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修裱技术
第十一章 纸质档案修复技术[27页]
![第十一章 纸质档案修复技术[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d91ccba1c7aa00b52acbae.png)
原因。 4.纸质档案去酸方法有哪几类?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5.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去酸?如何正确选择缓冲溶液? 6.目前主要有哪几种档案加固方法?叙述它们的不
同点。
7.在使用涂料加固档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为什么淀粉糨糊能在档案修裱中沿用?哪些方面需
一、黏合剂
凡能将两个物体表面紧密地联结起来, 并能满足一定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的 物质 称为黏合剂。黏合剂一般是高分子化合物。
(一)黏合机理
(二)要求
1.小麦淀粉糨糊 2.羧甲基纤维素 3.聚乙烯醇缩丁醛
二、修裱用料
(一)要求
(二)种类
1.宣纸 3.皮纸 5.夹江手工纸 7.纺织品
2.棉纸 4.毛边纸 6.其他修裱用纸
(一)二乙基锌去酸 (二)氨气去酸 (三)吗啡啉去酸
第三节 纸质档案加固技术
在档案制成材料中,有的字迹材料耐久 性较差。因此,需要采用加固技术提高档 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一、涂料加固
(一)涂料的主要成分及其选择 1.成膜物及其选择 2.溶剂及其选择 3.助剂及其选择
(二)几种加固涂料
三、修裱技术
(一)揭粘技术 1.档案黏结原因 2.干揭 3.湿揭 4.酶解法 5.综合法 6.应注意的问题
(二)修补技术
1.手工修补技术 2.机械修补技术
(三)托裱技术
1.手工修裱技术 (1)湿托 (2)干托 2.机械修裱技术
四、干燥
(一)绷子、大墙干燥 (二)红外线加热干燥 (三)密闭去湿干燥 (四)吸水纸压干
第十一章 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纸质档案修复前进行检查准备工作时, 主要检查字迹的耐水性、纸张的酸碱性及 纸张所属类型。由于灰尘会污染档案,修 复前可用羊毛软刷、排笔或吸尘器等工具 进行除尘处理。
档案修裱实施方案

档案修裱实施方案一、前言。
档案修裱是指对档案进行修整、清洁、防腐、防虫等处理,以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存性。
档案修裱工作对于保护和利用档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档案修裱工作,提高档案的保存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修裱原则。
1. 尊重档案本身的历史价值和原貌,尽量保持原始状态;2. 依据档案的特点和保存状态,采取不同的修裱方法;3. 严格遵循修裱工艺标准,确保修裱过程中不损害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4. 修裱材料和药剂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档案长期保存的安全性;5. 对于有破损、污渍的档案,应及时修复和清洁,防止进一步损坏。
三、修裱步骤。
1. 档案评估,对档案进行评估,确定修裱的必要性和方法;2. 清洁处理,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和药剂,对档案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污渍和灰尘;3. 破损修复,对于有破损的档案,采用专业的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保持档案的完整性;4. 防腐防虫,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腐防虫药剂,对档案进行防腐和防虫处理;5. 包装封存,采用酸性不饱和纸或者酸性胶进行包装封存,确保档案长期保存不变质。
四、修裱标准。
1. 档案修裱应符合国家档案管理法规和标准,严格按照修裱工艺进行操作;2. 修裱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得对档案内容进行任何篡改和伪造;3. 修裱材料和药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有害物质和劣质材料;4. 修裱后的档案应有明确的标识和记录,包括修裱时间、修裱人员等信息。
五、修裱效果评估。
1. 修裱后的档案应进行效果评估,包括档案的清洁程度、破损修复情况、防腐防虫效果等;2. 对于修裱效果不理想的档案,应及时进行再修裱,直至达到修裱标准要求;3. 修裱效果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档案修裱质量的重要依据。
六、修裱人员培训。
1. 对档案修裱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修裱技术和修裱意识;2. 强化档案修裱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确保修裱工作的质量和效果;3. 定期开展档案修裱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修裱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修裱工艺。
档案馆档案修裱方法

档案馆档案修裱方法档案馆是保存和管理重要历史文献和文件的地方。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档案,修裱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档案馆中常用的档案修裱方法,以确保档案的保存和展示。
一、修裱的目的和意义档案修裱是为了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通过修裱,可以修复受损的档案,防止进一步的损坏,并提高档案的展示效果。
修裱可以修复破损的纸张、修补撕裂的边缘、加固松散的页码等,使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展示。
二、常用的修裱方法1. 纸张修复:当档案的纸张出现破损、撕裂或折叠时,可以使用纸张修复方法进行修复。
修复时,首先需要清洁纸张表面的灰尘和污渍,然后使用专业的修补纸和胶水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纸张应与原始纸张的颜色和质地相匹配,以保持档案的一致性。
2. 边缘修补:档案的边缘往往容易磨损和撕裂,需要进行修补。
修补边缘时,可以使用透明的修补胶带或修补纸进行修复。
修补时应注意保持修补材料与原始边缘的一致性,以避免修补痕迹的显露。
3. 页码加固:档案中的页码往往容易松散或脱落,需要进行加固。
加固页码时,可以使用透明的胶带或胶水进行固定。
固定时应注意不要损坏原始页码,同时保持加固材料的透明度,以保持档案的可读性。
4. 封面修复:档案的封面往往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修复。
修复封面时,可以使用修补纸和胶水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封面应与原始封面的颜色和质地相匹配,以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5. 档案盒制作:为了更好地保护档案,可以制作专门的档案盒。
档案盒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层,防止灰尘、湿气和光线对档案的损害。
制作档案盒时,应选择酸性纸板或酸性胶水,以避免对档案的进一步损害。
三、修裱的注意事项1. 修裱过程中应注意使用专业的修裱工具和材料,以确保修裱效果和档案的安全性。
2. 修裱时应遵循档案修裱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修裱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修裱后的档案应进行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的管理和检索。
4. 档案修裱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修裱效果的持久性和档案的长期保存。
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去污去酸技术
纸质档案的修复技术 目录
一、纸质档案修复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二、纸质档案的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三、纸质档案的去污去酸技术
一、档案修复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档案修复的概念 档案修复就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 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使档案恢复原 来的面貌,提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是档 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性内容,对延长档案寿 命,保持档案原貌,满足长期利用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颜料
漆 油 蜡 虫胶 脂肪 树脂 橡胶胶水 焦油 霉菌(微斑) 铁锈
酒精(乙醇)与苯的混合物、四氯化碳
丙酮、甲醇、吡啶(最好) 三氯甲烷、甲苯、四氯化碳或苯 甲苯、汽油、乙醚 三氯甲烷、甲苯、苯与甲苯混合物 酒精、石油、醚、吡啶 酒精、吡啶 丙酮 苯、汽油、四氯化碳、吡啶 普通酒精、苯 50%草酸(勿用于柔软的纸张)
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 是档案工作者在传统修复技术及长期档案修复实践的基础 上,就档案修复工作中所因遵循的基本要求达成共识,主 要有: 1.保持档案原貌原则 2.最小程度干预原则 3.肯定性原则
二、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需要修复的档案进行登记 (二)检查档案损坏的性质和程度,详细登记。 1.检查字迹水溶性 2.检查纸张性能 3.检查纸张酸碱度 (三)储存消毒 (四)制定修复方案 方案应包括:档案制成材料的性质,损坏状况与原因,修复方法与步骤,使 用的材料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要求等项主要内容。修复应保持档案的原来面貌 和内容的完整,不损坏档案的任何有价值的历史痕迹,不允许在修复过程中 人为地有所增减和再创造。修复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档案永久保存的要 求,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方法和材料如果暂时还难以达到永久保存 要求时,修复应当具有可逆性。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您的位置:-- *提示: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法规类别标准名称<<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发布单位国家档案局发布日期2000-12-6
主题词档案修裱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06批准
2001-01-01实施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质(缣帛)档案手工修裱的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
类档案馆、档案室,其他文献保管机构可参照使用。
2 总则
2.1 目的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粘结剂对破损的纸质(缣帛)档案载体进行
修补、托裱,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
其目的是延长档案寿命,便于档案
长期保存和利用。
2.2 修裱原则
2.2.1 适宜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具有最适宜延长档案寿命的强度和特性,修裱材料和技术方
法不得对档案制成材料产生副作用或损害。
2.2.2 相似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与被修裱档案载体具有相类似的厚度、颜色和结构。
2.2.3 可逆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和技术方法应具有可逆性。
修裱处理后的档案,在必要时应能
通过再处理使档案载体与其修裱材料相分离。
3设备和工具
3.1 修裱设备和工具
3.1.1 裱台,又称案子、裱案,裱台主要有木质裱台、玻璃灯箱式裱台,用于修补托裱档案。
要求:
a)台面平整、光滑、无缝,不损坏原件,操作方便;b)台面颜色易于衬托出裱件的字迹和破碎
【】。
档案裱糊步骤

档案裱糊步骤档案裱糊是一种保护和修复档案的常见方法。
它可以使档案更加牢固,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以修复已经受损的档案。
下面将介绍档案裱糊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档案裱糊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裱糊所需的材料,包括裱糊纸、裱糊胶水、刷子等。
其次,需要清洁档案,将档案上的灰尘和污渍清除干净。
最后,需要将档案按照大小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裱糊工作。
二、裱糊纸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裱糊纸是非常重要的。
裱糊纸应该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透气性,以保护档案不受潮湿和霉菌的影响。
同时,裱糊纸的颜色也应该与档案的颜色相符合,以保持档案的原貌。
三、裱糊的步骤1. 将档案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刷子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档案的背面。
2. 将裱糊纸放在档案上,用手轻轻地按压,使其与档案相贴合。
3. 用刷子将裱糊纸上的胶水均匀地刷匀,使其与档案完全粘合。
4. 将裱糊后的档案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以确保胶水完全干透。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档案裱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裱糊纸的厚度应该适中,过厚会导致档案变形,过薄则无法保护档案。
其次,裱糊纸的粘合度要适当,过于粘稠会使档案难以翻阅,过于稀薄则无法保持档案的牢固性。
最后,裱糊后的档案应该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放,避免受潮或发霉。
总结起来,档案裱糊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保护和修复档案。
通过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裱糊纸、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裱糊,可以使档案更加坚固和持久。
在进行档案裱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裱糊纸的选择、胶水的均匀刷匀以及档案的晾干等细节。
希望以上介绍的档案裱糊步骤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十章档案修复技术

(三)过氧化氢去污 1.去污原理 2.去污方法 (1)过氧化氢溶液去污 (2)过氧化氢——乙醚混合液去污。
(四)氯胺T去污 1.去污原理 2.去污方法 (1)配制2%~3%的氯胺T溶液,加酸调整溶液的 PH值至7。 (2)然后将档案放入溶液中浸泡,直到污斑去除。 (3)取出档案在清水中漂洗,放在吸水纸中压干。
第八节 特殊载体档案修复技术 一、胶片档案的修复 胶片档案的修复 (一)去除胶片上的污斑
(二)胶片变黄的清除方法 (三)去除乳剂膜上皱纹的方法 (四)胶片机械性损伤的修复 (五)修复退色黑白胶片的方法 (六)粘连胶片的修复..\..\如何处理粘在玻 璃上的照片.doc (七)彩色胶片的修复
二、唱片档案的修复 唱片档案的修复 (一)唱片的清洁方法
二、有机溶剂去污 颜料 有机溶剂可去除档 案上的油斑、蜡斑。 漆 油斑和蜡斑都是有 油 机物,不溶于水, 蜡 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虫胶 不同污斑有其合适 脂肪 的去污溶剂 树脂
焦油
污斑种类
对应的去污有机溶剂 酒精(乙醇)与苯的混合物、四氯化 碳 丙酮、甲醇、吡啶(最好) 三氯甲烷、甲苯、四氯化碳或苯 甲苯、汽油、乙醚 三氯甲烷、甲苯、苯与甲苯混合物 酒精、石油、醚、吡啶 酒精、吡啶 丙酮 苯、汽油、四氯化碳、吡啶 普通酒精、苯 50%草酸(勿用于柔软的纸张)
(三)圆珠笔、复写纸字迹的再现 圆珠笔、 因为圆珠笔和复写纸字迹的色素成分主 要是碱性品蓝和碱性紫5BN。它们均为染料, 不耐久,易退色,并且字迹中含有溶解色素 的油和蜡。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易产生油渗 扩散现象,字迹模糊不清。
第六节
纸质档案修裱技术
一、档案修裱前的准备工作 (一)修裱室 修裱室是进行修裱的场所,主要要求如下: 第一,修裱室要求宽敞明亮,并且避免阳光的直射 和强光的照射。 第二,修裱室要求有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第三,修裱室要注意防霉、防虫和防鼠
DA T25-2000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25-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06批准2001-01-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质(缣帛)档案手工修裱的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其他文献保管机构可参照使用。
2 总则2.1 目的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粘结剂对破损的纸质(缣帛)档案载体进行修补、托裱,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
其目的是延长档案寿命,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
2.2 修裱原则2.2.1 适宜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具有最适宜延长档案寿命的强度和特性,修裱材料和技术方法不得对档案制成材料产生副作用或损害。
2.2.2 相似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与被修裱档案载体具有相类似的厚度、颜色和结构。
2.2.3 可逆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和技术方法应具有可逆性。
修裱处理后的档案,在必要时应能通过再处理使档案载体与其修裱材料相分离。
3 设备和工具3.1 修裱设备和工具3.1.1 裱台,又称案子、裱案,裱台主要有木质裱台、玻璃灯箱式裱台,用于修补托裱档案。
要求:a)台面平整、光滑、无缝,不损坏原件,操作方便;b)台面颜色易于衬托出裱件的字迹和破碎的地方;c)台面不破裂、不变形,耐水浸,耐酸、碱的腐蚀。
3.1.1.1 木质裱台应选用结实、无节疤、经干燥处理不易变形的木材制作。
外形规格:一般为长260cm~400cm,宽100cm~200cm,厚度8cm~13cm,台面支架高度70cm~80cm (见图1)。
3.1.1.2 玻璃灯箱式裱台用于修裱严重破损档案。
台面应选用白色有机玻璃板,下面安装灯具。
其外形规格应根据裱件幅面而定。
3.1.2 干燥设备主要有纸墙、纸绷、板墙、贴板,用于晾干律件。
3.1.2.1 纸墙、纸绷用木格和纸张贴层制成的干燥设备,它利用多层纸吸水方法使裱件干燥。
要求吸水性好,表面光、平。
适用于干燥地区。
纸墙规格应根据修裱室墙壁高度和宽度而定(修裱工作间的要求见附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纸质档案修裱技术
一、修裱的概念
档案纸张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发生强度下降、脆化或部分残缺,修裱实质上就是将破损的档案原纸与特选的修裱新纸进行粘合加固的过程,通过加固能增加纸张强度,恢复原貌延长寿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修裱技术并没脱离造纸的基本方法,造纸过程中疏散的植物纤维靠胶粘和加压成为纸张薄页,修裱过程是先用较多的水分浸润档案原纸或修裱新纸,使其纤维疏胀松软,后用胶粘剂使两种纸张纤维紧密粘合,加压排实,最后排除多余水分,恢复纸页的平整干燥。
二、修裱粘合剂
(一)粘合剂的概念:凡能将两个物体的表面紧密连结起来,并能满足一定物理和化学要求的物质,称为粘合剂。
作为粘合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不论何种状态,在涂布时应是液态(液流态);
对被粘物表面应能充分湿润(浸润性);
必须能从液态向固态转变(固化)过程中形成坚韧的胶膜(胶粘性或膜性);
固化后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传递应力,抵抗破坏(膜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必须能经受一定的时间考验。
(二)修裱粘合机理
液态粘合剂涂布在纸张表面后,慢慢扩散并浸润到纸张纤维内,当粘合剂分子与纤维素分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在分子间力及氢键力的作用下互相吸引而产生粘附力;粘合剂由胶态固化时,慢慢形成的薄膜具有胀紧力,使新纸与原纸粘合为一。
(三)修裱粘合剂质量要求
为满足修裱件的质量要求:薄、光、平、软、白并具有可逆性,修裱胶粘剂必须满足
以下要求才能有助于修裱质量:
1.粘性适中,修裱后的档案要柔软;
2.化学性质稳定;
3.PH中性或微碱性;
4.不易生虫长霉;
5.无色透明或白色;
6.具有可逆性。
能达到以上要求的粘合剂大体有三种:与纸张纤维素分子成分极其相似的糊精、淀粉及它们的改性化合物(氧化淀粉等);与纸张纤维素分子同源的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等);内含羟基为主要极性基团的水基性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等)(四)修裱粘合剂种类
1.小麦淀粉浆糊
(1)淀粉的组成(C6H10O5)n
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占10~30%,由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直链化合物。
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固化后形成的薄膜柔韧并富有弹性。
支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占70~90%,由葡萄糖分子以α-1,4甙键构成的直链及α-1,6甙键构成支链的化合物。
不溶于水,与热水作用膨胀而成糊状产生粘性。
支链淀粉分子结构淀粉颗粒加热膨胀前加热膨胀后呈网状胶粘体系
(2)淀粉的提取
小麦面粉中通常含有淀粉60~80%、水分8~12%、蛋白质8~15%、油脂1~3%,此外还含有少量纤维素和无机盐等。
必须从面粉中将淀粉与其他物质分离,尤其要除去蛋白质成分,不除蛋白质的面粉浆糊有以下缺点:
蛋白质在浸润纸张时粘性大,容易使纸张起皱,缺乏平整性;
蛋白质在固化后形成的胶膜发硬变脆,缺少柔软性;
蛋白质是微生物、害虫生长的氮源。
(3)淀粉浆糊的制作
浆糊制作是淀粉分子受热溶胀产生粘性,由悬浮液转变成胶凝系统的不可逆过程。
这个过程化学上称为胶化,制作浆糊则称为糊化。
淀粉悬浮在冷水中 少量吸水 温度开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 (圆球形或蝶片形)
直链淀粉溶于热水
温度继续升高 体积超过原来的几十倍
淀粉微粒体积迅速膨胀 微粒在水中相互挤压
支链淀粉分子形成凝聚的网络结构 粘度迅速增大
冷却后在水中不溶解、不溶胀的凝胶态
稠糊(16%)的配制:
淀粉80g + 凉水100ml + 沸水320ml ,搅拌、糊化、冷却,成凝胶。
稀糊的配制:档案修裱一般要求用糊如水,根据纸张的种类、吸水性和厚度对稠糊
进行稀释,配制成不同比例的稀糊。
掌握稀糊的标准:一靠直观;二靠手感;三靠笔感
(4)淀粉浆糊制作的要点
控制糊化温度: 由于淀粉微粒、用水量和室温有差异,导致糊化温度难以控制,
一般来说,微粒越大,沸水越多,糊化越容易。
温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多粘度太大,修裱时不能完全浸润纸张。
当温度超过100℃时,淀粉微粒网络结构开始解体,粘度又会下降;温度过低,微粒膨胀不足,达不到一定粘度。
控制水量: 如果加水过多,微粒在水中相互碰撞机会少,淀粉分子卷曲程度高,
不易产生网络结构,粘度小。
如加水适量,微粒正好把水分全部吸收,分子间体积膨胀恰当容易挤压成网络,则粘度适中,这种浆糊的冷凝胶最稳定,不易形成干膜,也不易产生沉降。
(5)淀粉浆糊修裱优缺点
优点:修裱后的档案平整;所形成的胶膜溶于水且具有可逆性;价格便宜,原料来
源广泛。
缺点:淀粉及其中少量蛋白质、葡萄糖是营养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修裱件易
生虫长霉;修裱后的档案干燥速度慢;浆糊的制作过程中,淀粉和水的用量及温度控制随意性大,不适用于机械化修裱。
2. 羧甲基纤维素[C 6H 7O 2(COCH 3)3]n
3. 二醋酸纤维素[C 6H 8O 3(OCOCH 3)2]n
三、修裱用纸(托纸)
(一)修裱托纸质量要求
1. 纸张中有害杂质少,有较好的耐久性;
2. 纤维交织均匀,纸张轻薄柔软,具有较高的干湿机械强度;
3. 纸张PH 值呈中性或弱碱性;
4. 纸张白度在60%左右;
5. 纸张伸缩性小,遇水浸湿后的膨胀系数小;
6. 纸张吸收性低,吸收水分少,容易干燥。
(二)修裱托纸的种类
1. 宣纸
以青檀皮为主料,沙田稻草为配料生产的优质手工书画纸。
富有柔韧性;质地坚实、
细密、均匀;杂质少;耐拉、耐磨,耐久性强;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虫蛀。
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2.四川夹江手工纸
以纯竹浆或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配加适量的桑、麻、棉等植物纤维的手工纸。
质地紧密;厚薄均匀;手感绵软;拉力强,耐久性好。
3.棉纸
4.皮纸
5.毛边纸
四、修裱技术
(一)揭档案砖技术
1.档案砖粘结原因
纸质档案保存多年后,由于种种外因,部分纸张发生粘连,严重的结成硬块,难以逐页分离,影响利用。
粘结原因极其复杂,是档案材料、环境、生物、人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1)纸张是由许多纸浆纤维交织形成的薄页片状物,其中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结构中含有许多羟基能与水结合,使纤维具有亲水性(结合水);纤维在交织过程中形成无数毛细孔,能吸附空气中水分(游离水)。
吸水后的纸张纤维润胀,水与纸张本身的重量导致逐页沉降使层间逐渐闭合。
(2)造纸过程中施胶,如松香胶、淀粉、变性淀粉、合成胶等在高温高湿高压等条件下容易使纸张粘连。
(3)部分字迹材料内含骨胶、皮胶、虫胶、树脂等使字迹干燥后能形成薄膜,固定在纸张上。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结膜容易熔化,使纸张粘连。
(4)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纸张容易长霉。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能产生各种粘性分泌物,如蛋白质、果胶、果糖等。
有些纤维粘菌、蚀孢粘菌和纤维弧菌等在水解纤维素的同时产生粘液,使纸张粘连。
(5)档案害虫和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也能使纸张粘连。
(6)大气尘中含有颗粒污染物粘土、脂肪、气溶胶等物质也能使纸张粘连。
以上粘结物由于成因不同可分为淀粉类粘结物;蛋白类粘结物;微生物及害虫分泌类粘结物;淀粉、灰尘、微生物分泌物的混合类粘结物
高湿和水分+粘结物+库房密闭、不通风+长期无人翻阅纸张
档案砖
2.揭砖技术
(1)干揭
(2)湿揭:水冲法、水泡法、蒸汽渗透法
(3)酶解法:淀粉酶、蛋白质酶
(4)综合法
揭旧档案托纸
(二)修补技术
1.修补的概念
选用与档案原纸的纤维方向、厚薄、颜色、质地基本一致的纸张对有空洞、残缺或折叠磨损的部位进行修复
2.修补方法
(1)补洞:对残缺或虫孔的部位进行修补
(2)溜口:在磨损折叠处补上一条补纸
(3)加边:在档案四周加上补纸,有挖镶、拼条镶
(4)接后背:在装订处加上补纸接宽,便于装订和翻阅
档案砖霉变破碎的档案(1935年纸张)(三)托裱技术先加边、溜口后才能干托
1.托裱的概念
特选整页的新纸(托纸)和胶粘剂,对破损的档案原件进行粘合加固的过程,以提高纸张的机械强度。
2.托裱方法
刷糊手法上墙手法
(1)湿托
铺油纸——铺平档案——在原件背面上刷稀糊——补缺——上托纸——排实——上墙干燥——下墙
(2)干托
修裱室纸墙的结构潜山汉皮纸用于机械化修裱
思考题:
1.中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的作用和修裱件的质量指标是什么?
2.档案修裱的加固纸张原理有何科学性?
3.修裱用胶粘剂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4.小麦淀粉浆糊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制作小麦淀粉浆糊?
5.修裱用纸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6.档案砖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档案砖的形成?
7.档案修补和托裱的技术要领是什么?
8.我国传统档案修裱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名词解释和基本概念:
修裱粘合剂胶粘剂的胶化和固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结构与功能档案砖揭砖技术托裱干托和湿托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