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醉花阴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7《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7《醉花阴》课件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 “瘦”。“愁”是“瘦”的原因, “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 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 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 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 “睛”点得妙,奇妙结合,相映 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1、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 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3、鉴赏表现方式。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 语,却句句含情,构 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 围,有力地衬托出思 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 重阳佳节孤眠独寝、 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 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 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 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 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 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 香盈袖”,这两句写出 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 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 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 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 香”,菊花的幽香。“盈袖”, 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 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 本来极富乐趣,然而丈夫远游, 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 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 “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 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之作。婚后不久,丈 夫赵明诚便“ 负笈 远游”,深闺寂寞, 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 丈夫。这年,时届重 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 明诚。
朗 诵 体 会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借助 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 写,表现了词人白日 孤独寂寞的愁怀。

课件4: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课件4: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本课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
作者用哪些物象和画面来表达这种愁情别 绪?(小组讨论)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橱、 西风、黄花……
小试牛刀 如果你是李清照,在来年的暮春时节,又会通过哪 些物象和画面来抒写思夫的情绪呢?请展开联想和 想象,拟照李清照的口吻来描述眼前之景,抒发心 中之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 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 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 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 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 宗”。
——郭沫若
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明确: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贺铸)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 士,济南章丘人。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 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太学生赵明诚, 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然而好景 不长,遭遇靖康之变,两人躲避战乱于江 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 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 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 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正易安作也。——《琅嬛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PPT
醉花阴
❖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 词作家,也是中国文
学史上最伟大的女
词人,在女作家中可 谓“空前绝后”,“不 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 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 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 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 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 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 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 共赏。有《漱玉词》。
5、“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
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 从“卷”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 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但 菊花的“瘦”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瘦” 又从何而来?
❖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 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 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 “愁 “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瑞脑消金兽。 令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
瑞脑消金兽。 令 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 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 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课件
亲爱的赵先生: 见字如面。不知远方的你近况如何?你不在身边
的日子里,我好像做什么都不在状态。 屋外稀薄的雾气以及浓密的云层带给我一种压抑、
沉重之感,一股仿若永不会消失的愁悄然爬上我的心 头。一个人在家中百无聊赖,兽形炉中龙脑香烟袅袅 升起,我竟看入了神。今天又是重阳佳节,但这一天 似乎特别漫长,可能是因为你不在身边的缘故吧!终 于熬过了白日,又到了睡觉的时间,我卧在玉枕纱帐 之中,半夜的凉气才刚刚浸透我的全身。这天气,真 凉啊!又开始想念我们在一起的旧时光了!
景物
篱”“酒”“西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 的感受。
(乐景衬哀情)
行动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的心情。
全词没有出现相思之苦的句子,而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 手法将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四、内容小结
内容小结
上阕:重阳佳节,愁苦孤独 下阕:黄昏把酒,哀伤凄苦 伤凄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在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那菊花淡淡 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瑟瑟西风卷起珠帘, 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加消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三、细品词句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沉重、压抑)
何为“醉 花 阴”?
《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词的格式名称), 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上下阕各五句。
词牌作用:分类、固定格式、规定字数 常见的词牌名: 《忆江南》、《虞美人》、《菩萨蛮》、 《清平乐》、《渔家傲》等等
二、词意梳理
醉花阴
李清照
漫长的白天
兽形铜香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一种香料,又称龙脑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ppt课件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ppt课件
诗意的情怀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乱世中的美神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 李清照 词两首 》之《 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 李清照 词两首 》之《 醉花阴 》ppt课 件
之一,泉水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 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 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 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 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 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 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 生活。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把酒” ——饮酒赏菊,乃重阳习俗。 “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借“东篱”赏菊,欲抛开相思之愁。 “把酒”——此为借酒消愁 “东篱把酒”,只为消愁,结果是愁更愁。
下阙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
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
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销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 》ppt课 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1

2019/3/25
请点击
2019/3/25
词眼
• 涵盖内容 • 突出主旨 • 升华意境
2019/3/25

首尾对应之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 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 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 难为怀。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思夫 思乡 思国

2019/3/25
沉哀凄苦 《声声慢》 《永遇乐》 (浓愁哀愁) 《菩萨蛮》
后人评价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 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 ★ 郭沫若为“李清照 的成就为最高。后人辑有《漱玉 纪念堂”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 故居在垂杨深处;漱 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 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 安体”。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 有后主遗风。” 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 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 “婉约词宗”。
初读 注意句读,读准音韵。
默读 参照注释,疏通词意。
范读 体味语言,丰富想象。 齐读 展示画面,感受意境。
2019/3/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板块三:品
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突出节令特征? 3、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 4、词人还运用了哪些人物行动来渲染心情?
2、这首词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
2019/3/25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活泼、生趣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2019/3/25
——李清照《怨王孙》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7醉花阴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7醉花阴 (共30张PPT)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 可谓“空前绝后”,“不徒 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 眉”。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 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后 人辑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 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 体”。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 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 大,人称“婉约词宗”。
帘卷西风——西风乃秋风,西风萧瑟,天气 寒凉,草木含悲,黄花飘零,西风也是秋天 的表征。
上片写重阳节由昼到夜闺房的清冷寂寞。 词人极力渲染白天、黑夜时光的难熬氛围,以 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的殷切。白昼“薄 雾浓云” 是写实,勾画出天气的阴沉;着一 “永”字,则有感觉上度日如年的意思;再描 写香炉烟火尽销的细节,最见闺中女子的百无 聊赖。“玉枕纱橱”,写闺房陈设,也点出秋 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通宵怀人失眠, 就可想而知了。“凉”,不但写出秋的肃杀, 。 更反映出女子因独守深闺而有的凄冷心境。永 昼之愁,到深夜而转浓,也就不言而喻了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 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 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 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 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 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 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 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醉 花 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究 与 点 拨
(6)本课的两首词都抒发了愁苦之情,有何不同?
答: 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声声慢》中作者抒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凄苦哀愁,不是《醉花阴》的闺怨闲愁。《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慢》的感情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使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 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
探 究 与 点 拨
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此处隐去了“采 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 “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
栏 目 链 接
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
探 究 与 点 拨
(3)《声声慢》在开头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好在
哪里?
答 :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个叠字依次表现了词人惘然若失、凄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惨淡、悲戚的心情,使愁绪层层加深。叠字连用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如泣如诉、哽咽难言的音韵效果,如大珠小珠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盘,堪称千古绝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氛围· 气氛
辨析: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一定环境中
栏 目 链 接
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①人们在欢乐的________ 氛围 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双方在友好的________ 气氛 中进行了会谈。 (2)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预 习 检 测 辨析: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悲切。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 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①风声________,墓地凄然悲凉。 如泣如诉 ②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 袅袅,________。 不绝如缕
预 习 检 测
2.写对字形
ruì ( 瑞 )雪 tuān(湍 )急 i( ) 揣 挣chuà
nɡ( 充yí 盈 ) nɡ( 楹 )联 yí
消 xiāo( 销 xiāo( xiāo( 逍
jiān(兼 jiān(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
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探 究 与 点 拨
(4)借景抒情。
抒情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
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
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 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 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楚,也更能感染
栏 目 链 接
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1.注音
白昼 (zhò u) . 杯盏 (zhǎn) .
栏 目 链 接
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
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 集校注》。
课 文 导 读
2.作品背景
醉 花 阴
《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 后所写,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 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 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
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养,保养。
光景,状况。 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乍暖还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预 习 检 测
4.近义词辨析
栏 目 链 接
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像李清照这样的
上层知识妇女,也不例外。因此,相对来说,她们对爱情 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课 文 导 读
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
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
这种心情的反映。 声 声 慢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 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
探 究 与 点 拨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栏 目 链 接
探 究 与 点 拨
( 示例)本诗叠字运用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青重在色调,郁郁兼重意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伸展而去,是难成郁郁之态的。盈盈、皎皎,都是写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风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纤是细部的刻画,互易不得。 6个叠字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 究 与 点 拨
(2)《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哪个
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 :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瘦”字用得好。九九重阳,面对纤长瘦细
的菊瓣,独自把酒,无计消愁,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字传神地写出了词人的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悴形象和深沉的相思之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憔 悴(qiá .
栏 目 链 接
暮(bó ) 薄 . 片(bá o) 薄 .
( zhì ) 标识 . 别( shí ) 识 .
预 习 检 测
紧( 勒 . 令( 勒 .
lēi ) ) lè
jīn ) 受( 禁 . 令( n ) jì 禁 .
探 究 与 点 拨
3.结构图解
醉 花 阴
栏 目 链 接
探 究 与 点 拨



栏 目 链 接
探 究 与 点 拨
3.写法领悟
(1)巧妙的比喻。 比喻的巧妙是《醉花阴》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 因之一。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 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栏 目 链 接
(2)烘云托月的手法。
语文· 必修4(人教版)
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1.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 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 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 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 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 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咏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 也因之增厚一层。
探 究 与 点 拨
(3)叠字的运用。
7组14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
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14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 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这是作者的心 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目 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无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 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