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9年整理】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与反思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课前:放一些京剧的带子,让学生跟着唱唱、交流交流。

一、谈话导入⑴揭示“京剧”: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的品种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听,这是什么剧?(京剧)⑵引出“梅兰芳”: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曾多次出国访问,他的表演受到外国观众的连连称赞。

他就是梅兰芳(出示照片)。

板书:梅兰芳梅兰芳怎么会成为一位这么有名的京剧大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梅兰芳学艺,好吗?⑶揭示课题:板书:学艺。

⑷读题:谁能读一读题目?⑸理解题意:这儿学艺就是学什么呀?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而向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全文:能自己读读课文吗?但要注意读准字音哦!三、细度领悟(一)学习第一段1、读通、读准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相机正音:拜师学艺没有神儿料子唱戏(2)自由读2、读中生疑:小朋友,我们读书要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你能再读读这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3、交流“小问号”:你读出小问号了吗?4、学生相互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小朋友知道吗?5、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解决“有神儿”、“唱戏的料子,一般京剧演员都要具备这样(有神儿)的条件,具备了条件,就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学生读出有关句子。

(2)指导述说: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样对他说呢?能来演一演吗?师生共演,注意对学生说的表情、语气加以指导。

首先,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并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尝试着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在学生困惑时加以指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梅兰芳学艺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梅兰芳学艺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9篇梅兰芳学艺 1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

(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bài fù xiáng gē dĭ qín jù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jĭn huò zhĕ zhù shì líng huó紧盯或者注视灵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2023梅兰芳学艺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3梅兰芳学艺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3梅兰芳学艺现代文阅读答案梅兰芳学艺现代文阅读答案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世界闻名的()勤学苦练的()()的眼睛()的决心2.梅兰芳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或者()。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是因为他()。

3.读了短文,你的体会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京剧大师,功夫,灵活,下定2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勤学苦练3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说明文阅读答题套路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1:阅读下文,概括中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中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中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高跷上练功的艺术大师梅兰芳,著名艺术大师,1894年生,一江一苏泰州人,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

梅兰芳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也离他而去,童年时代的生活是清苦而贫寒的,他几乎成了无人管教的野孩子。

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耳濡目染,对京剧这门艺术也很喜欢。

但他的资质却不太好,相貌平平,小圆脸,眼神还有些木讷和呆板,见了人之后嘴也不乖一巧,甚至还有几分笨拙。

为了使京剧世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不至于在他的手里给断送掉,在他8岁那年,家里还是请来了一位很有名的朱素云做他的启蒙老师,给他“说戏”。

第一出开蒙戏为《二进宫》,其中有四句老腔,朱先生反复教他,还是不能上口。

朱先生见他如此笨拙,认为他不是学戏的料,便拂袖而去,不再教他了。

临走时,朱先生冷冷地对小梅兰芳说道:“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有办法。

”梅兰芳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朱先生的这句话像一根钢针似的刺痛了他,他心里想,别人能学会的东西,我为什么学不会,我又不比别人矮半截。

爷爷常说的“事在人为”这句话,这时也在耳边响起。

小梅兰芳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戏,让所有的人都要对自己刮目相看。

自此以后,小梅兰芳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收敛起他的野一性一,决心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心中的理想之花。

不久,家人又把小梅兰芳送到了“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

在学堂里学戏是一件苦差事,小梅兰芳每天清晨五点就得起一床一,先到城墙根空旷的地方练一习一走台步、跑圆场和吊嗓子。

他上午练功,下午学唱腔,晚上念戏本子。

吴先生对小梅兰芳要求非常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小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标准,努力完成练功任务。

小梅兰芳不仅严格按时先生规定的训练时间和要求去做。

有时还自己给自己加重砝码,一逼一迫自己向更高目标迈进。

当时练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生在桌上摆一摞铜钱,规定练功20到30遍,每练一遍就将一枚铜钱放到漆盘里,直到铜钱放完,练功才告结束。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梅兰芳剧照)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对,在京剧中这叫旦,旦专门指女性。

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她师一位男演员演的,他就是生说。

(板书梅兰芳)(多媒体展示梅兰芳生活照)师:这就师梅兰芳。

师:你能读好他的名字吗?指名读、齐读。

(师简单介绍梅兰芳。

)师:梅兰芳在京剧中最擅长演旦,在京剧中旦就是指女性,所以梅兰芳最擅长男扮女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学艺的故事。

(板书学艺)师:艺在这课也是个生字娃娃。

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吗?(生可能会说是艺术、才艺)师:是呀,学艺就是?(学习艺术)师:读读课题,你有上面想问的吗?(梅兰芳学的是什么艺术?怎么学的?如果学生不能问出这两个问题,可以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师: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梅兰芳学艺,他学的是什么艺术,又是怎么学的呢?下面就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请听好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生读完一遍后。

)师: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生再自由读课文。

二、教学新课师: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你知道梅兰芳学得是什么艺术吗?从哪两个自然段读出来的?(生回答1、3)(一)教学第一小节指名一生读这一小节。

师:这小节有词语有点难读。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兰芳学艺》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1
在二年级时我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梅兰芳的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感动着。

课文中描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

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

每天都坚持训练,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这篇课文给我们每个同学的启示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每当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到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京剧大师的.。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梅兰芳吗?他呀,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二年级关于梅兰芳学艺的那些事儿。

梅兰芳从小就对京剧特别感兴趣,就好像你们对喜欢的玩具一样着迷。

可是呢,他一开始去学戏的时候,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这可咋办呀?这就好比你们想画画,可是别人说你们拿笔的姿势不对,是不是感觉有点小失落呀?但是梅兰芳可没有灰心丧气哦!他就想呀,我一定要让我的眼睛变得有神起来。

于是呀,他就开始想办法啦。

他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去看鸽子飞翔。

你们想想看,鸽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呀飞,梅兰芳就盯着它们看呀看,眼睛跟着鸽子转来转去。

这是不是很有趣呀?就像你们盯着天上的风筝一样。

他天天去看鸽子,慢慢地,他的眼睛真的变得有神啦!这下师傅可高兴了,觉得梅兰芳真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梅兰芳不仅眼睛变厉害了,他还特别努力地练习唱戏的其他本领呢。

他每天早起晚睡,就为了把那些唱词呀、动作呀都练得特别好。

这就好像你们学习写字,一遍又一遍地写,就是为了写得漂亮,对不对?梅兰芳后来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呢!很多人都喜欢看他的表演,为他鼓掌喝彩。

你们说他厉不厉害?那梅兰芳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小朋友们呀,我们要是遇到了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哟!就像梅兰芳一样,想办法去克服它。

要是我们学习上遇到难题了,是不是也可以多想想办法,多努力一下呢?还有呀,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我们也要像梅兰芳一样,有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了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你们看呀,梅兰芳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向梅兰芳学习,好不好?相信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很棒很棒的人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写“紧”和“灵”,理解“世界闻名”、“终于”等词,会用“终于”造句。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梅兰芳苦练眼神的经过。

2、理解“终于”,会用“终于”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他是谁?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他,读一读,背一背他的故事,好吗?2.拿出练习纸,请出铅笔,跟着老师一起先把课题补充完整。

板书:梅兰芳过渡:梅兰芳学艺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这篇课文讲的和他的眼睛有关。

二.精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讲书打开到98页,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写到梅兰芳的眼睛,开始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后来有了哪些变化,最后又是怎样的?用横线画出来。

,2.画好的小朋友请坐好,我来请小朋友来读一读找到的语句。

开始怎样?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后来变化?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最后如何?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画好的小朋友铅笔夹书,画的不对的请你赶紧改一改。

3.现在请小朋友读读开始的话,你读懂师傅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生:眼睛不灵活生:唱戏的时候人们眼神是最重要的,如富哦眼神不好,就不能唱戏生:是不适合唱戏的。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好条件,根本不适合学唱戏。

)这是小时候的梅兰芳,眼睛有点近视,眼皮还总是下垂。

遇到风,还会流泪。

所以师傅说——生齐读: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4.但是梅兰芳学艺的决心[点击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赛读。

看看梅兰芳有没有动摇,一起来读读。

5.仅仅有决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

请小朋友们读读书,再找找看看梅兰芳是如何去做的。

[点击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6.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点击变红:紧盯和注视]是什么意思?现在小朋友就在紧盯着老师,注视着老师。

那梅兰芳呢?有什么不同?情境对话:(1)梅兰芳,梅兰芳,你的眼睛本来就有点近视,看东西就很吃力,再看游动的鱼儿,哪容易啊。

别看了,别学戏了!(2)梅兰芳,梅兰芳,你的眼睛遇到风就流泪,再抬头看飞翔的鸽子,眼睛不酸吗?生:不酸。

(3)梅兰芳,我看你练一两次就行了,我看你太累了,你就歇一会吧!生:我不累,我要多加练习。

看这句话中,你能说出时间长不长?那个词可以看出?对呀,看的时间长,练的次数多,就是——(点击变红:常常)指导朗读“常常”想想看,梅兰芳会用什么时间练眼神?(早上,中午,晚上;一有时间;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引读理解:梅兰芳想尽一切办法,找机会练,练的脖子又酸又痛,他没有停下,还是——男生读: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练的眼睛红了,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还是——女生读: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7.这样的辛苦练习,书上有个词概括的非常好,谁能大声读出来?[板书:勤学苦练]8.因为勤学苦练,引读:[点击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日子一长,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整整十年。

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

9.正是这样勤学苦练,[点击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小朋友们,眼睛真的像嘴巴会说话吗?(学生交流)[点击出示:眼神图1]你们看,这样的眼神,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快乐的;[点击出示:眼神图2]这样的眼神,感受到的又是忧伤;[点击出示:眼神图3]再看她的眼神,有点害羞,有点调皮……现在的梅兰芳在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就像会说话一样,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这句话其实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赞美他的表演技术高超,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没有勤学苦练,眼睛能说话吗?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读第二小节,体会一下。

我们手捧书,生:我们来读书。

10.要唱好京剧,仅仅练好眼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苦练其他的基本功。

如练身段,练唱腔等。

请看梅兰芳练功。

[点击出示:练功视频]瞧,[点击出示:梅兰芳指法图]这是梅兰芳表演的不同指法图,单单一个手指的变化,就这么丰富。

每一个手势的变化,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告诉你们,过去人们习惯闭着眼睛听京剧,听唱腔。

自梅兰芳表演京剧后,人们开始看京剧了,不仅听唱腔,还看身段,看眼神,看手势,因为每个眼神,每个手势,都在表达人物的心理想法,不看,太可惜了。

11.现在你就是梅兰芳的邻居或好朋友了,看到了梅兰芳的变化,你们想说什么,就说吧![点击出示: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生:梅兰芳,你真厉害!生:梅兰芳,你可真了不起!生:梅兰芳,你要继续努力!生:梅兰芳,祝贺你,我要向你学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2.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因为勤学苦练,梅兰芳才——引读[点击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怎样才算得上世界闻名呢?[显红“世界闻名”]生:无人不知。

你们想了解梅兰芳的名气有多大吗?让我们走近梅兰芳。

[点击播放:大师视频。

]不仅演戏好,还要品德好,梅兰芳才能成为京剧大师。

请看大屏幕,在国内,以梅兰芳命名的公园,大剧院,如:梅兰芳公园、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大剧院等等;瞧,发行的金币、邮票、磁卡上也能见到梅兰芳;在国外巡回演出,吸引外国人学京剧,因此就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师!13.像这样盛名享誉全世界,就是世界闻名,现在请小朋友们读,谁没读过课文的,我请他读,指名读。

[点击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你为什么将“终于”这个词读得这么重呢? [点击变红:终于]。

你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就读得自然有感情。

14.那你能不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呢?请你说一说。

[点击出示:1、经过勤学苦练,怀素终于成为了( )。

2、(),终于()。

]启发:经过思考,合作,老师的帮助,教育……过渡:要想做成功一件事,不付出汗水,不勤学苦练,是不行的。

15.总结引背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个给我们启发的故事。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生背: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开始了勤学苦练。

——生背: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6.过渡:梅兰芳苦练京剧基本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小朋友们,真棒!已经基本都会背课文了。

下面,我们也来练好我们的一项基本功——写好字,好吗?三.学写生字。

紧灵1.出示二个生字,认识吗?指名读一读,找一找朋友。

“我给紧找朋友紧张”2.怎样写好它们呢?打开书到100页,按照笔顺写字,拿好铅笔写写。

自学笔顺并描红。

3.交流记字方法:为什么这两个字要找出来写呢?学新偏旁: [屏显两个新偏旁紧糸字底灵横山]书空练习。

4.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呢?观察字形:看一看,孙老师给他们找了两个房子,他们住在哪间房里最合适?[屏显字形分析图]特别提示:紧:上面宽宽戴大帽,中间系紧短又瘦,小的两点别太小。

5.再次描红:一个比一个好。

我们拿出练习纸,认真地在写写。

四.课后练习。

1.梅兰芳学艺的故事虽然学完了,但正如书后的梅花图,在告诉我们[屏显: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我们这个单元的练习六“读读背背”中也有四个成语,很好地将这个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概括出来了。

[点击出示:四个成语]什么意思呢?今天孙老师不打算说了,请你们回去读一读,背一背这些语句,想想是什么意思,不懂的怎么办?(请教老师和家长,也可以问问字典老师)板书设计:14 梅兰芳学艺不是“料子” →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B14.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通过眼神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梅兰芳是如何勤学苦练的,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过程一、认识梅兰芳1.课件出示梅兰芳照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⑵小朋友,你们知道梅兰芳是干什么的吗?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大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小结:能称为“大师”可不是普通的人,例如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师;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叫——摄影大师。

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京剧大师)。

这位“京剧大师”,不仅在国内演出京剧深受观众的喜爱,而且还先后十多次前往美国、苏联、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并被美国的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2.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一段梅兰芳表演的京剧。

师述:听,他的唱腔是多么圆润;看,他的扮相是多么秀美。

这是《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这是《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这是《天女散花》中的仙女,这是《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

梅兰芳在舞台上男扮女装表演旦角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梅派”艺术,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3.此时此刻,我想小朋友的脑海中一定和老师一样跳出了一个问题,能把你的问题告诉大家吗?梅兰芳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他小时候学艺的故事。

“学艺”是什么意思?点拨:“学艺”在这里是指学唱京戏。

二感受眼神变化。

1.小朋友们,梅兰芳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是条件天生就好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交流点拨:⑴课件出示文中语句: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课件点击字体变黄:不是唱戏的料子小朋友们看,这句话中“料子”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唱戏的料子”?“不是唱戏的料子”,又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

这是因为——眼睛没有神儿。

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睛看东西不能传神。

⑵句式训练。

课件出示训练句式: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小朋友们,能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把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2.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评价他的眼睛呢?请小朋友读课文,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⑴课件点击字体变黄:眼睛会说话小朋友,“眼睛会说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说出话来?⑵小朋友,你们谁的眼睛会说话?表演给大家看看。

表演“眼睛会说话”课件出示梅兰芳的演出剧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