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莱顿的“诗歌翻译三分法”看英译杜甫的《月夜》
从德莱顿的“诗歌翻译三分法”看英译杜甫的《月夜》

总第274期2014年4月(上)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74April 2014(A)(下转第142页)摘要德莱顿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提出了“诗歌翻译三分法”。
本文结合杜甫《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来运用“三分法”,并赏析《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
关键词德莱顿诗歌翻译三分法《月夜》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u Fu 's "Moonlit Nigh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yden 's "Thre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Poetry Translation"//Xu Xingru Abstract John Dryden is a famous British translator who pro-posed the "three-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poetry translation".Combined with three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for Du Fu's "Moonlit Nigh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classification method",and appreciates the three versions.Key words Dryden;three-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poetry trans-lation;“Moonlit Night ”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约翰·德莱顿是17世纪著名的翻译家。
他翻译了大量的作品,还提出了系统的翻译理论。
杜甫《月夜》诗歌鉴赏

杜甫《月夜》诗歌鉴赏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月夜》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夜》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阒荩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
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原文】《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
3.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
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注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
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
月:月亮。
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
闺中:指妻子。
“闺中人”的省称。
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可译为“只有”。
独看:一个人看。
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
“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月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注解】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
3.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
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月夜》【注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
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
月:月亮。
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
闺中:指妻子。
“闺中人”的省称。
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可译为“只有”。
独看:一个人看。
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
“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
从长安至廊州相去甚远。
怜:怜悯。
小儿女: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
忆长安:怀念长安。
意思是怀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诗人自己)。
这里以“长安”代指身在长安的人。
○设想儿女不解母亲忆念之情,体贴入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带有脂粉香的雾气。
云鬟:乌黑如云的头发。
湿,打湿。
设想夜深雾起,妻子的鬟发被水气沾湿了。
清辉:指月光。
玉臂;洁白如玉的臂膀。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月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注解】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
3.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
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月夜》【注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
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
月:月亮。
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
闺中:指妻子。
“闺中人”的省称。
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可译为“只有”。
独看:一个人看。
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
“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
从长安至廊州相去甚远。
怜:怜悯。
小儿女: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
忆长安:怀念长安。
意思是怀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诗人自己)。
这里以“长安”代指身在长安的人。
○设想儿女不解母亲忆念之情,体贴入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带有脂粉香的雾气。
云鬟:乌黑如云的头发。
湿,打湿。
设想夜深雾起,妻子的鬟发被水气沾湿了。
清辉:指月光。
玉臂;洁白如玉的臂膀。
《月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夜》原文及翻译赏析《月夜》原文及翻译赏析1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翻译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
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
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注释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
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
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华阳姊妹。
水精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创作背景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李商隐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
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
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种梦幻和想象了,抬头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视一下你们高楼上悬挂的水精帘了。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

杜甫《月夜》古诗赏析《月夜》古诗鉴赏答案《月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注解】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
3.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
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月夜》【注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
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
月:月亮。
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
闺中:指妻子。
“闺中人”的省称。
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可译为“只有”。
独看:一个人看。
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
“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
从长安至廊州相去甚远。
怜:怜悯。
小儿女: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
忆长安:怀念长安。
意思是怀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诗人自己)。
这里以“长安”代指身在长安的人。
○设想儿女不解母亲忆念之情,体贴入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带有脂粉香的雾气。
云鬟:乌黑如云的头发。
湿,打湿。
设想夜深雾起,妻子的鬟发被水气沾湿了。
清辉:指月光。
玉臂;洁白如玉的臂膀。
《月夜》原文、译文范文精选

《月夜》原文、译文《月夜》原文:杜甫〔唐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月夜》赏析: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联之中。
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
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长安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共忆长安的往事,已经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深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和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妻子为自己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杜甫月夜的原文及翻译

月夜翻译及原文如下:
《月夜》原文:
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原文翻译:
今夜廊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那时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月夜》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怪”,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 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 t c h i n g t h i s b ig r h t l i g h t o n o u r s c r e e n
译文 3
英 国诗人 、 剧作家 、 文学批评家约翰 ・ 德莱顿 是 l 7世纪 著名 的翻译家 。他 翻译 了大量的作品 , 还提出 了系统的翻译 理论 。他将诗歌 翻译分 为三类 , “ 逐字译 ” ( m e t a p h r a s e ) , “ 意 译” ( p a r a p h r a s e ) 和“ 拟作” ( i m i t a t i o n ) 。“ 逐字译 ” 是指在 翻译 中, 强 调与原文 字字相对 , 句句 相对 , 译作局 限于原文 的韵 律 。“ 拟作是指后世诗人像 以前 的诗人 一样写诗 , 写 同一主 题 的诗歌 , 不搬原作者 的诗句 , 而 只把它 当成一个模式” 。德 莱顿认为 “ 拟作 ” 和“ 逐字译” 都是两个极端 , 他 主张折 中。在 “ 意译” 中, 译者重意不重词 。在词语 表达上 , 译 者有某种 自 由, 因为每种语言都有 自己的特征 。所 以, 译 者为译作选择 恰 当的措辞变得异常重要 。然而在意译时 , 译 者在一定范 围 内可 以改变原文的外观 , 却不可以改变或毁坏原文 的实质 。 我们初步 了解 了德莱 顿的诗歌 翻译三分 法原则 ,下面 我们将 以此 三分法来 赏析杜甫的 《 月夜 》三个 不 同英译版 本 。杜甫 《 月夜》 原文 : 今夜郦州月 , 闺中只独 看。遥怜小儿 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 ,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 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德莱顿的“ 诗歌翻译三分法” 看英译杜甫的《 月夜》
徐 兴茹
( 西 南科 技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四川 ・ 绵 阳 6 2 1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1 0 — 0 1 2 9 — 0 2
Ab s t r a c t J o h n Dr y d e n i s a f a mo u s B it r i s h t r a n s l a t o r wh o p r o —
p o s e d t h e ” t h r e e —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0 n me t h o d o f p o e t r y t r a n s l a t i o n ” . Co mb i n e d wi t h t h r e e v e r s i o n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f o r D n F u S“ Mo o n l i t
总第 2 7 4期 2 0 1 4年 4 月( 上)
缸 c ‘
Th e Sc i e n c e Ed u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o t a 1 . 27 4
A p r i l 2 0 1 4 ( A )
摘
要
德 莱 顿 是 英 国著 名 的 翻 译 家 . 提 出 了“ 诗 歌 翻 译 三
Mo o n l i t t o g e t h e r , i t s l i g h t d r y i n g t r a c e s o f t e a r s
分法” 。本 文 结 合 杜 甫《 月夜》 三个版本 的翻译来运用“ 三 分 法” , 并赏析《 月夜》 三个 版 本 的翻 译 。
H e r j a d e - w h i t e s h o u l d e r i s c o l d i n t h e m o o n .
…
Wh e n s ha h we l i e a g a i n , wi t h no mo r e t e a r s ,
Ni g h t ”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t h r e e —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me t h o d ” .
a n d a p p r e c i a t e s t h e t h r e e v e r s i o n s . Ke y wo r d s Dr yd e n ; t h r e e —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p o e t r y t r a n s — l a t i o n ; “ Mo o n l i t Ni g h t ”
译文 2
On a Mo o n l i t Ni g h t Wi t t e r B y n n e r F a r o f i n F u — c h o u s h e i s wa t c h i n g t h e mo o n l i g h t , Wa t c h i n g i t a l o n e ro f m 出e wi n d o w o f h e r c h a mb e r F o r o u r b o y a n d g i r l , p o o r l i t t l e b a b e s , Ar e t o o y o u n g t o k n o w w h e r e t h e C a p i t a l i s . He r c l o u d y h a i r i s s we e t wi t h mi s t ,
关键 词
德莱顿 诗歌翻译 三分 法 《 月夜》
On t h e En g l i s h Tr a n s l a t i o n o f Du F u ’ S” Mo o n l i t Ni g h t ” f r o m t h e Pe r s p e c t i v e o f Dr y d e n ’ S” Th r e e— C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Me t b o d o f Po e t r y Tr a n s l a t i o n”/ / Xu Xi n g r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