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神秘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神秘 果 化 学成 分和 生物 活性 研 究进展 ※
陈 琪 王金 祥 贾 颖 赛 那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摘 要 :本 文总 结神秘 果化 学成分及 生物 活性现 阶段 的研 究进展 , 旨在 为 今后 神 秘 果 的综合 利 用提 供 理论 基 础 。 包括 对神
秘 果素 (miraculin),其 作用是 将人从 食物 中感受 的酸 磷脂 中主要 包括 脑磷脂 、卵磷 脂 、磷脂 酰肌 醇 ,所 占
味转 变成甜 味 ,因此被称为 “天下第一 奇果 ”。为 更好 比例分 别 为32%、68% 、4%以及 还 有 痕 量 的 溶 血 卵
促 进这 种稀有 植物资 源 的开发 和利 用 ,文章对 神 秘果 磷脂 。除此 之外 ,种子 含有 大量 的棕榈 酸 、油酸 和亚
的成分和生物活性展开系统 的论述 。
油 酸 。齐 赛男 等【 1采 用气 相色谱 .质 谱分 析法 分析 了神
1 神 秘 果 的成 分
秘果 种子 油的成 分 ,同样得 到 了棕榈 酸 、油酸 ,除此
1.1神秘 果果 肉成分 Chen M J等回从神秘 果 的果 肉 中得 之 外还 得 到 3a一烷基 一12.齐 墩 果 乙 酸酯 和 14.甲基 十五
果等南 非一带 发现 ,20世纪60年代 作 为 国宝 级 的珍贵 所 占 比例 分 别 为 7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 、 1.9% 、2.9% 、1.6% ;
植 物引人 中国地 区种植且禁止 出 口[1】。神秘果可 以改变 糖脂 中主要 包括单 半乳 糖甘 油二酯 、二 半乳糖 甘 油二
神秘果素的研究进展

神秘果素的研究进展刘成伦 1, 2, 梁廷霞 1( 1.重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044; 2.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4)摘 要: 神秘果素是一种能使酸味变甜的碱性糖蛋白。
综述神秘果素的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 包括透析法、离心分离 法、溶剂沉淀法和色谱法, 并对各种方法所得神秘果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组成及其结构等作了对比。
还对神秘果素的变味功能和机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神秘果素; 提纯; 性质; 变味作用RESEARCH PROGRESS ON MIRACULIN LIU C heng- lun 1,2, LIANG Ting- xia 1( 1. C ollege of C hemistry and C hemical Engineering, C hongqing University, C hongqing 400044, C hina;2. Key L ab of Southwest Resources Ex ploitation and Environm ent Disaster C ontrol Engineering for Ministry of Education,C hongqing University, C hongqing 400044, C hina)Abstr act : Miraculin is an alkaline glycol - protein which can transform sour to sweet taste. The purificati on methods of miraculin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dialysis, solvent ex traction and chrom atography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property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products, such as stability, com position and structure, had been com - pared. In the sam e tim e, the taste- m odifying function and the m echanism had been interpreted too. Key wor d s: miraculin; purification; property; taste- m odifying function神 秘 果( Synsealum dulificum ) 因其 能 使 酸 味 变 甜 而得名, 其特征成分称为神秘果素。
梨果实采后生理的研究

李正国等研究西洋梨果实时,从 分子水平上研究了乙烯受体ETR1同源 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西洋梨果实内 与拟南芥ETR1同源的基因表达不受低 温的调节,但是冷藏后升温或在升温 后用丙烯处理,mRNA含量降低。
Hua等认为,乙烯受体是 乙烯信号传递过程中的负调节 因子,在缺乏乙烯时它调节 CTR1,当与乙烯结合后则对 CTR1的调节作用减弱。
辛广等以南果梨为试材,采用真空浸钙 处理研究了其对南果梨果实中乙烯的变化。
图
2 0゜C下南果梨乙烯的变化
Thank
you
近年来,人们发现1—MCP (1—甲基环丙烯)可有效阻止乙烯 与受体蛋白的结合,抑制乙烯生 理作用的发挥,从而减缓植物组 织的衰老进程,延长果蔬的贮藏 寿命。
1-MPC(1-methylcycloproerne) (1-甲基环丙烯)是含双键的环状碳氢 化合物,以气体状态存在。它能不可 逆的与乙烯的受体结合,阻断乙烯与 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乙烯诱导果实的 后熟和衰老。
苹果梨是延边地区的主栽品种, 李莉等以苹果梨为试验材料,研究 了1—MCP对苹果梨贮藏条件下果实 中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MPC对延缓果实衰老、抑制乙 烯生成有很好的作用。
图 1—MPC对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此外,钙处理引起乙烯产量显著 下降,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这在 一定程度上与氧化代谢受抑制有关。
关键酶
此步是个限速步骤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受植物体内的内 源激素调节的,包括采前和采后的果实。 陈昆松等以鸭梨果实为试材研究时发现, 采后初期组织中的1—氨基环丙烷羧酸 (ACC)和乙烯水平很低,随着后熟的进程, 乙烯合成迅速增加,导致了乙烯的自我 催化,ACC和乙烯分别在采后第15d和第 19d达到最高峰,同时伴随出现呼吸跃 变。
《果蔬采后生理学》教学大纲

果蔬采后生理学实验大纲
果蔬中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实验
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实验
果蔬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实验
果蔬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实验
果蔬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
果蔬叶绿素的测定实验
果蔬中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测定实验
果蔬中含糖量的测定实验
食品科学学院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运实验室
总面积152.74 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 32台件,总价值 26.04 万元,为两门课程开设12个实验,实验项目如下:
果蔬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实验
果蔬一般物理化学性状的测定实验
果蔬组织冰点的测定实验
果蔬贮藏环境中CO2和O2浓度的测定实验
葡萄贮藏期间SO2残留量的测定实验
果蔬的催熟实验
果蔬中乙烯含量的测定实验
21。
果实研究报告

果实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果实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器官,也是植物繁衍后代和传播种子的主要途径。
对果实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植物生物学过程的理解并推动农业领域的发展。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果实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过程以及营养价值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通过了解果实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以为果树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增加果农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对果实的口感、香气和营养价值进行改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3. 研究方法3.1 采集样本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不同阶段采集样本,包括刚刚结实的果实、生长过程中的果实,以及成熟的果实。
根据需要采集的样本数量和不同果种的特点进行选择。
3.2 果实形态特征的测量和分析使用显微镜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果实样本进行形态特征的测量和分析。
重点分析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纹理等特征。
3.3 果实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通过测量果实的呼吸速率、硬度、酸碱度等生理指标,分析果实的新陈代谢、成熟度和保鲜性能。
同时,观察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记录果实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变化。
3.4 果实营养价值的评估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通过对不同果实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果实的营养特点。
4. 研究结果和讨论4.1 果实形态特征经过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纹理等特征在不同果种和不同生长阶段有明显的差异。
4.2 果实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过程果实的呼吸速率、硬度、酸碱度等生理指标随着果实的成熟度而发生变化。
同时,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果皮生长、果肉增厚和种子发育等阶段。
4.3 果实营养价值不同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5. 研究结论果实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过程以及营养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秘果栽培技术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神秘果栽培技术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黄 婷1 林昌明1 谭志强1 李布野2[1. 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广东台山,529223;2. 中林(广东)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摘 要:神秘果是一种热带的常绿灌木植物,其果实中可以提取的神秘果素,让原本具有酸味的食物变成甜味,有着多种生理功能及应用前景。
对此,本文就其栽培技术、功能成分和生产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神秘果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神秘果;变味蛋白酶;栽培技术;功能成分中图分类号:S1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11-0165-03 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 ),山榄科神秘果属常绿灌木,原产于西非、加纳、刚果等南非一带,后引种到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1]。
神秘果果肉中含有神秘果素[2],是一种变味蛋白酶,可以通过催化柠檬酸、苹果酸类转化为果糖,改变人的味觉,吃过神秘果后再吃别的酸性食物也会有甘甜的口感[2]。
此外,神秘果素还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惊厥等功效,在食品、医药、保健及化妆品等行业,都极具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基于此,本文就神秘果的栽培技术、神秘果有效成分及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1 生物学特性神秘果为常绿灌木,通常树高2~4 m ,生长较为缓慢,广东台山地区十年树龄的植株平均树高仅1.8 m ,树形多圆形或尖塔形,茎光滑、褐色,叶片深绿且有光泽,长10~12 cm 、宽3~4 cm ,羽状脉,叶柄极短;终年开花结果,花为5瓣白色小花,果呈椭圆形,颜色鲜红,单果重1~2 g 。
在西双版纳,神秘果一年抽梢3~4次,花期主要为4—5月和9—10月,果实成熟主要为6—7月和10—12月,其他月份则为零星花果[1];种植于广州的神秘果,每年抽梢3次,花期集中于4—7月、10月至次年1月[3];台山地区神秘果较集中的开花时间为4—5月、10月,结果时间为6月、11—12月,这可能与神秘果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日照有关。
采后桃果实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2021 年第 13 期
现代园艺
试验研究
发生跟 PPO、POD 的活性及底物的酶促氧化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 2 酚类褐变底物鉴定
果实体内酚类物质种类众多且含量丰富。目前,关 于酚类物质作为果实 PPO 酶促褐变底物出现了较多 的报道。Sun 等[16-17]发现,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 原花青素 A2 的含量随荔枝褐变程度的加深呈现出下 降的趋势,参与荔枝果皮褐变,但一直未能确定参与褐 变的关键酶。Song 等[18]发现,苹果中儿茶素、表儿茶素、 原花色素类的含量随着褐变指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 势,与 PPO 催化氧化导致的褐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课题组发现漆酶是荔枝果皮褐变的关键酶,其最适 底物为表儿茶素,参与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过程。 漆酶对花色苷降解的依赖于底物表儿茶素的特性,表 明是一个花色素苷降解酶 /LAC- 表儿茶素偶联氧化 模型。表儿茶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随着荔枝褐变指数 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证实了这个模型。免疫金标 记透射电镜表明,ADE/LAC 定位于液泡中,富含丰富 的酚类物质。漆酶在荔枝褐变严重的果皮中表达量高, 通过表儿茶素介导导致花色素苷的降解,从而积累褐 色物质,导致果皮褐变[19]。本课题组还发现,表儿茶素、 绿原酸随苹果虎皮病褐变的严重其含量减少,可作为 苹果漆酶的底物参与褐变的发生[20]。目前,已有少量关 于绿原酸、儿茶酚和表儿茶素可作为底物参与果肉褐 变的发生进程的报道[21]。因此,进一步加强采后桃果肉 褐变底物的种类及化学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全面阐明 桃果肉褐变的机理。 3 贮藏期间酚类底物含量的变化
果实褐变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 PPO
和 POD 在采后果实酶促褐变中起着关键作用。酚 - 酚
酶的区域化分布学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该学说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陈亮;高兆银;李敏;张正科;赵超;朱迎迎;章武;胡美姣【摘要】神秘果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热带优稀水果.为研究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采后病害的影响,试验采用低温(4℃)和常温(25℃)贮藏,测定了神秘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同时进行了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测定以及采后病害鉴定.结果表明:神秘果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且低温贮藏条件较常温条件变化缓慢;常温贮藏条件下神秘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极高,而低温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低温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神秘果的果色转变,保持92.33%的好果率;神秘果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和蒂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总之,低温贮藏能显著延长神秘果的贮藏期,并显著降低其采后病害的发生.【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036)006【总页数】6页(P1173-1178)【关键词】神秘果;采后品质;生理代谢;病害;低温贮藏【作者】陈亮;高兆银;李敏;张正科;赵超;朱迎迎;章武;胡美姣【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doi10.3969/j.issn.1000-2561.2015.06.026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又称奇迹果、变味果,原产于西非,是一种热带优稀水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淀粉酶的变化趋势与总淀粉酶的变化趋势一致 。 低温条件下贮藏时 , 其淀粉酶活性也逐渐上升 , 但增加
表明低温贮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果肉软化 , 但是低温贮藏后期淀粉酶的活性仍较高 。
/[ 麦芽糖 mg/ (g Fw· 5 min )]
· /[ 麦芽糖 mg/ (g Fw 5 min )]
(α+β)- 淀粉酶活性 !" #$%
试验结果 。
基金项目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506) 。 作者简介 : 陆敏泉 , 男 , 1972 年生 , 硕士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热带香辛饮料及果树天然产物分析化学研究 。 * 通讯作者 , 施瑞城 , E-mail : src1139@ 。 收稿日期 : 2009-03-03 修回日期 : 2009-06-08
贮藏时间 /d
图7
神秘果在常温及低温贮藏条件下赤霉素含量的变化
! !
3
讨论
呼吸强度越 大说 明 呼 吸 作 用 越 旺 盛 , 营 养 物 质
消耗得越快 , 果实衰 老 越 快 , 贮 藏 寿 命 也 越 短 。 迄 今 , 所报道的 水果采后 呼 吸 强 度 最 高 的 是 鳄 梨 , 呼 吸强度为 11.8~42.8 mg CO2/ (100 g · h)[10]。 而神秘果呼 吸强度最大值达 45.44 mg CO2/( 100 g · h), 高于鳄梨 , 说明神秘果 呼吸强度极 高 。 有 研 究 表 明 , 跃 变 类 果
3
4
5
贮藏时间 /d
7期
陆敏泉等 : 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925
逐渐上升 , 同 呼吸强度及 其它酶活性 的变化一样 , 大约在第 4 天左右达到高峰 。 低温同常温条件比较 , 前者果实中的果胶酶的活性变化比较平缓 , 后者则变化幅度较大 , 表明低温虽可以通过调节 PG 、 PE 活 性来延缓软化 , 不过作用有限 。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1
2
3
4
贮藏时间 /d
5
6
图 8 神秘果在常温及低温贮藏条件下脱落酸含量的变化
蔬在其采后有着明显的后熟过程 , 其后熟的启动伴随着呼吸速率的大幅度上升 [11]。 神秘果采后虽有呼吸高 峰的出现 , 但是可能是由于采摘后正常的水分 、 养分传送和新陈代谢被打断 , 果实出现抗逆反应 , 增强 了果实的呼吸作用 ; 而且神秘果采摘时果柄脱落会出现一个开放性伤口 , 可利用的氧增加 , 从而出现伤 呼吸现象 , 增加其呼吸强度 ; 同时果柄处的伤口也给微生物的侵染开辟了方便之门 , 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也会促进呼吸作用 。 本试验通过对常温和低温两种环境下神 秘果的呼 吸强度和相 关生理变化 进行研究 , 认为采摘后神秘果的呼吸强度的变化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尤为明显 , 确定其呼吸类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淀粉作为细胞内容物 , 对细胞起着支撑和维持细胞膨压的作用 , 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 , 淀 粉酶有多种 , 但起主要作用的是 α- 淀粉酶 , 其次是 β- 淀粉酶等 。 当淀粉酶活性增加时 , 淀粉则在其作用 下水解 , 淀粉的支撑和维持细胞膨压的作用消失 , 造成果肉软化 。 在本试验中 , α- 淀粉酶与总淀粉酶的
幅度较小 , 高峰期比室温贮藏延迟 3 天左右 , 即贮藏 7 天时达到高峰值 , 其值为 0.068 8 mg/ (g Fw · 5 min ),
α - 淀粉酶活性 !"#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1 2
(
0.010
0.005
0.000
2.4
果胶酶活性 从图 5 和图 6 可以看出 , 神秘果采后 , 其
图4
说明 : 每分钟吸光度改变为 0.01 为一个多酚氧化酶活性单位 。
果胶酶 ( 含 PG 和 PE ) 活性起初缓慢下降 , 而后
神秘果在常温及低温贮藏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Á Æ Å Ä Ã Á Â Ã Ä Å
924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多酚氧化酶 (PPO ) 活性测定 果胶脂酶活性测定
1.2.3 1.2.4 1.2.5
采用王范坤 [7]的方法进行测定 。
参照朱广廉等 [8]的方法进行测定 。
赤霉素 (GA3)、 脱落酸 (ABA ) 含量测定
参考王春生 [9]的试验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仪器采用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海南万宁 2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 海南儋州
摘要
研究采后神秘果果实在 (7±1 ) ℃ 和 (22±2 ) ℃ 贮藏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 。 结果表明 : 神秘果呼吸强度极
高 , 低温对呼吸强度抑制作用明显 ; α- 淀粉酶是神秘果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阶段起作用的主要淀粉酶 ; 神秘果采 后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 在第 3 天达到最大酶活性 , 而后逐渐下降 ; 低温贮藏对神秘果果实 PPO 活性 和 ABA 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 低温条件下 , 果实中的果胶酶活性变化平缓 , 而常温下果实内果胶酶活性迅速 增加 , 增加幅度大于低温贮藏的果实 ; 在神秘果贮藏过程中 , 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关键词 神秘果 ; 采后生理 ; 呼吸强度 中图分类号
926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0 卷
变化趋势一致 , 说明 α- 淀粉酶是神秘果中淀粉酶的主要种类 , 它有可能在神秘果迅速软化阶段发挥重要 作用 , 是果实软化第 1 阶段的阶段性专一酶 。 而低温条件下 , 神秘果贮藏后期淀粉酶的活性仍较高 , 表 明低温贮藏在阻止神秘果果肉软化方面 , 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 , 其原因和应用价值尚待作进一步研究 。 低温条件下 PPO 酶的活性迅速增加 , 第 2 天就达到峰值 , 比常温条件下提早两天 , 说明低温能抑制
逐渐下降 , 大约在第 3~4 天达到最低值 ( 室温贮藏为
1
2
3
4
5
6
0.053 7 μg/g , 低温贮藏为 0.034 3 μg/g ), 后期有所上
升 。 室温贮藏 与低温冷 藏 的 变 化 相 似 , 但 是 含 量 方 面后者远远低于前者 , 说明低温冷藏抑制 ABA 形成 作用明显 , 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
多酚氧化酶活性 /u
条件下 , 神秘果采后 , 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 显缓慢增长态势 , 至第 2 或第 3 天达到最大酶 活性 , 而后逐渐下降 , 呈低 → 高→ 低变化 , 3 或 4 天后趋于平稳 。 在 PPO 酶活性平稳期内 , 低温条件下贮藏的酶活性始终小于室温条件下 贮藏的 , 说明低温贮藏对神秘果果实的 PPO 活 性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
30 卷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 !
100 · RI/[mg CO2/ ( g h )]
1
2
3
4
5
6
贮藏时间 /d
)
)
)
)
)
&’ (’
1
2
3
4
5
6
7
贮藏时间 /d
1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性比较达显著水平 (P<0.05 ),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性比较达极显著水平 (P<0.05 )。 下同 。
2.2
淀粉酶活性 从图 2 和图 3 可见 , 室温下贮藏神秘果 , 前 4 天 ,
图 1 神秘果在常温及低温贮藏条件下呼吸强度的变化
其淀粉酶活性逐渐上升 , 至第 4 天左右达到最高峰 , 其值达 0.081 2 mg/ (g Fw · 5 min ), 而后又逐渐下降 ;
第 30 卷 第 7 期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Vol.30 No.7 Jul. 2009
2009 年 7 月
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陆敏泉 1, 陈文学 2, 王 辉 1, 初
571737
众 1, 施瑞城 2 *
571533 ;
6~8 ℃[4], 为此 , 本试验采用 (7±1) ℃和 (22±2 ) ℃ 两种贮藏温度处理 , 每天测定相关指标 。 1.2 1.2.1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呼吸强度测定 淀粉酶活性测定 采用静置法测定 [5]。 每次所用的神秘果量为 150 g , 试验重复 3 次 , 以平均值表示 参照高俊凤 [6]的方法进行测定 。
S667.9
神秘果 (Synsepalum Dulcificum Denill )为山榄科神秘果属热带果树 , 其果肉含有神秘果素 , 是一种糖 蛋白 , 食后能改变人的味觉 , 再食酸的食物时有甜味感 。 因此 , 人们常将其制成酸性食品的助食剂 , 也 有制成满足糖尿病人对甜味需要的变味剂 [1]。 然而 , 神秘果是一种特殊的浆果 , 其果皮薄多汁 , 果实成熟 期气温较高 , 空气湿度大 , 采后的鲜果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变软腐烂 , 采后 4 d 即发生褐变 , 7~8 d 便失去 商品价值 。 因此 , 神秘果的保鲜运输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 国内外有关神秘果的研究大多集中于 栽培管理技术方面 [2,3], 尚未见关于其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技术的报道 。 本试验旨在开展神秘果的采后生 理特性研究 , 以期为其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1
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及其处理 供试神秘果采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 于成熟全红期采收 , 并挑选大小均一 、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