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京都议定书后的低碳时代

合集下载

浅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转型

浅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转型

浅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转型作者:李泉宝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6期[摘要] 低碳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公众形象和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此,中国企业需要从内涵、外延和投入产出视角认识低碳经济时代环境管理的新要求,形成低碳经济时代下环境管理的新理念,全面构建覆盖全经营过程的环境经营新体系,以培育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优势。

[关键词] 低碳经济中国企业环境管理1 前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后果给人类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进行了4次气候变化问题评估,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90%以上的证据证明气候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人类社会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未来几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会持续增加,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全球气候系统在21世纪的变化将比20世纪变化更为剧烈。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探讨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必要性出发,分析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新要求,并提出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的策略,以期为中国企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

2 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碳排放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单位GDP碳排放指标进行测算,并将陆续出台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碳产业都无法绕过碳减排这一难关。

如果碳税、碳关税不久以后付诸实施,按每吨二氧化碳征收20元碳税计算,仅以钢铁行业为例,全国6亿吨粗钢,碳排放量约为12亿吨,征收碳税将高达240亿元。

京都议定书实现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

京都议定书实现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

京都议定书实现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

作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行动的标志性文件,京都议定书至今仍然是全球减排和气候适应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减排和气候适应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京都议定书的实现情况和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减排的实现进展京都议定书首次明确了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法律义务。

根据议定书,发达国家需要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减少5.2%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水平。

为此,议定书设立了一套灵活的市场机制,包括排放交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等。

通过这些机制,京都议定书为各国提供了减排的经济和技术手段。

在实际执行中,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得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有效履行。

例如,欧盟在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一些国家通过国内法律、政策和措施,推动减排工作的开展。

这些努力使得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气候适应的实现进展京都议定书不仅关注减排,也重视各国在气候适应方面的努力。

议定书鼓励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以增强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实际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适应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

发达国家通过多渠道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推进农业适应措施等。

这些努力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缓解灾害风险,提高社会经济的韧性。

三、京都议定书的重要作用京都议定书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京都议定书鼓励国际社会加大减排和气候适应的行动力度。

通过设定减排目标和建立市场机制等激励措施,议定书为各国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议定书也促进了全球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及其后续行动

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及其后续行动

京都议定书的影响及其后续行动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对京都议定书的影响以及后续行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和意义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市达成,是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的一次重要国际行动。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迈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

京都议定书强调了“共同但有责任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要先行减排,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减排。

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这一原则的确立,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基础。

二、京都议定书的影响1. 减排目标的设定京都议定书在全球范围内设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

自生效之日起,37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承诺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实现减排。

通过设定目标,京都议定书推动了全球减排的进程。

2. 引导国际合作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执行促使各国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各国签署并履行承诺,加强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和经验分享,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大规模合作,增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3.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各国纷纷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究,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减少了对传统高排放能源的依赖。

三、京都议定书的后续行动1. 第二阶段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承诺于2012年结束,之后各国继续进行减排行动。

第二阶段承诺的核心是确保发达国家继续履行减排责任,并在减排目标上更进一步。

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被要求参与减排努力。

2. 《巴黎协定》的达成京都议定书为后续行动奠定了基础,而《巴黎协定》则取代了京都议定书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框架。

《巴黎协定》于2015年达成,提出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实现减排。

3. 加强国际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加强了国际合作。

企业如何低碳

企业如何低碳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北京环境交 易所总经理助理毕建忠指出 ,低碳 时代的到来,将重新定义人们对企业的标准 ,包括
其价 值标 准和评价 体系都 将发 生深刻变化。他们开
发 出 了全 国 第 一 个 低碳 银 行卡 , 号 召 商 旅 人 士 在 日 常工 作 中 为频 繁 的 航 空 飞行 购 买 碳 积分 。
在 过去 的一年里 ,数十名 华硕 专 员奔赴 近 两 千家零件供货商的工厂 ,计算一 台笔记本 电脑从 零
响,减 少对 环境的破坏。原则上所有投放市场的能
源产品 ,生成、转换及计量这些能源的产品( 不包括 运输工具) ,以及用于装入能源产 品中,并在市场 上 独立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的部件都被包括在 内。产 品消耗的能源包括 电能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和 气

七 匹 狼 董 事 长 周
体燃 料 。
少 雄透 露 ,七 匹狼
直 致 力 于 通 过 环
这 一壁垒使得我 国企业的 出 口成 本增J 2 %左 J O H 右。首批E P r 指令 一实施 ,就使我国约8%出口到欧 0 盟的办公设备 、冰箱 、空调 、机 电等产 品被拒之 门
外 。仅 广 州 目前 涉及 到 的 出 口贸 易就 高达 3 .7L 3 8{ 美
术壁 垒指 令 ,涉及 除车辆 以外 的所有 投放 市场 的 能源相关产品。它将生命周期理念 引入产 品设计环 节中 ,旨在从源头入手 ,在产品的设计 、制造 、使 用、维护 、回收 、后期处理这一周期 内,对能源相
关产 品 提 出 环 保 要 求 ,全 方 位 监 控 产 品 对 环 境 的 影
这一指标标 志着一 个企 业或经济的碳竞争力 ,越低趔 力。这一指标对 企业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 四握

论文:全民低碳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

论文:全民低碳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

全民低碳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近年来,“低碳”成了一个惹眼的词儿。

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大会,从节能减排的宏观规划到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微观实践,可以说处处都体现着低碳理念。

由于中国政府对碳排放量的高调承诺,甚至有人把2010年当作中国的“低碳元年”。

的确,低碳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全民低碳时代的到来,大众将不得不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符号,“低碳”很容易也很快就可以进入公众的视野。

但是,把这种符号变成大众认可的理念,仍然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基础建设还很落后,很多人的生活还不宽裕。

在这种情况下,“吃饭问题”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还不太可能有足够的闲暇来关注“低碳”。

另一方面,“低碳”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要真正落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需要一个过程。

新观念固然有促进社会改变的作用,但旧观念也有阻碍社会改变的力量。

提倡低碳就是上超市要自备购物袋,上班要乘公共交通,买家电要花更多的钱,等等。

总之,要多操心甚至多破费。

你做好准备了吗?其次是习惯的节制。

和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相比,低碳生活方式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节制。

建立在工业制度基础上的生活习惯,是消费性的,也是扩张性的。

低碳的生活方式则是绿色的,循环的,收敛的。

套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可以说,由“低碳”入“高碳”易,由“高碳”入“低碳”难。

这是因为“高碳”的生活顺应了人的欲望,更多地以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为目的;“低碳”的生活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对欲望节制的基础之上。

而这个节制的训练来自哪里?来自习惯。

有个成语叫“防微杜渐”,意思是说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现在事情发生了,唯有知“错”能改,方善莫大焉!再次是利益的分配。

利益分配影响着人际关系,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年前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根源在于利益关系的扭曲。

京都协议书 减排目标

京都协议书 减排目标

京都协议书减排目标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于1997年在京都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结果是《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并制定了一系列减排目标。

本文将对京都协议书的减排目标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京都协议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降低全球温度的上升。

协议规定了参与国的具体减排目标,并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排放贡献程度制定了不同的减排指标。

这些国家被称为发达国家和转型中的经济体。

根据协议,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5.2%,而转型中的经济体则有更为灵活的目标。

其次,京都协议书采用了一种弹性机制,即“联合实施”(Joint Implementation)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通过这两种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实施减排措施来获得减排权益,而转型中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项目获得减排资金。

这种弹性机制的引入有效促进了发达国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第三,京都协议书的减排目标可以追溯到1990年。

这个选择的基准年份是因为1990年代是工业化国家大规模选择化石燃料的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增加。

通过以1990年为基准,协议强调了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责任,这也是减排行动的重要参考。

此外,京都协议书还强调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监督机制。

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并通过定期的审查和报告制度确保实施的效果和透明度。

同时,协议还设立了执行机构(Committee)来监督和评估各国的减排措施,确保实现减排目标的进展。

最后,京都协议书的减排目标对于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效降低全球气温的上升速度,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减排行动也为转型中的经济体提供了发展低碳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机会。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严峻。

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而对于这个问题,各个国家也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

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以下是具体介绍:第一步,制定《京都议定书》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日本京都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是为了限制全球变暖而制定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主要规定了37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需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需要被4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不包括美国,他们于2001年退出)批准,以确保有效实施。

第二步,确定减排目标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需要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有关国家的1990年排放水平(这一期被称为“第一承诺期”)。

各个国家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制定减排目标,以确保各个国家在减排方面的努力是可持续的和有效的。

第三步,签署并生效多年的努力后,《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正式生效。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京都议定书》中来,其生效程度也越来越高。

此外,各个国家也积极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推广低碳经济等,以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四步,全球性共识逐渐形成人们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抵制也逐渐增加。

国家之间的协商也逐渐趋向于全球化,而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

这使我们更能够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必须采取的重大行动。

总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里程碑。

虽然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个国家共同的努力下,将会实现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高级碳排放管理师考试试题(A、B卷)带答案

高级碳排放管理师考试试题(A、B卷)带答案

高级碳排放管理师考试试题(A、B卷)带答案高级《碳排放管理师》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填空题1、()是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温室气体。

()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2、()被称为“环保总统”。

3、最早提议征收低碳关税的国家是()。

4、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促进低碳以济发展的相关法律,从类别上可以分为()和()。

5、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之争。

A、发展权B、生存权C、生产权D、消费权2、全球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B、乍得C、挪D、中国3、首先制定在宇宙中收集太阳能计划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4、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

A、发展中国家B、发财国家C、俄罗斯D、印度5、到2008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上升为天下第()位。

A、一B、二C、三D、四6、()从2008年1月1日起设立由奖励及惩罚措施组成的“生态税收制度”。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7、全球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交易平台是()。

A、蒙特利尔天气交易所B、天津排放权交易所C、欧洲天气交易所D芝加哥天气交易所8、2005年10月由()市长建议召开大城市天气峰会。

A、首尔B、纽约C、伦敦D、芝加哥9、可以被称为“低碳试验场”的地区是()A、北美B、东亚C、西欧D、北欧10、()是世界上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市镇。

A、伦敦B、东京C、马尔默D、纽约三、多项选择题1、《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以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B、美国C、日本D、澳大利亚E、俄罗斯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气具有()的特性。

A、全球公共品B、地区公共品C、消费的非竞争性D、消费的竞争性E、消费的非排他性3、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付()的挑战。

A、人口压力B、食品危机C、能源变化D、情况变化E、天气变化4、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毎耗用一公升汽油會排放2.75二氧化碳 2. 單程歐飛澳的燃油=澳洲一人平均一年的汽車加 油量 3. 故2005年9月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世 界大會在澳洲舉行,毎人繳交澳幣20元(約新台 幣500元)為碳稅,也因此說,以後作任何會計 帳則須加一項碳稅之科目! 4. 以植樹來抵銷來回來回飛機航運燃料所產生的 二氧化碳(如歐美毎人需種植17棵樹,東南亞毎 人則須種植4-6顆樹)

京都議定書之內容
5.排放量計算:1990基準年為「淨排放量」,即 人為排放量減去吸存量。而1990年後進行造

林、植林與伐木產生之排放淨值可與人為排放量 抵減。 ●6.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議定書 允許以下四種減量方式: a.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
的“排放權交易” 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採用綠色開發機制 採用“集團方式” b. c. d.
企業環境成本-京都議 企業環境成本- 定書後的低碳時代
主講人-翁霓教授
製作組:會三B
5B
02羅艾庭 02 04陳昱志 24李佩茹
企業環境成本

1.因為生產活動或提供勞務而相對自然環境或
人為環境所要付出的代價。 ●2.環境-陽光、空氣、水(河川、海洋)、土 壤...等,新興的自然資本理論Natural Capitalism,特別在這方面進行探究。 ●3.環境-包括有形的工作環境、住家環境及無 形的人際關係環境。 ●4.都是傳統會計理論「貨幣評價慣例」下所忽 略的環境成本。
京都議定書之內容
1.第一類已開發國家(歐盟、日本等)-溫室氣 體的排放必須減量,並提供經濟援助及技術轉 移。 ●2.第二類經濟轉型國家(東歐等)-溫室氣體的 排放必須減量。 ●3.第三類發展中國家-於2008~2012年並無溫室 氣體的排放必須減量的義務,但須研擬減量計 畫。 ●4.附件一國家(第一類和第二類國家2008~2012 年,將人為排放之六種溫室氣體換算為二氧化碳 當量,與1990年相較,平均削減值5.2%。
企業環境成本

5.合國世界環保總署」自1972年成立自今,已
進行了多項活動,其中包括「社經活動中心」 的工作-根據環境保護的推展情況,擬定環境 會計學(Environmental Accounting),進行 成本利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估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等。 ●6.台塑事件為例。
減低溫室效應的影響, 減低溫室效應的影響,我們可以做 的事情有
珍惜能源、愛惜環境,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1.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2.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 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 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
低碳時代
國內食「新食器時代」的低碳選擇 迎接低碳時代-IFOAM的做法
京都議定書之生效條件

1.生效期:1998.3.16~1999.3.15為議定書公開簽署期間。獲
國內法定程序通過之附件一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須佔所有 附件一國家1990年總排放量55%以上,且批准國家達55國 以上後90日議定書始生效。 ●2.當排放總量合計數達38.2%的美國和澳洲宣布退出後, 佔17.4%排放總量的俄羅斯成了生效與否的關鍵。 ●3.2002年3月,歐盟批准。6月,日本也批准了。至此,批 准議定書的國家已超過55個,但批准國家的溫室氣體總量 僅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36%,尚不足以使《京都議 定書》生效。至2004年,俄羅斯同意批准,京都議定書始 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並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 效。
溫室效應已形成的後果: 溫室效應已形成的後果:
1.吐瓦魯該國大部分被海水淹沒 2.卡崔娜颶風-颶風不尋常形成 3.海水比過去鹹,而接近地球南北極的海水鹽度 卻 比過去低。這種大 規模且快速的海洋變化,代表 著近來全球暖化的氣候變遷,可能正在改變這個 星球上最基礎的蒸發、降水調節機制與淡水循環 系統。 4.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倍,對棉花、黃瓜、 稻米等作物造成影響。氣溫上升,降雨量減少, 整體農作面積將逐漸減少。溫度升高可能導致漢 他病毒、腦炎、登革熱、過敏性氣喘等疾病增加 的機率。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 effect)
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若無大氣層,地球表面平 均溫度不會是現在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是 由於大氣層裡的溫室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調節地球的表 面溫度。但現況,受到溫室氣體的影響,大氣層吸收過多 的紅外線輻射,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加強了‘溫室效應’ 的作用。 20世紀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增加0.6℃,海平面已上升0.1至 0.2公尺,若再不採取任何防制措施,到了2100年,全球平 均地面氣溫將比1990年增加1.4-5.8℃,海平面將上升0.09 -0.88公尺,對於地勢不高的沿海低窪地區及島嶼國家, 將造成嚴重威脅。
3.
「新食器時代」的低碳選擇 新食器時代」
1. 2. 3. 生產一個180cc的紙杯,需要耗用360cc的水 一份報紙約0.25~0.3公斤,則須耗用24公升的水 市售免洗筷子有九成殘留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雨水接觸會產生硫酸鹽,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過 敏反應及引發氣喘,嚴重者會造成死亡
迎接低碳時代-IFOAM的做法 迎接低碳時代-IFOAM的做法
未來展望
以相信自己出發為前題,並以人類角度出發: 多數重大的改變,都來自於普羅大眾及市 井小民 餐桌上的一點點改變,卻對世界有決定性 的影響 天下最有威力的事情是憑著個人良知良能 來幫助喚醒大眾良知良能 我們自己的言行一致,是成功的關鍵 發揮1=250的精神
THE
END
感恩!!
環境會計學
環境會計(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稱 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ing),係將現有企業 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予以衡量及揭露。 ●環境成本,一般分為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內部環境成本,是企業已付出與環境相關的成 本,這些成本長期以來被隱藏在各種不同的項目 之下。 ●外部環境成本,包括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衝擊, 這是目前企業在財務上無法掌握的。

京都議定書:限制全球二氧化碳 京都議定書: 排放以抑制全球暖化
時間&地點:1997年12月11日,149個國家和地 區代表在日本東京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 公約》第三屆大會,通過管制發達國家溫室氣 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管制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 (管制基準年為1990年)、氟氯碳化物、全氟 碳化物、六氮化硫(管制基準年可採1990年或 1995年)。
1. 1. 2. 若要吃1磅美味的美國牛肉 請問要花多少環境成本? 需5000加崙的水和1加崙的汽油 除此之外因為要養大量的牲畜必須不惜金錢成本來換取 人類大自然共有的成本-焚燒森林、清空樹木。使得每年 所增加的二氧化碳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於此! 同時,飼養多頭牲畜需要大量肥料來供養,根據調查, 美國的黃豆大多是給這些牲畜飲食。也就是說,若要種 出大量黃豆,也必須花大量的地下水、農藥、還有一些 環境成本 這樣的行為無同是對環境有害無助!故,當我 們在飲用美食之時,請不忘想想地球正面臨環境浩劫。
國內食品業
低碳理念的食品公司: 1.慈心有幾農業發展基金會輔導之農家、 2.里仁公司合作之供應商 3.主婦聯盟合作之供應商
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
農莊經營的宗旨 到農莊經歷點點滴滴 祝福過後的種子之生長 小白菜田,還有豌豆田都是伴著順應自然、 與草共生的理念長大茁壯 感恩翁霓老師
美國牛肉對於環境的負荷
我國因應公約之急迫性
A.環境保護的觀點:我國身為地球村的成員,為 善盡保護地球之責任,應積極因應。 B.避免國際制裁的觀點:若不遵行,恐遭國際未 來可能採取之制裁,如罰款或貿易制裁等方式, 造成產業之損失。 C.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觀點:預期各國為因應本議 定書都將發展高效率之技術,我國若不及早因應 參與國際互動,引進技術,將喪失我國之國際競 爭力。 D.產業、能源之調適期的觀點:依各國經驗,能 源結構與產業政策之調整約需十至十五年時間, 及早因應與縝密的規劃,可降低經濟衝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