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14章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14单元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14单元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九、单元复习[知识网络]本章主要研究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可以从(1)静电场的产生和本质;(2)电场的基本性质;(3)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三个层次来理解和学习本章内容。

1.静电场的产生和本质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起电的过程实质上是正、负电荷分离或迁移的过程。

物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带电体周围空间存在电场。

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kQ 1Q 2/r 23.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定义E=F/q ,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为电场方向。

根据场强的定义:点电荷场强E=kQ/r 2。

电场可用电场线形象、直观地反映电场的分布和强弱。

电场线的特点:(1)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2)疏密程度表示电场的强弱;(3)不相交;(4)其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5)跟等势面垂直;(6)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4 .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荷q 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W AB 由起点A 与终点B 之间的电势差U AB 决定。

定义电势差U AB =W AB /q 。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定义电场中某点P 的电势φP =E P /q ,式中E P 是电荷q 在电场中P 点具有的电势能。

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φA -φB 。

电势和电势差都是标量,但都可正、可负、可零:正电势高于负电势,负电势低于零电势;U AB >0表示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电势只具有相对意义,电势差却具有绝对意义。

5.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且有靠得很近的导体构成一个电容器。

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电容,定义电容C=Q/U 。

C 的值由电容器本身结构决定,对平行板电容器kdS C πε=4。

【知识学习】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14、15章

【知识学习】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14、15章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案14、15章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案例课题:电磁波的发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物理选修3-4)14.1电磁波的发现★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知道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以及电磁波的特点。

3.知道赫兹实验及其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磁波发现过程的了解,认识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教学难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教学方法演示推理和类比推理★教学用具:学生电源一台,电磁铁一块,多匝线圈、灯座、小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神舟六号”上天后,怎样与地面上的人联系呢?生:无线电波。

师:无线电广播、电视、人造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传递信息和跟地面的联系都要利用电磁波。

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

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性质?怎样利用它传递信号?这一章就要讨论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电磁波的发现开始学习。

(二)进行新课.伟大的预言(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麦克斯韦的生平简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麦克斯韦(jamesclarkmexwell,1831~1879)是英国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

1831年6月13日生于英国爱丁堡。

他的父亲是一个科学家,他从小就受到科学的熏陶,15岁时向英国皇家学会递交数学论文,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第一次显露出他出众的才华。

1847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185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856~1865年,他先后在阿丁见大学和伦敦皇家学院任教。

1871年,麦克斯韦任剑桥物理实验室主任,1874年,他主持建立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竣工,任该实验室首任主任。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4章《电磁波》总结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14章《电磁波》总结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4 第 14 章《电磁波1.课程内容标准(1)初步认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2)认识电磁波的产生。

经过电磁波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3)认识电磁波的发射、流传和接收。

(4)经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5)认识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复习导航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此刻均为 A 级要求,主要出此刻选择题部分。

在重点:1. 电磁场要深刻理解和应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场产生磁场。

能够证明:振荡电场产生同频次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次的振荡电⑵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老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离的一致的场,这就是电磁场。

电场和磁场不过这个一致的电磁场的两种详细表现。

2. 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产生的地区由近及远地向四周空间流传开去,就形成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⑴频次足够高(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形成开放电路(把电场和磁场分别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隔里去)。

电磁波是横波。

E 与B 的方向相互垂直,并且都跟波的流传方向垂直,横波。

电磁波的流传不需要靠其他物质作介质,在真空中也能流传。

在×10 8 m/s3. 电磁波的应用要知道广播、电视、雷达、无线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详细应用。

第 1 课时电磁场电磁波1、高考解读如下图,半径为r 且水平搁置的圆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电子。

此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平均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固的电场,该感觉电场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使劲,使其获取加快。

设t =0时辰电子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顺时针,此后开始后运动一周后的磁感觉强度为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A. B 1 reB. m 2 v 0 2 2 r keC. mB 0 D. re m v 2 0 2 2 r m ke 2解:感觉电动势为E =k πr,电场方向逆时针,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112 2 2子用动能定理:k πr ,B 正确;由半径公式知, A 也正e = mv - mv 0222、知识网络考点 1。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电磁波 1 电磁波的发现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电磁波 1 电磁波的发现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3-4的全部内容。

1.电磁波的发现1.了解电磁波发现的过程,领会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规律。

2.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3.知道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知道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4.知道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

科学家们设想,为了进一步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建设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将发电站发射到同步轨道上,展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发电。

发出的电要怎样才能输送到地球上呢?提示:讨论利用电磁波的可行性.1.伟大的预言(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实验基础: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就会产生________。

麦克斯韦对该问题的见解:回路里有________产生,一定是变化的________产生了电场,自由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

该现象的实质:变化的__________产生了电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麦克斯韦大胆地假设,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也会在空间产生_______.思考: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和以前所学静电场的电场线有区别吗?2.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如果空间某区域存在不均匀变化的电场,那么它就会在空间引起不均匀变化的______,这一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又引起不均匀变化的______……于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______.(2)电磁波是横波: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互相______,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因此电磁波是____波。

2020-2021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4学案:第十四章 1 电磁波的发现 2 电磁振荡

2020-2021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4学案:第十四章 1 电磁波的发现 2 电磁振荡

第十四章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一、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及对电磁波的预言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可定性表述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言如果在空间某区域内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就在空间引起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引起新的变化的电场……于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了电磁波.3.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光的本质是电磁波.4.赫兹的实验(1)赫兹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赫兹的其他实验成果:赫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并通过测量证明,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成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成功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因此,“天宫”一号与“神八”这次太空中的亲密接触,不仅奠定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也使中国未来空间站的组装和建造成为可能.“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是在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的指挥下完成的,地面控制中心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相距如此之远,他们是如何完成控制指令的传输的?提示:借助于电磁波.二、电磁振荡的产生1.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2)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2.电磁振荡的过程放电过程: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放电电流由零逐渐增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逐渐减少,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减弱,线圈的磁场逐渐增强,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振荡电流逐渐增大,放电完毕,电流达到最大,电场能全部转化为磁场能.充电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后,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保持原来的方向逐渐减小,电容器将进行反向充电,线圈的磁场逐渐减弱,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增强,磁场能逐渐转化为电场能,振荡电流逐渐减小,充电完毕,电流减小为零,磁场能全部转化为电场能.此后,这样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反复进行下去.3.电磁振荡的实质在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路中的电流,与振荡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都在周期性地变化,电场能和磁场能周期性地转化.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旋钮,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广播,然后开大音量.在收音机附近,将电池盒的两根引线反复碰撞(如图),你会听到收音机中发出“喀喀”的响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打开电扇,将它靠近收音机,看看又会怎样.提示: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在收音机附近,将电池盒的两引线反复碰触,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会形成电磁波,从而导致收音机中发出“喀喀”声,若将转动的电扇靠近收音机,因为电扇中电动机内通有交流电,发动机的运行同样会引起收音机发出“喀喀”声.三、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1.电磁振荡的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2.电磁振荡的频率f: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3.LC电路的周期(频率)公式周期、频率公式:T=2πLC,f=1/(2πLC),其中:周期T、频率f、自感系数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秒(s)、赫兹(Hz)、亨利(H)、法拉(F).某LC振荡电路,线圈的自感系数可从0.1 mH变到4 mH,电容器的电容可从4 pF变到90 pF.该电路振荡的最高频率是多少?最低频率是多少?答案:8.0×106 Hz 2.7×105 Hz解析:由f=12πLC 知,当L1=0.1 mH,C1=4 pF时,频率最高,即f max=12πL1C1=12π0.1×10-3×4×10-12=8.0×106 Hz当L2=4 mH,C2=90 pF时,频率最低,即f min=12πL2C2=12π4×10-3×90×10-12=2.7×105 Hz.考点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如下图所示,麦克斯韦认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跟闭合电路(导体环)是否存在无关.导体环的作用只是用来显示电场的存在.【方法指导】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称为感应电场,也叫涡旋场,跟前面学过的静电场一样,处于电场中的电荷受力的作用,且F=qE.但它们也有显著的区别,表现为:(1)静电场的电场线是非闭合曲线,而感应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曲线;(2)静电场中有电势的概念,而感应电场中无电势的概念;(3)在同一静电场中,电荷运动一周(曲线闭合),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而在感应电场中,电荷沿闭合曲线运动一周,电场力做功不一定为零;(4)静电场的“源”起于电荷,而感应电场的“源”起于变化的磁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在给电容器充电的时候,不但导体中的电流要产生磁场,而且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变化的电场周围也要产生磁场,如右图所示.2.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麦克斯韦集电磁学研究成果之大成,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足以与牛顿力学体系相媲美,它是物理学发展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例1】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导思】 1.稳定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吗?2.稳定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吗?3.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什么样的电场?4.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什么样的磁场?5.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什么样的电场?6.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什么样的磁场?【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才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答案】 D在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时,要注意静电场不产生磁场,稳定磁场也不产生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C.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D.振荡的电场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解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要点是:变化的磁场(电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若磁场(电场)的变化是振荡的,产生的电场(磁场)也是振荡的,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的为D项.考点二电磁场和电磁波1.电磁场:如果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电场就会在它周围空间引起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又会在它周围空间引起新的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2.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交替产生的,并且由发生的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3.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是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任一点,E和B都随时间做正弦变化,E与B相互垂直且均与传播方向垂直,如右图所示.(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为3.0×108 m/s.电磁波和光一样,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要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与介质有关.(3)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发生反射、吸收、折射.(4)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v=fλ或λ=v f.4.赫兹发现了电磁波:1886年,赫兹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预言的正确性,第一次发现了电磁波.他还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c.后人为纪念赫兹的实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例2】(多选)电磁波与声波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速度变小,声波速度变大C.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D.电磁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由介质决定的,与频率无关【导思】要知道电磁波与机械波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解析】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而声波属于机械波,声波传播离不开介质,A正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进入水中速度变小,而声波进入水中速度反而比空气中大,B正确;由v=λf,电磁波或声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可见波速v与波长λ成正比,C正确;电磁波的速度不仅与介质有关,还与频率有关,这点与声波不相同,D错误.【答案】ABC(多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D.电磁波也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解析:电场、磁场相互激发并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选项A正确.电磁波只有在真空中波速为3.0×108 m/s,在其他介质中均小于3.0×108 m/s,选项B错误.根据λ=vf知,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减小,所以波长λ减小,故选项C正确.电磁波具有波的一切性质,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选项D正确.考点三电磁振荡的产生1.振荡电流的产生:(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2)振荡电路: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3)LC振荡电路: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组成的电路,LC振荡电路是一种最简单的振荡电路.2.电磁振荡: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极板上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跟电荷有关的电场、与电流有关的磁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电磁振荡.在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同时发生周期性变化.3.振荡电路中的电流i、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压、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对应关系.(1)图象说明如下图所示.(2)图表说明:在分析电磁振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电容器和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容器在电路中有充电和放电的作用,电感线圈在电路中有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和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例3】(多选)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刻电路中磁场能最小B.t1~t2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值不断减小C.t2~t3时间内电容器充电D.t4时刻电路中电场能最小【导思】 1.由图可知哪些时间段充电?哪些时间段放电?2.充电过程电流如何变化?放电过程电流如何变化?【解析】t1时刻电荷量达到峰值,则电场能达到峰值,因此磁场能最小.t1~t2时间内电荷量减小,为放电过程,故电流增大.t2~t3时间内电荷量增大,电场能增加,所以磁场能减小,是充电过程.t3~t4过程是放电过程,到t4时刻放电完毕,所以t4时刻电场能最小.充电过程电荷量增加,电场能增大,磁场能减小,电流减小.【答案】ACD(多选)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线圈中磁场方向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若磁场正在加强,则电容器正在放电,电流方向为a→bB.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场能正在减小,电容器下极板带负电荷C.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场能正在增大,电容器下极板带负电荷D.若磁场正在加强,则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方向为b→a解析:在电磁振荡的一个周期内,磁场加强的过程,必定是电容器放电过程,振荡电流增大而电场能减小,根据线圈磁感线方向,用安培定则可确定线圈上振荡电流的方向,从而得知回路中电流方向是a →b ,注意到这是放电电流,故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荷;磁场正在减弱的过程,必定是电容器充电过程,振荡电流减小而电场能增大,用安培定则判断此时电流方向仍是a →b ,但这是充电电流,故负电荷不断聚到下极板,上极板则出现等量正电荷,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不断增加.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 、C. 考点四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振荡电路中发生电磁振荡时,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也不受其他外界的影响,这时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简称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1.LC 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1)公式:T =2πLC ,f =12πLC. (2)影响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的因素.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T =2πLC 知,要改变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必须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L 或者电容器的电容C .影响线圈自感系数L 的是: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及线圈横截面积和长度.匝数越多,自感系数L 越大,有铁芯的自感系数比无铁芯的大.影响电容器电容的是:两极板正对面积S 、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以及两极板间的距离d .由C =εS 4πkd(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不难判断ε、S 、d 变化时,电容C 的变化. 一般来讲,由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的改变较为方便,只需将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或旋入,便可改变电容C 的大小,所以通常用改变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的方法改变LC 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2.对LC 振荡电路周期公式的理解(1)电感线圈L 和电容器C 在LC 振荡电路中既是能量的转换器,又决定着这种转换的快慢,L 或C 越大,能量转换时间也越长,故周期也越大;(2)回路中的电流i 、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 、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的变化周期就是LC 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T =2πLC ,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T =2πLC ,极板上电荷的电性在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 ′=T 2=πLC .3.LC 振荡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在LC 电路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 、E 、E E 与线圈中的三个物理量i 、B 、E B 是同步异向变化的,即q 、E 、E E 同时减小时,i 、B 、E B 同时增大,且它们的变化是同步的,也即:q 、E 、E E ↑――→同步异向变化i 、B 、E B ↓.【例4】电子钟是利用LC振荡电路来工作计时的,现发现电子钟每天要慢30 s,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电池用久了B.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电感小了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电感大了D.振荡电路中的电容器的电容小了【导思】本题关键是找到影响LC回路固有频率的各个因素,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解析】电子钟变慢的原因是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变大了,而影响周期的因素是振荡电路中的L和C,这两个物理量有一个或两个变大都会造成振荡周期变大,故C项正确.【答案】 C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A)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B.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C.增加线圈的匝数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解析:振荡电路的频率由LC回路本身的特性决定,f=12πL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电容减小,振荡频率升高,A正确;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不能改变振荡电流的频率,B错;增加线圈匝数和插入铁芯,电感L都增大,频率降低,C、D错.重难疑点辨析判断LC回路处于放电过程还是充电过程的方法当电流流向带正电的极板时,电荷量增加,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电场能增加,电流减小,磁场能减少,处于充电过程;当电流流出带正电的极板时,电荷量减少,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电场能减少,电流增大,磁场能增加,处于放电过程.【典例】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在OA段时间内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AB段时间内电容器处于________(选填“充电”或“放电”)过程,在时刻C,电容器带的电荷量________(选填“为零”或“最大”).【解析】由图可知,振荡电流随时间呈正弦规律变化.在OA段时间内电流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在AB段时间内电流减小,电容器正在充电.在时刻C电流最大,为电容器放电完毕瞬间,电荷量为零.【答案】电场磁场充电为零回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变化周期就是LC回路的振荡周期T=2πLC,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T=2πLC,极板上电荷的电性在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T 2=πLC.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解析: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可以发生衍射现象,B项正确.电磁波是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C项错误.另外,电磁波能携带信息传播,且传播不依赖介质,A、D项错误.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电磁波有横波,也有纵波B.电磁波不能在墙体内传播C.电磁波只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不能发生偏振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3.电磁波在传播时,不变的物理量是(B)A.振幅B.频率C.波速D.波长解析:离波源越远,振幅越小,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速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频率是由发射电磁波的波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4.(多选)在LC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回路中磁场能最小B.回路中电流值最大时,磁场能最大C.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多时,电场能最大D.回路中电流值最小时,电场能最小解析:电容器放电完毕时,q=0,i最大,磁场能最大,A错,B对;电流最小时,i=0,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q最多,极板间电场最强,电场能最大,C对,D错.5.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其中能产生电场的有B、C、D图所示的磁场,能产生持续电磁波的有B、D图所示的磁场.解析:A图中的磁场是恒定的,不能产生电场,更不能产生电磁波,B图中的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可以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因而可以产生电磁波;C图中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能产生恒定的电场,而恒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因此不能产生电磁波;D图中的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可以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因而可以产生持续的电磁波.莘莘学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人教版物理选修3-4同步导学精品第14章 第1、2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4同步导学精品第14章 第1、2节

• 〔对点训练1〕 (多选)(山东济南市2018届高三模拟)各磁 BD 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能产 生持续电磁波的是( )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A图的磁场是恒定的,不能产生电 场,更不能产生电磁波;B图的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可以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 场,因而可以产生持续的电磁波; C 图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能产生恒定的电 场,而恒定的电场不能再产生磁场,因此不能产生持续的电磁波;D图的磁场是 周期性变化的,能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故能产生持续的电磁波。
• 特别提醒:(1)LC回路的周期、频率都由电路本身的特性(L 和C的值)决定,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压 的高低、是否接入电路中等因素无关,所以称为LC电路的 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 • (2)使用周期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单位,T、L、C、f的单位 分别是秒(s)、亨(H)、法(F)、赫(Hz)。
• 解题指导:在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时,要注意静电场 (恒定磁场)不产生磁场(电场),还要注意根据电场或磁场 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磁场或电场。 •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才能产 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 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只有选项D正确。
第一节 电磁波的发现
第二节 电磁振荡
※ ※ ※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速度 了解LC振荡电路中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 了解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会求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1 2 3 4 5
课 前 预 习
课 内 探 究
素 养 提 升 课 堂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前 预 习
传大的预言
•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 (1)实验基础: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 感应电流 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就会产生 ___________ 。 感应电流 产生,一定是变化的 (2) 麦克斯韦对该问题的见解:回路里有 __________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5 电磁波谱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第十四章 5 电磁波谱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十四章5 电磁波谱课后集训新人教版选修3-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十四章5 电磁波谱课后集训新人教版选修3-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十四章5 电磁波谱课后集训新人教版选修3-4的全部内容。

电磁波谱基础过关1.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 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的区域是()A.γ射线 B。

可见光 C.无线电波 D.紫外线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电磁波的波长应在1m左右,所以应该是无线电波.答案:C2.在电磁波中,波长按从长到短排列的是( )A.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B.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C。

红光、黄光、绿光 D.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答案:BCD3.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磁波谱中最难发生衍射的是无线电波 B。

电磁波谱中最难发生衍射的是γ射线C。

频率接近可见光的电磁波沿直线传播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C4。

在电磁波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电磁波有明显的频率和波长区域界限B.γ射线的频率一定大于X射线的频率C.X射线的波长有可能等于紫外线波长D。

可见光波长一定比无线电波的短答案:CD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B。

所有电磁波都有共同的规律C.频率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特性 D。

低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答案:ABC6。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外线和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来在医学上做透视人体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C。

电磁波中频率最大的是γ射线,最容易用来观察衍射现象D。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导学案

2、单摆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导思(15分钟)课中合作探究问题:分析单摆什么力充当回复力?的情况下,把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

______.]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共振发生的条件。

.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研究单摆受迫振动规律时得到如图所示图象,说法正确的是所示,振幅比变预习导学(15分钟)课前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23-p25,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机械波产生的条件:(1) ;(2)2.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分成和两类.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凹下的最低处叫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质点分布最疏的部分叫3.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3.机械波的特点: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的,也是传递和的一种方式.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⑴画出再经过s 25.0后的波动图象的振动图7图8-3中的实线所示。

若波向右传播,用“描点法”画出T/4后和T/4前两1 1小组交流与讨论1. 2.预习导学(15分钟)课前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37-p38,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叫波的衍射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正确理解、应用明显衍射条件时尤其注意: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

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思考是否也振动起来,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_的频率最大;分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第14章章末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
章末复习课
[体系构建]
电磁波—
[核心速填]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2.电磁波 (1)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不可分割. (3)电磁波:电磁场由近及远向外传播.
(4)赫兹实验:①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②电磁波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二、电磁振荡
1.LC 电磁振荡产生了周期性变化的高频电流.
2.振荡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LC 振荡电路的周期公式:T =2πLC ,频率公式f =
12πLC . 4.实际的LC 振荡是阻尼振荡.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
①采用高频率和开放电路
②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将信息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
2.接收:调谐和解调(检波).
四、电磁波谱
1.定义: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排列成谱.
2.谱线: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
3.电磁波的特点与应用
(1)应用:广播电视、雷达、移动通讯、因特网、电磁波谱.
(2)特点:横波、真空中传播等于光速,λ=c
f
.
电磁振荡过程分析
1E 、电场能E E 的变化规律与Q 的变化规律相同;振荡电流i 决定了磁场能的大小,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 、磁通量Φ、磁场能E B 的变化规律与i 的变化规律相同.
2.两个过程:放电过程电荷量Q 减小,振荡电流i 增加;充电过程电荷量Q 增加,振荡电流i 减小.
3.两个瞬间:放电完毕瞬间Q =0,i 最大;充电完毕瞬间i =0,Q 最大.
【例1】 如图所示,i ­t 图象表示LC 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 =0时刻,电路
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少,而M板仍带正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象中________段.
[解析]由电流图象可得,在t=0时刻是电容器开始放电,电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故电流方向逆时针为正方向;某段时间里,电路的磁场能在减少,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在减小,是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此时M板带正电,说明此时电流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负,符合电流减小且为负值的只有cd段.
[答案]cd
[一语通关]
LC振荡电路充、放电过程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流流向判断:当电流流向带正电的极板时,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当电流流出带正电的极板时,电荷量减少,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处于放电过程.
2.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当电容器的带电量q(电压U、场强E)增大或电流i(磁场B)减小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3.根据能量判断:电场能增加时充电,磁场能增加时放电.
1.已知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
A.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B.a、c两时刻电容器里的电场能最大
C.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D.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E.b、d两时刻磁场能最大
BDE[a、c两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大,电场能最大,所以电路中电流最小;b、d 两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磁场能量最大,b、d两点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故电流方向相反.]
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1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γ射线等合起来,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波谱.
2.各种不同的电磁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1)共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服从相同的规律,都遵守公式v=fλ,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0×108 m/s,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各波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2)个性:不同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越短观察干涉、衍射现象越困难.正是这些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3.电磁波和机械波在波动性上有相同点,都遵守v=fλ,但本质不同,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例2】声呐能发射超声波,雷达能发射电磁波,超声波和电磁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与电磁波传播时,都向外传递了能量
B.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在介质中传播,超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相比,均是在空气中传播时具有较大的传播速度
D.超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
E.超声波与电磁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干涉
ABD[超声波与电磁波传播时,都向外传递了能量、信息,A正确;声呐发出的超声波是机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对;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速度较小,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大,而电磁波恰好相反,C错;声波是纵波,电磁波是横波,D正确;超声波和电磁波不是同一类波,不可能发生干涉,E错.]
2.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长时间照射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身体健康
C.X射线和γ射线的波长比较短,穿透力比较强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E.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
ACE [无线电波的波长长,易发生衍射现象,A 正确;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高,B 错;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D 错,选项C 、E 正确.]
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1.利用雷达测定物体的距离: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区分发射脉冲波形和反射脉冲波形,
找出从发射电磁波和接收到回来的电磁波的时间差,再利用s =12
vt ,求出物体的距离. 2.利用雷达测定物体的速度:这类问题往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可以确定一段时间前后物体的两个位置或一段时间的位移,从而测出物体的速度.
3.利用雷达确定物体的位置:雷达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天线,它能向一定方向发射无线电(微波)脉冲,雷达可根据发射无线电波的方向和仰角,再参考所测得物体的距离,从而确定某一时刻物体的位置.实际上,这一切数据都由电子电路自动计算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例3】 某一战斗机正以一定的速度朝雷达的正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已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 ,某时刻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t =173 s 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乙所示,雷达荧光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 s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 =3×108 m/s ,则该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多少?
甲 乙
[解析] 由题意知荧光屏相邻刻线间的时间间隔t 0=10-4s ,甲图发射波和接收波的时间间隔t 1=4×10-4 s ,乙图时间间隔t 2=1×10-4s ,所以,第一次战斗机距雷达的距离为s 1=c ×
t 12=6.0×104 m ,第二次战斗机在雷达正上方.所以,战斗机的高度h =c ×t 22
=1.5×104 m ,故173 s 内战斗机飞行的水平距离为s =s 21-h 2=5.8×104 m .所以v =s t
≈335 m/s.
[答案] 335 m/s
3.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 至1 000 MHz 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有关问题.
(1)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2)能否根据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确定雷达和目标间的距离?
[解析] (1)由c =λf 可得:
λ1=c
f1=
3.0×108
200×106
m=1.5 m,
λ2=c
f2=
3.0×108
1 000×106
m=0.3 m.
故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0.3~1.5 m.
(2)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就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距离,所以可根据x
=vt
2
确定雷达和目标间的距离.[答案](1)0.3~1.5 m (2)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