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生化指标要点
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和意义简述

含水量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是反映植物组织水分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水果、蔬菜含水量的多 少对其品质有影响,种子含水状况对安全贮藏更有重要意义。 根系活力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 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 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本。 元素含量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各种矿质元素和氮素,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些元素有的作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有的参与调解生命活动,有的两者兼具。矿质元素对 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NR 硝酸还原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硝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关键酶,也是诱导酶,对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
除体内羟自由基,预防癌症等作用 还原力 还原力是样品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抗氧化类保健品和药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
用。 FRAP 法 用于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是一种采用 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 (FRAP)的方法,
对血浆、血清、唾液、尿液等各种体液,细胞或组织等裂解液、植物或中草药抽提液、或各 种抗氧化物(antioxidant)溶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的方法,在抗氧化类保健品和药品研 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34. 根系活力 35. 元素含量 36. NR
生理指标的作用和意义: 叶绿素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合成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而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功能为吸收和传递光能,保护叶
绿素。它即有助于敛光,也可防止破坏性的光氧化。如果没有类胡萝卜素,植物几乎不能够 在有氧的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糖参考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血糖可能暗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低血糖则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
2.肝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参考范围为7-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7-35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参考范围为10-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10-35U/L;总胆红素参考范围为5-21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ALT和AST升高通常与肝细胞破坏有关,而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3.肾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肌酐参考范围为60-110μmol/L;尿素氮参考范围为2.5-8.0mmol/L。
临床意义: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药物毒性引起的。
肌酐升高可能暗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素氮升高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4.血脂参考范围:总胆固醇参考范围为3.8-6.2mmol/L;甘油三酯参考范围为0.56-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范围为1.8-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参考范围为0.9-1.8mmol/L,女性参考范围为1.0-2.2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LDL-C水平提示动脉壁沉积物形成的风险增加,而高HDL-C水平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指标需要进行检测,如血清蛋白、尿酸、尿常规等。
这些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与相关疾病和机体功能有关。
总之,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非常重要。
生理生化总结要点

生化1、谷胱甘肽是三肽其主要功能基团是半胱氨酸的巯基。
2、蛋白质二级构造是指蛋白质某段肽链的局部空间构造,即该肽段主链骨架原子的空间构象。
a—螺旋,以肽键间的氢键稳固其构象。
3、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生化要素影响下,蛋白质中非共价键或二硫键被损坏,特定空间构象改变,但一级构造不变,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改变(如溶解度降低),生物学活性丧失。
4、DNA和 RNA各个核苷酸间均由 3,5- 磷酸二酯键连结。
DNA有两条多核甘酸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从 3 至 5,另一条从 5 至 3。
在理化要素作用下, DNA双螺旋互补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分开成为两段单键的现象为DNA的变性。
5、真核生物 mRNA的前提称不均一核 RNA,核内合成的 hnRNA经剪切、加工转变成成熟的 mRNA,再转移到胞质。
6、酶的特异性分为三种种类: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
7、Km值的意义是 v 达到 Vmax一半时的【 S】值。
8、同工酶:催化同样的化学反响,而酶分子构造、理化性质及至免疫学性质不一样的一组酶。
同工酶只好是不一样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或同一基因转录的不一样mRNA的翻译产物。
如:乳酸脱氢酶是四聚体酶,由骨骼肌型 M和心肌型 H两型亚基以不一样的比率构成 5 种同工酶其分子构造、性质各不一样。
9、a—酮戊二酸经 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氧化脱酸——琥珀酸(生成GTP),琥珀酸脱氢酶(辅酶 FAD)。
10、三羚酸循环每转运一周经 2 次脱羧、 4 次脱氢,使一分子乙酰C oA完全氧化11、三羚酸循环是糖、脂肪及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分解的最后代谢通路,又是三类物质互相转变、代谢联系的枢纽。
12、肝糖原是增补血糖的重要根源。
糖原分解过程的重点酶是:磷酸化酶13、糖异生的基本门路: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羧化成草酶乙酸。
草酶乙酸再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
由糖果双磷酸酶 -1 催化, 1,6 双磷酸果糖转变成—— 6- 磷酸果糖。
生化指标解读

生化指标解读生化指标是医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指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脑脊液等生物体液中的生化物质的含量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生化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生化指标两大类。
血液生化指标是通过检测血液中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生化物质的含量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多项指标。
血常规是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用于评价人体的造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是评估贫血的重要指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评估人体炎症和感染的指标,血小板计数是评估人体止血功能的指标。
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等。
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害的指标,高水平的转氨酶可以提示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存在。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评估胆道功能的指标,异常的胆红素水平可以提示肝胆疾病的存在。
胆碱酯酶是评估肝胆系统的胆汁排泄功能的指标。
肾功能指标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尿素氮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肌酐是评估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指标。
高浓度的尿素氮和肌酐可以提示肾功能的损害。
尿酸是评估人体嘌呤代谢的指标,高水平的尿酸可以提示痛风的存在。
血脂指标是评估血液脂质代谢的指标。
常见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异常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总胆固醇可以提示血脂代谢紊乱。
甘油三酯是评估人体脂肪代谢的指标,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可以提示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指标,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血糖指标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
常见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空腹血糖是评估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糖分的水平,高水平的空腹血糖可以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生化检查正常指标及意义

生化检查正常指标及意义胆固醇(Ch)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儿童胆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总胆固醇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中风等,肝硬化。
总胆固醇偏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会诱导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患者出现总胆固醇偏高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病因积极治疗。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甘油三酯(TG)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
TG增高主要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冠心病、AS、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减、胆道梗塞、糖原累积症、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急性胰腺炎(>11.3mmol/L)。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
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
这时,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经相当严重了。
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人体损伤都很严重。
如果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发生脑卒中、中风;发生在眼底,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肾脏,可引起肾衰;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
生化检查指标解释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维生素A正常范围:0.5~2.1μmol/L。
检查介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临床意义:增高: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维生素A中毒,应用口服避孕药时等。
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甲减,肝、胃肠及胰腺疾病,慢性感染,播散性结核病,类癌综合征,蛋白营养不良,应用胆酷胺、矿物油及新酶素等。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维生素B6正常范围:14.6~72.8nmol/L。
检查介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临床意义:维生素B6包括比哆醇、比哆醛和比哆胺三种存在形式。
降低: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尿毒症,小儿惊厥,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尤其是妊娠糖尿病),应用青酶胺、左旋多巴、乙醇、异烟肼及口服避孕药时等。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叶酸正常范围:新生儿15.9~72.5nmol/L 成人4.1~20.4nmol/L >60岁4.5~27.2nmol /L。
检查介绍: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与维生素B12统称为红细胞成熟因子。
临床意义:增高: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亢,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妊娠,维生素B1,B6,B12和C缺乏症,重症皮肤病,慢性腹泻,恶性肿瘤等。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维生素D正常范围: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l/L 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检查介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临床意义:增高:维生素D中毒,甲旁亢(24,25-二羟维生素D增高)。
降低:甲旁低,假性甲旁低,慢性肾衰,无肾患者(以上情况主要为24,25-二羟维生素D降低),吸收不良,脂痢,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佝偻病,肝硬变,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甲亢,应用抗惊厥药、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
血生化24项详细解释

血生化24项详细解释血生化24项是体检中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涵盖了人体内重要的生化指标。
下面详细解释这些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1. 白蛋白(ALB):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反映肝功能。
2. 总胆红素(TBIL):体内胆色素的总量,反映肝功能和胆道疾病。
3. 直接胆红素(DBIL):胆管内胆色素的代谢产物,反映胆道疾病。
4. 谷丙转氨酶(ALT):肝功能指标之一,反映肝细胞损伤。
5. 谷草转氨酶(AST):肝功能指标之一,反映肝细胞损伤。
6. 总蛋白(TP):血浆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反映蛋白质代谢状态。
7. 白细胞计数(WBC):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状态。
8. 血红蛋白(HB):血液中的氧运输蛋白质,反映贫血状态。
9. 红细胞比积(HCT):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反映贫血和脱水状态。
1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液中平均单个红细胞的体积,反映贫血类型。
1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液中平均单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反映贫血类型。
1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液中平均单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浓度,反映贫血类型。
13. 血小板计数(PLT):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反映出血和凝血功能状态。
14. 尿素氮(BUN):肝和肾功能指标之一,反映氮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
15. 肌酐(Cr):肝和肾功能指标之一,反映肾功能。
16. 尿酸(UA):代谢产物,在高尿酸血症时可引起痛风。
17. 钠(Na):体内电解质之一,反映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
18. 钾(K):体内电解质之一,反映神经和心脏等功能状态。
19. 氯(Cl):体内电解质之一,反映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
20. 钙(Ca):体内电解质之一,反映骨代谢、神经和心脏等功能状态。
21. 磷(P):体内电解质之一,反映骨代谢和肾功能状态。
22. 空腹血糖(FBG):反映糖代谢状态,用于诊断糖尿病。
23. 甘油三酯(TG):反映脂质代谢状态。
临床生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临床生化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
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化过程至关重要。
2. 生物大分子:生物体内存在着多种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了解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
3. 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有氧和
无氧代谢。
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了解代谢和能量相
关的基本过程对于理解临床生化非常重要。
4. 酶和酶学:酶是生物体内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
能力。
了解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理解临床生化反应和疾病
诊断非常重要。
5. 临床指标和试验:了解一些常见的临床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
血肌酐等,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6. 肝功能与乙醇代谢: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了解肝
功能和乙醇代谢对于评估肝脏疾病和酒精中毒的程度非常重要。
7. 肾功能与水电解质平衡:肾脏是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了解
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评估肾脏疾病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非
常重要。
8. 血凝与抗凝系统:了解血液的凝固和抗凝机制,以及一些血凝和抗
凝的常见指标,对于评估凝血功能和预防血栓病非常重要。
9. 免疫和免疫学: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免疫功能对于理解免疫反应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
10. 其他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和疾病标志物:了解一些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和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等,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硝酸还原酶活性
③ 水分状况(水势、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 亏、叶片膨压势、束缚水/自由水)
④ 气孔调节能力(气孔开度、气孔扩散阻力、 蒸腾速率、冠层温度) ⑤ 离体叶片抗脱水能力 ⑥ 水分利用效率
⑦ 膜生理(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程度、膜保 护物质) ⑧ 渗透调节能力(脯氨酸积累能力、总游离氨 基酸积累能力、可溶性糖积累能力、甜菜碱 积累能力、无机离子积累能力)
※ ATP和蛋白质与抗逆性
ATP 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能量携带者,被称为生物体能 量转换的“通货”。维持一定水平的 ATP 含量是植物进行生命 活动的重要前提。逆境胁迫条件下 ATP 含量增加或轻微下降的 植物,能保持较高的能荷,使各种代谢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从而 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其抗逆能力,表现出对逆境的适应性。 植物细胞的可溶性蛋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特异性作 用的调节代谢的酶;另有一些可能起脱水保护剂的作用,给细胞 内的束缚水提供一个结合衬质以增加植物组织束缚水含量,从而 使细胞结构在脱水时不致遭受更大的破坏。 研究发现,植物体内 ATP 含量与蛋白质合成能力呈正相关, 抗逆性强的植物ATP含量较高。
植物离体叶片在空气中的失水速率(单位时
间的失水量)反映着叶片的持水力,或称植物组
织抗脱水能力,可作为评定植物抗逆性的生理指
标之一。
(二) 膜生理指标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RPP与抗逆性
逆境造成植物的膜伤害,质膜透性增加,电 解质和一般水溶物向胞外渗漏,此时测定电导率 即可反映质膜伤害程度。膜伤害与质膜透性的增 加是逆境伤害的本质之一。质膜透性变化实际上
敏性及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如
IAA、GA、 CTK等内源激素本身能促进叶片中可溶 性蛋白含量、RuBP羧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提高, 进而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使植株生长势增强,因此 研究者们认为内源激素最有可能充当逆境信号物质。
植物可能以内源激素作为正负信号,对细胞内各种代
谢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在此过程中,可能以ABA作为 正信号,而以IAA、GA、CTK等作为负信号。
植物抗性的产量性状指标。通常经济系数与植物
抗逆性呈正相关。
(四) 物质和能量代谢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光合作用与抗逆性
逆境使光合作用受抑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 逆境造成气孔关闭, CO2 扩散的阻力增加,摄入量减少; 叶绿体片层膜体系结构改变,光系统 Ⅱ 活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合磷酸化解偶联;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光合酶活性降 低;水解加强,糖类积累; …… 这些都是导致光合作用下 降的因素。而抗逆性强的植物在逆境胁迫时能维持较高的 光合速率,利用物种间这种差异可以评价植物抗逆性和筛 选光合作用强的作物品种。
植物生理要点
※ 逆境生理研究常用指标
1 形态学指标
① 根系发达程度
② 叶的形态指标
③ 茎的水分输导能力
④ 株型
⑤ 花粉败育率
2 生长发育指标
① 萌发胁迫指数 ② 存活率 ③ 生长状况指标(生长速率、株高、叶数、 最大根长、幼苗干重、根数、干物质积累 速率、叶片扩展速率和叶面积等) ④ 成熟期
3 生理生化指标
在逆境条件下,作物抗逆品种的MDA含量比不抗逆
品种增加少。O2.-产生速率与MDA含量的变化相一
致,二者都能反映植物受旱害程度。
※ 膜保护物质与抗逆性
膜保护物质主要指能清除自由基的一类物质,即自由基净化剂 ( Radical scavengers ),包括酶类和非酶类。酶类主要有 超氧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和过氧化氢酶 ( CAT )。 SOD 是活性氧( O2.- )的净化剂,催化如下反应: O2.-+ O2.-+2H+H2O2+O2 。SOD通过去除O2.- ,对O2.-本身 及其所产生的其他活性氧(.OH和1O2)对机体的伤害起保护作用。 由于SOD催化形成的及其他过程产生的 H2O2可以通过Haber和 Weiss 反 应 产 生 更 多 的 自 由 基 , 即 H2O2+O2.-+ OH+.OH+1O2 ,所以,及时清除H2O2也是至关重要的,而CAT和 POD就负责清除H2O2 。非酶类主要有能清除O2.-的抗坏血酸和 谷胱甘肽、清除.OH的甘露糖醇和山梨糖醇、清除1O2的类胡萝卜 素等物质。
脯氨酸是无毒的中性溶质,脯氨酸对细胞渗透调
节有重要作用,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具有易于水
合的趋势或具有较强的水合能力,在植物遭受逆境胁 迫时它的增加有助于细胞或组织的持水,防止脱水。 现已在多种植物上发现,逆境胁迫时植株中游离脯氨 酸的积累能力反映了其抗逆性。但目前脯氨酸仍是一
个争论很大的抗逆指标。
(三) 渗透调节能力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渗透调节能力系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通过代
谢活动增加细胞内溶质浓度,降低其渗透势,进
而降低水势以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代谢的
过程,故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的重要机
制。植物细胞中具有多种渗透调节物质,其中可
溶性糖、总游离氨基酸、K+和游离脯氨酸等对渗
透调节的贡献较大。
一对能较好地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生理指标,它
们反映了水分不足和高温作用下植物组织在蒸腾
时耗水补充过程和恢复能力的差异。水分胁迫下 WSD较高而RWC较低的作物品种不抗旱,反之 则较抗旱。
※ wf /wb比值的变化与抗逆性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通常呈自由水和束缚水两
种状态,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它的含量制
(六) 产量性状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对作物生产来说,抗逆性鉴定的主要目的是 培育逆境条件下能稳产、高产的品种。因此,逆
境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和减产百分率常被用作抗逆
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产量表现来判定作物品 种或品系的抗逆性是传统抗逆育种的经典方法。 经济系数反映了“源”的光合产物向“库” 转运和积累的能力,因此,它是逆境下最能体现
约着植物的代谢强度;束缚水含量反映着细胞原
生质胶体的亲水程度或原生质胶体结构的稳定性,
与植物的抗性密切相关。如土壤干旱时,植株体 内总含水量下降,通过增加束缚水相对含量而提 高植物的保水能力,借以减轻水分胁迫造成的伤 害。因此,植物体内wf /wb比值大小能较客观地
反映不同品种抗性的强弱。
※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逆性
※ 可溶性糖积累能力与抗逆性
植物体内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的可溶性糖含量随 水分胁迫加强而大量积累,积累量随着植物抗逆性 增强而增大。如细胞内可溶性糖(特别是还原性糖)
含量增加,能降低原生质的渗透势,有利于细胞从
外界水势降低的介质中继续吸水,以维持其正常的 代谢活动,从而增强植物体的抗旱力。细胞内可溶
性糖含量增加,除能降低其渗透势之外,还与植物
势,其调节能力因作物品种抗逆性不同而异。如 K+ 是细
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研究者们通常把它看作液泡渗透调节物质。 K+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独特的优点,在于K+作为渗透调节物 质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液泡中,直接参与渗透调节,并且因其 离子半径小,水合作用大,故而降低渗透势的作用大。
※ 脯氨酸积累能力与抗逆性
主要以细胞质渗透调节物质发挥作用。
※ 无机离子积累能力与抗逆性
植物对无机离子(K+、Na+、Ca2+、Mg2+、Cl-、 SO42- 、 NO3- 等)的吸收是一主动过程,故细胞中无机 离子浓度可大大超过外界介质中的浓度。无机离子进入 细胞后,主要累积在液泡中,成为液泡的重要渗透调节
物质。逆境胁迫下细胞内常常累积无机离子以调节渗透
体内可溶性蛋白的热稳定性有关。
※ 游离氨基酸总量与抗逆性
游离氨基酸是细胞质中渗透调节的重要有机 溶质,是逆境条件下植物抗逆性形成的重要物质 基础,通常植株游离氨基酸总量与植物抗逆性呈
显著正相关。逆境胁迫下细胞内总游离氨基酸含
量的增加,是细胞内膜系统主动代谢的结果,由
于细胞质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性,使游离氨基酸
※ 核酸代谢与抗逆性
逆境之所以引起植物衰老甚至死亡,同核酸代
谢受到破坏有直接关系。随着逆境下细胞脱水,其
DNA和RNA含量减少,因为逆境胁迫促使RNA酶 活性增加,RNA分解加快,而DNA和RNA的合成 代谢则减弱,但其变化幅度因植物抗逆性强弱不同 而异。
(五) 内源激素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由于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对环境条件改变响应的灵
⑨ 物质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ATP 与蛋白质的关系、根冠中平衡石淀粉水 解速度、核酸代谢)
⑩ 内源激素
4 产量性状指标 ① 生物量
② 经济产量
③ 有效成分含量
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应用举例
(一) 水分状况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RWC和WSD的变化与抗逆性
RWC和WSD(WSD=1-RWC)是公认的
由于逆境胁迫能使植物自由基增多,而自由基能直接或 间接启动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导致膜的损伤或破坏,故通过 测定自由基净化剂在植物体内的浓度或活性,即可判定植物 抗逆性的强弱。
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SOD、POD、CAT活性及Vc含量
均不同程度增加,其增加值与植物抗逆性呈正相关。这是因 为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膜保护系统的增强使膜脂过氧化作用 减弱,使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趋于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 膜脂的过氧化作用,降低了膜透性,增强了抵抗力。
例如,土壤水分亏缺可能作为原初信号被根系细 胞感知,并在胞内引起 ABA 大量合成, ABA 作为细
胞间信使由根系运抵叶片,叶片保卫细胞识别ABA,
经胞内信号转导引起气孔关闭,同时造成与植株正常
生长有关的代谢活动减弱,如体内IAA、 GA、CTK
等物质的合成减少,从而使植株在形态、生理等方面 发生与水分胁迫相适应的变化,借以提高自身的抗旱 力,减轻逆境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