点

饱和食盐水溶液:
有利于干扰乳化,并且可以除去除去溶于有机相中的水,达到干燥“有机相”的效果。

含1个手性碳原子(不含有其它手性因素)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TLC分不开。

含2个手性碳原子(不含有其它手性因素)存在2对对映异构体,2对非对映异构体(即差向异构体)。

由于对映异构体TLC分不开,非对映异构体条件合适一般TLC可以分开,所以可以看到2个点。

淬灭的目的:
因为有的化学反应某一反应物是过量的,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目标产物已经获得,该过量反应物继续存在的话会进一步反应生成不希望的产物,所以需要淬灭。

淬灭的原理是用另一种更易与该过量化合物反应的化合物与之反应,从而将其从体系中除去。

固体产物呈油状物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产物很不纯,有很多杂质;
b)产物中含有溶剂,特别是包含了高沸点的溶剂;
c)产物熔点较低,又含有一些溶剂, 熔程变大而不易结晶。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机合成题是各类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而且所占份量较大(一般在20~40分之间)。

有机合成所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种能力型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感。

有机合成的任务是建造有机分子。

它通常要运用官能团移位、官能团转换、官能团形成、消除官能团、增长碳链、缩短碳链、重组碳架、环合和开环等手段来实现。

因此,将有机反应按上述要求分类、归纳、熟记、并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是做好有机合成题的基础。

有机合成的方法是逆合成原理。

解有机合成题的基本步骤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运用逆合成原理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剖析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看它含有哪些官能团、它间之间的相对关系或位置如何,并联想出相关的合成反应。

然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逆推分析。

用切断法推出其前体,前体的前体……,直到题目指定或可选的原料为止。

在进行逆推分析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如何构成目标分子所特有的骨架(碳键的增长和缩短,碳环的形成与开环,骨架的重排等);2、如何在指定位置引入特定的官能团;3、如何满足一定的立体化学要求。

有时目标化合物中没有官能团,此时要在它的适当位置生长出一个易被切断或交换的官能团,然后再进行剖析。

生长的官能团应是易消除的官能团。

在逆推过程中,切断的一般原则如下:(1) 应有合理的切断依据,即“能合才分”,也就是说切断必须有可以连起(成键)的反应为依据;(2) 有碳—杂键时,一般在碳—杂键处切断;(3) 凡涉及官能团时,则在官能团附近切断,如果是由两种官能团形成的官能团,应切断为原官能团;(4) 通过官能团转换(简写为FGI)逆推到适当的阶段再切断;(5) 切断应尽可能遵循最大程度简化的原则,一般在分子的中央处切断、在有支链处切断、在对称处切断等。

第二步:以剖析为依据,写出合成设计方案在逆推分析的基础上,将剖析时的逆向过程正过来,为每步反应加上试剂和反应条件,即得初步的合成路线。

浅谈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

浅谈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

浅析解答《有机合成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机合成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其实有机合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碳原子骨架的变化,例如碳链的增长和缩短、链状和环状的互相转化;其二是在碳链与碳环上引入或转换各种官能团,以制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有机物。

考查有机合成实质是根据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从而达到考查官能团性质的目的。

下面简略谈一谈有机合成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希望能给各位学生以帮助。

一、理清解题思路1. 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何类有机物,与哪些基本知识和信息有关;2. 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及碳链或碳环的组成;3. 再次根据给定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出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方法,尽快找出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4. 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的合成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 官能团的引入: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是联系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

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架的终南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键的引入。

(1)引入羟基(-OH)①醇羟基的引入:烯烃与水加成、卤代烃水解、醛(酮)与氢气的加成、酯的水解等。

②酚羟基的引入:酚钠盐过渡中通入CO2,的碱性水解等。

③羧羟基的引入:醛氧化为酸(被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氧化)、酯的水解等。

(2)引入卤原子:烃与卤素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等。

(3)引入双键: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键、醇的氧化引入C=O键等。

2. 官能团的消除:(1)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3)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3. 官能团间的衍变:掌握官能团衍变的主线(常见有两种途径)(1)(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与反应条件选择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与反应条件选择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与反应条件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反应和化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以及在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 功能团的引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首先需要引入特定的功能团,如醇、醛、酮等。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和合成路径来实现。

2. 结构的细化:在引入功能团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化合物的结构,例如通过加入取代基或环的形成来改变分子的形状和性质。

3. 功能团的转化:一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细化,就可以通过功能团的转化来进行进一步的合成。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和条件来实现。

4.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时候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改善其性质和用途。

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和条件来实现。

二、反应条件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反应类型: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需要不同的条件。

例如,酯的合成通常需要催化剂和适当的温度,而苯的取代反应则需要酸性条件。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常,反应速率越快,合成反应越容易进行。

因此,在问题解决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条件来实现快速和高效的合成。

3. 产率和纯度:选择反应条件时,产率和纯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高产率和高纯度的合成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利用率。

4. 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反应可能涉及有毒物质或高温高压条件,需要谨慎操作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选择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选择合适的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效、安全和优质的有机化合物合成。

在解决有机化学题目时,需要仔细考虑合成路径和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解题注意事项
1. 记牢反应条件
(1)“浓硫酸、△”:(浓硫酸、170℃特指乙醇制乙烯)
-CH -- C =C +H 2O 消去反应OH
-COOH +HO -COO -+H 2O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H 2SO 4,△”或“H +,△”也表示酯化反应。

-CH -CH 2-COOH -CH —CH 2 +H 2O 酯化反应
O C =O [ ]OH nCH 3CHCOOH H -O -CH -C -OH +(n-1)H 2O 缩聚反应
n O OH (2)“NaOH (水)溶液,△”:(X 表示—Cl 、—Br 等卤素原子) -C -X +NaOH -C -OH +NaX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C -X +H 2O -C -OH +HX ,HX +NaOH =NaX +H 2O -C -O -+NaOH -COONa +HO -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O
或“H 2SO 4,△”或“H +,△”也表示酯类水解,生成—COOH 和—OH 。

—CONH — + NaOH →—COOH + —NH 2 蛋白质或肽也能发生水解反应。

(3)“NaOH 醇溶液,△”或“NaOH ,C 2H 5OH ,△”:(X 表示—Cl 、—Br 等卤素原子)
-CH -C - C =C +HX HX +NaOH =NaX +H 2O 消去反应
X
X -CH -C - C =C +NaX +H 2O
NaOH +或
有NaOH 的反应,若问涉及的反应类型,则要把“中和反应”也答上。

(4)“Cu (Ag ),△”: 2-CH 2-OH +O 2 2-CHO +2H 2O 氧化反应 2--OH +O 2 2-C =O +2H 2O 氧化反应
-C -OH +O 2 此情景下不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能燃烧,就是氧化反应。

A −→−2O B −→−2O C 是—CH 2—OH → —CHO → —COOH
(5)“光”:指气态烷烃和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CH 4−
→−光CH 3Cl + HCl 2. 牢记官能团的性质: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注意—COOH 、—COO —不能和H 2反应。

(3)“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 =C 、-C C -,加成反应,不是还原反应。

(4)“银氨溶液,△” 或“Ag(NH 3)2+、△”:—CHO 、HCOOH 、HCOO —、葡萄糖,氧化反应。

(5)“新制Cu(OH)2悬浊液、△”:—CHO 、HCOOH 、HCOO —、葡萄糖。

现象为红色沉淀或砖红色沉淀,氧化反应。

(6)-OH 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和FeCl 3发生显色反应,紫色溶液。

OH -Br Br -
(7)和Na 反应:—OH (酚和醇)、—COOH ,通常指的是醇—OH 。

和Na 2CO 3反应:酚—OH 、—COOH ;酚—OH 只能生成NaHCO 3,—COOH 生成NaHCO 3或CO 2。

和NaHCO 3反应:—COOH ,放出CO 2。

和NaOH 反应:酚—OH 、—COOH 、—COO —、—X 。

C =C (1)碳链异构:C —C —C —C C —C —C —C —C 和 、C —C —C C C。

(2)官能团位置异构:C =C -C -C 和C -C =C -C C -C -C -OH 和C -C -C OH
-CH 3-OH -CH 3
-CH 3HO -
(3)官能团类别异构: CH 2=CH -CH 3和 和-CH 3-OH -CH 2OH CH ≡C -CH 2-CH 3和CH 2=CH -CH =CH 2
CH 3CH 2CH 2CHO 和CH 2=CH -CH 2-CH 2OH 等
CH 3CH 2OH 和CH 3-O -CH 3(醚也能水解生成两分子醇)
CH 3COOH 和HCOOCH 3(甲酸甲酯有时也写成CH 3OOCH 或CH 3-O -CHO )
5. 其它:
(1)“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通常是苯环上两个侧链、对位。

(2)“苯环上二氯代物只有三种”、“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通常是苯环上两个相同侧链、对位。

(3)“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三种”通常是苯环上两个相同侧链,间位。

(4)两个C =C 不能相连,C =C=C 。

(5)一个C 原子不能有两个羟基,-C -OH CHO +H 2O
OH 。

(6)=C 不能连-OH ,C =C -OH -CH -C =O 。

(7)CH 2=CH -CH =CH 2和H 2、Br 2加成时,通常是1、4位加成CH 3-CH =CH -CH 3。

若明确指出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1、4位加成;
若明确指出以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都加成CH 3-CH 2-CH 2-CH 3。

(8)“x 元环状化合物”,通常是一种有机物既有-OH ,又有-COOH ,可以分子内,也可以分子间酯化反应。

2-CH -CH 2-COOH -CH -CH 2-C =O +2H 2O
OH
O O O =—CH 2 —- (9)有NaOH 参与的反应,通常生成-COONa 或
-ONa ,银镜反应生成-COONH 4,要得到-COOH 、或
-OH ,需加稀H 2SO 4(或H +
)。

CH2-CH-CH-CH-CH-CHO
OH OH OH OH OH或CH2OH(CHOH)4CHO
(10)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