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合集下载

第1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资料

第1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资料

8/8/2019
共85页
34
MOS dummy
• 在MOS两侧增加dummy poly。
• 添加dummy管,可以提 供更好的环境一致性。
8/8/2019
共85页
35
RES dummy
• 类似于MOS dummy方法增加dummy,有时会在四 周都加上。
8/8/2019
共85页
36
CAP dummy
共85页
4
• 第二张mask定义为active mask。 有源区用来定义管子的栅以及允许注入的p型或者n型扩散的源漏区。
8/8/2019
共85页
5
• 第三张mask为poly mask: 包含了多晶硅栅以及需要腐蚀成的形状。
8/8/2019
共85页
6
• 第四张mask定义为n+mask, 用来定义需要注入n+的区域。
• 不同的工艺线和工艺流程,电学参数有所不同。
• 描述内容:晶体管模型参数、各层薄层电阻、层与层间的 电容等。
• 几何设计规则是图形编辑的依据,电学设计规则是分析计 算的依据。
8/8/2019
• 完成一个反相器的版图设计
8/8/2019
8/8/2019
8/8/2019
8/8/2019
8/8/2019
8/8/2019
共85页
37
Interconnect
• 关键走线与左右或上下走线的屏蔽采用相同层或 中间层连接VSS来处理。
• 也可增大两者间的间距来减少耦合。
8/8/2019
共85页
38
Guard Ring的设计
8/8/2019
共85页
39
深阱guard ring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它涉及到将电路元件和连接线转化为 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定义了半导体制 造过程中需要制造的结构。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1
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 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
2
通过版图设计,可以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制造 的物理结构,从而实现电路设计的目标。
3
版图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的性 能和制造良率,因此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芯片内部加入自测试模块,实现自动测试和 故障诊断。
可测性增强
通过增加测试访问端口和测试控制逻辑,提高芯片的可测性。
05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设计复杂度挑战
总结词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不断增大,设计复杂 度呈指数级增长,对设计效率提出巨大 挑战。
VS
详细描述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设 计的规模越来越大,晶体管数量成倍增加 ,导致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这不仅增加 了设计时间和成本,还对设计精度和可靠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还需要考虑存储器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以确保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 定运行。
04
高密度存储器版图设计需要具备高容量、高速、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 特点,以满足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还需要考虑散热设计,以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CPU的 稳定运行。
案例二:低功耗MCU版图设计
低功耗MCU版图设计需要重点 关注功耗优化,采用低功耗工 艺和电路技术,如CMOS工艺
、低功耗逻辑门等。
还需要考虑低电压供电和电源 管理设计,以确保MCU在各种 应用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芯片内部 结构和电路布局,降低芯片的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6
集 成 电 路 的 功 能
层 次
集 成 电 路 的 逻 辑 和 电 路 组 成 集成电路掩膜版的几何特性 和物理特性的具体实现
多路转换开关 (MUX--Multiplexer ) 算术/逻辑单元 (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中央处理器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寄存器传输级 ( 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 )
17
典型的IC设计流程
A. 总体设计流程 行为描述
将行为级描述(HDL)转 换成寄存器传输级(RTL)的 结构描述 • 将逻辑级的行为描述
(状态转移图、布尔方程、真值表、 转换成逻辑级的结构描述(逻辑门 的网表); • 逻辑优化 • 逻辑仿真,采用硬件仿真(PLD、FPGA) • 测试综合(提供自动测试图性生成,可消 除设计中的冗余逻辑,诊断设计中的 不可测逻辑结构)
1. 什么是版图?
根据逻辑与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以
及工艺水平要求来设计光刻用的掩 膜版图,实现IC设计的最终输出。 版图是一组相互套合的图形,各层 版图相应于不同的工艺步骤,每一 层版图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 版 图与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紧密相关。
4
2. 版图设计过程 由底向上过程 主要是布局布线过程
软件支持:成熟的CAD工具用于版图编辑、人
机交互式布局布线、自动布局布线以及版图检查 和验证
20
版图设计过程
大多数基于单元库实现 (1)软件自动转换到版图,可人工调整(规则芯片) (2)布图规划(floor planning) 工具 布局布线(place & route)工具 布图规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物理划分,并
19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0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
CHAPTER
电路设计基础
01
模拟电路设计
02
运算放大器
03
比较器
04
触发器
电路设计基础
01
数字电路设计
02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03
04
可编程逻辑电 路
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编辑软件 ICEDrawer
版图设计基础
01
Laker
02
P甩 Pro
版图设计规则
03
版图设计基础
管的形状和尺寸等。
案例二: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
总结词
通过优化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实现低功耗的目的, 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
详细描述
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需要考虑模拟电路的性能和 功耗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噪声和失真等方面的因 素。为了实现低功耗的设计,需要采用优化的版图设 计方法,如使用低阻抗的走线、优化晶体管的形状和 尺寸等。
3
antenna effect simulation
物理验证基础 01
P/R/O/L/C分析
热学参数分析(T)
03
02
电学参数分析(P/R/O)
电磁兼容性分析(EMC)
04
03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
CHAPTER
逻辑电路版图设计
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是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控制的电路,分为组合逻 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在版图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路 的复杂性、功耗、速度等因素。
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
可制造性版图设计实践
符合制造规范
遵循制造规范和流程,确保版图设计具有良好的可制 造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职业标准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职业标准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职业标准(试行)一.、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1.2职业定义通过EDA设计工具,进行集成电路后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最终产生送交供集成电路制造用的GDSII数据。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是版图设计员(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版图设计师(职业资格三级)、版图设计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版图设计师(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良好的电脑使用基础与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半导体微电子基础理论。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理工科高等专科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版图设计员不少于240标准学时;助理版图设计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版图设计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版图设计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以上各等级申报条件均参照“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的暂行规定”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技能操作考核采用上机实际操作方式,由3-5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根据考生现场操作表现及实际操作输出结果,按统一标准评定得分。

两项鉴定均采用100分制,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理论知识考试:平均15名考生配一名考评员。

技能操作考核:平均5-8名考生配1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设计员、助理设计师90分钟,设计师、高级设计师120分钟。

技能操作考核:设计员、助理设计师90分钟,设计师、高级设计师120分钟。

1.8.6鉴定场地设备用于理论知识考试的标准教室;用于操作技能考试的场所:具有EDA设计平台和网络教学系统等设备和软件,不少于20个考位。

二、基本要求三、工作要求本标准对版图设计员(四级)、助理版图设计师(三级)、版图设计师(二级)和高级版图设计师(一级)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覆盖低级别。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反向提取与正向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反向提取与正向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验报告班级:微电子学1201班姓名:学号:日期:2016年元月13日一.实验目的1、培养从版图提取电路的能力2、学习版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复习和巩固基本的数字单元电路设计4、学习并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二.实验内容1. 反向提取给定电路模块(如下图所示),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出其所完成的逻辑功能,并进行仿真验证;再画出该电路的版图,完成DRC验证。

2. 设计一个CMOS结构的二选一选择器。

(1)根据二选一选择器功能,分析其逻辑关系。

(2)根据其逻辑关系,构建CMOS结构的电路图。

(3)利用EDA工具画出其相应版图。

(4)利用几何设计规则文件进行在线DRC验证并修改版图。

三.实验原理1. 反向提取给定电路模块方法一:直接将版图整体提取(如下图)。

其缺点:过程繁杂,所提取的电路不够直观,不易很快分析出其电路原理及实现功能。

直接提取的整体电路结构图方法二:将版图作模块化提取,所提取的各个模块再生成symbol,最后将symbol按版图连接方式组合成完整电路结构(如下图)。

其优点:使电路结构更简洁直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更易于分析其原理及所实现的功能。

CMOS反相器模块CMOS反相器的symbolCMOS传输门模块 CMOS传输门的symbolCMOS三态门模块 CMOS三态门的symbolCMOS与非门模块 CMOS与非门的symbol各模块symbol按版图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电路经分析可知,其为一个带使能端的D锁存器,逻辑功能如下:①当A=1,CP=0时,Q=D,Q—=D—;②当A=1,CP=1时,Q、Q—保持;③当A=0,Q=0,Q—=1。

2.CMOS结构的二选一选择器二选一选择器(mux2)的电路如图所示,它的逻辑功能是:①当sel=1时,选择输入A通过,Y=A;②当sel=0时,选择输入B通过,Y=B。

二选一选择器(mux2)由三个与非门(nand)和一个反相器(inv)构成(利用实验1 的与非门和反相器symbol即可)。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内实验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版图是电路系统与集成电路工艺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一个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可以将立体的电路系统变为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形,再经过工艺加工还原于基于硅材料的立体结构。

因此,版图设计是一个上承的电路系统,下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中间桥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个令设计者感到困惑的一个环节,我们常常感到版图设计似乎没有什么规矩,设计的经验性往往掩盖了设计的科学性,即使是许多多年版设计经验的人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为何要这样或者那样设计。

在此,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门技术,它需要设计者具有电路系统原理与工艺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它更需要设计者的创造性,空间想象力和耐性,需要设计者长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需要设计者对日异月新的集成电路发展密切关注和探索。

一个优秀的版图设计者对于开发超性能的集成电路是极其关键的。

在版图的设计和学习中,我们一直会面临匹配技术降低寄生参数技术熟悉电路作用(功能,频率)电流密度的计算(大电流和小电流的电流路径以及电流流向)等这些基本,它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版图的设计,从半导体制造工艺,到最后的后模拟过程都是非常关键的,里面所涉及的规则有1500——2000条,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设计的调理化都将在下面提及。

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流程:阅读研究报告理解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的作用熟悉电流路径晶大小知道匹配器件明白电路中寄生,匹配,噪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对版图模块进行平面布局对整个版图进行平面布局熟练运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绘制Esd的保护设计进行drc与lvs检查整理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时刻做记录注意在设计过程中的交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双极工艺:Cmos(p阱)工艺:版图设计经验总结:1 查看捕捉点设置是否正确.08工艺为0.1,06工艺为0.05,05工艺为0.025.2 Cell名称不能以数字开头.否则无法做DRACULA检查.3 布局前考虑好出PIN的方向和位置4 布局前分析电路,完成同一功能的MOS管画在一起5 对两层金属走向预先订好。

第1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第1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0
件尺寸
1.2 N阱最小间 10. 防止不同电位阱间

0
干扰
1.3 N阱内N阱 2.0 保证N阱四周的场
覆盖P+
注N区环的尺寸
1.4 N阱到N阱 8.0 外N+距离
减少闩锁效应
P+、N+有源区设计规则
编 描 述 尺寸
目的与作用

2.1 P+、N+有 3.5 保证器件尺寸,
源区宽度
减少窄沟道效应
2.2 P+、N+有 3.5 减少寄生效应
生成时钟树文件
2020/1/13
调试的方法
• insert and delete buffers
• upsize and downsize cells
• change cell position
2020/1/13
布线
2020/1/13
基本布线方式
2020/1/13
布时钟
2020/1/13
生成SDF文件
2020/1/13
2020/1/13
DRC 文件
2020/1/13
共85页
7
• 第五张mask是p+mask。 p+在Nwell中用来定义PMOS管。
2020/1/13
共85页
8
• 第六张mask就是定义接触孔。 腐蚀SiO2到需要接触的层的表面。其次要能够 使金属接触到扩散区或者多晶硅区。
2020/1/13
共85页
9
• 第七张mask就是金属1(metal1)。 需要选择性刻蚀出电路所需要的连接关系。
2020/1/13
2020/1/13
2020/1/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最小交叠(min Overlap)
交迭有两种形式: a)一几何图形内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overlap) b)一几何图形外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extension)YLeabharlann X(a)(b)
(4) 设计规则举例
图1 多晶硅层相关设计规则的图形关系
12
3 图元

电路所涉及的每一种元件都是由一套掩模决定的几何形状 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机械处理过程的一个有机组合。 仅根据设计规则来设计版图,难以入手。 对版图设计者来讲,工艺能够制造的有源和无源元件的版 图应该作为工艺元件库事先从工艺厂家得到。 必要时,设计者需要自己建立相应的元件库。 以下给出根据MOSIS提供的TSMC 0.35m CMOS工艺文件



设计的几种关键元件,图中几何尺寸的单位都是lambda,
对于0.35μm工艺,λ=0.2m。
(1) NMOS与PMOS





多晶硅(Poly)形成MOS管的栅极。N+扩散和有源区(Active)共同 形成N型有源区( NMOS ), P+扩散和有源区共同形成P型有源 区 ( PMOS ) 。有源区分别在栅极两侧构成源区(S)和漏区(D)。 源区和漏区又分别通过接触孔(Contact)与第一层金属(Metal1)连 接构成源极和漏极。 MOS管的可变参数为:栅长(gate_length)、栅宽(gate_width)和 栅指数(gates)。 栅长(gate_length)指栅极下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沟道长度,最小 值为2 lambda=0.4μm。 栅宽(gate_width)指栅极下有源区(沟道)的宽度,最小栅宽为3 lambda=0.6μm。 栅指数(gates)指栅极的个数。
(a) (b) (c)
Metal2 Poly Via1
(a)多晶硅和第一层金属 (b) 第一和第二层金属 (c) 第二和第三层金属连接的俯视图
(5) 焊盘(Pad)
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需要通过适当的导体结构(焊盘)来 实现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它同时用于电路的在芯片测试。焊 盘的尺寸通常远大于电路中其它的元器件,焊盘的尺寸是固 定的。 Metal3
其中,area是两导电层重叠区域的面积,Carea[fF/m2]是单位有效 面积的电容量, perimeter 是两导电层重叠区域的周长, Cfringe[fF/m]是单位长度电容量。电容的可变参数为:两导电层重 叠区域一边的长度(y[λ])、电容值(Ctotal[F])。
(4) 互连(Interconnect)
版图设计
1 工艺流程定义
2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
3 图元
4 电学设计规则
5 布线规则 6 版图设计 7 版图检查 8 版图数据提交
6
1 工艺流程定义
设计规则是以晶圆厂实际制造过程为基准,经过实际验证过 的一整套参数,是进行版图设计必须遵守的规则,版图设计是否 符合设计规则是流片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每一家公司的Design Rules并不相同,同一公司不同Process其Design Rules也会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公司同一Process,其Design Rules也会Upgrade。 以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TSMC)的0.35μm CMOS工艺为例,接 下来会给出从工艺文件出发到设计出版图的途径。 TSMC的0.35μm CMOS工艺是MOSIS 1998年以来提供服务的 深亚微米工艺,以下简要介绍利用该工艺的技术文件进行芯片设 计的流程。
规则,这些规则是集成电路制造厂家根据自己的工艺特点而制 定的。不同的工艺,有不同的设计规则。

设计者只有得到了厂家提供的规则以后,才能开始设计。
版图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错误的积累而导 致难以修改。

很多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都有设计版图的功能,Cadence 的
Virtuoso的版图设计软件帮助设计者在图形方式下绘制版图。


和固定的微米规则(最小尺寸用具体微米数值给出)
(1) 最小宽度(minWidth)
最小宽度指封闭几何图形的内边之间的距离
在利用DRC(设计规则检查)对版图进行几何规则检查 时,对于宽度低于规则中指定的最小宽度的几何图形, 计算机将给出错误提示。
(2) 最小间距(minSep)
间距指各几何图形外边界之间的距离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2012301768 2012301767 赵楠 苟源
2015.09.17.
版图设计概述
版图(Layout)是集成电路设计者将设计并模
拟优化后的电路转化成的一系列几何图形,包含
了集成电路尺寸大小、各层拓扑定义等有关器件
的所有物理信息。
版图设计概述

集成电路制造厂家根据 版图 来制造掩膜。版图的设计有特定的
7 版图验证
1. 2. 3. 4. 设计规则检查DRC 电路提取 电气规则检查ERC 版图与电路图对照LVS
23
8 版图数据提交



经过版图检查完全无错 将版图数据转换成GDS-II格式的码流数据 按照Foundry的要求或MPW要求,通过网络 传送GDS-II文件(一般为FTP)
参考文献

(2) 电阻(Resistor)
设计者在Cadence环境下CMOS工艺可用的电阻有 多晶硅电阻、有源层电阻和阱区电阻。
三种电阻的计算公式均为: l 2* X d 2 R * Rsh * Rcon
w w
n
其中,Rsh为方块电阻值,l 和w 分别是体电阻的 长与宽,Rcon是单个接触区形成的电阻值,n是接触孔 数. 电阻的可变参数:电阻宽度(width)、电阻值(R)。


史密斯(美),专用集成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7 孙肖子,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 王永刚,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电子 元器件应用, 2009
版图设计流程
设计规则检查DRC Design Rule Check
电气规则检查ERC Electrical Rule Check
版图与线路图比较程序 Layout Versus Schematic(LVS) 版图寄生参数提取LPE Layout Parameter Extraction 寄生电阻提取PRE Parasitic Resistance Extraction
在TSMC_0.35m的集成电路工艺流程中,不同导电层之间由绝 缘介质隔离。导电层之间的相互连接需要通过打孔实现。 有源层、多晶硅(Poly)和第二层多晶硅(Electrode)都通过接触孔 (Contact) 与第一层金属(Metal1) 连接。
Metal1 Metal3 Contact Via2
选择工艺流程需要考虑的因素
1. 工艺参数:如每一层的厚度,深度…等。 2. 工艺流程:如每一步骤所需的时间。 3. 设计指导 (Design guide):如告诉你如何加contact,如何用 library,如何用避免Latch Up…等。 4. SPICE Parameters:SPICE的参数。一般还有分是那一种 SPICE的参数。这些参数大致分为 基本 (Typical);最快 (Fast) 及最慢 (Slow)。 5. Package:可用的包装及Pin Count。 6. Area:每一个Die的最大容许面积。 7. Testing:测试方法。 8. 其它:如温度系数,片电阻 (Sheet resistance) 系数,Tape out的流程等。
限幅放大器的系统框图
3) 元件布局与布线 利用版图编辑工具设计版图的基本步骤 1) 运行版图编辑工具,建立版图文件; 2) 在画图窗口内根据几何参数值调元器件和子单元的版图; 3) 在不同的层内进行元器件和子单元之间的连接; 4) 调用DRC程序进行设计规则检查,修改错误; 5) 调用电路提取程序提取版图对应的元件参数和电路拓扑; 6) 与分析阶段建立的电路图文件结合进行版图与电路图对照分析,即LVS (Layout-vs-Schemetic)。 7) 存储版图文件,供今后修改和重用。
glass
500
焊盘俯视图
30
4 电学设计规则

电学设计规则给出的是将具体的工艺参数及其结果抽象出的电 学参数,是电路与系统设计、模拟的依据。

几何设计规则是图形编辑的依据。
电学设计规则是分析计算的依据。 几何设计规则是设计系统生成版图和检查版图错误的依据。 电学设计规则是设计系统预测电路性能(仿真)的依据。
2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

集成电路的制造必然受到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受到器件物理
参数的制约,为了保证器件正确工作和提高芯片的成品率,要 求设计者在版图设计时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这些设计规则直 接由流片厂家提供。

设计规则(design rule)是版图设计和工艺之间的接口。 设计规则主要包括各层的最小宽度、层与层之间的最小间距等 。 设计规则可以采用可缩放的-规则(最小尺寸用的倍数表示)
19
5 布线规则



电源线与地线:梳状走线、金属布线 长信号线避免平行走线 压点位置 根据电气特性要求选择布线层
20
6 版图设计
1) 版图设计环境 建立数据库通道,确定版图与工艺对应关系。 2) 芯片版图布局

布局图应尽可能与电路图一致
设计布局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安排焊盘 集成电路必须是可测的
(3) 电容(Capacitance)
TSMC_0.35m工艺制作的电容是一种结构简单的MIM电容,该电 容由三层介质组成:

导电层作为下电极 绝缘层作为平板电容两电极间的介质 导电层作为上电极
电容计算公式
Ctotal fF Carea [fF/ m2 ] area[m2 ] C fringe[fF/ m] perimete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