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合集下载

什么叫做论文

什么叫做论文

什么叫做论文论文是指对某个特定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后所撰写的一篇学术性文稿。

它通常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

论文的目的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独立思考,并阐述作者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果。

一、引言引言是论文的开端,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说明研究课题的背景和当前的研究现状。

在引言中,作者应该明确陈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因,并简要介绍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

二、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用于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展示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在正文中,作者需要逐步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使用合理的实证数据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过渡自然,以保证全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三、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总结部分,用于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回答研究问题。

在结论中,作者应该明确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结论要简明扼要,不出现新的观点或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整个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相关文献的清单,用于证明论点和提供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课题的资料。

参考文献应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如APA、MLA或Chicago等,以确保引用规范和学术诚信。

总结:论文是一种系统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通常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在写论文时,作者需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合理的论证和充分的实证数据,作者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同时,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列出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部分,以确保学术诚信和规范性。

什么是论文——精选推荐

什么是论文——精选推荐

什么是论文
什么是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两种常见的论文
①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

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

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②学术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VDC 001.81、CB 7713-87号文件给学术论文的定义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创造性④理论性。

论文是什么

论文是什么

论文是什么1. 引言论文是指研究者根据特定主题深入探索和分析的学术作品。

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术要求,更是展示作者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的重要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论文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定义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正式记录。

它通常包括问题陈述、研究背景、方法和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论文的写作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明确阐述作者的观点、结果和贡献。

3. 特点3.1 独立性论文的独立性是指作者对所研究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论文不仅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还要具备自主设计实验、收集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独立性是论文与其他学术作品的区别之一。

3.2 学术性论文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性。

学术性体现在论文中必须包含对前人研究工作的综述和引用,以及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学术性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3.3 创新性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即对研究主题有新的见解或提出新的观点。

创新性是考察作者发现和提出新知识的能力,能够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3.4 结构化论文的结构应当严谨清晰,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通常论文应包含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

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论文的内容和思路。

3.5 文字表达规范论文的文字表达应当准确、简洁、明确。

避免冗长的叙述和不必要的修辞,使用术语时要准确表达。

文字表达规范对于传达论文思想和结果非常重要。

4. 论文在学术界中的重要性4.1 学术交流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学术界学者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表论文,研究者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得到同行学者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

4.2 知识积累与传承论文的发表对于学科的积累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引用别人的论文,研究者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研究。

论文有什么用

论文有什么用

论文有什么用
论文有以下几个用处:
1. 知识发现和贡献:论文是学术界和研究领域推进知识前沿和发现的一种方式。

通过撰写论文,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讨某个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和发现,从而为学术界和相关领域的进展做出贡献。

2. 知识传播和共享:论文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知识的媒介,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传播。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发表论文,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其他人所了解和使用,并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

3. 学术评价和认可:论文是评价学术成就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学术界,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质量以及在顶级期刊上的发表情况等,都是评价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指标。

论文的发表情况也会对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晋升产生重要影响。

4. 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撰写论文需要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整理和归纳研究成果,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其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5. 学术交流和合作:论文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媒介。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投稿和发表论文的方式,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探讨问题、互相启发,并可能形成跨领域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论文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知识的发现、传播和交流,以及评价学术成就和促进学术合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文(6篇)

论文(6篇)

论文(6篇)论文模板篇一化学论文2200字(一):化学分析中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研究论文关键词:化学分析;误差;影响因素0引言化学分析是十分繁琐的,经过多个步骤的分析与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的数据结果。

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分析方法、试验器具、实验坏境与条件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分析误差的出现。

1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主要包括哪些种类1.1过失误差过失误差也被称为粗差,这种化学分析误差的存在是由于工作人员在化学实验与分析的过程出现失误导致的。

常见的过失误差包括加错化学试剂、读错刻度或者用错实验仪器,这些都属于不规范操作,因此所产生的实验数据是无效的。

过失误差通常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受到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化学分析中这种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化学实验操作与分析人员只要在操作时严格按照实验规定流程与操作标准来实施,通过科学严谨的操作就可以避免这一误差的出现。

1.2系统误差化学实验分析中的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与重复性的特点,就是在同等条件下连续多次进行反复实验测定依然会出现误差。

并且这种误差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所出现的正负差值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由于某一个固定的因素导致了实验系统出现了误差。

化学实验系统误差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方法误差、人为误差以及辅助品误差三种。

其中方法误差指的是化学实驗的方法科学性不足,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实验是间断性来实施的,或者实验所进行的空间不同以及指示剂选择等造成了误差的出现。

人为误差指的是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实验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未按照标准流程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的数据与正确数据之间出现的偏差。

辅助品的误差往往集中在容器误差、水和试剂误差两大方面,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天平、各种容器等都是十分常见的,也往往是必须品,如果实验容器的刻度不准确或者天平的砝码不准确等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在实验中试剂和水之间的比例误差,或者受其他原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化学实验分析中的误差由于系统因素所造成的相对较少,并且这些因素是可以进行检定与校正的。

优秀论文(共47篇)

优秀论文(共47篇)

仲 刚 、 王殿武 、 许海军 符太有 、 胡莲美 孙 丽萍 、 于德庆 李 晓涛 、 刘彦军 赵 杨 旭 旭
浅述“ 按雨量站控制面积划分单元” 是提高雅砻江流域锦屏 、 官地 等水电站洪 水预报 精度的一个重要方法 张平仓 、 任洪 玉、 张明波 谢 张 平 、陈广才 、 雷红富 蕾、 郑道贤 朱承山、 郑金 陵、 林镜榆 廖梓瑾 、 吴宏旭 王登瀛 、 刘予伟 朱志龙等 王振龙 、 章启兵 、 李 赵 赵 朱 斌、 王炎如 、 许 瑞 等 峥 晓
4 工程信息在水库洪水 调度 中的应用 2 4 不稳定流河段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探讨 3
4 赣江干流近 四十年来河床演变规律初探 4 4 遂川江流域暴雨山洪灾害及防御对策 5
鸣1 , , 张士晨 t 、 2 、 落全福3葛从兵i 、 2 、 、邹 2
昆1蔡云峰 梁晓红 1 、 、
邓英春
2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分区防治对策 6 2 论变化环境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 7 2 湖南衡阳年月降水量长期预测研究 8 2 灰色关联 分析在水质评价应用 中的改进 9 3 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规律浅析及 预测研究 0 3 试论水资源 的基础性与战略性 l 3 长湖非汛期可利用生态 水量分析研究 2 3 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3 3 城市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研究 4 3 淮河 干流蚌埠闸上水量分配研究 5 3 山东省城市饮用水 安全评价及供水措施研究 6 3 设计洪水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规范的探讨 7 3 非恒定流计算在设计洪水 中的应用 8 3 地下水补给对河流水质浓度衰减过程的影 响 9
7 水动力模型在松花江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8 丰满流域专业气象预报 在水库调度 中的应用
9 关 于丰满水库供水保证率 的探讨

什么是论文

什么是论文

什么是论文?论文是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对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探讨的一篇书面作品。

通常,论文由学者、研究人员或学生根据其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假设或结论,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些观点。

论文常见于学术界、科研领域和专业领域,作为学术交流和扩展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详细的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以及准确的结论和讨论。

许多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学术机构都鼓励和要求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交论文来分享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

例如,一篇科学论文可以是对某个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作品。

研究者可能会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或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实验结果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在论文中,他们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方法和实验设计,展示数据和结果分析,以及提供结论和讨论。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可能会涉及对特定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研究。

研究者可能会进行文献综述、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质性分析。

论文将提供对问题的背景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详细描述,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学科领域的论文,如工程技术、医学、人文学科等。

无论哪个学科领域,论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学术审稿流程,并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写作风格。

它们通常被用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分享知识和成果,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好的,以下是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论文的概念:想象你是一位大厨,你想要研究和分享一种新的烹饪方法,比如说如何烹饪一道美味的披萨。

你开始收集相关的烹饪技巧、食材和配方,并进行实验和尝试。

论文就像你最后呈现给别人的成果报告。

你会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从研究背景开始介绍为什么选择研究披萨,然后解释你使用的烹饪技巧和配方的原理。

议论文(精选10篇)

议论文(精选10篇)

议论文议论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议论文了吧,议论文是描述文章具体内容的一种文体。

一篇什么样的议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议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篇1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生命中有晴天,就会有阴天,还有雪天,还有雨天……所以,我们生命中的任何困难和阻挠,都不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阻挠。

反而会让我们一直向前,不断发展,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坚强,变得灿烂。

人生的道路上,有过快乐,有过伤心,有过迷茫,有过哭泣……可是,这些我们都要学会面对,积极的去面对人生发生的一切,或喜或悲,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也许有的人会因此变得消极和自卑,从此将变得自暴自弃。

这样的消极是不对的,反而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糟糕。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不断激励着许多的人,让许多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事实上,每个成功者都曾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可是他们却不害怕这些挫折,不能阻挡他们,世界上没有一直平坦的道路可以走下去,还有转弯。

小小的风雨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自己不轻易言弃,人生路上就会多一份希望,如果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那么我们就真正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只有真正的去面对的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挫折的方法。

在挫折面前,在失败面前,痛苦流泪,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打击自己的信心与信念,这些都是我们不应该有的,我们当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应该相信自己能做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用冷静,沉着的态度去寻找真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战胜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接受教训,为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好的道路,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没有一个人不经历风雨随随便便的成功,挫折会让我们成长,会让我们去理解身边的人从而变得成熟,人生会经历一个个挫折与困难,我们如果不去战胜它们,那么我们都不会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刘备形象比较孙东海(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巢湖 238000)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基于“尊刘反曹”的指导思想,集中刻画曹操的奸诈,名不副实地描写刘备的仁义,隐藏其诡诈,把刘备刻画成与曹操、孙权鼎立的天下英雄,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

这种美化刘备,丑化曹操的描写,使之最终形成忠与奸、美与丑、好与坏的鲜明对比,成功地完成了两个人物的艺术创造,从而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但这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刘备形象,他作为一代枭雄,其雄才大略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军事上,但最重要的是与刘备的用人艺术有关。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刘备比较San Guo Zhi an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Liu Bei image comparesSun Donghai(Chaohu College Chinese department,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first lengthy title and chapter form novel,suppression Cao Liu lased on resoect for the guiding ideology, the centralism portrays Cao Cao's deceit, is unworthy of the name describes Liu Bei's justice and humanity, hides its cunningly, portrays Liu Bei the world hero who with Cao Cao, Sun Quan stands like a tripod, the shuhan political power founds a country Mr.. This kind beautifies Liu Bei, smears Cao Cao's description, causes it finally to form loyal and deceitful, beautiful and ugly, good and the bad sharp contrast,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wo character's artistic creations, thus achieves the very good artistic effect, But this is not in the history the genuine Liu Bei image, he took a generation of fierce and ambitious, its person with outstanding ability and grand vision is various, mainly manifests in politics, the military, but most importantly with Liu Bei's choosing a person for a job art related.Keywords: San Guo Zhi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Liubei compare前言作为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但他们的活动都是围绕在三国的创立者身上。

《三国演义》迈出了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塑造了一批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张飞粗中有细;曹操多疑而豪爽;刘备礼贤下士士;孙权与部下休戚与共。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最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就是刘备。

作者在塑造刘备形象时没有简单化的处理。

作者对刘备诈伪的一面作了淡化处理,极力掩饰他作为一个乱世英雄的政治野心,及为达到他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政治手段。

从而一提到刘备读者就认为刘备仁慈长厚、谨小慎微、礼贤下士。

殊不知,这是基于“尊刘仰曹”的思想,着力刻画曹操的奸诈,名不副实地描写刘备的仁义,隐藏其诡诈,把刘备刻画为与曹操、孙权鼎立的天下英雄,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

这无形中同情刘备,轻视曹操的描写,使之最终形成忠与奸、美与丑、好与坏的鲜明对比,成功地完成了两个人物的艺术创造,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但这不是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和刘备,这样的形象是在文艺创作中逐渐演绎,并由《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著作最后完成的。

笔者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加工,对文本进行分析,以及吸收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用归纳法、例证法,并结合具体事实依次介绍刘备的生平,特别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历史与演义的相同之处;其次,试论刘备势力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最后,分别指出作者塑造刘备的目的、意义、不足之处及对后世的影响。

试图以《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对照,比较二者异同,探讨《演义》是如何塑造刘备形象的,与历史有哪些出入,这对我们更好的了解刘备是有益的。

一、续家谱、谈天命、刘备当有天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天下,名显当世。

而《演义》却开篇置诸多显赫人物于一边,先将后起的,出身贫寒、名不经传的刘备作为首位英雄推向读者,以期收到先入为主之效。

渲染他的出身,描绘他的异性怪貌,突出他的鸿鹄之志,预示他必将获得成功而贵为天子,进而不断完善刘备形象,提高他的出身,从而使读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期盼刘备获得成功的想法,把同情寄在刘备。

正史和有影响的著作,对刘备的身世,大都寥寥数语。

《三国志·蜀书二》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1](P3-4)裴注《三国志》和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明确指出:刘备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

《演义》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自然不肯囿于仅有的记载,不顾历史事实,想方设法提高刘备身价。

第一,编造宗谱。

《演义》编造了一个自汉景帝至刘备共十九代的直系传承世系,其中在刘贞失侯后至刘备的曾祖济川侯刘惠,仍有十三人封侯。

虽然祖父、父亲未及封侯,但刘备出身皇族血统之家是很明显。

这是子虚乌有的。

第二,为作品需要,作者让刘备认备为皇叔。

《演义》曰:帝刘协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

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

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不由朕做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皇叔。

[2](P194)这是很荒唐的记述。

首先,汉献帝是刘邦的第十七代孙,既然他按照世谱确定是刘邦的二十二代孙,辈分比自己小,怎会认做皇叔呢?其次,刘备归依曹操后,是曹操先后表荐刘备为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侯,怎变成刘协为除掉曹操而特意加封的呢?第三,借众人之囗,宣扬刘备的身世高贵,以期灌输到读者头脑中去。

刘备得蜀前,《演义》是这样塑造刘备形象的,先讲刘备有两个尊称:一是见于史传的刘豫州。

一是刘皇叔。

是《演义》给刘备戴上的艺术桂冠这个称号后,在重视封建继统的社会里,自然更易获得人格上的敬仰,所以作者不断加以宣示,让朝野上下人等皆肃然起敬。

第四,让刘备经常自报家门。

作者为了突出刘备的特异处,经常刘备自报家门显赫。

首次面君时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

[7](P193)三顾茅庐见诸葛时,叩门自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8](P343)乃至刘备称王称帝时,作者更是大力宣扬刘备出身帝胃当有天下的核心内容“天贵、天助、天成!”。

《演义》成功地利用了史载中一切有利于刘备的材料,生动地贯彻了一种天生贵人,必有天助、获得天成的宿命思想。

刘备是天生贵人,本是《三国志·先主传》中荒唐记述。

《演义》加以改造,突出风水效应: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1](P4)进而让年少的刘备直白自己将来必为天子。

刘备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长相奇怪,被吕布骂为大耳贼。

这种畸形怪体,本来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演义》中却被改成了“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1](P5)封建社会的帝王,无论自己有德与否,都视自己是天子,都想方设法编造出自己异样的出生、经历等,借以表明自己贵为天子是天命所归。

对刘备而言,《演义》叙述大臣们不多的劝进内容和谶语。

瑞兆录于书中,突出其逊让之德和迫于天命不可不管,祖业不可替代,四海不可无主,完成一个受之无愧的天子形象。

《演义》讲刘备跃马过檀溪,逃跑中遇水镜先生司马徵,其对刘备释儿歌到头天命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时,不怕天机泄露,直说:“天命有归,龙归向天,盖应在将军也。

”这就是想通过百姓之口传述谣言,突出刘备非凡出身。

二、赞其德义之行《演义》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开篇,以“雪弟恨兴兵伐吴”刘备为义而死结束其一生,真可谓义贯始终。

历史上的刘备确实重义,这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获历史好评亦属自然。

但《演义》中刘、关、张的高大、仁义形象,除反映他们重义外,有不少事实被特意模糊了,并虚构若干故事,从而使刘备获得更多的支持,就是为了突出曹操的残忍谲诈和刘备的仁义好德形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被艺术加工出来的手法有三:第一,升华故事。

《三国志》中关于关,张二人初期的关系非常简单。

《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诼郡。

先主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辱;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持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9](P5)《张飞传》说: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9](P6)《演义》以此大加渲染,精心策划了生动的桃园三结义场面,将恩若兄弟变成结义兄弟,写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誓词: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日死开篇。

这样一个被艺术化,理性化的故事便深入人心了。

第二,以假乱真。

刘备的许多假仁义,常被演绎成真仁义。

裴注《英雄记》曰:表病,上令备领荆州刺史。

《魏书》曰:表病笃,托国与备。

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或劝备益从表言。

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8](P368)刘表舍嫡立庶,情计己久,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乃不然之言。

(同上)其实,当时表周围有蒯越、王粲等为代表的一股很强的亲曹势力和以其次子刘琮为首的实权派,他们竭力抵制刘崎,而且还经常酝酿除掉刘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