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竞赛方案2024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竞赛方案2024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竞赛方案2024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关于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竞赛的方案。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可是信心满满哦!下面我们就开始吧!一、竞赛背景及目的这次竞赛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推动高中政治课程改革。

希望通过这次竞赛,让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政治课堂。

二、竞赛主题竞赛主题为“新时代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与创新”,要求参赛者结合新时代背景,对高中政治课程进行创新设计。

三、竞赛内容1.教学设计:参赛者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

2.教学课件:参赛者需制作一份与教学设计方案相配套的教学课件,要求课件设计新颖、内容丰富。

3.教学视频:参赛者需拍摄一段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展示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

四、竞赛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提供个人信息、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相关材料。

2.初选阶段:组织方将邀请专家对参赛材料进行评审,选出晋级复赛的选手。

3.复赛阶段:晋级选手需现场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包括说课、答辩等环节。

4.决赛阶段:决赛选手将进行现场教学演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五、评分标准1.教学设计:占40%,要求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创新性强。

2.教学课件:占30%,要求设计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好。

3.教学视频:占20%,要求展示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4.现场表现:占10%,包括说课、答辩等环节,要求表达流畅、逻辑严密。

六、奖励措施1.获奖选手将获得证书、奖金及奖品。

2.优秀选手将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教学交流活动。

3.所有参赛选手都将获得参赛纪念品。

七、注意事项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一经发现抄袭,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再受理。

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模板

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模板

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模板标题:自然的魅力摄影作品名称:生命的回归摄影主题: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作品描述:在拍摄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处宁静的森林作为拍摄场景。

晨曦照在树上,微风拂过,丛林中弥漫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

我意识到自然是人类的重要依托,自然环境良好则人类才能在其中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

于是,我决定通过摄影作品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作品构思:作品的构思是在树林中拍摄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场景。

我选择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作为主体,树干上布满了苔藓,树叶茂密稠密。

大树底下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绿色的植物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我在画面中加入了几只小鸟,它们在大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着,仿佛是在为这处自然景色点赞。

构图技巧:我使用了纵向构图,以突出大树的高大和高耸入云的姿态。

同时,选取了适当的角度,让大树和小鸟成为画面的焦点。

由于拍摄环境狭窄,我选择了合理的光圈和快速的快门速度,以减少噪点并捕捉到小鸟飞翔的瞬间。

色彩运用:通过调整相机的白平衡、对比度和饱和度,我尽可能地保持了自然色彩的真实,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片自然森林的生机勃勃。

同时,我特意加强了绿色植物的饱和度,让其更突出,以表达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意义表达:我希望通过这张作品,让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让大家认识到人类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希望人们在欣赏这张作品时能够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之情,从而主动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摄影作品《生命的回归》展示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这张作品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小生命 大智慧”昆虫标本创作竞赛策划书

“小生命 大智慧”昆虫标本创作竞赛策划书

“小生命大智慧”昆虫标本创作竞赛策划书一、背景介绍: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昆虫种类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唤起公众对昆虫保护的意识,展示昆虫的美丽与智慧,我们计划举办“小生命大智慧”昆虫标本创作竞赛。

二、项目目标:1. 增加公众对昆虫保护的关注和理解。

2. 唤起公众对昆虫生态系统在环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3. 促进人们对昆虫的科学探索和艺术创作的兴趣。

三、参赛内容:1. 昆虫标本创作:参赛者需运用巧妙的设计和创意,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昆虫标本。

标本的材料、构造、摆设等均可自行设计和选择,但需确保昆虫标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艺术作品创作:参赛者可以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创作艺术作品,以表达对昆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参赛要求:1. 参赛者不限年龄和学历,国内、国外均可参加。

2.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未在其他比赛或展览中展出过。

3. 参赛作品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涉及任何违法、低俗等内容。

五、评选与奖励:1. 评选方式:设立专业评委团,根据参赛作品的创意、技巧、美感和表达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2.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人民币。

- 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人民币。

- 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人民币。

- 入围奖:若干名,奖金500元人民币。

- 最佳人气奖:1名,奖金2000元人民币。

3. 所有入选作品将组织巡回展览,并出版纪念集。

六、活动安排:1. 竞赛开始报名:2022年5月1日。

2. 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2年8月31日。

3. 评选及奖项公布:2022年10月1日。

4. 巡回展览安排:2022年10月起。

七、宣传推广:1. 利用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宣传竞赛信息和报名方式。

2. 合作媒体进行广告推送和报道。

3. 利用城市公共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八、预算:1. 组织宣传费用:50000元人民币。

教育部参赛_谈生命_李志贞

教育部参赛_谈生命_李志贞

同桌 交流
我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是……,因为……(提示:注意标志性词 语)
小组 探究 拓展 延伸
有感情地朗读你发现的非常好的 语句并分享你的感悟或理由。(提
示:可从词语、修辞等进行赏析)
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感悟? 在你十多年的生命体验中, 你认为什么最重要?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大海(大 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 声不响地流入(落在)她的怀里。他 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 有悲哀”。这两句在文章出现了两次, 写出了江水和小树在生命终结时的那 种坦然和无怨无悔。
Conent 3、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 Title 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yí n
n shē yì
xīn
清吟
xié
骄奢
mǎng
Conent Title
荫庇 芳馨
yì chán
挟卷
丛莽
云翳
巉岩
本文都把生命比 做什么?并围绕生命 谈了哪些内容?
请根据课文内容,说 一说生命像什么?用这样 的句式说“生命像……”
谈 生命
冰心
授课:长葛九中 李志贞
冰心(1900—1999) 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 作家。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作品主题: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 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 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任 选 一 题 课 下 完 成
1、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以卡片 的形式赠送给同学。内容应有被赠送 者姓名、名言警句、赠送原因。 2、以”生命因___而美丽“为题写一 Conent 段话,要求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 Title

珍爱生命比赛方案策划

珍爱生命比赛方案策划

一、活动背景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诸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全民的生命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特举办“珍爱生命”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民对生命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参赛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促进社会各界关注生命安全问题,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活动主题“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四、活动时间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五、活动地点全国范围内,具体比赛地点根据参赛者所在地区进行安排。

六、活动对象1. 大学生2. 社会各界人士3. 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七、活动内容1. 知识竞赛(1)参赛形式:个人赛、团体赛(2)竞赛内容:生命安全知识、急救技能、法律法规等(3)评分标准:根据参赛者对问题的回答正确性、速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分2. 创意作品征集(1)参赛形式:个人或团队(2)作品形式:海报、漫画、短视频、摄影等(3)作品内容:围绕“珍爱生命”主题,体现生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等(4)评分标准:根据作品创意、主题相关性、视觉冲击力、情感表达等进行评分3. 生命故事分享会(1)参赛形式:个人或团队(2)分享内容: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生命安全故事,传递正能量(3)评分标准:根据故事的真实性、感人程度、启发意义等进行评分八、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15日)参赛者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报名,填写相关信息。

2. 初赛阶段(2023年9月16日至2023年9月30日)各赛区组织初赛,评选出优秀选手进入复赛。

3. 复赛阶段(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5日)全国范围内进行复赛,评选出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4. 决赛阶段(2023年10月16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总决赛,评选出各类奖项。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生命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原因,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反映出当前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和淡薄。

为了提高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我们制定了以下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增强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

2、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3、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活动内容1、生命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少年讲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意义,让他们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生命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户外拓展、生存技能训练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3、生命故事分享:邀请志愿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让青少年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4、生命影像展播:播放以生命为主题的电影、纪录片等影像作品,引导青少年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生命。

5、生命感悟征文:组织青少年撰写关于生命的感悟文章,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四、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2-3次活动。

2、活动地点:学校、社区、青少年宫等场所。

3、活动参与对象:中小学生、青少年群体。

4、活动宣传:通过媒体、家长会等方式宣传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

五、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评价,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认可度和收获。

2、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六、结语生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每一个生命。

希望通过本活动方案,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培训活动方案中秋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生命生命公开课教案

生命生命公开课教案

生命生命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科学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生命科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术语;3.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命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3. 细胞结构和功能;4. 遗传与基因;5.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 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细胞结构和功能;3. 遗传与基因。

教学难点:1.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实验教学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仪器等;3. 实验材料:细胞标本、遗传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命科学的有趣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生命科学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是什么?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多媒体介绍生命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理论;3. 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 解释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细胞观察实验:每个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标本,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2. 学生分组进行遗传实验:每个小组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遗传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四、讨论交流(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实验的结果;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

教师资格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互动探讨和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多样性。

2.难点:通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课本《生命生命》。

2.多媒体教具:投影仪。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生物的不同特征。

Step 2:新课学习(20分钟)1.阅读课文《生命生命》。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人类是哺乳动物,那么,除了人类,还有哪些哺乳动物?(2)兔子为什么属于哺乳动物?(3)除了哺乳动物,还有哪些生物?(4)课文中提到“缺胳膊少腿”的生物是什么?它为什么能生存?Step 3:拓展活动(20分钟)1.认识更多的生物: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生物的名称和一些特征。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生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通过PPT等形式来展示他们所选择的生物,并介绍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Step 4: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生命是如此宝贵?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命?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生命生命生命的珍贵生命的多样性教师评价:这节课的教案设计比较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保护生物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教师在整节课中的引导也比较到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八册第19课生命生命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每人搜集一两条有关“生命”的名言。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走进课文1、课件出示格言:“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指名生读。

这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相信她的文《生命生命》将会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品味这篇文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骄傲地把作者也读出来。

3、生命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作者的引导一起去探究吧!(设计意图:引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生命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3、作者从这三个事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因此,在作者眼中,生命就是的飞蛾,就是,就是。

再让我们从生活中去感受生命的存在。

4、多媒体播放,绽开的鲜花,新生的婴儿……在我眼中,生命就是,就是,就是。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把生命的含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使课内课程资源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三)研读事例,品味生命⑴飞蛾险境求生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去感受飞蛾带给作者的感动与震憾。

请自由读这一部分,划出让你震惊的句子。

1、重点品读“但它挣扎着……我忍不住放了它!”师生交流:它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捉它?换词理解(骚扰)。

此时此刻,飞蛾就在“我”的手中,只要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这时,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飞蛾呢?这时,“我”对这只飞蛾的感情是怎样的?后来,“我”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这只飞蛾让“我”感到(震惊)那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极力、挣扎”等词语,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通过激情导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2、角色体验(1)、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来鼓舞自己呢?从而深化理解,感情朗读。

(2)、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这小小的飞蛾你又会怎么想?从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3、小小的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活下去,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感到震惊,此时,捏在我手中的不是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生命,一个不屈的生命!我震惊了!再读句子,把你们的震惊之情读出来!4、师:你们知道吗,一只飞蛾的寿命只有九天,虽然它的生命很短暂,但它还是在我们手中拼命地挣扎着,直到生命的尽头它都不曾放弃。

此时,你又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飞蛾呢?5、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师:是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决不轻言放弃中,这挣扎着的飞蛾让我们强烈地感到这就是6、小结:小小的飞蛾竟然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带着对飞蛾热爱生命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部分。

⑵瓜苗砖缝成长1、重点品读“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小组合作交流:这个句子里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震惊?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以为它长不出来呢?它面临着哪些困难?师引读:生活环境如此恶劣,但是它没有被困难吓倒,它即使它只活了几天,它也要(不屈向上,茁壮成长)2、引读激情:“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3、带着理解再读课题,感叹生命的顽强。

一粒香瓜子,即便没有,,,没有泥土,即使它只活了几天,然而,它用不屈向上的精神,茁壮成长的勇气告诉我们,这就是(生命生命)4、小结是啊,一料种子尚能如此,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应该乐观,积极向上,请同学们再读这一部分,读出对种子的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这里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用圈点批注法进行学习)⑶静听沉稳的心跳同学们,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种子都让“我”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还有一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那就是(静听心跳)为什么我听到自己的心跳会感到震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资料,再结合课文,静静地想一想。

1、为什么我听到自己的心跳会感到震撼呢?2、我听到自己怎样的心跳,这说明我还活着,还很有活力。

3、引读句子:这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①多么沉稳而有规律地心跳,这一声声的心跳,唤醒了杏林子,读:②原来我还活着,这一声声的心跳,告诉着杏林子③我的生命力还是旺盛的,这一声声的心跳,震撼着杏林子3、重点品读“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交流感悟,相机理解“糟蹋”,联系生活说说哪些做法是糟蹋生命的表现,哪些做法是好好使用生命的表现?4、让我们再次走进杏林子,去了解这位身残志坚的人,激发情感,深化理解。

5、引读第五段。

(这一设计,一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二是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悟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义。

)(四)提炼升华,真情抒怀[1] 课件出示句子一: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找出其中的一对反义词。

2、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3、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做出许多有意义的事呢?4、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浓缩成八个字5、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身残志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呢?[2] 创设情景,反复回读中心句课件出示句子二: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是的,此时此刻,那柔弱的小飞蛾,它挣扎着,求生的欲望使我深深地震惊,我告诉自己。

2、是的,此时此刻,那不屈向上的小瓜苗,它顽强的生命力使我怦然心动,我嘱咐自己。

3、是的,此时此刻,静听自己的心跳,让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真实的存在,我一再提醒自己。

(设计说明: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3]播放视频,《牵手》中的马丽和翟孝伟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演绎了动人的舞蹈,用顽强拼搏的精神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看完后,谈谈你的感受?(五)引进格言,激荡生命之情怀:学了这一课,你们对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感悟,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生命的格言。

(这样设计既是对文本内涵的深情阐发,又是对学生情感基调的激情呼唤,更是学生对生命感言的自主抒发,使情与意、言与书、工具与人文至臻圆融。

)板书设计飞蛾险境求生生命有限生命瓜苗砖缝成长期价值无限静听沉稳的心跳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师: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这是生命创造的奇迹。

这是台湾作家写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生命生命出示生字词,点学生读。

纠正“动弹”的读音。

师:“弹”在这里读轻声。

师:“糟蹋”的“蹋”在这里读轻声。

师:读字词要像他们读得字正腔圆。

一齐读。

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以上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用以上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概括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能不能用以上词语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生:师:你说的很清楚,要是再概括一下就好了。

生:第二件事是师:你说得真好,第三件呢?生:第三件事是师:你也说得很好。

下面请大家默读这三件事,画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三件事分别带给作者也带给你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生:但它挣扎着……那样鲜明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你抓住了哪个词?生:因为它使作者感到了震惊。

生:“极力”,我感到它对生命的渴望。

师:听我读读点生读师:孩子,你读出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我们一起读。

师:还抓住哪个词?生:跃动,它想留住自己的生命。

师:那是想留住生命的跃动。

你来读一读。

生读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时要感觉自己的手中有一只飞蛾。

学生齐读师:飞蛾的生命只有九天,如果你是那只小小飞蛾,你会怎么想?生:我会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生:不如放了我吧,让我这九天活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意义吧。

师:生命再难也要好好活,那是生命的意义。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为了生命,飞蛾极力鼓动双翅,如果你是杏林子,你会怎么想?生:如果我是杏林子,我会想放了它吧。

师:让我们带着敬畏带着尊敬再来读课题。

点生读第三自然段师:你读出了香瓜子与众不同的生命力量。

师:其实同样一句话,只要重读不同的词语,就可以读出不一样的语气。

师:再读第三自然段,还可以怎样读?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点生读师:你想抓住哪个词?生:抓住“生命力”这个词。

师:这是怎样的生命力?生:那是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它竟然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

点生读师:我听出你把“坚硬”读得很重。

生:因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师:我送你一个词,顽强,把它写在黑板上。

点生读师:同样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读出不同的语气,但相同的是我们感受到了香瓜子那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再读一遍。

师:听你们读了我也想读了,那请你们静静地听默默地想,这沉稳的心跳又带给作者带给你怎样的思考?生:我觉得这句话能带给我思考,比如说我可以好好学习。

生:我感受到生命是很短暂的,一定要好好活,不能白白糟蹋。

师:对自己负责,把这个词写上去。

生:我的感受是沉稳的心跳给了杏林子启示,要好好活。

师:我们来看看杏林子,她的脸上充满了阳光,她在轮椅上几十年,看看她的手(已经畸形了),她后来成为台湾著名的作家。

生:我觉得杏林子很顽强乐观。

生:我觉得杏林子珍惜生命。

出示一段话,学生读“虽然生命短暂……更加光彩有力。

”师:那怎样才能珍惜生命不浪费生命?生:活得有力。

师: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生:我看了一篇文章,给了我很深的震撼,生:虽然自己得了重病,但是不抛弃不放弃。

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读书。

师:多么实际的一句话。

生:残奥会上那些运动员为国家争得了很多金牌。

师:他们活得很精彩,你联系实际说很好。

再读刚才那段话。

师:不错,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课文第一段。

师: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拿起笔,用一句话写下你对生命的感悟。

发现学生有个地方写错了,及时指出来。

师:我有个建议,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悟。

生:只要你活着,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做出对大家有益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