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泡切除术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7.2 2.检查肺大疱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步骤:
经胸腔镜全面检查肺表面,肺大疱常位于上叶尖段和下叶背段,容易被发 现(图5.10.1.1-4),如果没发现肺大疱,可经气管插管让病肺充气,寻找 漏气的肺大疱。 7.3 3.肺大疱切除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术后处理:
在进行胸膜粘连术时,须做第2个切口, 将胸腔引流管置于尽可能低的一个肋间隙。 插入胸腔引流管前,在管子上剪多个孔, 以便引流整个胸腔。胸膜粘连术后,直到 液体引流量少于150ml,没有漏气后才能 拔出引流管,一般需3~6d。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并发症: 1.持续漏气。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3.胸膜粘连术:恶性胸腔积液、自发性气 胸、复发性非恶性胸腔积液。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4.弥漫性肺病的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禁忌: 1.绝对禁忌证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手术禁忌: (1)缺乏胸膜间隙。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概述: 操作,取材大,组织学检查阳性率高;③ 操作较简便;④安全,并发症少,患者易 于接受。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胸腔镜检查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1.未明原因的胸腔积液。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2.良恶性胸膜疾病。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
术后护理:
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须放置胸腔 引流管,位置和放置时间根据指征有所不 同。在诊断性手术,当只做胸膜活检时, 胸腔引流管可能只需几个小时。手术结束 时,将一胸腔引流管置于胸腔镜的切口中。 如果肺已完全复张,且无漏气,胸腔引流 管可在术后24h内拔出;如果有漏气,直 到漏气停止再拔出。
平卧位胸腔镜下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体位 。但 是 双侧 肺 大泡 由于 分 别 位 于 左 右 胸 , 手 术 中将对 患 者进 行两 次侧 卧位 操作 , 延 长 了手术 时 间 , 也 很容 易 造成 手术 野 的污 染 , 故 我 院改 进 在 此 类 手 术 中采 取 了平 卧位 , 2 0 1 1年 1 2月 ~ 2 0 1 3年 1月 采 用 此体 位 行双 侧肺 大泡 切 除手术 1 6例 , 取得 满 意效
3 . 1 尽管 P C I 可 有效 缓 解 冠 心 病 的 心 绞 痛 , 改 善 心功 能及 生 活质 量 , 但 也 可 诱 发 和 加 重 血 管局 部 的
炎症 反应 , 使 得 患者 术 后 仍 会 发 生 再 狭 窄及 不 良事
件[ 3 ] 。P C I 术 后 只 有 长 期 服 用 抗 血 小 板 聚 集 药 物
关 键 词 胸 腔 镜
肺 大 泡 切 i n g
Ke y wo r d s Th o r a c o s c o p y
B u / l a r e s e c t i o n
S u r g e r y c o o p e r c i t i o n
退, 容易遗忘; ( 2 ) 对 抗凝 及 P C I 术后 冠 脉 再狭 窄 知 识 的缺乏 ; ( 3 ) 氯 吡格 雷 价 格 比较 贵 , 对 一 些 低 收 人 家庭 长期 服务 , 负 担 不起 ; ( 4 ) 一 些 独 居 的老 人 生 活
[ 4 ] 杨少河 , 温群辉 , 黄细珠. 社 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
坚持 3 0 ~6 0 mi n的有 氧 运 动 ) 和 控 制体 重 ; 缩 短 了
护患 之 间的距 离 , 满 足 了不 同人 群 护 理 服务 需 求 的 多样 化 , 增 进 了护 患关 系 , 提 高 了社 会 满 意 度 , 给 医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

本病 , 但本病复发 率较高 , 研究报 道单 次发 作后 复 发率 为 有
2 %左 右 , 0 两次发作 后复发 率升高 到 5 % , 0 三次发作 后复 发 率甚至可 以升高到 8 % L 。因此 , 于此 病 , 0 3 J 对 多数 学者 主张
手术治疗 。
目前 , 病的手术治 疗方 式有 两种 : 本 开胸手 术 与胸 腔镜
肺 大泡切除术 ( A S 应 用 的过程 中, V T) 出现 了电视 胸腔 镜辅
1 资 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共 收集 20 0 7年 2月 ~2 1 0 0年 2月在 本科
住院治疗 的 17例肺大泡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有患者 均在术 4 所 前经胸部 x线或胸部 C T诊断为肺大泡 。将患者按 照手术方 式分为 3组 , 开胸手术组 ( P N组)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大泡 OE ,
中国医学创新
21 0 2年 2月 第 9卷第 5期
Me i l n oa o f hn ,era .0 2 V 1 o5 dc nvt no iaF bur 2 1 . o 9N . aI i C y .
临 床 研 究
表 1 两组术 中情况 比较
注 : 观 察 组 比较 , < . 5 与 P 0 0
作 者单位 :3 10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 人民医院 7 50
通讯 作者 : 吕忠元
临 床 研 究 国 学 新 21年2 第9 第5 MdaIot i ,ba. 1, 1 . 中 医 创 0 2 月 卷 期 ec na nfha euy0 V.N 5 il vi oCn F rr2 2 o9 o n o
手术 。传统开胸手 术有创 伤大 、 出血 多、 术后肺 功 能 降低等 缺点 , 与之相 比, 兴 的腔镜外 科则 具有 创 伤小 、 复快 、 新 恢 对 呼吸功能影 响小等 优点L 。本研究 对开 胸手 术 患者 与胸 腔 4 J 镜手术 患者 进 行 比较分 析 , 腔镜 手 术无 论 是 在术 中 出血 胸 量、 手术时间 、 引流 量 、 流管放 置 时间 , 引 还是 在并 发 症发 生 率、 复发率等方面都 优于 传统 开胸手 术 , 明胸 腔镜 手术 有 说 着不可代替的先进性。
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的护理

4.中医中药治疗。 5.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自体肿瘤细胞或加用佐剂 后作皮下接种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 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 体免疫功能
13
护理诊断
术前诊断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与肺组织病变有关 2焦虑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防治、保健知识及对手术过程的了解
肺门又称肺根,左右肺门为 支气管、肺动脉与肺静脉组成
4
肺的生理功能
1.通气 气体进入或排出呼吸道称通气,其完成取决于肺泡与外界气体的压力 差。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腔容量增大,胸膜腔内负压增高, 肺膨胀,肺内压下降,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内。反之,呼气时肌肉松 弛,,肺回缩,胸腔容量减少,肺内压力增高,气体排出。
5
影响因素
肺癌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支气管 肺癌,以40岁以上、男性多见。
1.长期大量吸烟 2.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 3.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 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等 4.其他,如基因突变
6
病理分类
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中心型 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周围 型肺癌。 现国际按细胞类型将肺癌分为九种: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腺 癌,大细胞癌及临床较为少见的腺鳞癌,多型性、肉瘤样或含肉瘤成 分癌,类癌,涎腺型癌,未分化类癌。 1.鳞状细胞癌。即鳞癌,多起源于大支气管,常为中心型。生长 慢,病程长,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 2.小细胞癌。又称燕麦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 血行和淋巴转移,预后差。 3.腺癌。多起源于小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生长缓慢,较晚 发生转移。 4.大细胞癌。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后被发现,预后差。
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自体肿瘤细胞或加用佐剂 后作皮下接种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 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 体免疫功能
13
护理诊断
术前诊断
1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与肺组织病变有关 2焦虑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防治、保健知识及对手术过程的了解
肺门又称肺根,左右肺门为 支气管、肺动脉与肺静脉组成
4
肺的生理功能
1.通气 气体进入或排出呼吸道称通气,其完成取决于肺泡与外界气体的压力 差。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腔容量增大,胸膜腔内负压增高, 肺膨胀,肺内压下降,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内。反之,呼气时肌肉松 弛,,肺回缩,胸腔容量减少,肺内压力增高,气体排出。
5
影响因素
肺癌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支气管 肺癌,以40岁以上、男性多见。
1.长期大量吸烟 2.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 3.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 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等 4.其他,如基因突变
6
病理分类
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中心型 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周围 型肺癌。 现国际按细胞类型将肺癌分为九种: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腺 癌,大细胞癌及临床较为少见的腺鳞癌,多型性、肉瘤样或含肉瘤成 分癌,类癌,涎腺型癌,未分化类癌。 1.鳞状细胞癌。即鳞癌,多起源于大支气管,常为中心型。生长 慢,病程长,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 2.小细胞癌。又称燕麦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 血行和淋巴转移,预后差。 3.腺癌。多起源于小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生长缓慢,较晚 发生转移。 4.大细胞癌。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后被发现,预后差。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观察

成[ 4 1 院应 用 胸 腔 镜 技术 行 肺 大 泡 切 除 术治 疗 自发 性气 胸 , 。我
取得 良好 的治 疗效果 ,现将具 体情 况汇报 如下 。 1 资 料 和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选择 20 0 7年 2月一 01 2 1年 3月 我 院 收 治 的 3 6例 自发 性
自发性 气胸 是临 床上 的一种 常见病 、多 发病 ,大 部分 自发
性气 胸都 有潜 在性肺 疾病存 在 的可 能 ,在病 因方 面 ,一般 认 为
大部 分 都 是 因为 肺 大 泡破 裂 引起 ,其 发病 率 大 约 为 9 0万 l / 1 l 】 ,
一
般 认为 ,瘦 高 的青 少 年 是 自发性 气 胸 的 高发 人 群 。治疗 方
漏 气情 况 存 在 ,如果 无 漏 气 存 在 , 吸引 器 将 胸 腔 内 的冲 洗 盐
水 吸 净 后 ,用 干 纱 布 或 者 用 清 洁 电 刀 头 的砂 纸 摩 擦 胸 膜 壁
法有 胸腔 闭式 引流 、开放 手术 ,一 般认 为大 部分 患愈 。而 在后 期观察 发 现 ,仍有 约 2 % 5
中 国 初 级 卫生 保 健 2 1 年 9月 第 2 01 5卷 第 9期 ( 第 3 9期 ) 总 0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 发性气胸 3 例临床观察 6
陈 华 ①
关键词 胸 腔 镜 :肺 大疱 : 自发性 气胸 f 中图 分 类 号】R 5 65 [ 文献 标 识 码]B [ 章 编 号]1 0 — 6 x 2 1 ) 9 0 0 . 2 文 0 15 8 (0 10 — 16 0 - 肺 大 泡连 同 大泡 周 围 的部 分 正 常 肺 组织 一 同 用 E d — l n o G A完 整 切 除 ,为 防 止 术后 漏 气 ,可 以 同 时使 用 生 物 蛋 白胶 喷 涂 处 理切 缘 。切 割完 成 后 , 向胸 腔 内注 水 然 后 膨肺 检 查 创 面 有 无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前准备:
要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结核病的治疗, 根据结核菌快速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以便术后能发挥药物的保护作用。对患者 做好宣教解释工作,使之更好配合手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1 1.麻醉及手术体位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注意事项:
4.灵活掌握操作程序 各肺叶解剖特点不 同,胸腔镜解剖式肺叶切除操作顺序亦有 不同。左肺下叶或右肺中叶、下叶切除与 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先处理动脉,后 处理静脉,最后处理支气管;右上叶肺切 除,先解剖上叶后段动脉,切断后,将上 叶肺向前牵拉,处理上叶支气管,然后处 理上叶动脉尖前支,最后处理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注意事项: 5.手术后抗结核药必须坚持使用至少半年。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处理: 1.肺叶切除术应以各项检查结果为依据, 尽量保留好的肺组织。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处理: 2.断面应尽量保证无病灶,气管残端最好 用可吸收线缝合,并用周围组织包埋,减 少残端瘘的发生。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6.非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内局限性病变, 因无有效的药物且易于发展和再活动,应 予手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7.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1N0M0)。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8.肺良性疾病包括肺囊肿、肺炎性假瘤等。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禁忌: 1.系列X线胸片显示3个月以来病灶不稳定 者。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化疗不规则,用药不足疗程者。
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净、 卫生 、 通风、 干燥和 阴凉 。定期对仪器进行 清洁、 消毒 、 上油 等一系列的保养工作 , 以延长其使用 寿命 , 降低手术成本 。
2 结 果
性 。因此 , 胸 腔镜 配合肺大泡手术获得 了国内外 医生 和患者 的
广泛认可[ 1 】 。 2 0 1 1 年 9月一2 0 1 2 年 1 1 月我院对 8 O例患者行 胸 腔 镜下肺大泡切 除手术 , 取得满意 效果 , 现将手术 配合及 护理
原来 的位置 , 尤其要 对胸 腔镜镜头进行养护。 另外 , 还要有精密 仪器 的专 门保 管人员和保 管地点 ,仪器保 管 的地 点要保证 干
越来越完善 , 尤其是在对于肺大泡 的手术方 面 , 效果更是显著 。
在胸腔镜 的配合下进行肺 大泡手术 ,可 以避免 切断患 者的肋 骨, 手术切 口较小 , 出血 量较少 , 大大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 而且 手术不 需要注入二氧化 碳 ,相对 来说更加 保证 了手术 的安全
体 会汇报如下。
本组 8 0例患者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均获得 了成功 。创伤
较小 , 出血 也 比较 少 , 患者 痛苦 感 不 强 , 且 手 术 后 没 有 出 现并 发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我院 2 0 1 1 年 9月一2 0 1 2年 1 1 月 ,共有
症。 手术之后特别对年龄最小的患者 和年龄最大 的患者进行 了 回访 , 均恢复 良好 。
【 关键 词 】肺大泡
胸腔镜
手术配合
体会
肺大泡切除之后 , 要对胸膜进行正确 的固定 。现在普 遍采 用 的方式是一次性电刀擦胸膜摩擦 , 比传统方式更有利于胸壁
随着 医学 的发展进步 , 利用胸腔镜配合进行手术 的技术 也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特选内容)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查房
优选内容
1
适应症:肺大泡
优选内容
2
疾病概述
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黏膜有水肿,造 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 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泡
优选内容
22
手术体位方法与步骤
• 一、患者健侧卧90度
• 二、两手臂向前伸展于双层托手架上
• 三、 头下垫一软枕,上置头圈,腋下垫腋垫,距腋窝约 10CM,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下臂三角肌群下要留 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压引起挤压综合征
• 四、盆腔前后各置立方形软枕一块,置于耻骨联合和骶尾 部,约束带固定与髋部,上垫方巾防皮肤受压,髋下垫软 垫
血、胸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果断地行开胸探查。此时往往有较大的活动出
血,非手术治疗观察时间过长常常延误病情,预后不如手术止血好。
优选内容
9
解剖知识
肺位于胸腔内,膈肌的 上方,纵隔的两侧,呈 圆锥形。 两肺外形不同:
右肺:宽而短 左肺:狭而长
优选内容
10
解剖知识
•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 • 肺尖:圆钝,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5cm . • 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 • 两面:肋面(外侧面)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 •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
优选内容
3
病因
小支气管内累 积炎性渗出物 ,空气能吸入 而不能呼出, 终至肺泡扩大 ,破裂而成泡 性肺气肿
支气管分支因 炎症和坏死而 破裂,气体通 过破裂处经小 叶间隙的气体 通道达胸膜下 间隙形成气肿 性大泡,呈单 或多房性空腔
优选内容
1
适应症:肺大泡
优选内容
2
疾病概述
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黏膜有水肿,造 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 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泡
优选内容
22
手术体位方法与步骤
• 一、患者健侧卧90度
• 二、两手臂向前伸展于双层托手架上
• 三、 头下垫一软枕,上置头圈,腋下垫腋垫,距腋窝约 10CM,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下臂三角肌群下要留 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压引起挤压综合征
• 四、盆腔前后各置立方形软枕一块,置于耻骨联合和骶尾 部,约束带固定与髋部,上垫方巾防皮肤受压,髋下垫软 垫
血、胸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果断地行开胸探查。此时往往有较大的活动出
血,非手术治疗观察时间过长常常延误病情,预后不如手术止血好。
优选内容
9
解剖知识
肺位于胸腔内,膈肌的 上方,纵隔的两侧,呈 圆锥形。 两肺外形不同:
右肺:宽而短 左肺:狭而长
优选内容
10
解剖知识
•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 • 肺尖:圆钝,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5cm . • 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 • 两面:肋面(外侧面)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 •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
优选内容
3
病因
小支气管内累 积炎性渗出物 ,空气能吸入 而不能呼出, 终至肺泡扩大 ,破裂而成泡 性肺气肿
支气管分支因 炎症和坏死而 破裂,气体通 过破裂处经小 叶间隙的气体 通道达胸膜下 间隙形成气肿 性大泡,呈单 或多房性空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术前护理措施: • 1、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 • 2、叩击病人背部,协助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尽量避 免爆发性咳嗽、剧烈咳嗽或用力屏气,因咳嗽或用力屏气时肺内 压力增高致肺大泡破裂。 • 3、患者无力咳嗽时可给予机械辅助吸痰。
• 一般护理: • 1、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 • 2、给与高热量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多吃水果。 高蛋白高热量饮。术前禁食。 • 3、加强口腔护理。 •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禁烟。 • 心理护理:焦虑恐惧
胸腔镜下肺泡切除术
中医院外二科
定义
• 肺大泡指多继发肺炎或脓肿等,因炎性病变,造成小气管腔部分 阻塞,产生阀门作用,空气易进难排,肺泡内压力增高,致肺泡 间隔逐渐破裂,从而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 肺大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是唯一的治疗措施。
• 常见的并发症: • 自发性气胸 ---• 继发感染
• 每日更换胸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胸瓶时,用2把止血钳 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漏气或引流液反流。 •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时巡视患者,观察胸管有无脱落。 • •
• 营养支持:
• 做好饮食指导,及时合理安排患者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 生素,满足机体代谢与创伤修复的需要,一般术后清醒6小时可 以进餐,先从流质——半流——普食逐渐过渡。
• 4、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术后留置单胸管或上下 双胸管,对于留置双胸管患者,上胸管应接负压引流水封瓶,保 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性,下胸管接闭式引流袋。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引流管内水柱波动情况,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滑 脱,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堵塞。更换体位时注意防止引流 管的牵拉,滑脱。密切观察引流量并记录。
• 3、保持引流管通畅水封瓶内水柱随吸气下降,呼气上升,胸腔 内气体多时,压力高,管内连续有大量气体逸出,,胸腔内气体 少时,压力小,气泡排出少或咳嗽时才会有气体排出,表示引流 管通畅,每小时挤压引流管,避免检查引流管有无脱节,保持通 畅。 •
• 术后护理: • 1、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4升/分,观察病人呼吸的频 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吸氧管的通畅。 • 2、每2——4小时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以免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 3、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同 时观察有无气胸、气促、气管移位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并协助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康复指导: • 。手术后还要注意: • 1,首先要戒烟酒,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 • 2、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果是做的胸腔镜微创手术,一般已经 可以恢复正常工作,排除重体力劳动。 • 3、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 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 • 4,、一般气胸出院后3到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廓胸运动,以 防诱发气胸。 •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 自发性气胸的定义:
•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 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 肺大泡是一种局限性肺气肿。常见症状:
• 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引起,只是在肺大疱 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 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
• 肺大泡破裂紧急救治的配合护理
• 肺大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病人中,多为急性病程,胸闷、气急、 呼吸困难、紫绀、胸痛。 • 1、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多为缺氧状态,呼吸急促、紫绀等,护士 立即给患者吸氧4——5升/分,取半卧位。 • 2、护士立即做好胸腔闭式引流准备。配合医生完成操作,连接 好引流瓶及引流管并放置于安全位置,快速排出胸膜腔内气体, 以缓解症状,做好适时手术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