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左心重构与B型尿钠肽和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

nonhypertensivepatientswith diabetes:A 3D speckle trackingechocardiographystudy[J].JClinUltrasound, 2017,45(7):416425. [16] SANDERD,KUKLAC,KLINGELHOFERJ,etal.Rela tionshipbetweencircadianblloodpressurepatternsand progressionofearlycarotidatherosclerosis[J].Circula tion,2000,102(13):15361541. [17] CHEN Y J,XIONG H H,EU D,etal.Relationshipof shortterm bloodpressurevariabilitywithcarotidintima mediathicknessinhypertensivepatients[J].BiomedEng Online,2015,14(1):718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年 12月第 22卷第 6期 ChinJClinHealthc,December2019,Vol.22,No.6
·749·
systolicbloodpressure:correlatedwiththechangesofar terialstiffnessandmyocardialperfusioninontreatedhy pertensivepatients[J].Clin Exp Hypertens,2015,37 (1):6369. [13] 姜虹,龚定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与缺血 性 脑 卒 中 的 关 系 分 析 [J].中 国 医 药 指 南,2015,13(23):117118. [14] 李文静,赵统兵,吴华雄,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变异性与颈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关 系 [J].实 用 临 床 医学,2017,18(6):1618. [15]WANGQ,TANK,XIAH,etal.Associationofpulsepres surewithleftventriculargeometryandfunctioninelderly
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苏钦峰【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7(28)15【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测定在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院即刻、住院第7d的血浆cTnⅠ水平,同时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入院时cTnⅠ升高组与cTnⅠ正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TnⅠ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升高(P<0·01);血浆cTnⅠ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入院时cTnⅠ浓度升高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入院时cTnⅠ浓度正常者(P<0·01)。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Ⅰ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Ⅰ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改善、LVEF的增加而降低;cTnⅠ水平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心肌肌蛋白Ⅰ;心功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者】苏钦峰【作者单位】禹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分析 [J], 赵云;郭伟民;安国霞;柴颖儒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血脑钠肽水平及心脏超声心功能相关参数对临床心功能分级的评估价值 [J], 张妍;毛静远;王占武;赵桂峰;王贤良;侯雅竹;回亚男3.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J], 付传娣;魏春梅4.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分析及其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李世桥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ysC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马晓燕;孟珊珊;王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肌钙蛋白T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观察

心衰患者中c n 升高组与湖 正常组比 ̄6t J TT "T 内因心衰加重再次 ' 住院率明显增高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r。见表2 P Oo ) ( ) 表 2 T T 高组 与c n 正 常组 再入 院率 比较 c n 升 TT
【】 KadA ,re L lkA ta.ItBpons fh r fi ei } hn ,Cr l ,Ca ,e 1 s 『 rgoi o e t al n e ̄ r I s a w t dl sm ayat l.C cl i [ ,2 0 , 1(2:12-15 h au umr rie iu t n 】 0 5 121) 5 2 e t c r aoJ 8 8 【】 DIz nV BnwR .Crn in i t hie o a e i yc d l 2 iii . oo O ur t a 眦 c e nq s f s sn moa i se e dg c u ssg ra
Ⅳ级)嗍 , 中男 l, 嗍 , 2 其 0 女l 年 ̄ r8 3 以 E 断均经两名副主任医 6 +1 。 诊 师确诊。 较3 比 组问及对照组间血清c n 的 T T 差异。 各级J衰患者年龄, 性别
2 1年1 -21年 l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 倒纳入 0 1 月- 0 1 1 0 观察组. 其中男3例, 8 包括; 2 女2例, 缺血性J 肌病2例 , 9 扩张塾 肌病5 , 例 同意 膊 i例, E性心脏病l倒, 5 高血L E 3 肺捐雌 0 删 4 甲壳 心畦 例, 胜
3 结果
素、 氧化应激反应及毙『 生因子的复合作用下发生心室重构 , 表现为心肌肥 大、 心肌细胞凋亡、 坏死及间质细胞增生; 心室重构发展又加重心肌损伤, 使 功能进一步恶化。 虽然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已经有了重大发 展 , 目前除脑钠肽(NP  ̄ , 但 B ) b尚无一种得到广泛认同、 易于检测 、 对心衰 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生化指标。 基于c. 与心肌损 1T n 害的关系, 理论上可以用于心衰病情的评估。 本文研究 以6例慢性心力衰 0 竭的患者为观察组 , 重点观察其与3 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 n 水平的差异。 O TT 结果显示不同心功能级别的心衰患者血清 T 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冰 P <00 )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 , .1, 心衰程度逐渐加重, T c 水平也逐渐增 Tn 高, n ] c Tx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心衰的严重程度, T ( 血清c n T 平越高 , T TK 心功能越差。 本文另外研究显示心衰患者中c n j高者较c n r T牛 T T正常者因 心衰再次住院率增/(<00 )说明心衰患者中c T J P .1, I Tn 升高者预后较差。 KohSt t 在19 年首次进行了血清c n 水平与慢性 力衰竭的 c ie ua s 99 TT 研究, 出了血清 T 提 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随后又有 学者提出心肌炎、 低灌注及急性心力衰竭时血 r T n 水平也增高。 有研究 发现 , 重充 血恤 力衰竭患 者的湖 水平的测定 在判 断J肌损 伤 中有 比 严 C
心肌肌钙蛋白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2 i 心 力 衰 竭 组 血 c n 测 定 值 和 异 常 检 出率 均 明显 高 于 . TT 对 照组 ( < O 0 ) P . 1 .心 功 能 i级 组 c n 测 定 值 及 异 常 检 出 V TT 率 显 著高 于 心 功 能 Ⅲ级 组 ( < 0 0 ) P .5 见表 1 。
杂 志 .9 9 1 :5 . i 9 , 18 7 ( 收稿 日期 : 0 0 0 — 7 修 回 日期 : 0 1 0 6 20 —7 2 ; 2 0 8 2 】
心 肌肌 钙 蛋 白 T 对 慢性 充血 性心 力衰 竭 心肌损伤 的诊 断价值
黄松音 姚 燕丹 范 侠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 ri rp n e n ) c d c o o i T. T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捐仿的诊断价值,方j 应用 E IA a aT n T 圭 LS 方 法 对 4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c T 进 行 测定 .结果 心 力 衰竭 组 血 c n 2戗 Tn T T测 定 值 和 异 常 检 出串 均 明 显 高 于 耐照 组 < 0 0 ) 心 功 .1 ; 能 Ⅳ级组 c T 蔼 定 值厦 异 常检 出 串 显 著 高于 心 功 能 I级 组 ( Tn P< DO ) 冠 心 痛 组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 n .5 I T T测 定 值 与 非 冠心 病 患 者 无
3 张
运 . 血 性 心力 衰 竭 、 张期 心 寰 的谚 断 与 治 疗 .中国 循 环 充 舒
总之 , 本文证实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者的肺毛压 与 E V/ AV 是 显 著 负 相关 , 牺 床 上曼 活应 用此 两 项 指 标 , 在 可对 舒 张
功 能不 全的 诊 断 起 到互 相 证 明 和 相 互 补 充 的 效果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 1 病例 资料
选择 2 0 1 1年 8月 ~ 2 0 1 2年 3月 在
我 院住 院的失代 偿非瓣 膜病 C H F患者 1 0 3例 , 男5 3 例, 女5 0例 ; 年龄 2 2~ 8 5 ( 6 4 . 7±1 3 . 8 ) 岁; 其 中缺
钠肽 ( B N P ) 及N Y H A心 功能 Ⅲ ~Ⅳ级 比例显 著升 高 ( P<
标 准进行 分级 : Ⅲ ~Ⅳ级 7 8例 , Ⅱ级 2 5例 。所 有入 选 病例 均符 合美 国 F r a m i n g h a m 心力 衰竭诊 断标 准 ,
并 排 除急性 冠脉综 合征 及急性 心肌 炎 、 急性心 包炎 、 肺动 脉栓塞 、 急性 脑 梗 死 、 肥 厚 性 心 肌病 、 主动 脉 狭
0 . 0 5 ) , 左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显著降低 ( P< 0 . 0 5 ) 。相关分
析显 示, c T n I浓 度 与 L V E D D、 L A D、 B N P呈 正 相 关 ( P<
血性心肌病 2 0例 , 扩张型心肌病 3 6 例, 高血压性心
脏病 4 7例 。根 据 人 院血 清 c T n I 检测结果 , 将 患 者
利 尿剂 、 洋地 黄比较 差异 无 显 著 性 。对药 物治 疗 反 应 差
良心脏事件 ; 预后
中图 分 类 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0 6— 0 6 5 2— 0 4
1 . 2 方法
肌重构 过程 中伴 随 着局 灶 性 心 肌 细胞 坏 死 、 凋 亡 及 进行性 间质 细胞 纤维化 等病 理过 程 。有研 究 显 示, C HF患 者 存 在 血 清 心 肌 肌 钙 蛋 白 I ( m y o c a r d i a l t r o p o n i n I , c T n I ) 低 水平 升 高 , 血清 c T n I 水 平 升 高 的
高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

高敏肌钙蛋白 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摘要】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及其在急性心梗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其hs-cTnT水平;并结合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Ⅱ级、>Ⅱ级),对比其hs-cTn T水平。
结果:经统计,心梗组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衰组与健康组,且心衰组hs-cTn T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组;同时,心衰组心功能>Ⅱ级者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结论:hs-cTnT可作为慢性心衰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指标,同时其对于急性心梗诊断也有一定辅助价值。
【关键词】高敏肌钙蛋白T;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在临床上,慢性心衰与急性心梗均为常见心脏疾病,且存在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
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显示,针对上述两种病症及早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
对此,深入探析辅助病症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意义重大。
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hs-cTn T在相关疾病发展及病症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健康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1-72岁(56.21±3.46);心衰组男女比为16/14;年龄43-74岁(56.78±3.91);心梗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4-75岁(56.89±4.02)。
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为三组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而在血清分离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hs-cTnT水平进行检测。
应用NYHA心功能分级对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分级标准如下:Ⅰ级:存在心脏病,但可正常进行体力活动;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活动后有心悸、气喘表现;Ⅲ级:活动受限,明显,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发气喘心悸;Ⅳ级:休息时即出现心衰症状。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刘丽 张诗敏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 cTnT)水平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52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衰Ⅱ级组(狀=51)、心衰Ⅲ级组(狀=56)和心衰Ⅳ级组(狀=45),纳入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sST2和hs cTn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心衰患者血清sST2、hs cTnT与LVEDD、LVEF的相关性。
根据出院后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心衰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sST2、hs cTnT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sST2、hs cTnT对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心衰患者血清sST2、hs cTnT与LVEDD呈正相关(狉=0.455、0.342,犘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狉=-0.472、-0.366,犘均<0.05)。
出院后3个月,在152例心衰患者中,42例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死亡8例,因心衰再入院3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纳入预后良好组。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107.18±31.74)ng/mL对(50.14±15.48)ng/mL]、hs cTnT[(31.22±10.80)ng/L对(22.43±6.02)ng/L]较高(犘<0.05);血清sST2、hs cTnT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衰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95、0.76、0.95,犘均<0.05),其截断值分别为71.43ng/mL、29.78ng/L。
肌钙蛋白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 !! ! :
!
・ 5 ・ 1 7
・
临床 研 究 ・
肌钙蛋 白 工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L 和 R 在 不 同心 功能 级别 间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A V P>
00) . 5 。见 表 1 。
表 1 各 组 超 声 心 动 图 参数 比 较 ( ±s )
2 2 不 同心 功 能 级 别 的 血 清 c nI比 较 : 组 患 者 年 龄 、 . T 各 性 别 及 c nI比较 见 表 2 T 。不 同 心 力 衰 竭 组 患 者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年 龄 、 别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与 对 照 组 相 比较 , — 性 NY HAⅡ级组 、 NYHAⅢ级 组 、 NYHAⅣ 级 组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较 , 组 L R 及 L DD增 大 , VE 各 A、 V VE L F下 降 , 异 均 有 统 差
计学意义 ( P< 0 0 ) 且 N .1 , YHAm 级 VE D 和 L F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L D VE ( <00)L E P . 1 , V F随 心 力 衰 竭 的 严 重 程 度 加 重 而 下 降 , 但
功 能 的相 关 性 以及 其 临 床 意 义 。
1 对 象 与 方 法
mL 患者 入 院 后 由专 业 医 师 通 过 详 细 采 集 病 史 及 全 身 体 。
格 检 查 , 照 NY 按 HA 标 准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功 能 分 级 。
1 3 统 计 学 处 理 : 用 S S 3 0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处 理 , _ 应 P S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可 以隔室观察 注射盐 水之后 的压力 曲线 和注射 对 比剂之后 的压力 曲线 ,等 速率 的预 注射盐水 技术保 证
静脉通路 可 以承受 类似 的压力 ,同时可量 化的压力 限
组 别
A 组 B 组
×
”
2 7 3 0 2 6 8 9
渗 漏 率 — — — 磊 匿 — 望 塑 堡 _ 度
・
1 9 6 6・
浙 江临床 医学2 0 1 4 年1 2 月第 1 6 卷第 1 2 期
超敏肌钙蛋白T 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黄政 方存 明 程 久佩 马 小林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 h s . c T n T) 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 5 6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3 1( 1 1 4) 1 0( 0 3 7 )
1 0 5 2 1
2 1( 6 7 . 7 4) 9( 9 0)
1 0( 3 2 . 2 6) 1( 1 0)
0. 9 4 3
值 ( < 8 0 p s i )有 利 于清 晰 的评 判 ,减少 护 士 的床 边 观 察 时问以及操作 者在操作 间与扫 描室之 间的往返 ,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结果 支持 增强 C T和血管 成像 前行 高 压注射 器等速率 预注射盐 水技术较 护士人 工预注射 盐
p 值
0 0 0 1
0 3 3 2
3 讨 论
经静脉 注射对 比剂引起血管外 渗漏 的发生率约 为
0 . 1 5 %~ 1 5 . 4 2 % 8 ,其 中恶 液质 、动 脉硬 化 、高 血压 、 糖 尿病渗漏 概率较 大。一旦发生 渗漏 ,严重 者可导致
局部组织肿胀 、 皮肤溃烂 、 软组织坏死 和间隔综合征 9 。 近 几年发展起 来 的血 管外渗探测技 术为及 时发现对 比
4钟 丽华, 蒋连秀, 覃蕾, 等.血管外渗探 测技术在MS C T 增 强扫描 中的
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 0 1 1 , 2 7 ( 5 ) : 1 0 9 2 ~ 1 0 9 3
段 均有显 著的效果 ,但血管外 渗探测技 术对每个病 例
均需安装感 受器 ,操 作繁琐 ,而且 由于人 体 的电阻 因
压力 [ 5 ] 等改变来监测对 比剂外 渗。另 一种静 脉通路安
参 考 文献
1赵 丽, 李雪. C T 增强检查 中碘对比剂渗漏的原 因及对策.中华现代
护理 杂 志 , 2 0 1 0 , 1 6 ( 1 6 ) : 1 9 2 9 ~ 1 9 3 0 .
全性管理方式是使用监 视器放 大监测 穿刺点靶 区 [ 6 , , 该技术 能动态观察 穿刺点皮 肤有无 隆起 ,皮肤颜 色是 否改变 ,局 部静脉是 否异常扩 张等对 比剂 外渗 的直观 表现 , 一旦发现异常 , 即可立 即隔室终止对 比剂 的注入 , 减 轻 了对 比剂的外渗。 尽管上述 两类静脉通路 及穿刺 点的安全性管 理手
2 郭林红, 林燕, 左芳郡, 等. 静 脉留置针在C T增强 中的应 用与护理.中
华 现代 护 理 杂 志 , 2 0 1 0 , 1 6 ( 2 9 ) : 3 5 4 2
3 Co nt r a s t me d i a e x t r a v a s a t i o n d u in r g d y n a mi c CT:d e t e c t i o n wi t h a n
水技 术显著 降低碘对 比剂渗漏 率。但是 ,作者发现 关
于渗 漏 的严 重程度两组 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 ,这可 能与 样本 量不足 导致 的偏 畸 ,也可能是 预警手 段本身 的技 术缺 陷 ,需要 以后大样本 的临床研究来证 实。
剂 外渗 ,终止 对 比剂 注射提供 了可行 的手 段 。通常 血 管 外渗探测技术通过感应局部体表微 电流 3 、 电阻 [ 、
的L VE F、N T - P r o B NP 、心功能分级构成有显著差异 ;随访期 间,B 组患者死亡2 0 例 ( 2 8 . 3 %),高于A组 ( 7 例 ,8 . 2 %),两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C o x 回归分析提示h s . c T n T 浓度是影响慢性 心力 衰竭 患者生存时 间的因素之一 。结论 h s . c T n T 浓度
e x t r a v a s a t i o n d e t e c t i o n a c c e s s o r y . Ne l s o n 1 K C, An d e r s o n F AJ r , Bi mb a u m
B A, e t a 1 . Ra d i o l o g y . 1 9 9 8 ; 2 0 9 ( 3 ) : 8 3 7 一 一 8 4 3
5杨子晨 , 王播 , 黎 海涛 ,等. C T 增 强扫描 高压注射 器防渗 漏智能 导流
报 警 系统的研 制. 第三 军医大 学报, 2 0 1 2 , 3 4 ( 6 ) : 5 4 1  ̄ 5 4 5
按照R O C 曲线确定 的界值分为h s — c T n T < 3 0 n g / L 组 ( A 组 )和h s . c T n T I3 > 0 n g / L 组 ( B 组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 能分级 、左室射血分 数 ( L V E F)、N T - P r o B N P 及全因死亡情况 ,采用C o x 回归模型分析影 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 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
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相关 ,测定h s — c T n T 浓度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
【 关键词 】 慢性心力衰竭 超敏肌钙蛋白T 心功能 预后
作 者单位 :2 4 2 0 0 0 安徽 省宣 城市 人 民医 院心 内科
表1 人工预注射盐水技术和等速率预注射盐水技术的比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