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消防安全培训完整ppt课件

消防安全培训完整ppt课件

ppt精选版
14
要讲技巧,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 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 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 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 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 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 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 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 主,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 要慎之又慎。
ppt精选版
7
第二章 如何逃生
1.逃跑要讲究方式,技 巧
2.人要尽量保持冷静
ppt精选版
8
利用毛巾,衣服等 棉麻制品,用水打湿 之后,拧半干,捂在 口鼻处进行防烟
ppt精选版
9
为什么要扶墙进行 逃生呢?
1. 不易被桌椅所绊倒 2. 不易被他人所推倒 3. 能较快找到逃生出
口 4. 快速被消防官兵营
ppt精选版
4
2010.6.1广东省电台顶楼13层发生大火
6月1日上午,广州市人民 北路的广东省电台顶楼13 层发生大火,整个大楼烟 雾弥漫,近千米之外均可 见。目前伤亡情况不明。 据悉大楼起火可能与装修 有关 ,疑有人在禁烟区违 规吸烟导致发生该次火灾。
ppt精选版
5
2010.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
3. 要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的号码,因报 警人所用电话往往离火场较近,消防队在出动力 量到达之前,可以用此电话向报警询问火势发展 情况,便于指挥调动。
4. 报警后,应由熟悉情况的人到离火场最近的路 口迎候消防车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况, 以便迅速灭火。
ppt精选版
17
第四章 灭火自救
可用窒息或冷却法
ppt精选版
27
3.用电安全
1.老化,残旧的电线要及时更换; 2.不可用铜铝线线相互接驳,乱拉乱接 电线; 3.购买合格的电气产品; 4.电器没使用时候应切断电源;

消防安全培训主题班会课件(共48张PPT)

消防安全培训主题班会课件(共48张PPT)
分能溶解于水的可燃液体也可以喷雾水稀释它(如乙二醇等)。 熔化了的铁水、钢水也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在高温情况下能使水迅速蒸发井分解出氢和氧引起爆
炸。
灭火剂分类
B.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A、B、C类火灾)
二氧化碳不导电,不污损仪器设备,适用于扑救电 器、精密仪器、价值高的生产设备、图书馆、档案 馆等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扑灭金属钾、钠、 镁、铝等物质的火灾,因为二氧化碳与以上物质能 起化学作用。
扑灭小火 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 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 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 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 灾。
(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 灾”。)
救火常识知识
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 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 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 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 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 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消防栓与水带的使用 方法
1.按下按扭, 打开箱门
1
5.旋转手轮打 开消防水
6 6.双手紧握枪头
2.取出水带和 消防枪头
旋转45°
2 4.连接水枪头
5
3 3.先连接水带
4
6/17/2020
23
救火常识知识 扑救室内火灾一般不要先开门窗
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 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 不足,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 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

消防培训ppt课件

消防培训ppt课件

03 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
消防安全责任制
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责任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建立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 领导和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确保消 防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 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 正确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维护、火灾 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消防安全工作 有章可循。
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01
02
03
加从小培养孩子 的消防安全意识。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 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 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 意识。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 防安全宣传与教育活动,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火灾案例分析与反思
典型火灾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大型商场火灾
案例三
某工厂火灾
案例二
某高层居民楼火灾
案例四
某酒店火灾
火灾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原因一
电气线路故障
原因二
易燃物品存放不当
原因三
烟蒂或火柴引发火灾
火灾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原因四
人为操作失误或故意纵火
预防措施一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安全可靠
预防措施二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根据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 器,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 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气体火
灾等。
检查灭火器状态
使用前检查灭火器是否完好无 损,确认保险销是否拔出。
正确使用灭火器
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拔掉保 险销,握住喷嘴对准火源根部 进行扫射。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有助于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减少 因火灾引发的社会矛盾和 冲突。
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消防安全教育形式
包括课堂教育、宣传海报、宣传片、 网络教育等。
消防安全教育内容
包括火灾的危害、火灾预防措施、灭 火器的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技巧等。
消防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01
02
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烟雾。 寻找安全出口,迅速撤离火场。
03 消防安全设施和器材
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消防栓
介绍消防栓的种类、功能和使用 方法,强调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 要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灭火器
介绍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场景 和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定期检查 压力值和更换灭火剂的重要性。
安全出口
介绍安全出口的数量、标识和位置要求,强调定期检查和管理的重要性,确保其 正常工作。04 消防安全意识和教育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01
02
03
减少火灾事故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可以帮 助人们预防火灾事故的发 生,降低火灾事故率。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破坏燃烧条件,即消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不同 的燃烧类型和场景,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
灭火的方法
根据灭火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灭火方法有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和抑制法。窒息法通过隔绝空气使 可燃物无法持续燃烧;冷却法通过降低着火点的温度使可燃物冷却熄灭;隔离法通过将可燃物与火源 隔离,消除燃烧条件;抑制法通过加入化学试剂抑制自由基,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消防灭火培训课件PPT课件

消防灭火培训课件PPT课件
火灾案例的经过和结果
详细描述火灾发生后的经过和结果,包括火势蔓延情况、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等。
火灾案例的教训和启示
教训总结
从火灾案例中总结教训,如缺乏消防 安全意识、消防设施不完善、应急处 置不当等。
启示分享
分享火灾案例给人们的启示,如加强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消防设施、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
如何避免类似火灾的发生
消防灭火培训课件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 火灾扑救技巧 • 消防安全演练 • 火灾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01
火灾的危害与预防
火灾的危害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 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心 理创伤。
火灾的预防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不乱丢烟 蒂,遵守易燃易爆品存储规定,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消防宣传教 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和技能。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消防队伍的 素质和战斗力,为消防工作提供有力 保障。
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1 2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技能,可以减少火灾事 故的发生,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保障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培训
对参与演练的员工进行消防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了 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结评估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 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措施。
消防演练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 外事故。
认真组织
组织者要认真组织演练,确保参与员工的安 全和健康。
消防器材的维护与保养
01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最新(最完整)ppt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最新(最完整)ppt

火灾的预防措施
防火安全检查
定期对场所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安全疏散设施
确保场所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疏散标志明显。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02
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
详细描述
使用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应遵 循“提、拔、握、压”的步骤, 即提起灭火器、拔掉安全别针、 握住喷嘴、按压灭火器把手。
总结词:了解并掌握灭火器的正 确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对于应 对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灭火器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需 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 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 碳灭火器等。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 是否正常,确认喷嘴和连接处无 堵塞,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 充装或更换。
消防栓的使用与维护
学校火灾案例分析
01
学校火灾案例一:某大学宿舍楼 火灾
02
学校火灾案例二:某中学实验室 火灾
学校火灾案例三:某小学食堂火 灾
03
学校火灾案例四:某幼儿园活动 室火灾
04
谢谢观看
03
火灾逃生与自救
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非 常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快 速思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快速反应
一旦发现火灾,立即采取行动 ,尽快逃离火场。不要拖延或
犹豫不决。
寻找安全出口
在逃生的过程中,要尽快找到 安全出口,并按照疏散指示逃
离火场。
低姿势行走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最新(最完整 )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消防培训资料》PPT课件

《消防培训资料》PPT课件
灭火的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和灭火原理,灭火的方法可分为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和抑制法。窒息法通过隔绝空气使 火熄灭;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火熄灭;隔离法通过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使火熄灭;抑制法通过加入化 学药剂抑制燃烧。
消防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消防器材的种类
常见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栓、水带、消防斧、消防钩、防烟面具等。
03 火灾事故处理和案例分析
火灾事故的报告和报警
火灾事故报告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 防部门报告,提供火灾地点、火 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关键信 息。
报警方式
了解并熟悉当地的报警方式,包 括但不限于拨打火警电话、使用 火灾报警器等。
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
初期灭火
在消防队员到达之前,应尽量使用灭 火器或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控制 火势蔓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熟悉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 用湿布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雾。
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遵循疏散指示,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
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了解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并进 行维修保养。
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 操作。
不随意移动灭火器,确保其放置在显 眼、易取用的位置。
案例分析
分析火灾事故案例,总结经验 教训,提高公众对火灾பைடு நூலகம்故的
认识和预防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和效果
实践经验
通过长期的消防安全教育 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高了教育效果。
效果评估
定期对消防安全教育效果 进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 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教育 内容和方式。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图文)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图文)

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 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适用于扑救固体或非水溶性液体的初起火灾, 是木竹类、织物、纸张及油类物质的开发加 工、贮运等场所的消防必备品。
灭火器材正确使用方法演示
01
02
03
04
拔出保险销
将灭火器从挂钩上取下,拔掉 保险插销。
握住喷嘴
握住喷嘴对准火源根部,距离 火源1.5-2米。
压下压把
用力压下压把,使干粉或泡沫 等喷出。
左右扫射
对准火源根部由近及远地左右 扫射,直至火焰熄灭。
灭火器材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要求
定期检查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包括外观、压力、
重量等方面。
及时更换
发现损坏或过期的灭火 器材应及时更换,确保
随时可用。
器材表面, 保持干燥、清洁,防止
强调了火灾对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威胁,介绍了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如定期检查电器线路、 不乱丢烟蒂等。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保养要求,使学员们掌握了基本的灭火技能。
火灾逃生自救技巧
介绍了在火灾中如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避免烟雾窒息等重要的逃生自救技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选用合格电器产品,不超负荷用电;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老化、破 损引发火灾。
电器火灾应对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等不 导电的灭火器材扑救;切勿用水扑 救,以防触电。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范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
01
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指定地点,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
直射。
易燃易爆物品使用
02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泄漏、燃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 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 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 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 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 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 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 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消防安全培训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卫 李金飞
第一讲 基础知识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李金飞
绪 论 关于消防
方针和原则
消防法
消防安全责任
机关、团体、企 业、事业单位消 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燃烧与火灾
• 一、火灾的危害 “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 火灾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 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四)关于粉尘爆炸 • 1.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 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 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 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 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 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2.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 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 大的比表面积;(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 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 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 8.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 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 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高表示材 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 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 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 数>27属难燃材料。
• 9.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 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 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 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 率等性质有关。在不同类型油类的敞口 贮罐的火灾中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现象: 沸溢、喷溅和冒泡。 沸溢现象: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 不断向液层内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 度大、沸点在

1.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 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 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 钢瓶等的爆炸 2.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 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 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 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 重点。
• 6.燃点: •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 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
• 7.自燃点: •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 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1) 氧化发热;(2)分解放热;(3)聚合放 热;(4)吸附放热;(5)发酵放热;(6) 活性物质遇水;(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 混合。
• 以下列出近年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 •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 新疆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 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 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 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 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 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 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4、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 主要蔓延途径有: • 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 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 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 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 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 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 空调管道等。
• 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 • (一)爆炸的概念 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 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 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 2.氧化剂: •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 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 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 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 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 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 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 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 10.固体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 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 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 断地发生燃烧。 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 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阴燃, 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堆垛的 煤、草、湿木材等。
• 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 • 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 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 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 称为阴燃。 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 爆燃。
•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 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 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亦 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 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化学过 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最后自行 燃烧起来的现象。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 二、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 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 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 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 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 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 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 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 也可以燃烧。

1998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 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 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 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

1988年1月7日,272次列车因旅客郭中奇违章 带入的易燃易爆品油漆泄露,郭点烟后随手扔掉 的火柴梗引起火灾,造成死亡34人、伤30人,6 节车厢烧毁, 直接经济损失149万元。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 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 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 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 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 3540万元。并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 里海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 污染也需要数千万元。
•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 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 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 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 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 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 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 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 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 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 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 点越低;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 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

1993年8月12日 22时左右,北京十 大商厦的隆福大厦 发生火灾,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2149万 元,34人受伤。

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 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 济损失近亿元。 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 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 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 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 灾事故。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 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 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 火灾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 亡和直接财产损失等火灾危害严重程度 划分以下四类 •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 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重大火灾: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或 者受灾30户以上;或者死亡3以上;或者重 伤10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 一般火灾:不具有以上情形的火灾。
• 五、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 • 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 能量传播的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 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 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 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导热系数愈大、厚度 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 (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 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 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 源等。 2.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 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混合物 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 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 升。
• 5.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 (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 为闪点。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 点低;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 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各组分 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其闪点随沸 程的增加而升高;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 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 液体闪点的平均值。木材的闪点在260摄 氏度左右。
• 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 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沸 溢现象。能产生沸溢现象的油品称为沸 溢性油品。 • 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 来划分的,分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 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乙类(二级易 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 度;丙类(可燃液体):液体闪点大于 等于60摄氏度三种。
• 三、火灾分类 火灾按可燃物分为A、B、C、D四类。 •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 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 石蜡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 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 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