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单元基础知识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áng)B.忐忑(tè) 伫立(zhù) 浩瀚(hàn) 禁锢(jìn)C.分外(fè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余晖借鉴陨落 B.灰烬侮辱辩护C.栖息风骚嗔怒 D.昏晕丝缕蕴涵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作者鲁讯,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人,他与契诃夫、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康有为。
他曾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了杀身之祸。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5.对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交代时代背景 B.暗示情节发展顺序C.表达人物心情 D.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6.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有矛盾冲突,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
试
单元一: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我们学会了如何读写小数,如何比较大小以及如何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单元二:比例与单位换算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比例和单位换算。
比例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等于号或冒号表示。
我们研究了如何求解比例问题,如何进行比例的加减乘除运算。
单位换算是指将一个单位转换成另一个单位。
我们学会了常用的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换算方法。
单元三:图形的认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各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学会了如何判断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如何测量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如何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总结:通过这三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方法,学会了比例和单位换算,理解了各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1-3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1、2、3单元测试题
(注:全卷110分,40分钟内完成)
一、口算。
(每题1分,共10分。
)
3+1= 4+0= 5-2= 4+1= 2+1=
4-2= 5-4= 2+3= 0-0= 3-0=
二、连一连。
(10分)
三、写出上的数。
(4分)
2 3 5 4 3 1
四、看数涂色。
(4分)
五、想一想,做一做。
(8分)
六、按要求填一填。
(12分)
(1)上面有一群小动物在休息,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起小马排在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排在第()位。
(3)请把从左数起的第5只动物涂黑。
(4)请把右边的3只动物圈起来。
七、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1、和¤画同样多。
2、比¤多画1个。
八、辨认位置,我能行! 把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5分)
九、在□里填数。
(9分)
十、看图列式:(32分)
十一、思考题:(4+6=10分) 1、
△△△△ ( )多,( )少。
○○○○○ △比○少 ,○比△多 。
2、哪只猫剩下的鱼多?在这只猫的下面画“√”。
上 下
上 下
左 右
上 下
左 右。
1-3单元测试题

1—3单元测试题(1)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收入200元)。
(2)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10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质量是150克,实际质量最少不少于(140 )克。
(3)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
向左移动12m,应记作(﹣12米),“记作8m”表明(向右移动8米)。
(4)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应记作(﹣5米)。
(5)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3米的(),是()米。
(6)5/8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7)分数b/a(a不等于0),当()时,它是假分数;当()时它是真分数;当()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时它是最简分数。
(8)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千米,相当于4千米的()。
(9)“一块菜地的1/6种了黄瓜”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份。
(10)把5/10、3/10和5/8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1)一台碾米机30分钟碾米50千克,平均每分钟碾米()千克,照这样算,碾1千克米要()分。
(12)分母是a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13)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
(14) 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b 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5) 求最大公因数。
35和25( ) 46和69( ) 51和34( ) (16) 求最小公倍数30和15( ) 24和36( ) 51和17( ) (17)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题(18)分数与小数互化练习题。
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

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1~3单元)(答题时间:11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7分)一、读句子查字典完成填空。
(教师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动手查字典)(3分)伽利略的父亲是数学家。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伽利略从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天赋。
二、看拼音写汉字,还能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相信你能行!(4分)duǒ qiào miǎn qiǎng jiān jù huāng táng ( ) ( ) ( ) ( ) màn yóu mãng lóng zǔ náo shãn shâng ( ) ( ) ( ) ( )三、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字、词。
(2分)(1)汹涌澎(pãng pēng)湃的海浪拍击海岸,他只好蜷(juǎn quán)缩身子一动不动。
(2)在中华神(州洲)大地上,鲜花(竟竞)相开放。
(3)在詹天佑的(主持、坚持)下,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峻)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给(藐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4分)桨()监()烘()俏()蕴()浆()滥()拱()稍()蔼()hã() háo()和号hâ() hào ()五、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精神饱满充满希望雨水充足青春焕发B.茫然眺望责任重大轻纱遮面设备机器1C.获取利益申请专利朗诵诗歌仰望星辰D.展现远景承载亲情体验快乐孕(yùn)育生机六、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选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4分)可见一()自()自受思()起伏()()乐道1.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快乐的天地。
缩句: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成陈述句:3. 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高一英语Unit3基础测试题

高中英语学习资料madeofjingetieji高一英语必修 1 Unit3 基础测试题一、 1-3 单元单词识认1.journal2.disadvantage3.fare4.care about5.journey6.altitude7.attitude8.valley9.pace10.boil11.parcel12.temple13.cave14.block15.lighting16.ignore17.concern18.go through19.on purpose20.power21.recover22.grateful23.item24.be based on25.official26.identity27.frequentlymand29.recognize30.experienced31.graduate from32.on schedule33.proper34.reliable35.beneath36.pillowpany38.taken out insurance39.encourage40.cover二、选择填空(15 分)1.Can you imagine ________ without enough fresh water?2.How much did you ______ for this bicycle?3.I'd like you to list the countries _______ the Mekong River flows through.4.Try to persuade her ______ us.5.It was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______ I met your brother the other day.6.I suggest that a class meeting ______ after class.A. should holdB. be heldC. will be heldD. must be held7.I'm sorry. I've kept you _______ for so long.8.---"Have you looked at a map yet?"---What did you say?----I said ________.A.have you looked at a map yetB.if you had already looked at a mapC.whether have you looked at a map yetD.had you looked at a map yet9.He gave _______ most of his fortune to the poor.A. upB. inC. outD. away10.Do you have difficulty _______ English grammar?A. to learnB. learningC. on learningD. by learning11.She had only one _______; she was very stubborn.A. mistakeB. disadvantageC. shortcomingD. question12.We also discovered a river that was falling off the mountain and became a wonderful ________.A. glacierB. deltaC. plainD. waterfall13.Along the way children ______ long wool coats stopped to look at us.A. put onB. woreC. dressed inD. were dressed in14.How dirty your shoes are! They need ______.A. to washB. to be washingC. washing washed15.In the early evening we always stop to make camp. We ______ our tent and then we eat.A. put upB. put up withC. put offD. put out三、时态、语态选择(涉及9 种时态)1.“ I don ’ t like to travel.”“ Have you ever _____ in an airplane?”A. flyingB.flewC. flowedD. flown2.______ that dress when I first saw you at the station?A. Were you wearingB.Have you wornC. Did you wearD.Do you wear3.Mr Wu ______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A. has been travelingB. has traveledC. travelsD. is traveling4.We ______ on it for many hours, but we have not yet reached any conclusion.A. are being workedB. are workingC. have been workingD. have been worked5.Shanghai ______ on the Huangpu River.6.My uncle, Sam,______ manager of the firm.A. has just madeB. is just being madeC. has just been madeD. is just made7.She ______ her mother’ s work sincewassheadmitted into hospital.A. is doingB. has been doingC. has doneD. has been done8.______ careless, or you will make mistakes.9.Every time he ______ me, he is rude to me.A. will seeB.seesC. is seeingD. is seen10.I shall tell you what he ______ at three o’ clock yesterday afternoon.A. had doneB.would doC. was doingD. had been done11.How long ago ______ playing football?A. had you stoppedB. would you stopC. did you stopD. were you stopping12.Up till then we ______ half the distance.A. had only coveredB. coveredC. would only coverD. would be only covered13. A candidate for the post ______ at the moment.A.is interviewingB. being interviewingC. interviewingD. is being interviewed14.By the end of last year the railway ______.A.was being completedB. would be completedC.had been completedD. had completed15.He fulfilled the plan earlier than he ______.A. had expectedB. expectingC. should expectD. would expect四、短文填空(涉及8 种时态)I ___________(have) a letter from my sister yesterday. She lives in Nigeria. She ______________(be) there for three years.In her letter, she said that she ____________(come) to England next year. She also said that she was still ___________(learn) the French language. If she comes, she __________(get) a surprise. We __________(be) now living in a beautiful new house in the country. Work on it __________(begin) before my sister left. The house __________(complete) five months ago. In my letter, I told her that she ____________(can) stay with us. The house has many large rooms and there _______(be) a lovely garden. It is a very modern house, so it __________(look) strange to some people. It must _______ (be) the only modern house in the district.答案:一、略二、 CDBAC BABDB CDCCA三、 DACCB CBDBC CADCA四、 had has been would come learning will get are had begun was completed could islooks be。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测试及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共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A.泻气、要塞.(sā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气氛.(fēn)、教诲.(huǐ)、凛冽、震聋发聩C.辍.学chuò炽.热(zhì)悄.然(qiǎo)、眼花缭乱D.黝.黑(yōu)、篡.改cuàn、磅薄、鹤立鸡群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从容不迫....地应对,最终夺冠。
B.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
D.看了这封信,他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C.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D.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岳母刺字,孟母三迁,__;乌鸦反哺,羔羊跪乳,_;游子远行,万水千山,_______。
伟大的母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A.②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回忆我的母亲》以时间为序,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母亲勤劳、坚强、宽厚的一生。
B.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一文,采用空间顺序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貌。
C.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新闻的必备要素。
六年级下册数学1到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1到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1B. 24C. 37D. 492. 1千米等于多少米?A. 100B. 1000C. 10000D. 1000003. 下列哪个角是锐角?A. 30°B. 90°C. 120°D. 180°4.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倍数都是偶数。
()2. 1米等于100厘米。
()3. 直角是90°的角。
()4.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 两个质数相乘,它们的积也是质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
2. 1千米等于______米。
3. 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______。
5. 两个质数相乘,它们的积至少有______个因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三个偶数。
2. 请列举出三个锐角。
3. 请说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4. 请说明质数的定义。
5. 请说明分数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他每天上学要走两个来回,问他一天要走多少米?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3. 请写出三个质数,并计算它们的和。
4. 请写出三个分数,并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说明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 请说明如何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标出它的边长和面积。
2. 请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它的长、宽和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单元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元基础知识填空: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4、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5、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不得。
(2)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固体即可。
6、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要,
要放入。
7、.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的药品可以
用取用。
8、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
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10.倾倒试剂时,塞子要在桌子上,瓶口要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11.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使用时应该保持向上,不要或者。
用过以后要立即,以备再用。
12.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13.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焰加热。
焰的温度最高。
14.给试管中的液体预热的方法是。
15.加热试管时,试管夹夹在。
16.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的水既不,也不。
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
法国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装置:(如右图)2、药品:
3、现象:
4、结论:
5、实验成败关键:(1)红磷的量要;(2)装置
(3)才打开止水夹。
6、相关问题:(1)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能在中燃烧;②;③
(2)实验失败进入的水不足1/5的原因:
(3)装置的改进: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如何改进实验才可成功?
二、空气的组成
1、氮气(约占):是制造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由于化学性质常用作保护气(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填充气,食品防腐剂)
2、氧气(约占):用途(1)(2)
包括:
3、稀有气体(约占):用途:由于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
做电光源是利用其性质。
4、二氧化碳(约占):
5、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三、保护空气
1、三大环境问题:(1)(2)(3);
粉尘:
2、主要污染物有害气体:、、
3、防治方法:、(答出两条)。
四、物质的分类
1. 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物质组成。
(2)混合物:由物质混合而成。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混合物:空气、铝合金、海水、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余物...
纯净物: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五、氧气的性质及制取
(一)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液态或固态为色。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是常用的。
①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用于氧气的检验)
② 碳跟氧气反应:碳在空气燃烧发光,在氧气里燃烧发,生成的气体能使变浑浊,放出热量。
表达式为。
③ 硫跟氧气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物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
④磷跟氧气反应:产生大量和放出热量,生成固体。
表达式。
⑤ 铁跟氧气反应: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表达式。
3.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打磨铁丝,去锈、去漆;(2)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
(3)在细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让火柴燃烧,给细铁丝预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温度。
(4)待火柴快烧完时再伸入瓶中,防止 (3)集气瓶内应事先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薄层细沙,防
止。
(二)制取氧气
1. 反应表达式:
(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根据和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和选择。
3. 装置类型和收集方法
发生装置:(1)固体加热型(2)固+液常温型
收集装置:氧气可以用法或法收集。
原因是、。
4. 下列是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B C D
E F G H
装置C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装置D的优点是。
装置H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从管进。
装置H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能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和不发生改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
5. 实验步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查:检查装置的。
先将放入水中,再用手。
(2)装:装入固体粉末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3)定:把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
(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点:点燃酒精灯,先,再用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5)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6)离:导管离开水槽。
(7)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6.氧气的检验方法是:
验满方法是:(排空气法)。
7.氧气的工业制法:原理是不同,用分离,属于变化。
三单元(课题1、2)基础知识填空
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特征有:(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2)分子总是在不断,(3)分子间有,(4)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
3、分子是由构成的。
例:氧气是由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
4、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1)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只是分子间的改变。
(2)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分子分成,其又重新组合生成了其他物质的。
5、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
的构成;而又是由和中子构成的。
8、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9、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10、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1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2)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结构。
1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
13、离子是;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14、Na与Na+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不同,不同,不同。
15、Mg2+表示。
16、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
例如:CO2是
由构成的;Hg是由构成的;
NaCl是由和构成的。
17、右图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电子。
18、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19、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