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项训练(四) 速率、平衡图像题

合集下载

速率平衡图像专题[文字可编辑]

速率平衡图像专题[文字可编辑]

饱和 CuSO 4 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 请 完 成 此 实 验 设 计 , 其 中 : V1 = __________ , V6 = __________,V9=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 A 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 E 中的金属呈 _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 CuSO 4 溶液时,生 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 CuSO 4 溶液超过一 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 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P1 与P2的关系:___P_1_<_P_2_____ (2)m + n 与 p 的关系: __m__+__n__>_p_
(3)T1与T2的关系: _____T__1<__T_2__ (4)该反应为__放__热____ 反应。
解题步骤
(1)先拐先平 解题方法
在含量 (转化率 )—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 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 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 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 v 正、v 逆的相对大 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
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
入到 6 个盛有过量 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
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混合溶液
实验 ABC DEF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04化学平衡图像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04化学平衡图像练习

专题04 化学平衡图像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D.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之间,反应速率降低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浓度,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

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故A错误;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降低温度,平衡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B. 由图乙可知,a点的数值比b点的数值大C. 由图丙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D. 由图丁可知,反应金刚石,石墨,的焓变答案A解析分析: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只与温度有关;T2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故T2温度较高,C的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较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金刚石,石墨,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

化学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训练

化学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训练

30化学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Y 、Z 均为气态 C .X 和Y 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 为气态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2、一定温度下,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从开始到10 s 时,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 -1·s -1B .反应从开始到10 s 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 ·L -1C .反应从开始到10 s 时,Y 的转化率为79%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3、[双选题] 对于一个气态反应体系,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其中t 1达到平衡,t 2~t 3是改变条件后出现的情况,则该条件可能是( ) A .加压 B .增大反应物浓度C .减压 D .加入催化剂4、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N 2(g)+3H 2(g) 2NH 3(g)反应的图象中,错误的是( )5、下列各图中能表示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可逆反应的图像为( )二、非选择题:6、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

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 2(g)+3H 2(g) 2NH 3(g) △H=-92.2 kJ ·mol -1。

(1)673 K ,30 MPa 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和点e 处的n(N 2)相同D .773 K ,30 MPa 下,t 2时刻也是该反应的平衡点,则n(NH 3)比图中e 点的值大(2)在容积为2.0 L 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人0.80 mol N 2(g)和1.60 mol H 2(g),反应在673 K 、30 MPa 下进行,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练习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练习题

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班别学号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对于条件的改变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表达了平衡移动的方向和平衡的特征。

认识此类图像的关键:假设改变单一物质的浓度,图像是连续的,假设改变体系的温度和压强,那么图像不连续。

对于反响:mA(气)+nB(气)pC(气)+qD(气) +Q,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的图像(→表示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表示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1〕增大反响物浓度〔2〕减少生成物浓度〔3〕增大生成物浓度〔〕〔〕〔〕〔4〕减少反响物浓度〔5〕升高温度〔Q>0〕〔6〕降低温度〔Q>0〕〔〕〔〕〔〕〔7〕升高温度〔Q<0〕〔8〕降低温度〔Q<0〕〔9〕加压〔m+n=p+q〕〔〕〔〕〔〕〔10〕减压〔m+n=p+q〕〔11〕加压〔m+n>p+q〕〔12〕减压〔m+n>p+q〕〔〕〔〕〔〕〔13〕加压〔m+n<p+q〕〔14〕减压〔m+n<p+q〕〔15〕参加催化剂2、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在反响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图像可看出反响物和生成物,以及浓度的改变推出各组分的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写化学方程式。

对于图〔16〕:〔16〕〔17〕〔1〕、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反响开始至3min末,Y的反响速率为;〔3〕、该反响是由开始的〔正反响、逆反响、正逆么应同时〕3、全程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的分析要抓住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

如Zn 与足量的盐酸反响,反响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7〕所示。

其中A~B速率变化的原因是;B~C 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4、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此类图像的分析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1〕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即是反响物还是生成物的含量,还是反响物的转化率?〔2〕达平衡的时间:温度越高〔或压强越大〕,反响的速率越大,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反应;b.___加__压___,
m+n__>_p+q;平衡向__正__反应 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降温或减小 压强,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 的 v-t图。
v正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2.速率----时间图像
(3) 催化剂 压强变化b
①对于mA(g)+nB(g)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
为:a.__加__正__催__化__剂__;
b.__加__压____,m+n__=_p+q;平
衡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加负催化剂 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移动 过程中的 v-t图。
v正 v逆
t1
t
v正 v逆
t1
t
2.速率----时间图像
原因分类:
(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 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_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②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
__减__小_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正___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t1
t2 t

2020高考模拟题精细分类精美word版速率平衡专题4图像分析型

2020高考模拟题精细分类精美word版速率平衡专题4图像分析型

速率平衡图像一、速率-时间图像1.(2020·新疆克拉玛依四模)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分析】分析图像,得:t1时条件的改变,导致υ(正)减小,υ(逆)增大【解析】选D。

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υ(逆)增大,υ(正)不变;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υ(正)增大,υ(逆)增大;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υ(正)减小,υ(逆)减小;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SO3(g):c(SO3)增多,则υ(逆)增大,容积增大,则c(反应物)减少,υ(正)减小,故D正确。

2.(2020·兰州高二检测)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某一可逆反应:X(g)+2Y(g)2Z(g),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B.Y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C.Z的物质的量的增加值D.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值【分析】观察图像,纵坐标为Y的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二者之积为浓度的变化量,故V(正)×t(平衡)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V(逆)×t(平衡)表示Y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故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再利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X、Z的浓度变化,据此解答。

【解析】选B。

观察图像,纵坐标为Y的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二者之积为浓度的变化量,故V(正)×t(平衡)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V(逆)×t(平衡)表示Y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故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即阴影为平衡时Y的浓度减少量△c(Y),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1△c(Y),为阴影面积的一半,A项错误;由上述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X)=2分析可知,阴影为平衡时Y的浓度减少量△c(Y),B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阴影为平衡时Y的浓度减少量△c(Y),C项错误;阴影为平衡时Y的浓度减少量△c(Y),容器的体积为2L,阴影部分的面积不能表示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D项错误。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题分类.doc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题分类.doc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专题✧一、速率-时间图像: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O2(g),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 SO3(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各条件时,填入相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的编号。

(1)加入催化剂(2)升温(3)增大体积(4)增大氧气浓度【应用】2、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

在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各时间段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A t1~t2升温B t2~t3加压C t3~t4加催化剂D t4~t5减压3、反应A(g)+B(g)2C (g)+D(s)达到平衡状态时,只改变某一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 升高温度B. 增大D的用量C. 使用正催化剂D. 增大压强✧二、浓度(或物质的量或气体体积)-时间图像: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气体和B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1)根据图像,写出反应方程式(2)A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应用】5、[2012福建]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CABt/min图10.51.51.02.0c(mol/L)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逆V'正V'正V'逆V'逆V'正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图2三、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浓度)—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6.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1)T1___T2 正反应____热(2)P1___P2 m+n__p+q(3)T1___T2 正反应____热(4)P1___P2 m+n___p+q【解题方法】7、(双选)【2011新课标改编】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 A/t A mol·L-1·min-1B. 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四、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浓度)-温度-压强图像:8、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1)△H 0 m+n___p+q (2) m+n___p+q △H 0【解题方法】9、【2011年山东】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化学平衡图像 典型例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  典型例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综合题图像是一种有效的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

在遇到图像时,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①认清横、纵坐标各自表示的物理量; ②看清起点及变化趋势; ③关注“平”、“陡”情况; ④理解原点、拐点、极值点的意义。

一、速率——时间图像对于图像而言,最常见的就是v -t 图像,它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反应的快慢,请补全下面的v -t 图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更复杂的v -t 图像:例题1下图是可逆反应A 2B 2C 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A 、B 、C 、D 均为气体 答案:B增加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减少反应物浓度 降低温度减小压强练1反应A(g)B(g)C(g) 0H <+∆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移动,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v -t 的曲线为( )答案:C 练2(1) 确定t 1、t 2、t 3时刻的操作:A .降低浓度;B .降温;C .加压 t 1__________________;t 2__________________;t 3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正方向是__________热反应,气体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的反应。

答案:(1) B ;C ;A (2) 放;增大 练3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 0H <+∆,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I 、Ⅱ)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 .0~t 1时,v 正>v 逆B .I 、Ⅱ两过程分别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Ⅱ>Ⅱ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物质D .Ⅱ、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 Ⅱ=K Ⅱ 答案:B二、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除了v -t 图像之外,c -t 图像也是很常见的一类,它能直接表现出反应体系中的浓度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专项训练(四) 速率、平衡图像题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的CH 4与C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CH 4(g) 2CO(g)+2H 2(g),测得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的ΔH >0B .压强p 1>p 2>p 3>p 4C .1 1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D .压强为p 4时,在Y 点:v (正)<v (逆)2.有一反应:2A +B 2C ,其中A 、B 、C 均为气体,如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B 的转化率,图中有a 、b 、c 三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b 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 .T 1温度下若由a 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D .c 点v 正<v 逆3.可逆反应2M(g)+N(g) 2X(g),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选项中图像错误的是( )4.反应a M(g)+b N(g) c P(g)+d Q(g)达到平衡时,M 的体积分数y (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z 表示反应开始时N 的物质的量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5.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 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B.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D.若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 d>v b6.(2015·临沂二模)T0℃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Z(g)(未配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T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v(X)=0.083 mol·L-1·min-1C.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D.T1℃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则T1<T07.(2015·盐城模拟)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 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在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脱氢反应的ΔH<0B.600 K时,Y点甲醇的v逆<v正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D.在t1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8.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a)>v(c)v(b)>v(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9.如图所示表示两个常见的固氮反应:①N2+3H2 2NH3和②N2+O2 2NO的平衡常数(lg K)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②为放热反应B.常温下,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很大,而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很小C.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增大,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减小D.在常温下,利用反应①固氮和利用反应②固氮反应程度相差很大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图a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C.若正反应的Δ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11.(2015·成都模拟)可逆反应N2+3H2 2NH3是工业上合成氨的重要反应。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用E1、E2或E3表示)。

(2)图1中虚线部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条件,该条件的改变与图2中哪一时刻条件的改变相同________(用“t1……t6”表示)。

(3)图2中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t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2.(2015·衡水中学模拟)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1)已知:2CH3OH(g) CH3OCH3(g)+H2O(g)ΔH=-25 kJ·mol-1,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①平衡时,c(CH3OCH3)等于________ mol·L-1,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________ kJ。

②若在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加入与起始时等量的CH3OH,请在下图中画出CH3OH的转化率和浓度的曲线示意图。

(2)在直接以甲醚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A B项,压强p1<p2<p3<p4;C项1 1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38 4; D项,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

2.选B由于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可推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

在T1温度下,由a点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不断减小,若采取加压措施,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B的转化率会不断增大,故C错。

在T2温度下,c点要达到平衡状态,此过程中B的转化率不断增大,说明该过程v正>v逆,D错。

3.选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M的转化率越低,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M的转化率越高,则A、B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v正>v逆,C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4.选B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错;由两个图像可知,M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即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故平衡时生成物Q的体积分数增加,B正确;同为650 ℃、z=2.0,压强为1.4 MPa时,y(M)=30%,而压强为2.1 MPa时,y(M)=35%,即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故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C错;由图像可知,同温、同压时,若N的物质的量增加,而M的物质的量不变,则z增加,y(M)减小,平衡右移,但Q增加的物质的量远小于加入的N的物质的量,此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

5.选A A项,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增加B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正确。

B项,若T2>T1,升高温度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

C项,当A的物质的量一定时,B的物质的量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故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错误。

D 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若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 d<v b,错误。

6.选D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可推知,T 1>T 2,温度越高,X 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放热,A 不正确;v (X)=(0.3 mol -0.05 mol)/(2 L ×3 min)=0.041 7 mol·L -1·min -1,B 不正确;Y 的转化率为(0.4-0.15)/0.4=0.625,C 不正确;由图a 可知X 、Y 、Z 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为1∶1∶2,则K 0为⎝⎛⎭⎫0.5220.052×0.152=1003=33.3<50,平衡常数越小,温度越高,D 正确。

7.选D 由曲线可知,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 >0,A 错误;600 K 时,Y 点表示的甲醇平衡转化率偏高,反应逆向进行,v 正<v 逆, B 错误;从Y 点到Z 点,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误;t 1 K 时,反应的甲醇的平衡转化率为0.9,平衡常数为K =0.9×0.90.1=8.1,D 正确。

8.选C A 项,因为ΔH <0,温度越高,CO 的转化率越小,所以T 3>T 2>T 1,错误;B 项,由于T 3>T 1,所以 v (c )>v (a ),由于p (b )>p (d ),所以v (b )>v (d ),错误;C 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由于ΔH <0,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正确;D 项,升温,平衡左移,M 减小,M (a )>M (c ),加压,平衡右移,M 增大,M (b )>M (d ),错误。

9.选D 温度升高,反应的lg K 减小,说明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反应的lg K 增大,说明反应②是吸热反应,A 错误。

K 值的大小只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反应速率无关,B 错误、D 正确。

不论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加快,C 错误。

10.选D A 项,由图a 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快,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B 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限度,即催化剂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正确;C 项,由图c 可以看出,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平衡逆向移动,若正反应的ΔH <0,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 项,由图d 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0,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