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0 u75 0 15 u u_ b 1
2曲
4, ,
,.
1 5.
粒径 ( a r m)
图1 应 力吸 收 层 沥 青 混 合 料 级 配 曲线
沥青混 合料毛体积密度是 沥青 混合 料配合比设计、控制 施工压 实度等的重要参数 ,它对混合料 体积参数及混合料性
发生破坏 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修补困难 、维修费用高、且效
果 不 明显 等 问题 。故 近 十 年 来 ,各 省 逐 步 将 上世 纪 九 十 年 代修
筑的水 泥路面加铺改建。然而 由于 旧水泥混凝 土路面存在横纵 缝和裂缝, 使得加铺后 的沥青路面在温度荷载和交通荷载及其 耦合作 用下容易产生反射裂缝 。因此采用有效 的防治反射裂缝 措施是确保沥青加铺 层具有 良好使用性能 的前提。 目前 国内防止反射裂缝 的主 要措 施有采 用聚酯玻纤布等 土 工合成材料 、设置应力 吸收层 、增加沥青加铺层 厚度、采 用大粒径 开级配沥青碎石 或水稳碎石补 强层等l 1 】 。廖卫东 、 汤文等人从 防止 反射裂缝能力 、延长 加铺层使 用寿命 及工程 造价 等角度 ,设置 沥青混合料应力 吸收层是沥青加铺 层防治
图 2 混 合 料 毛 体 积 相 对 密 度
能影响较大 。
对选用 的江 苏某 地产 5 — 1 0 mm 和 O - 5 mm 石灰岩进行 性能检测 ,粗集料 的各项技 术指标均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 的技术 要求 ,如表 2所示 。
收 稿 日期 :2 01 2 — 1 1 — 0 3
采 用规 范推荐 的方法 l 6 对 沥青混合料进 行测试 ,掌握在
反射裂 缝首选方案_ 3 “】 。
细 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 范要求 ,其 中表观相 当 密度为 2 . 8 0 3,砂当量为 7 9 %。

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探讨

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探讨

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s161.9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26-0016-01引言橡胶沥青作为新型路面材料,具有抗老化、抗裂的优越性能,用于沥青路面可改善路面使用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行车噪声的效果,而且减轻轮胎带来的环境压力。

但我国有关橡胶沥青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

本文就橡胶沥青配合比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其稳定度和动稳定度性能明显偏低,在通过研究发现添加抗车辙剂后可改善橡胶沥青在稳定度和动稳定度的不足。

我国近几年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使用大国,由此产生的废旧轮胎快速增长,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废旧轮胎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非常低,废旧轮胎就慢慢对地球形成了一种新的“黑色污染”。

“黑色污染”废旧轮胎的第一属性是被使用过的垃圾,即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它具有很强的抗热和抗降解性,如果将它埋在土地里,过100年也不会分解腐烂;这些不熔或难熔的高分子弹性材料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引发火灾。

目前我国的废旧轮胎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旧轮胎翻新再利用;二是将废旧轮胎用于低技术的粗放产品;三是将废旧轮胎生产胶粉。

而将废旧轮胎粉用于沥青路面的技术发明,不但废旧轮胎得到有效的处理,而且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世界上公认的环保再生利用的手段之一,也符合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经济模式的要求之一。

1、橡胶沥青的介绍与应用橡胶沥青,是废旧胶粉与沥青按一定比例拌和而得到的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的产物。

橡胶沥青拥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老化、抗疲劳、抗水损坏的特性,将橡胶沥青应用于实体工程中比普通沥青路面,可以充分体现以下优点:一是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克服沥青路面夏天高温泛油、鼓包,冬天天气寒冷开裂的缺陷;二是橡胶粉具有较强的降低路面应力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反射裂缝,显著延长覆盖层寿命;三是同等厚度条件下橡胶沥青使用寿命比普通沥青延长,从而减少道路维修费用;四是能降低路面噪音和提高行车安全性,而且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方案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方案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方案一、材料选择1.橡胶沥青:选择质量好、稳定性好、抗老化性能好的橡胶沥青作为基材,能够保证应力吸收层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骨料:选择优质的骨料,确保骨料的坚固度,以提高应力吸收层的承载能力。

3.添加剂: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提高橡胶沥青的黏附性、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

二、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对道路基层进行修补和清理,确保基层平整、无泥土、尘埃以及其它杂质,以保证应力吸收层与基层的黏附性。

2.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摩擦调整或其他处理,增强应力吸收层与基层之间的黏结力。

3.混合料制备:根据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配方,将橡胶沥青与骨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橡胶沥青与骨料的均匀分散。

4.施工方式:采用机械铺设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以保证橡胶沥青的流动性和粘附性。

5.压实: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提高应力吸收层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同时,控制压实速度和次数,避免对应力吸收层造成过大的冲击和变形。

三、质量控制1.材料检验:对橡胶沥青、骨料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2.施工参数控制:对施工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如橡胶沥青的温度、混合料的质量比例、压实工艺等,以保证应力吸收层的质量和性能。

3.施工现场检查: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检查,确认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质量检测:对施工完成的应力吸收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厚度检测、密实度检测、抗剪强度测试等,以确保应力吸收层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项目经验总结1.应力吸收层的厚度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条件和需求来确定,以保证其应有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时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时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以避免产生气孔和裂缝。

3.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干燥,以保证橡胶沥青与基层的粘结性。

4.施工质量监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要及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要求。

以上就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性能试验研究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性能试验研究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性能试验研究刘家俊;沈宝营【摘要】采用埃索70#基质沥青,以布氏旋转粘度、25℃针入度以及软化点为评价指标,进行橡胶沥青最佳胶粉掺量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试验和剪切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1)以橡胶沥青胶结料的布氏粘度、25℃针入度及软化点指标为标准确定的最佳胶粉掺量为18%(外掺);2)从加工工艺合理性、老化程度等因素考虑,橡胶沥青生产搅拌时间75~105 min比较合理;3)相比Strata应力吸收层、热改性沥青以及改性乳化沥青封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和层间抗剪切性能,但其温度敏感性较差。

%Adopting Esso 70# base asphalt, with Brookfield Rotational viscosity, penetration at 25 ℃ and softening point as evaluation indices, this paper performs optimum rubber powder proportion design for rubber asphalt. Upon this, fatigue test and shearing test a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of stress absorbing layer of rubber asphalt. Test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 The optimum rubber powder proportion is 18% ( mixing ) und er the conditions of Rotational viscosity, penetration at 25 ℃ and softening point of rubber asphalt cement;2) Considering ra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ging degree, the agitating duration of rubber asphalt shall be 75 ~105 min.; 3 ) Comparing with Strata stress absorbing layer, thermal modified asphalt and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seal, the stress absorbing layer of rubber asphalt has better anti - fatigue performance and shear resistance between layers, yet not so good temperature sensibility.【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胶粉掺量;疲劳性能;抗剪性能【作者】刘家俊;沈宝营【作者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2反射裂缝的防治一直是我国半刚性或刚性基层高等级公路建设和维修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性能研究

橡胶沥青SAMI应力吸收层的性能研究
就 会发 生较 大 的变化 。基 于上 述原 因 ,有必 要对 反
水 分蒸 发 、温度 收缩 而产生 收缩 应力 ,收缩 应 力超 过 材料 的允许 拉应 力 时 ,就会 不 可避 免地 产生 先 于
面层开 裂 的裂缝 。如果 裂缝 继续 发展 就会 使薄 沥青
射 裂缝 和水 损 坏进行 有效 的预 防和根治
由于费 用低 、强度 高 、板体 性好 和 承载能 力强 等 特点 ,半 刚性基 层 已经成 为我 国高 等级 公路 基层
的主要模 式 。但 同时 ,由于半 刚性基 层 的材料会 因
至 唧泥现象 。在路 面车辆 行驶 时 ,层 问处 于滑移 状 态 或半 滑 移 状 态 ,与 路 面结 构 设 计 时 理想 的完 全 连 续 状态 的假设 就有 了很 大 的 区别 ,路 面结 构性 能
摘 要 :从 半 刚 性 基层 特 性 出发 ,通 过 对 层 间粘 结 力 的 力 学分 析 和 剪 切 、拉 拔 、 疲 劳 试 验 的 研 究 ,详 细 论 述 橡 胶 沥 青S — A MI 力 吸 收 层 的 特 点 、 设 计 方 法 和 施 工 工 艺 ,可 得 出橡 胶 沥青 S MI 力 吸 收 层 能 增 强 层 间粘 结 效 果 ,提 高路 面结 构 的整 体 应 A 应
F y n ig iRo d Dein Co ,Ld ,F y n 3 0 4,C ia u a g Jn we a s . t. u a g 2 6 g 1 hn ) Absr c : Fr m t e iwp i t f t c r ce itc o s mi ii b s ta t o h v e o n o he ha a t rsi s f e rg d a e, t p p r ic s e i d t is he a e d s u s s n ea l t e c a a t rsi s t e h h r ce itc , h de i n sg me h d a d c n tu to tc ni u o AR —S t o n o sr c in e h q e f AM I ba e o a a y i g sd n n l zn i tra il n e c a bo d n a h r n e f n i g d e a c me ha i s n su y n t e e t f he r p l a f tg .So t o s o c n c a d t d i g h t s o s a , u l nd a iue i c me t t e o l so t a AR — AMI a i t n iy he n e a i l b n i g a c mplt n s o r a s ra e h c ncu i n h t — S c n n e sf t i t r ca o d n nd o f ee e s f o d u c f sr c u e, a he s me tme fe tv l e u e nd r v n t e e e to c a k . tu t r t t a i e ci ey r d c a p e e t h r f ci n r c s l Ke wo ds: s mi rg d y r e ii s r n me e a i t ra e ; i t ra i l s s h l r b r te s b o bi g mb r ne n e l y r n e ca f bo d n n i g;f tg a iue; rfe to c a k e c in r c l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材料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材料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2.1路面结构方案
如图1所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于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方案为:水稳基层+1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沥青面层。采用1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过渡方式,既可以延缓反射裂缝,又可以起到防水、粘结的作用。
应力吸收层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有条件时建议以0.4~0.6%(按照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120℃以上),预裹附的集料一般情况应选用A级配,应力吸收层上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时可选用B级配。
橡胶沥青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加工工艺将橡胶粉加入基质沥青中,经过剪切和溶胀得到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橡胶沥青得到了广泛应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由橡胶沥青胶结料、单粒径集料组成的应力吸收薄膜夹层(Stress Absorbing Membrane Interlayer,简称SAMI),对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减少基层裂缝处的应力集中,降低应力强度因子,从而达到延缓反射裂缝产生的目的。目前已经用于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层的反射裂缝问题[6]。本文重点介绍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实际应用中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供道路同行参考。
3.3刹车试验检测粘结性
试验路铺筑完成5天后,用BZZ—60标准汽车以50km/h车速急刹,观察封层的粘结性能,如图6所示。橡胶应力吸收层粘结状况良好的标准是:碎石不脱落,沥青层不破裂。
3.4外观检查
随时检查外观,要求外观均匀一致,不起皮,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并借助起子等辅助检查,要求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理想的外观如图7所示。
关键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材料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主要成分是橡胶颗粒,这些颗粒是由废旧轮胎经过加工制成的。

橡胶颗粒中含有丰富的橡胶质,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

在混合沥青的过程中,橡胶颗粒能够与沥青充分融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不仅具有沥青的黏性和抗水性,还具有橡胶的弹性和耐磨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分散来自上层结构的应力。

在水工工程中,由于水体的压力和水流的冲击,导致基层结构产生应力。

如果没有合适的应力吸收层,这些应力会直接传递到基层结构上,导致结构的破坏。

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存在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应力,减少对基层结构的影响,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由于含有橡胶颗粒,它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粗糙结构,能够增加基层结构与其他材料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水润滑的渗透。

此外,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还能够抵抗酸碱侵蚀,延缓沥青老化速度,保持基层结构的稳定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将基层结构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表面平整、无杂质。

然后,将橡胶颗粒和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橡胶沥青混合物。

最后,将混合物铺设在基层结构上,并通过压实等方式确保其与基层结构的粘结性。

这样,就完成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水工、交通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水坝、堤坝、渠道等水工工程中,它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水体的压力和冲击,保护基层结构不受损。

在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中,它能够减少车辆的振动和震动,改善路面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此外,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还可以减轻噪音污染,改善周边环境。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研发和推广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研究,改进其性能和施工工艺,促进其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浅谈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浅谈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表 5 不同油石比沥青混合料试验 结果 油石 比( %) 毛体积相对密度 空隙率 ( % ) V M A( % ) V F A( %) 稳 定度 流值
( e . / c m )
7 . O 7 . 5 8 . O 2 . 3 1 4 2 . 3 3 4 2 . 3 5 5 2 . 3 5 5 2 . 3 5 4 2 . 4 1 . 5 1 . O 0 . 7 0 . 5 l 9 . 2 1 9 . 8 2 0 . 4 2 1 . 2 2 2 . 3 8 9 . 5 9 1 . 6 9 5 . 5 9 6 . 8 9 7 . 1
各种集料 的密度测试结果如表 2所示, 筛分结果见表 3 。
表 2 集料密度试验结果表
矿 料 3 ~ 5 0  ̄ 3 矿 粉
( k N) ( 0 . 1 mm)
1 0 . 4 4 1 0 . 9 6 l 1 . 8 6 l 1 . 9 6 1 2 . O 9 1 9 - 3 2 0 . 5 2 9 . 7 3 6 . 8 4 2 3
( %)
1 o o 9 4 . 5 5 4 . 2 4 6 . 2 3 5 . 2 l 8 . 9 l 2 . 1 7 . 5 1 o o 8 O 1 0 0 6 0 ~ 8 5 4 0  ̄ 7 0 2 5 - 5 5 1 5  ̄ 3 5 8 — 2 0 6 ~ 1 4
O . 1 m m
o C
9 0  ̄ l 1 O
6 0 6 5
9 5
6 7 2 5 ℃) , 最小值
% %
1 . 0 6 0
0 I 3 7 0
图 1 应力 吸收层设计级配 曲线
五种沥青 油石 比混合料 的检测性能见表 5 。
l o o .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石 比进行 目标配比马歇尔试验,马歇尔试验击实温度为 1 7 0  ̄ C, 击 比范 围内, 马歇尔试验均能取得较满意的试验结果。因此为了保证应 实次数为双面 7 5次, 马歇尔试件为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力吸收层具有较强的抗反射裂缝的能力 , 采用 8 . O %的油石 比。 对 于直力吸收层采用的标准 ,本试验参照现行 A C 一 1 0上面层的 通过马歇尔试验分析 , 材料用量对 比试验研究 , 得出了适于寒 区 规范要求 , 进行适当的修改。为了增强吸收层的低温抗裂性及防水密 橡胶沥青配合比的数据。为项 目提供了可靠的施工基础。 封陛,将其空隙率定为 O 嚷 ;考虑到沥青混合料 的抗裂J 『 生和耐久 参考 文献 性, 将饱和度定为 8 0 % ̄ 9 5 %; 流值定为 3 0  ̄ 7 0 ( 0 . 1 mm)  ̄ l 。马歇尔稳定 『 1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交通部J T G F 4 0 - 2 0 0 4 公路 沥青路 面施工技 术规 度与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同。 范『 s 1 . 北京: 人 民交通 出版杠 , 2 0 0 4 .
沥青路面的开裂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铺筑在半 刚性基层上 2 . 2 . 1 高温稳定 I 生 检验。为体现不同油石比对 A C 一 1 0应力吸收层高 拘沥青路面裂缝主要是由半冈 f 生 基层引起 的反射裂缝。 半刚性基层材 温稳定性的影响 , 取7 1 0 %油石比进行车辙试验 , 检测其 5 o  ̄ c , 5 5 C 的 低温的能力较差, 很容易发生低温收缩裂缝 ; 在水分损失时很 动稳定度. 试验结果见表 1 。 容易发生干缩裂缝 ; 在行车荷载与环境条件的反复作用下 , 这些裂缝 表1 A C 一 1 0 应 力吸 收层 目标 配 比动 稳 定度试 验汇 总 会逐渐反射到沥青路面上 , 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 1 橡胶沥青性能试验 1 . 1 原材料性质。基质沥青 : 石油沥青 ; 在 目标配合 比设计阶段使用 了4 种矿料 , 粗集料采用最大粒径 1 0 mm石灰岩粗碎石, 细集料使用
了3 种材料 : 最大粒径 5 am石灰岩细碎石 、 r 石屑及中砂 , 经筛分试验 , 选定 4种矿料的质量 比例为: 粗碎石: 细碎石_ 石 屑: 中 ̄ J ' , = 3 5 : 4 5 : 5 : 1 5 。 1 . 2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橡胶粉掺量是影响橡胶沥青性 能的因素之一 , 分别进行不同掺量橡胶沥青性能试验。采用 2 0目、 4 0 由试验总结 A C 一 1 0 应力吸收层高温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及油 目橡胶粉 , 石油沥青 , 拌和温度为 1 7 5  ̄ C , 进行对 比试验 , 经试 验得 出 石 比的增加 而 降低 。 两种细度的橡胶粉对沥青的软化点 、 表观粘度、 针入度和 f 生 恢复 的 2 . 2 . 2 水稳定 f 生 检验。根据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 T J F 4 0 _ 影响大致相同。在胶粉用量在 1 6 %- , , 2 0 %时 , 沥青软化点呈线形增加。 2 0 o 4 ) 规定 , 采用 浸水 马歇 尔试 验检 验水 稳定性 对于 2 0目橡胶粉, 其软化点提高效果比较明显 , 胶粉增加 4 %, 软化 经过研究, 可知马歇尔试件浸水残 留稳定度为 1 0 1 . 2 %, 符合大于 提高 1 2 . 7  ̄ ( 2 , 对于 4 O目橡胶粉 , 其软化点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 , 胶粉 8 0 %的规范要求 , 证明试 增加 4 %, 软化点提高 4 . 8 ℃; 针入度呈非线形降低 , 粗一些的胶粉对针 3 生 产配 合 比设 计 入度的降低效果较 明显。 因目标配合比试验得到的最佳油石比为 8 %, 故采用 7 . 5 %, 8 . O %, 1 . 3 拌和温度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拌和温度直接影响橡胶粉与沥 8 . 5 %共 3 档油石比进行生产配合比的马歇尔试验。 马歇尔试验击实温 青熔融的速度和程度 , 对橡胶沥青 的性能有明显影响。 温度过低 , 搅拌 度为 1 6 0  ̄ C , 击实次数为双面各 7 5次 , 马歇尔试件用表干法测定毛体 能耗增加 , 或者搅拌不均; 温度过高, 使沥青老化。 在不同拌和温度下 , 积相对密度 ,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 2 。 掺量 1 8 %、 细度 2 0目的橡胶粉改性沥青 性能指标进行总结 : 当拌和 表2 A C 一 1 0 应力吸收层生产配合 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袁 温度由 1 6 5 '  ̄ 升高到 1 7 5 ' : C ' 时, 橡胶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下降 , 软化点升 高, 表观粘度增加; 由1 7 5  ̄ ( 2 升高到 1 8 5  ̄ ( 2 时, 改性沥青的针人度上升 ,
2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 2 . 1 选择沥青用量, 确定 目标配比。 最佳油石比按照应力吸收层的空
隙率控制在 0 %- 4 % 的原则 , 选用 6 , 6 . 5 %, 7 . a %, 7 . 5 %, 8 麒
将表 2马歇尔试验结果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其它指标为纵坐 5 组 标绘成配合 比设计图, 通过对设计图的分析得 出在 7 . 5 %~ 8 . 5 %的油石
软化点降低 , 表观粘度降低。 表明在 l 8 5 ℃高 温作用下 , 橡胶粉改I 生 沥 青的性质并不是最佳。另据研究表明, 当拌和温度大于 2 0 0 ' E 时, 基质 沥青的老化程度增加, 并且沥青老化会导致针 入度下降、 软化点增加。 拌和温度过低时 , 基质沥青比较粘稠, 胶粉与沥青不易混苣 。对于 2 0 目橡胶粉 , 沥青适宜的拌和温度为 1 7 0  ̄ 1 8 0  ̄ C 。
工程科技
民营 科技2 0 1 5 年第3 期
橡胶 沥青混合料应 力吸收层配 合 比设 计研究
薄永 涛 祁广财 赵可蒙 魏祖兴
( 哈 尔滨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针对一些地 区低温特点 , 对 沥青混合料进行 室内试验 , 分析 温度 、 油石比、 沥青种类和级配对混合料抗压强度 的影响。 结果 良明 , 混合料抗压 强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降低 : 温度和 沥青种类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通过对 国内外橡胶 沥青混合料应 用的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形 戈 进行 总结分析 , 结合不 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研 究 , 选择沥青及其它外加 剂的最佳 用量。 关键词 : 橡胶沥青 ; 混合料 ; 应力吸收层 ; 配合 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