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兰芳的名言

合集下载

关于梅兰芳的名言警句

关于梅兰芳的名言警句

关于梅兰芳的名言警句1. 梅兰芳的名言1、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梅兰芳2、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不败——梅兰芳 3、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

——梅兰芳4、人不光得活着,还得往好里活,活得好,好好活着,活得不害怕。

——梅兰芳5、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

——梅兰芳6、“别把戏里的人物弄脏了。

”——梅兰芳7、“这纸枷锁,轻轻一弄就会破,但是你却没有办法。

”——梅兰芳8、“在台下我是一个男人。

”——梅兰芳9、带着你的纸枷锁,别回头,一股劲地走到底吧。

——梅兰芳10、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

——梅兰芳11、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12、精神畅快,心气和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梅兰芳。

2. 梅兰芳的名言5句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

——梅兰芳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精神畅快,心气和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梅兰芳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

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 ——梅兰芳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梅兰芳也许其实你一直都是个凡人!——梅兰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梅兰芳戏里是女人,台下是男人。

——梅兰芳3. 梅兰芳简介和名言梅兰芳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当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音乐、舞美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梅兰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梅兰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梅兰芳有嫉恶如仇、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品质。

梅兰芳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大师这个称号不能随便用,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用烂了,事实上真正称得上艺术大师的人很少,梅兰芳正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是大师,首先是梅兰芳先生对艺术的追求精益求精,有些有名气的演员,演到一定程度上,觉得可以卖弄资格了,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梅兰芳先生不是这样,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一直都在不断完善。

每一次表演之前两个小时,梅兰芳都要静坐,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表演得更好,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他交游广阔,各行各业都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经常给他提供建议,他全都虚心接受,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梅兰芳的表演从来都能让人看到新意,看着有生气。

梅兰芳有气节,为了不给日本人表演,蓄须明志,要知道当时的他可谓是巅峰期,每一次演出的收益非常可观。

然而这一切在民族大义面前,什么都不是。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展现了铁骨铮铮的志气。

梅兰芳对自己的同行十分照顾,很多戏曲工作者同行相轻,因为彼此之间有竞争,所以很少会帮助他人。

梅兰芳则完全不同,对同行很尊重,时常会资助那些比较落魄的同行。

他对他人的尊重,赢得了他人双倍的尊重。

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值得所有人的尊重,无论是否是京剧戏迷。

梅兰芳的语录

梅兰芳的语录

梅兰芳的语录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京剧行当第一绝世”。

他的艺术造诣和表演风格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梅兰芳的一些经典语录,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示和思考。

1. 梅兰芳表示,每个演员都要具备刻苦学习的品质,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他说:“演员要下苦功,无论哪个地方的演员都应该做到从最基本的功夫开始学起,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耐心细致,学好一定的课程,不断地吸取营养。

”2. 梅兰芳强调了角色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演员不能仅仅是抄袭前人的表演,而是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创造出独特的角色形象。

他说:“靠别人曾经做过的东西,别人做过的钻到这里来,是不行的。

其实演员要形成自己个人的风格、特色,就要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智力,来演出一个个委婉的、自然的、现实感人的形象。

”3. 对于舞台表演的态度,梅兰芳强调了内外兼修的平衡。

他认为演员不仅要有外表上的形象,还需要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力量。

他说:“一个演员,不仅要表面上长得好看,身体好,而且要内在有强大的精神力。

我觉得一个演员要有知识,要有修养,要有一种科学思维。

”4. 在演艺事业中,梅兰芳非常注重传承和创新的平衡。

他表示,传统文化是演艺的根基,但也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他说:“我们传统文化是不能废掉的,但是它绝对不能僵持。

要活,就要活在历史之上。

”5. 梅兰芳关于乐观积极的态度也给人深刻的印象。

他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说:“我觉得努力是应该有的,不论你有没有成功,这种态度是应该有的。

”他还强调了艺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做学问、做艺术,都是很好的事情,它能使你品格升华,使你的精神提高,对你的人生做用是巨大的。

”以上是梅兰芳的一些经典语录,总结了他在表演艺术领域的一些心得和看法。

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梅兰芳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人生智慧,他的语录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对艺术追求的思考,也给我们生活中的奋斗和成长带来了启示。

梅兰芳大师语录

梅兰芳大师语录

梅兰芳大师语录——梅兰芳在美国的大学里的讲演每天总是不等开锣我就到,一直看到戏散才离开。

中间,除了我自己上台表演外,其他时间我一直看别人在台上的戏,就这样,看得久了,在演技上,不知不觉间有了提高。

于是,自己在台上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也便可以逐渐地信手拈来了。

——梅兰芳谈自己学表演电影好象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照出自己活动的全貌。

——梅兰芳谈电影和戏曲的关系兰芳不过是微末的个人,所表演的中国古典戏剧,还很不完备,幸蒙赞许,不胜惭愧,但兰芳知道,此荣誉不是专门奖励个人的艺术,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赞助,对中国民族的友谊。

——梅兰芳在美国大学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时的讲话1956年5月26日下午,飞机徐徐下降,地面景物渐渐看到一些轮廓,最触目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当我们做的飞机掠地而过的时候,我才看清了,原来是地面上很多侨胞都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那里挥舞。

……欢迎的人都兴高采烈的唱着《东方红》和《东京——北京》的歌曲。

——梅兰芳二战后首次访日我想象,在未来的新中国,无论新旧戏剧,都将是文化艺术的一环,社会教育的一个有力部门,而不止是单纯的娱乐。

从事戏剧的工作者,都成为服役于民众的艺术家,建设新中国的战士,国家保障他们的生活,社会尊重他们的地位,而他们本身,也不止于是供闲人消遣的工具。

——梅兰芳谈新中国的戏曲曲艺在旧社会里,我辛辛苦苦地演了几十年的戏,虽然在艺术上有了一些成,但服务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我是模糊的。

解放以后,我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才懂得了文艺应该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道理。

明确了这个方向,我觉得自己的艺术生命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梅兰芳谈新中国的戏曲曲艺通过我50年来的艺术实践,我能以告诉各位青年戏曲工作同志们的,只有下面这几句话:热爱你的工作,老老实实地从事学习,努力艺术实践,不断地劳动,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严格地进行自我批评,为着人民,为着祖国的灿烂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梅兰芳对年轻人谈文艺工作不能鉴别好坏,或鉴别能力不强的人,往往还能受环境中坏的影响而不自觉,是非常危险,并且也是非常冤枉的。

“梅兰芳大剧院”的“移步而不换形”

“梅兰芳大剧院”的“移步而不换形”

“梅兰芳大剧院”的“移步而不换形”“移步而不换形”,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一句名言,意为“移动脚步的同时不改变姿势”,这句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不仅体现在他的表演艺术中,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而今,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象征之一,“梅兰芳大剧院”正以此句名言作为自己的精神底蕴,以此为指引,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现代观众呈现更多精彩的艺术之美。

“梅兰芳大剧院”地处中国首都北京,是一座集演出、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文化机构。

大剧院占地面积辽阔,建筑宏伟壮观,内部设施齐全,集观赏性、研究性和纪念性于一体,是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重要场所。

从大剧院的建筑风格到内部的戏剧表演,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观众慕名前来。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在戏剧表演中所展现的优秀艺术修养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

他的“移步而不换形”精神成为了中国戏曲文化传承的座右铭,也成为了“梅兰芳大剧院”发展的理念。

在大剧院的演出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精神在舞台上的生动表现。

演员们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充分展现了梅派表演的精湛技艺,传承着梅兰芳先生的艺术精神。

“梅兰芳大剧院”以传承中国戏曲文化为己任,注重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新传统演出形式。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融合现代技术的舞台艺术表演,例如京剧演员与舞台大屏幕的互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观赏体验等。

这些创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使戏曲艺术更具吸引力,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能够欣赏到这门艺术的魅力,从而推动了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梅兰芳大剧院也致力于戏曲人才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普及。

他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戏曲艺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举办戏曲表演赛事和座谈会等,以此促进中国戏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大剧院还开设各种形式的戏曲培训班,为有志于学习戏曲的青少年提供平台。

这样的举措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到中国戏曲文化,激发兴趣,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的巨匠,被誉为“四大名伶”之一。

他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有着一颗热爱国家的爱国心。

他的蓄须故事就是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

20世纪初,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机。

梅兰芳这个时候开始走上舞台,成为了当时最为著名的京剧演员之一。

但他的爱国心始终没有忘记,他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担忧。

梅兰芳看到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危机,他认为要振兴中华,必须先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他深感当时社会上缺乏文化自信,屈从于外来文化的影响。

他开始积极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注重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力量,探求创造新的表演手法和表现形式。

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热爱京剧呢?这是梅兰芳一直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重视和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推动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形象来传递他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信念。

梅兰芳开始想要改变自己的形象,让京剧和他本人看起来更时尚、更接地气。

他想到了一个突破性的改变:蓄起一些胡子。

当时,中国男性大多都剃光头、刮干净脸,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也使得没有胡子看起来更时尚和大方。

梅兰芳却恰恰相反,他认为胡子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特点和文化气息,从而更好地体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和京剧演员。

然而,梅兰芳的妻子和身边的人都反对他这种做法。

他们认为,梅兰芳这样做会让人认为他不够时尚,不够洋气。

但梅兰芳并没有被打倒,他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的爱国情怀。

尽管他面临巨大压力和诋毁,但他依然坚持,蓄起了胡子。

梅兰芳通过这个小小的造型改变,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热爱京剧,认识中国文化和精神。

他展现了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即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坚信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未来,从自身做起,为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作出实际贡献。

梅兰芳在他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一位爱国艺术家的典范。

对梅兰芳说的话随笔

对梅兰芳说的话随笔

对梅兰芳说的话随笔
梅先生,您是我国京剧表演艺术的大师,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敌。

您在舞台上展现的每一个角色都生动鲜明,情感真挚,令人叹为观止。

您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造诣,不仅使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尊敬,也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您的艺术生涯充满坎坷,但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

您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更凸显出您的坚定和勇气,成为后人的榜样。

您所传达出的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将继续激励着我们。

梅兰芳的饮食准则

梅兰芳的饮食准则

梅兰芳的饮食准则
据说梅兰芳先生吃饭有三个准则:一所用食材不能导致身体发胖;二是吃的东西要对嗓子有好处,只能护嗓子而不能毁嗓子;三是还得养颜。

所以他的家常菜结合了南派淮扬菜和北派谭家菜的主要手法,独创了一些菜式,成了“梅家菜”。

梅兰芳非常敬业,很讲究平时一日三餐与京剧表演艺术的关系。

他对戏剧界的饮食名言“饱吹饿唱”体会尤深,他说,演员在演出之前,决不能饱食,否则的话,唱起来中气不足,动作乏力,严重的还会引发胃炎。

所以,梅兰芳每逢晚上有戏,晚饭吃得都很简单,一定要等唱完了戏,休息一会.才敞开胃口来吃。

梅兰芳喜欢清淡饮食,与他的京剧人生不无关系。

他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明眸皓齿、嗓子和身段,在饮食上讲究健康、养颜、精音、止胖。

因为喜欢清淡,梅兰芳养成了“三不三怕”饮食习惯:一是坚决不喝酒,怕呛坏嗓子;二是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和红烧肉之类太油腻的食物,怕生痰;三是演出前后不吃冷饮,特别是刚唱完戏不吃冷饮,
声带经过激烈震荡的“热嗓子”就不会变成“哑嗓子”。

为了保护嗓子,增加营养,梅兰芳主张多食鲜奶、鸡蛋、蔬菜和水果。

通过梅兰芳先生的饮食准则,我们当今的现代人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

最主要的就是“清淡”。

上班一族早餐最好以清淡打底,少吃油条、汉堡,中午可以适当进补,晚餐再吃一些清淡饮食。

三餐中要保证足够的水果和青菜,吃清淡饮食的同时,要注意别喝浓茶。

合理的饮食结构、少盐少油少脂肪的饮食习惯,不但能够保持体重不超标,更重要的是它能预防“三高”、冠心病、中风、心肌梗塞等多种慢性疾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梅兰芳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梅兰芳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2、也许其实你一直都是个凡人!
3、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4、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

5、精神畅快,心气和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6、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

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首,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病逝于北京。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但有精妙的艺术,更有
高尚的品德,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曲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深受国内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