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修裱文献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档案法》“软法”说文献统计分析

《档案法》“软法”说文献统计分析
囊 调 i 查i 报 告
《 档案法 》 “ 软法"说文献统计分析
■ 盖 丙兰
自《 档案法 》 颁布实施以来 , 《 档案法 》是 “ 软法”之 说就不绝于耳 ,本文 以知网期刊 网络出版总库为样本库 ,以
量化分析的方法 ,对有关 《 档案法 》是 “ 软法”的期刊文献
进行统计分析。
从文献 的时间分布上看 ,相关文献最早发表于1 9 8 9 年。
从作者单位分布看 :8 7 篇文献中,署明单位的有6 2 篇,
共 涉及5 6 个单位。2 个单位合 著的有3 篇 。发表文献2 篇以上 的7 个单位 ,发表文献 l 5 篇 ,分别是 四川省档案学校( 3 篇) 、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区档案局(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山西 省忻州市档案局( 2 篇) 、湖北省秭归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2 篇) 、 湖北省秭 归县档案局( 2 篇)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档案局( 2 篇)

从1 9 8 9 年到2 0 1 2 年间 ,只有2 0 0 6  ̄ Z 1 4 q# 份没有。平均年发表
文献3 . 7 8 篇 。最高为8 篇 ,中数为4 篇 ,众数为2 篇 。具体年度
分布情况见下图:
在7 个单位中 ,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5 个 ,大学与学校2 个。
发表2 篇文献 以上 的单位 中,档案行政管理 部门对此 问题关
从作者分布看 :8 7 篇文献 中,有8 1 篇是署名文献 ,共涉 及作 者1 1 0 人 。8 1 篇署名文献 中 ,有2 3 篇文献是合著文献 , 占2 8 . 4 %。其 中 ,涉及作者最 多的 1 篇 有1 1 A ,4 人合作 的l 篇 ,3 . K合作的3 篇 ,2 A合作的l 7 篇。合作率接近3 0 %。 发 表 文 献2 篇 以上 的 7 人 ,占全 部 1 1 0 名署 名 作 者 的 6 . 3 6 %。分别是 陈明友3 篇 ;赵连裕 、杜俊河 、辛若凌 、向德 才 、苏华 清 、严永官各2 篇 ( 包括合著 ),共发表文献l 5 篇 次 。上述作者可以被视为高产作者 ,这些作者中 ,除赵连裕 为四川省档案学校的外 ,其他均为档案局 的。

数字(化)档案室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数字(化)档案室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特别是档案学期刊成为这一研究最主要载体 。档案报在这方面
这8 种刊物 ,特别是档案学的7 种 刊物是刊载这一研究领域文
献的核心载体。具体 睛况是 : 《 中国档案报 》1 0 篇、 《 浙江 档案 》8 篇、《 嘉兴 日 报 》3 篇等 。此外 , 《 黑龙江档案 》等 从文献发表年份分布趋势图看 ,研究整体活跃度呈 台阶
式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台阶 :第一俞阶从2 【 x 】 1 年至2 O 0 6 年 ,第二 台阶从2 0 0 7 年 ̄ U 2 0 1 0 年 ,第 三台阶从2 0 1 1 年  ̄2 0 1 3 年。每个台阶均有一个起伏 ,但每个台阶又高于前一台阶。从 3 0 种期刊各发表1 篇文献。在全部3 8 种刊物 中,期刊3 0 种 ,占 7 8 . 9 5 %,发表文献4 4 篇 ,占6 9 . 8 4 %;报纸7 种 ,占1 8 . 4 2 %,发表 文献1 8 篇 ,占2 8 . 5 7 %。档案报刊2 0 种 ,占5 2 . 6 3 %,发表文献4 2 篇 ,占6 6 . 6 6 %;其他报刊1 8 种 ,占4 7 . 3 7 %,发表文献2 0 篇 ,【
( 4 文献来源分布上看 ,整个呈现出期刊发表文献占比高
于报纸,档案学刊物数量多 、发表文献数量多是明显的特点。
天控制工程研究所2 个 单位 ,占署明单位数的5 . 8 8 %, 发表文献 2 篇,占署 明单位文献数的5 . 1 3 %。合作率低。在3 4 个单位中,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5 个 ,占署明机构数的1 4 . 7 1 %;发表文献8 篇 ,占署明机构发表文献数的2 0 . 5 1 %;高校4 个 ,占署明机构

调: 查r 报r 告
化) 档案室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最新 档案文化研究文献定量分析-精品

最新 档案文化研究文献定量分析-精品

档案文化研究文献定量分析一、机构发表文献情况分布从文献的机构分布情况看,与作者分布情况相比集中度要高许多。

仅发表3篇以上机构就有40多个,发表文献244篇,占比接近25%。

平均发表文献超过6篇。

发表数量最多发表文献14篇。

具体情况是:浙江省档案局14篇,湖北大学、上海大学、黑龙江大学各12篇,南昌大学11篇,辽宁省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档案局各9篇,浙江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各8篇,福建社会科学院、大连大学7篇,安徽大学、北京市档案局、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浙江省宁海县档案局各6篇,宁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甘肃省档案局、绍兴文理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四川省档案局各5篇,甘肃省敦煌市档案局、郑州大学、武汉大学4篇、江苏省档案局、浙江省江山市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广东省档案局、吉林省档案管理局、四川大学、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辽东学院各4篇,浙江省临安市档案局、云南大学、渤海大学各3篇。

在高产机构中,高校23个,占57.5%;发表文献151篇,占61.89%。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6个,占40%;发表文献89篇,占36.48%;其他单位1个,占2.5%;发表文献4篇,占1.64%。

高校无论在发表文献的数量与占比上均居首位,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居次席。

二、文献的基金分布情况从文献得到基金的资助情况看,全部1163篇文献仅有6篇获得了资助。

仅占0.52%。

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篇,占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篇,占0.086%;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篇,占0.086%。

这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量占比达到了0.43%。

一方面表明整个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高。

研究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

另一方面地方层面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不如国家层面,研究还停留在宏观政策与基础理论层面。

三、文献媒体来源分布情况从文献的媒体来源情况看,发表2篇发上的有35种,占299种的12%,发表文献899篇,占77.3%。

档案调阅记录统计分析

档案调阅记录统计分析

档案调阅记录统计分析档案调阅作为信息管理和文档查阅的重要环节,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档案调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档案的使用情况,并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

本文将对档案调阅记录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一、档案调阅次数分析首先,对档案调阅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档案被调阅的频率和趋势。

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如日、月、季度)对调阅次数进行统计,以及根据不同部门或人员进行细分统计。

通过分析调阅次数的变化,可以发现是否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进而调整档案调阅的工作安排。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档案进行统计,以了解哪些档案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使用,为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二、档案调阅目的分析除了调阅次数,还可以通过分析档案调阅的目的来进一步理解档案的使用情况。

调阅目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审批、咨询等。

通过对调阅目的的统计,可以了解档案被使用的主要用途,并根据需要进行档案的分类和组织。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调阅目的的变化,了解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变化,为档案采购和整理提供参考意见。

三、档案调阅时长分析档案调阅时长是衡量档案调阅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档案调阅时长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档案调阅的速度和效率。

可以根据调阅耗时的分布情况,发现是否存在调阅效率不高的档案,进而改善档案的存储和分类方式。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类别的档案调阅时长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类型档案的调阅难度和复杂程度。

四、档案调阅借阅率分析档案调阅借阅率反映了档案被调阅后是否被借出使用的情况。

通过对档案调阅借阅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档案被借阅的情况和频率。

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档案进行统计,以及根据档案借阅者的身份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借阅率的变化,可以了解档案被借阅的趋势和倾向,为档案的借阅管理提供参考。

五、档案调阅地点分析档案调阅地点是了解档案调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档案调阅地点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档案被调阅的位置和场所。

档案馆服务文献统计分析

档案馆服务文献统计分析
Zha n g Yi y a n
B a s e A r c h i v e s o f We s t e r n Da z h o u , Da z h o u S i n o p e c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Da z h o u 6 3 5 0 0 0 )
业 事 业 单 位 和社 会 公 众 提 供 档案 查 询 服 务 ,档 案 保 管 、 保
从 文 献 的 年 度 分 布 看 ,从 1 9 8 6年 到 2 0 1 3年 的 2 7年 存、 寄存服务, 档案 事 务 咨 询服 务 是 其 基 本 职能 , 也是 其 实 问 , 有 2 4年有 文献 发 表 。有文 献 发表 年度 的 年平 均 发表 文 现 其社 会 职 能 的主要 方 式 。对档 案 馆服 务 的理 念 、 方式 、 方 献 数 为篇 / 年; 最高为 2 2篇 , 年, 最 低 为 1篇 / 年; 中数 为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 l e v e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s o u r c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e t c . i n r e s e a r c h l i t e r a t u r e s o f rc a h i v e s
s e r v i c e s .
K e y wor d s Ar c h i v e s
S e r v i c e
Ar c h i v e s s e r v i c e s
S t a t i s t i c s

档案统计的整理与分析

档案统计的整理与分析

档案统计的整理与分析档案统计整理为使档案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个别单位的原始资料成为能反映整体现象的资料,有关部门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综合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档案统计整理的结果是各种统计表。

档案统计整理的一般步骤如下:(一)统计审核审核档案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档案统计整理的首要环节。

例如,档案统计项目和调查单位是否完整,统计报表中数字的计算是否平衡,其逻辑关系是否正常合理,等等。

(二)统计分组分组(分类)是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基础。

通过对档案统计资料进行分组,档案人员可以研究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类型和特征、总体的构成以及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继而发现各种类型现象的质的特征及发展规律。

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准(也称分组标志)是保证实现分组任务的关键,是使统计研究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必须选择最能实现研究目的、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准。

对同一现象,当研究目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时,须采用不同的分组标准。

档案统计分组,根据分组标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简单分组是按一个标准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是按两个及以上标准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三)编制统计表统计表应能简明精确地把观察结果反映出来,应该能显著地表现出研究现象的基本特征,表现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统计表的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具体要求:(1)表格紧凑。

统计表的横格可以较长些,纵栏则要短些,但横格纵栏的幅面都不宜过大。

(2)构成体系。

在一系列的统计表之间、统计表内部的各项目之间,应当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制表时,各个统计表、各个项目的序列应被合理地安排。

(3)标题精确。

统计表的总标题、标目(栏目名称)必须精确。

表的总标题应该简要明确地反映统计表所有项目的基本内容,表现出表中数字资料的主要意思,并应标明资料的所属地区和时间,统计表中的指标名称。

各个项目的概念,应该明确、具体。

对某些不易被了解的概念,应做统一解释和说明。

浅论档案的修复裱糊技术

浅论档案的修复裱糊技术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91 档案的修裱技术(1)档案的修裱技术可分为修补、托裱、修整三方面。

修补技术是对已经破损残缺但大部分纸张机械强度较好的档案,利用稀浆糊作胶粘剂,用手工纸将破损处补好,以恢复其档案的原貌。

修补主要有溜口、补洞、加装订边三种。

①溜口是指筒子页或大幅面的档案折叠部位,时间久了就破裂,以溜口的方法来解决。

具体有两种方法:首先是先将文件摊平,正面朝下,把页口,破裂处对齐对正,刷上稀浆糊,并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绵纸或皮纸)沿着破裂处贴上,用手指按实或垫上废报纸用棕刷排实,然后夹入吸水纸中。

另一种方法是配制粘接剂,此配方如下:二醋酸纤维素10 g、苯二甲酸二丁酯3 g、丙酮。

将二醋酸纤维素倒入磨口瓶中;其次加进丙酮搅拌至全部溶解或胶水状;最后倒入苯二甲酸二丁酯成为溶液。

修复时,将溶液涂抹在纸张的裂口处,用骨刀压平粘接处。

②补洞是对于纸张强度较好而破洞较多的档案,以补洞的方法恢复原貌。

可用毛笔在洞的边缘上抹浆糊,将补纸贴上。

由于浆糊与纸一接触,托纸变湿了,一手指按住补纸,另一手把多余的补纸撕下(对洞口较大者,可描绘,剪下补纸,上浆补上),并将修补后的文件夹入吸水纸吸干。

③加装订边,有些档案文件装订边过于窄小,不便于装订,或者装订后影响翻阅,就要加边。

加边方法是在档案字迹的反而装订处,加上一定宽度的纸条,作为装订之用。

经过溜口,补洞或接加装订边技术工作后,如产生不平现象,还要经过喷水润湿,压平,晾干,使修补后纸张平整。

(2)托裱技术有湿托法和干托法两种。

湿托法适用于托裱字迹遇水不扩散的档案。

它的优点是托裱后的文件比较平整和牢固,操作技术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是常用的一种托裱法。

干托法是专门用来托裱字迹遇水扩散的档案,难度要相对高一些。

湿托法的工序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整塑料布。

用热湿毛巾抹平工作 台上的塑料布,使其紧贴台面。

档案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档案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档案统计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档案那些事儿。

档案这东西啊,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宝藏,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咱做这个统计分析报告呢,就像是拿着一把小钥匙,去探寻宝藏里的秘密。

二、档案的基本情况统计。

1. 数量统计。

咱们先看看这档案的数量,就像数星星一样。

目前咱们这儿总共存放了[X]份档案,这数字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你想啊,每一份档案都是一段历史或者一个故事的记录。

这里面有[X]份人事档案,[X]份业务档案,还有[X]份其他杂七杂八的档案。

人事档案就像是员工们在公司的“成长日记”,记录着从入职到现在的点点滴滴,什么面试成绩啦,历年的考核情况啦,就跟看一个人的传记似的。

业务档案呢,那可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日记本”,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都在里面写得清清楚楚。

2. 时间跨度。

再看看时间跨度,这可就更有趣了。

最老的一份档案可以追溯到[起始年份],那时候可能很多现在的同事还没出生呢。

这么多年来,档案就像一个时间的旅行者,见证了公司从一个小幼苗长成现在的参天大树。

从刚开始寥寥无几的几份档案,到现在的这么一大堆,真的是不容易啊。

三、档案来源分析。

1. 内部来源。

档案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的。

先说内部来源吧,大部分人事档案当然是咱们自己内部产生的啦。

每次有新员工入职,就像迎接一个新的小伙伴加入大家庭一样,同时也会带来一份崭新的人事档案。

还有各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档案,比如说销售部门的销售记录,研发部门的项目研发资料等等。

这些内部档案就像是家里人自己写的日记,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公司内部的运作情况。

2. 外部来源。

不过也有一些外部来源的档案,像是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取的合作项目相关资料,或者是从政府部门拿到的一些合规性文件之类的。

这些外部档案就像是远方的客人带来的礼物,虽然不是自己亲手做的,但是对我们也很重要呢。

四、档案利用情况统计。

1. 利用频率。

那这些档案到底有多少人在用呢?这就像是看一本书有多少粉丝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修裱文献统计分析摘要:修裱是档案馆、图书馆及文献保管机构修复与抢救古旧文献资料技术的手段与方法,而且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技艺。

以知网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样本库,以“题名”为检索词,“修裱”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得123篇相关文献,并对123篇文献进行一些统计与分析,以期对国内档案修裱研究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关键词:档案;修裱;文献;统计分析一、研究涉及的学科国内有关修裱的研究共涉及档案及博物馆、有机化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文学、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建筑科学与工程、出版、轻工业手工业、旅游10个不同学科。

其中档案及博物馆110篇,占89.43%;有机化工7篇,占5.69%;而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文学、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建筑科学与工程、出版、轻工业手工业、旅游8个学科各1篇,共占8.5%。

研究的专业性非常强。

二、文献的年度分布从1962年第一篇有关修裱研究的文献发表,到2013年53年间有32个年份有文献发表。

全部年份平均文献数为2.32篇,有文献发表年份平均文献数为3.84篇。

最少的年份为1篇,最高的年份为10篇。

中数为5篇。

众数为4篇(7个年度)。

具体情况:1962年1篇,占0.81%;1964年1篇,占0.81%;1980年2篇,占1.63%;1982年1篇,占0.81%;1984年2篇,占1.63%;1986年1篇,占0.81%;1987年2篇,占1.63%;1988年6篇,占4.88%;1989年2篇,占1.63%;1990年4篇,占3.25%;1992年5篇,占4.07%;1993年6篇,占4.88%;1994年6篇,占4.88%;1995年4篇,占3.25%;1996年5篇,占4.07%;1997年4篇,占3.25%;1998年8篇,占6.5%;1999年5篇,占4.07%;2000年6篇,占4.88%;2001年4篇,占3.25%;2002年6篇,占4.88%;2003年2篇,占1.63%;2004年1篇,占0.81%;2005年10篇,占8.13%;2006年3篇,占2.44%;2007年5篇,占4.07%;2008年4篇,占3.25%;2009年4篇,占3.25%;2010年5篇,占4.07%;2011年4篇,占3.25%;2012年3篇,占2.44%;2013年1篇,占0.81%。

从文献的分布情况来看,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但整个60年代的研究只有前期有零星文献发表,后期没有文献发表。

整个70年代相关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没有1篇文献发表。

进入80年代,研究开始恢复,10年间有7个年份共发表文献16篇,年均不到2篇,最多1年发表文献6篇。

进入90年代,研究日趋活跃,10间共发表47篇,年均近5篇;只有1个年份没有发表文献;最高年份发表8篇。

进入21世纪后,研究的持续性更强,没有空白年份出现,文献总量比20世纪90年代略少,达45篇,但最高年份为10篇,研究的起伏较大。

近年来,年度发表文献的数量略有下降,研究有降温的趋势。

三、文献的基金资助、研究层次及作者分布在123篇文献中,仅有《正确看待档案修裱技术》1篇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这篇文献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张美芳教授2007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档案保护技术的战略走向”(项目编号:07BTQ030)。

从文献涉及的层次来看,可分为2类5个层次。

其中社会科学116篇,占94.31%(基础研究81篇,行业指导34篇,职业指导1篇);自然科学7篇,占5.69%(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4篇,工程技术3篇。

社会科学占绝对多数。

从文献作者的分布情况看,123篇文献作者就超过了132人,2篇以上的作者31人,发表文献69篇次。

其中余紫冈、梁朝玉、狄娟、曹枫、张清志、吴志刚、刘舜强7人各3篇,共21篇次,占17.07%;邹心欣、周景华、赵美华、张玉荣、张美芳、袁国华、于继平、尹慧道、燕开良、颜红梅、薛蓉、王勇、王晓源、王冬明、施佩璜、马秀艳、刘小敏、梁惠卿、连成叶、李维锋、李锐、姜建国、陈学敏、陈文樵等24人,各2篇,共发表48篇次,占39.02%;宗培岭、朱晓莉、朱贤述、郑莲香、赵满堂、章周叶、张芝桥、张芸、张树清、张焕叶、翟兴运、曾声珂、于成志、杨谊、杨白新、严表、许兴斌、徐向东、徐廷骠、徐丽萍、辛飞飞、伍同、吴君红、魏斌、王英兰、王应麟、王艳明、王伟郦、王曙光、王世林、王庆峰、王明哲、王建库、王惠娟、王海峰、王丹琼、汪思明、田益民、田磊磊、陶琴、孙晓、孙慰耆、孙书静、苏云龙、苏丽娅、史伟、沈阳市档案局档案抢救课题组、沈蒙、邵金耀、潘思羽、潘建军、欧阳慧龄、梅军、毛清英、麻新纯、麻爱萍、栾承素、吕玲、刘志峰、刘志东、刘旭东、刘静宜、刘国科、廖前方、梁新、梁翠华、李钰章、李玉虎、李永新、李筱春、李淑华、李琦、李兰、李景仁、李关亮、李大龙、景丽霞、姜丽娟、黄均霞、胡延平、胡东宁、侯传学、付雪涛、冯乐耘、冯鹤旺、方榴膺、段锡璋、董佩华、董慧娟、丁金根、达式玉、崔晓伟、成古、陈勇、陈鹏、陈红、陈福英、陈菲、陈迪、陈道国、蔡顺琴等101人各1篇次,占82.11%。

总体人均0.93篇。

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核心作者群。

在这些作者中,合作文献数为32篇,占26.01%。

合作率超过了整个文献数的1/4,比例非常之高。

在这些合作的文献中,7人合作的1篇,5人与4人合作的各3篇,3人合作的10篇,2人合作的15篇。

四、文献涉及机构的分布情况从文献涉及的机构看,至少有90个单位,单位平均值为1.37篇。

其中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有20个单位,占单位数的22.22%;发表文献53篇,占123篇文献的43.1%。

成为这一研究的核心研究单位。

其中安徽省档案局5篇,占4.07%;四川省档案局、云南省档案局2个单位各4篇,占6.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省档案局、同济医科大学、故宫博物院、天津师范大学6个单位各3篇,占14.63%;北京图书馆、广东省阳江市档案局、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贵州省档案局、河南油田、黑龙江省档案馆、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省档案馆、湖州市档案馆、淮南师范学院、嘉善县档案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景宁县档案馆、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昆明市档案馆、乐山市档案馆、临汾地区档案局、临汝县档案馆、灵台县档案局、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省滕州市档案馆、沈阳市档案局、台州地区档案馆、滕州市档案馆、天津市城建档案馆、天门市档案局、外交部原档案室、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双版纳州档案局、湘西自治州档案馆、萧山市档案馆、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烟台职业学院、阳泉局、云南省档案局馆、福州市交通建设发展总公司、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重庆市档案局等各70个单位各1篇,占56.91%。

从文献作者机构分布看,档案局馆所占比例与发表文献均是最高。

五、文献的来源类别、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情况在全部123篇文献中核心期刊100篇,占81.3%;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30篇,占24.39%。

核心期刊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所占比例高于普通期刊。

研究的文献权威性高。

从文献的期刊分布看,123篇文献分布在32种期刊上,刊均3.84篇。

发表文献在2篇以上的有20种,占62.5%;发表文献111篇,占90.24%。

文献的分布相对集中。

其中档案学研究15篇,中国档案13篇,档案学通讯12篇,浙江档案11篇,兰台世界10篇,云南档案6篇,四川档案5篇,北京档案、贵州档案、湖南档案、山西档案4种杂志各4篇,城建档案、档案、档案管理、湖北档案、上海档案5种各3篇,档案天地、黑龙江档案、山东档案、粘接4种杂志各2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档案与建设、东南文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造纸、化学与黏合、秘书、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杂志、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12种杂志各1篇。

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是关注这一研究的主要媒体。

从文献的关键词分布看,共涉及49个关键词,其中使用频率在2次以上的有11个,占到了22.45%。

其中档案8篇、修裱6篇、修裱技术4篇、淀粉3篇、档案修裱3篇、书画修裱2篇、档案保护2篇、方法2篇、中药2篇、解决办法2篇、淀粉胶粘剂2篇;黏度、黏合剂配置、标准、修裱文献等38个各1篇。

文献使用关键词的比例不足半数。

研究的专指性与规范性都比较差,这与这一研究起步早,早期文献不规范有直接关系。

六、结语国内有关修裱的研究共所涉及10个不同学科。

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和有机化工两个专业,研究的专业性非常强。

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相关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进入80年代,研究开始恢复,年均近2篇;进入90年代,研究日趋活跃,年均近5篇;进入新世纪后,研究的持续性更强,没有空白年份出现,但起伏较大。

近年来研究有降温的趋势。

研究很少得到政府基金的支持。

研究以基础性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占优。

研究者不多,但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核心作者群。

从文献作者机构分布看,档案局馆所占比例与发表文献均是最高。

从文献来源看,核心期刊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所占比例高于普通期刊。

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是关注这一研究的主要媒体,研究的文献权威性高。

文献使用关键词的比例不足半数。

研究的专指性与规范性都比较差,这与这一研究起步早,早期文献不规范有直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