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的科学

合集下载

日历上的科学PPT教学课件

日历上的科学PPT教学课件

6 弹力
射 箭
利用弹性跳水
6 弹力
弹 簧
弹 簧 秤







6 弹力
钟 中 的 弹 簧 生 活 用 品 中 的 弹 性
气球
6 弹力
用手压弹簧
拉橡皮筋 弹 性 小 球
足球掉下地 弹 性 独 木 桥
6 弹力










弹 性




思考: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从制订历法的 依据来看,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候属 于阴历还是阳历成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来划分的, 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 15天)为一个节气。而四季更替又是由于地 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所以,农历中的二十 四节气是属于阳历的成分。
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
日历上的科学
执教老师:蔡呈腾
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2004 年 6 月 小
10
阳历
阳历
星期四
甲申年 廿 三
四月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四月初四
阴历
问:1.我国的日历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分公历和农历两部分。
2.我国日历各部分分别属于何种历法成分? 公历属于阳历,农历属于阴阳历
请同学们看书P138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日历中包含了公历和农历,哪你知道公历
星期一 (乙)
壬午年 三十
四月 (丙)
(丁)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四月初四
5、该天所处的季节是__夏__季_____,节气是___节__气__。
课后设计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五、二十四节气
※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将地球绕日周期分为二十四段,
每段(约15日)叫做一个节气,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并将其作为农历的重要成分。
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以上又合称为“八节”。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夏至、冬至合称“二至”; 立春、立 ※“四立”是季节的开始;“二分”、“二至”是季节
的转折 点;小署、大署、处署、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 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 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 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
活动
日历查询1
日历查询2
观察近几年的日历,比较公历和农历。 1、近几年中农历的年、月、日在公历中的位置 是否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历 五月初五 五月初五 五月初五
公历 5月28日 6月16日 6月 6日
2012年
五月初五
6月23日
活动
日历查询1
日历查询2
观察近几年的日历,比较公历和农历。 2、农历中的什么成分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天干: 甲 乙 丙 丁戊 已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阴阳 结合 历与 的历 点。 历 了 阴 法 : 阳 历 特
农历属 于阳历
2、农历一年有几天?一个月有几日? 29.53天×12=354.36天 29或30天
农历中的闰月
农历是以朔望月(29.5366日)为依据的。 农历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 天。农历也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个朔望 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地球绕日周期 相比相差11天。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 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消除多余的日数, 每隔3年就要设一个闰月。所以农历闰年 有13个月。

日历上的科学

日历上的科学
今天是星期天,小明正在学习,突然听到隔壁传来李阿 姨和他们家保姆陈阿婆的争吵声。
“阿婆,我清清楚楚记得你是3月2号来我家的,今天是5 月2号,刚好满两个月。说好每个月的工资是600元。现在我 付给你1200元,怎么会错呢?”
“可我也分明记得是二月十二 来你这儿的,那天还是我 孙子的生日。今天是三月十四,再加上今年有闰二月,掐指 算一算,我都在你家干了63天了,超过两个月了呀,……”
思考2:
月相的周期是29.53天, 12个月共计多少天呢? 与公历一年相差几天呢? 又该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
——12个月共计354.36天;与公历 相差约11天;每个两、三年就要少 1个月,因此,要加一个闰月。
扑克牌与日历的关联:
1.扑克牌共54张,除大王、小王两张牌外,余52张共 计( 364 )点?如果加小王(计1点)共为(365 ) 点?若再加上大王(计1点),又共( 366 )点? 366点与一年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等于闰年的天数 2.扑克牌除大、小王外,余52张,与一年的什么数相同?
52周,大、小王分别代表日、月
扑克牌与日历的关联:
3.四种花色分别代表一年的什么?黑、红两种颜色代
表什么?
四季
昼夜
4.每一种花色共有( 91点 )点?大约与( 季长 ) 时间长短相同?
观察并思考:农历中的日期在公 历中的位置是否一样?为什么?
思考:农历中的什么成分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中的位置是 固定不变的(最多相差一天)
2003年5月 2002年5月
2004年5月 2005年5月
思考: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从制订历法 的依据来看,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候属于阴历还是阳历成分?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尝试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其中,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日历上的小知识不仅有助于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世界的发展和进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吧!一、太阳系的行星运动很多的日历上都会有太阳系的行星运动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通常会告诉人们太阳系中各个行星表面的温度、大小等信息。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日历上的小知识了解到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哪一个、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哪一个等等。

这些知识点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用途,但是它们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运动规律,进而深入理解天体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昼夜时间日历上的小知识还可以向人们介绍从日出到日落所需要的时间、从日落到日出所需要的时间、昼夜时间等等。

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简单普通,但是它们却是人类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合理利用日光的时间,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

三、生物学知识日历上还可能会包含一些生物学知识点,例如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周期、种植的最佳时间等等。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认识到每一个种子都蕴含着无限生命力。

此外,这些知识点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农业生产、种植以及管护工作。

四、气象学知识日历上的气象学知识通常会告诉人们今天的气温、湿度、降雨概率等等信息。

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它们却是人们生活中日常所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

通过这些知识点,人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外出计划、出行时间、衣着搭配等等,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五、物理学知识日历上的物理学知识包含了很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知识点,例如金属的导电性、摩擦力等等。

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细微,但是它们却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日历上的科学》课件

《日历上的科学》课件

发展历程
了解日历的演变历程历Biblioteka 的发展和演变1古代历法
探究古代历法的发展和分类
2
传统和公历
介绍我国传统历法、公历和其他历法的演变
天文学基础知识
天文学基本概念
了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天文测量方法
讲解一些基本的天文术语和测量方法
太阳系中的天体
行星、星星和卫星
探究太阳系中的行星、星星和卫星
特征、轨道和运动规律
介绍它们的特征、轨道和运动规律
星座和星图
1
历史和发展
探究星座和星图的历史和发展
2
流行的星座及其传说
介绍一些流行的星座及其传说
天文观测和日历制定
1
基本观测方法
2
了解如何利用天文观测来制定日历
观测的重要性
讲解天文观测的重要性
日历的演变和现代应用
演变的历程
介绍历法的演变和现代化进程
现代应用
探寻日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总结
课程回顾
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日历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日历上的科学》PPT课 件
在这个《日历上的科学》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日历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我 们将讨论日历的发展与科学的作用,并了解古代历法、天文学基础知识、太 阳系中的天体、星座和星图、天文观测和日历制定以及日历的演变和现代应 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日历背后的科学奥秘!
课程概述
主题介绍
探索日历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日历上的科学浙教版共23页PPT

日历上的科学浙教版共23页PPT
日历上的科学浙教版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Leabharlann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日历上的科学小知识有哪些日历是很常见的事物,但是你们知道日历的一些科学学问吗?下面是我为你细心举荐的日历科学学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日历的科学学问1.历法的种类:①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

②阴历:以月相改变周期为依据。

③阴阳历: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和月相改变周期。

2、我国的日历由公历和农历组成。

公历(包括年月日星期)属于阳历,农历(包括年月日节气)属于阴阳历,农历中的月是属于阴历,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3.闰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是闰年。

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00年中有97年是闰年,有303年是平年)平年2月份28天,闰年2月份29天。

4.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日)叫做一个节气,属于阳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报的作用。

中国农历常识①二十四节气交节日时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改变和地面气候演化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

②七十三候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3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

73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七十三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肯定作用。

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精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旧具有肯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

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改变,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必需不断发展物候学,制定新的自然历,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古书是行不通的。

日历上的科学

日历上的科学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 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 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二点 二十一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4章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学情分析]日历在我们生活中的联系和运用比较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学生熟悉的是公历,对农历属于阴阳历的理解比较困难;对二十四节气具有指导和预告作用的理解也较困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认识一张普通的日历开始,了解日历的组成,并分别属于哪种历法成分?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因为对日历是非常熟悉的,却没有想到这么复杂。

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阴历、阳历等历法的科学依据,特别是要学生理解公历和农历等历法对指导和预告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日历的组成成分。

2.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3.知道阳历中如何用400年来反映四季更替周期的小数部分。

4.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并了解为何将其作为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5.知道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作用。

[教学重点] 科学设置日历中阴历和阳历的方法。

[教学难点] 阳历设置中如何用400年来反映0.2422日;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成分。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教学准备] 学生寻找各种日历,收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三种历法成分:阴历、阳历、阴阳历。

(请学生说出它们的依据)二、我国的日历中由哪些历法成分组成?我国的日历包括公历和农历,公历属于阳历,农历属于阴阳历。

(指导学生看日历)三、日历中公历的设置方法让学生回忆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引起的四季更替周期为多长:(365.2422日)我们看到的日历有没有小数点?如何处置小数点?(学生分组讨论)小结:0.2422日相当于400年中多出了97天,因此400年中有97个年应比平常年(365日)多一天,这就是闰年(366日)。

闰年设置在什么时候呢?400年中能被4整除的有100个年,去掉3个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剩余的就是97个闰年。

四、日历中农历的设置方法指导同学们观察日历,提问:1.同一天为什么农历会不一样?(制订的依据不同)2.不同日历上的节气在同一天,这说明了什么?(节气是固定的)3.节气是怎样设定的?它是根据月相设定的吗?(将一年分成24等份,每等份约15天。

它是根据太阳来设定的。

)4.农历属于什么历法成分?(阴阳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称阴历就是农历,这是一个误会,要求学生注意到不同的日历中,如2003年和2004年的6月8日的两张日历,公历都是6月8日,而农历是不同的,节气夏至在公历时间中是一样的,说明节气的划分依据并非是阴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概括总结出的一部天文气象历法。

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一年转一圈是3600,每隔150就是一个节气,这样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中,结合农历月(阴历),使得农历成为一部阴阳合历。

小结:指出农历的年、月、日与公历是不同的,它是以月相为周期设置的,同时发现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年中每年都是固定的,最多相差一天,因此可确定它为阳历成分。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农历呢?(学生分组讨论)这是因为农历的月、日不能反映四季的周期变化,而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四季更替周期确定的,它能指导和预告农业生产和生活,因此将其作为农历的重要成分。

五、生活的二十四节气学生小组讨论:1、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的四季与你居住地实际的四季变化相符合吗?2、谈谈你所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指导和预告作用。

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反映二十四节气的当地谚语,对学生本人今后的生活、工作有意义,也能增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反馈作业:作业本52页。

二十四节气相关资料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了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

中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到上方。

着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着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

所以叫春分。

中国古书中有不少有关春分的记载,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靛,秋分收麦收蒜(安徽)”。

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开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

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扬柳枝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这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的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中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叫“黄梅天”。

夏至:太阳在黄经为90度“夏至点”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中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昼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谚语,要注意防讯防涝。

立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七爽,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

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天气转凉,地面水气结霜最多。

秋分:秋分着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依中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

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结成白色露珠。

霜降: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习惯上,中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中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中国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就逐渐长了。

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而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正值三九,谚曰:“冷在三九”。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

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从节气的含意可知,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即: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教学体会:本节的教学是从一张日历开始的,在讲这一张日历之前,我认为要先讲三种历法成分: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可以通过复习月相和地球公转,让学生来讲。

事实证明,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效果也不错。

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一张日历,也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

提问:我国的日历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我国日历各部分分别属于哪一种历法成分?在学生观察和交流后,告诉同学:我国的日历中包含公历和农历两部分。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包括年、月、日和星期。

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

至于接下来要讲日历中公历的设置方法,我认为如何引导,如何设置一些有效的提问非常重要。

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达到一定的效果。

如可以这样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阳历的依据是地球的绕日公转周期,而公转周期约为365.2422天。

我们看到的日历有没有小数点?如何处置小数点?这时候让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0.2422日相当于400年中多出了97天,因此400年中有97个年应比平常年(365日)多一天,这就是闰年(366日)。

闰年设置在什么时候呢?400年中能被4整除的有100个年,去掉3个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剩余的就是97个闰年。

学生知道了闰年的设置后,还要有一定的课堂练习。

如2004年是闰年,因它能被4整除。

1900年不是闰年,因它不能被400整除。

有一位同学今年刚好13岁,可只过了三次生日,请问他的生日在哪一天?在这节课中,比较难的是农历的设置方法。

要指导学生观察日历:指出农历的年、月、日与公历是不同的,因为它是以月相为周期设置的。

同时要学生注意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年中每年都是固定的,最多相差一天,因此可确定它为阳历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