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和质量稳定性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在制造行业中,有些工序或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称之为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要求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工序或过程是关键的或特殊的,这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更改或难以更改的工序,特殊过程是指对产品的一些性能进行特殊处理或加工的过程。
2.制定工序控制计划: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需要编制详细的工序控制计划,包括工艺参数、检验要求、设备要求等。
工序控制计划应该能够确保工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控措施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3.设立工序控制点:在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设立相应的工序控制点,进行监控和检验。
这些控制点需要明确的标示出来,并通过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检测和记录,以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立记录和追溯系统: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进行记录和追溯。
这些记录包括工序参数、检验结果、设备状态等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工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培训和评估:针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需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检验其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控制和执掌情况,以确保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通过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因此,在制造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特殊过程、关键过程

关键控制点辨析1、术语定义:1、关键过程:定义:对产品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或者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质或质量有重大影响,或者控制难度较大,或者容易发生偏离的过程,称为关键过程。
未见关键过程的明确定义,在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控制环节”的内容。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并应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中还有“关键控制环节”一说,与关键质量控制点相似。
2、特殊过程:ISO9000标准的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该过程为特殊过程。
在工业产品许可实施细则中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未见特殊过程的明确定义。
3、关键控制点(CCP点):ISO22000标准的定义:(食品安全) 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综上所述,仅有关键控制点有ISO22000标准的明确定义,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特殊过程无明确定义。
关键过程只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未处现在ISO9000标准中,特殊过程出现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ISO9000标准中(未明确其称谓)。
关键控制点在HACCP标准中无明确定义(GB/T27341)。
2、针对性:关键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该工序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程度而言,或者该工序控制的难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而言。
特殊过程:主要针对该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可能性或者经济性而言:或者是不能测量、或者是不能经济的测量、或者是测量结果过晚,失去应用意义。
GJB9001C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区别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区别在哪一、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GJB1405标准4.1】关键过程包括:(1)通过加工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2)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过程;(3)外购的关键、重要件验收过程。
二、特殊过程【GJB1405A 4.2】“特殊过程”概念为:直观不易发现、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的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的形成过程。
【ISO9000标准3.4.1条款】“特殊过程”概念为: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些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AS9100宇航质量管理标准7.5.2 】“特殊过程”概念为: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致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显现的过程。
综上,特殊过程,亦称特殊工序,是指: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b)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案例】典型的特殊过程有:化学、冶金、生物、光学、电子、焊接、热处理等过程。
常见的有表面处理、预氧化过程、低温碳化过程、高温碳化过程、单向布的胶接过程、电镀、涂漆、塑料、铸造、锻造、压铸、粘结等。
不同的行业都能找到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过程。
这种特殊过程加工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依靠检验来验证,需要进行连续的参数监控,以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
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起因是采用特种工艺(如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进行加工,可以说采用这些特种工艺进行加工决定了该加工过程是特殊过程。
这才是特殊过程的实质。
关键过程的控制对关键过程的运行,应对人员、设备及计量器具、物料、工艺方法、操作环境、检测、检验等实施以下控制:(1)操作人员和检验员都应持“资格证”上岗从事作业活动;(2)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经鉴定合格并予以认可,检测和计量器具、设备应经检定合格并予以认可;(3)加工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应经检验或验证合格;(4)设计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检验规范的适用性经过审批。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1.1.1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范围1.关键过程控制范围(1)施工要求高、过程质量不稳定或出现不合格频率较高的过程;(2)对产品质量特性有较大影响的过程;(3)原材料昂贵,出现不合格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过程;(4)其于人员素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认为比较重要的其它过程。
2.特殊过程的控制范围(1)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2)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文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2关键和特殊过程的识别1.项目部是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的实施单位。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的管理,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施工员具体实施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及时编制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
本工程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见表4.4-1。
表4.4-1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2.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内容方面,除满足一般方案的要求外,还应包括:(1)建立保证机构,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规定施工人员的配备和资格要求等。
(2)配备施工机具、测量设备。
(3)设置关键和特殊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项目主要控制人员。
(4)制定过程参数,确定过程方法,规定过程条件,明确操作程序。
(5)明确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3.项目在确定特殊过程的人员、设备、工艺文件等时,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过程能力进行考察和确认。
4.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方案交底,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项目设备管理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应按照设备设施管理及测量设备控制的相关规定,完成施工设备的验收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工作。
6.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复核,核查设备、器具的配备和鉴定情况、各级人员配备及资格情况,并完成相关的工艺评定或工艺测验并做好记录。
7.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对人、机、料、法、环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进行连续监控,并做好过程监控记录。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2.11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并遏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关于印发“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施发[2015]33号)、局项目策划指南(V1.0版)、局、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要求,对公司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规定》进行修订,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也可指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管理职责:1.施工管理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要求,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负责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界定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确认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过程能力,并对过程实施进行严格控制。
3.项目总工职责:3.1策划初期组织项目各部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识别- 627 -和界定项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形成控制清单。
同时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施工前预先鉴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3.2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开工前,负责指导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3.3负责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技术方案指导,并进行首件工程总结。
3.4根据首件工程总结,负责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
3.5根据《关于印发《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和《技术交底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四施发〔2015〕10号)文件要求,负责组织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3.6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实施、总结、验收等过程控制。
4.项目生产副经理职责:4.1负责组织机械、物资、生产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前预先鉴定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特殊及关键过程管理制度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所有特殊/关键过程的确认、控制及更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职责和权限3.1 生产部负责特殊/关键过程的确认以及更改要求的批准和更改的鉴定,日常对特殊过程的控制实行监督检查;3.2安环部制定特殊/关键过程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3.3设备管理人负责对特殊/关键过程的设备进行鉴定管理,监督日常的设备维修等;3.4质检部负责对特殊/关键过程设备的计量器具进行鉴定和监督管理;3.5操作人员负责按规定对特殊/关键过程实施日常控制;4 管理内容与方法F的加成反应、氟硅生胶聚合反应、树脂聚对四氯丙烷调聚反应、三氟丙烯的氟化反应、D3合反应、乳液聚合反应工序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特殊/关键过程(生胶聚合过程为关键过程)的确认每年进行一次;只有经鉴定合格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才能正式确定下来,写入工艺文件。
4.1特殊/关键过程确认项目(1)有无岗位操作法和工艺规程;(2)是否明确了工艺参数;(3)现场观察,现场过程参数是否符合文件要求;(4)是否对现场过程参数进行监视或保持记录;(5)设备是否通过验收或鉴定;(6)是否规定对设备的保养和鉴定;1(7)特殊/关键过程的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8)确认、验证和批准;(9)凡对特殊/关键过程确认不合格的,应分析原因,修改操作方法或工艺参数;对设备、计量器具以及培训方面的不足,要限期整改,各方面都符合要求为止。
4.2在下述情况下,对特殊/关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1)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2)设备发生较大事故或漏检(包括计量器具);(3)操作规程和工艺改变(微变);4.3日常控制(1)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并认真记录;(2)操作记录和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3)发现异常,(温度、压力、流量、质量以及原料)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工作,并向有关负责人反映情况及时纠正;(4)对出现异常的设备应进行鉴定和修理,只有设备重新处于完好状态时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指对于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序和特殊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
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关键工序的定义关键工序指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合格率、性能、稳定性以及人身安全的工序,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对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的工艺过程。
因此,关键工序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关键工序是需要设计验证和验证确认的,也是需要严格控制和检测的。
关键工序的管理需要涉及到流程及组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控制文件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和校验制度以及纪录与档案管理制度等。
二、特殊过程的定义特殊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特定的生产条件或者工艺,能够对成品质量或者安全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比如:成型、焊接、深冷处理、电泳等特殊工艺,这些工艺都需要有相应的特别管理制度。
三、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是制约着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瓶颈”,它们的操作和管理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
因此,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尤其是制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等。
四、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的管理措施1.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关键点并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
2. 建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文件,并规定了从设备设置、工艺参数、人员资质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 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日常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较好地保护了生产和质量的安全。
4.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特殊的记录和档案管理系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关于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的一些介绍,其实企业管理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和过程管理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和过程管理特殊过程的界定和过程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的界定和过程管理。
特殊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有着显著影响的过程,如焊接、铸造、热处理等。
这些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相较于常规过程更为严格,因为一旦在特殊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严重缺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在界定特殊过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的关键性: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远远高于常规过程,因此首先需要确定该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2.技术复杂性:特殊过程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因此需要考虑该过程的技术性和复杂性。
3.人员素质要求:特殊过程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需要考虑该过程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一旦确定了特殊过程,就需要进行过程管理以确保其稳定和可控。
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不断改进和监控,确保特殊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研究和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特殊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借助模拟实验、优化设计等方法来寻求最佳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式,使得特殊过程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2.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针对特殊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如焊接中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采取非破坏性检测等方法来确保焊接质量。
3.过程监控和纠偏机制的建立:通过监控特殊过程的关键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纠正,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培训和培养操作人员:特殊过程需要操作人员具备高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和培养来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特殊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特殊过程的界定和过程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过程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特殊过程的稳定和可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编号QD/CP-756-01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
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变频器的焊接为关键工序,三防漆涂覆为特殊过程。
1.2综合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综合部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
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操作,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
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工程部长(或技术员)做好本部门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本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部门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
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部门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
4.1由工程部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
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4.2工程部根据技术文件规定的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备状况,分别编制设备保养计划,维修记录及设备满足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的验证记录。
4.3质检部门(计量室)要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制计量器具周期鉴定计划,并定期实施周期鉴定,填写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和有效。
4.4工程部及质检部门对所属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用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图表等负责管理、保存,防止遗失和脏污。
5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工作的协调
关键工序因技术、工艺、检测、计量、人员等有关方面出现问题,工程部或质检部门不能独立解决时,由管理者代表予以协调。
6文件配置
6.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配置表;
6.2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控制项目明细表;
6.3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工艺守则、工序卡片、工艺过程卡片等);
6.4零部件检验规范;
6.5检验记录表;
6.6设备及工装台帐及验证记录;
6.7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