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读 解读3 化学计算题题型研读 新人教版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2章 第8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2)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 发生反应: Cr2O27-+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 滴定,发生反应:I2+2S2O23- === S4O26-+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 当溶液_蓝__色__褪__去__,__且__半__分__钟__内__不__恢__复__成__原__来__的__颜__色___,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
FeO24-~CrO24-~12Cr2O27-~3Fe2+
1 mol n
3 mol 0.10 mol·L-1×0.026 L
n=13×0.10 mol·L-1×0.026 L,
该
样
品
的
纯
度
为
13×0.10
mol·L-1×0.026 L×198 2.0 g
g·mol-1×2255.000mmLL
×100%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8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桥梁”作用。 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3.初步建立化学计算的思维模型。
内容索引
考点一 利用差量法计算 考点二 利用关系式法计算 考点三 利用守恒法计算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Cr2O27- ~ 3I2 ~
6S2O23-
1
6
0.009 50 mol·L-1
0.009 50 mol·L-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3课件 新人教版

-9-
-10-
考情分析
解题策略
跟踪训练
典例(2016课标全国命Ⅲ,2题8)以调硅藻研土明为载析体考的向五氧化二钒(V2O5)
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
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目 录物 质
热V2O点5 聚V2O焦4 K归2S纳O4拓SiO展2 Fe2O3 Al2O3
目 录 重复以上操作2~3次。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CO或N干T燥EN)。TS
(3)趁热过滤(或冰水典洗涤题)的试目的做:防评止析某些指物正质降温时会析出(或
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
某(固4)体反的应溶中解采。取加热创措施新的作模用拟:一般预是测为演了增练大反应速率或加速
①调pH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例
目 录 如已知一定浓度时下热列物点质开聚始沉焦淀归和沉纳淀拓完展全时的pH如下表所 示:
CONTENTS 物 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典 题1.9试 做 评析3.2指正
Fe(OH)2 7.6
9.6
Mn(OH)2 8.3
高考热点题型 专题突破(三)
考情分析
解题策略
跟踪训练
-2-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无机工艺流程题解题指导 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无机化合物的制备试
目 录 题很多都是将化学工热艺或点化学聚工业焦生归产及纳最拓新展科技成果融入其中,
CO考N查T学EN生T运S 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
CO(包N括TE主N产TS物和副产物);找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线。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解题指导1 选择题题型指导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解题指导1 选择题题型指导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侧重于“双基”的考查。
一般其题设条件与备选答案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设计和别具匠心的改造,以其多变的形式设置陷阱。
由于选择题分值重,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高考得高分,必须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
选择题得分高低可看出考生是否能准确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来解答问题,是否扎扎实实地打好了基础。
一、概念辨析型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 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2CO3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将Na2O2溶于水,立刻在所得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B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C 铝制品耐腐蚀铝在常温下很难被氧气氧化Ⅰ对,Ⅱ对,有D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Ⅰ对,Ⅱ对,有解析:Na2CO3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应使用NaHCO3;Na2O2有强氧化性,其溶液先使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答案:D解法指导:解答概念辨析题,首先要吃透定义,抓住概念的本质内涵,它的基本模式:(1)比较选择。
四个选项之间既有不同点又有某些相似的内容,需要比较辨析。
(2)组合选择。
列举若干概念的描述,有对有错,从中选出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组合成一个选项,这类选择题实际上是多选题,选项之间往往没有什么联系,需逐一辨析。
二、正误判断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2-3===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解析:忽视了氨水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化学式,A错误;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完全电离,故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离子形式,B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读 解读2 化学简答题题型研读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解读2 化学简答题C平衡中D发生改变,平衡向E移动,因此F。
(其中A是改变的外界条件;B是发生的反应,没有可省略不写;C 是发生移动的平衡表达式;D是平衡中发生改变的量;E 是平衡移动方向,F是出现的结果)方案性简答题特点试题往往用来考查化学实验知识,最常见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主要考察对常见物质的定性检验和利用信息对陌生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检验,同时考察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准确、严谨、精炼。
回答时,需用文字陈述实验的操作步骤、所用药品、现象以及结论,一般要求回答“怎么做”,不必阐述“这么做”的理由应对策略实验过程通常包含“样品或药品先期处理→进行实验(注意排除干扰)→现象记录或描述→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的程序一定要清楚,对实验过程的描述要包含所用仪器、试剂【考点过关】例1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2-7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以达到除铬的目的。
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除生成Cr(OH)3沉淀外还生成沉淀是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电离产生的H+放电生成H2:2H++2e-===H2↑;同时大量产生了OH-;Fe(OH)3;溶液中的Fe2+被Cr2O2-7氧化为Fe3+,电解过程中pH升高,Fe3+水解程度增大,转化为Fe(OH)3沉淀例2已知H2S高温热分解制H2的反应如下: 2H2S(g)2H2(g)+S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的分解实验。
以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
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试题评析及备考总结 新人教版

试题评析及备考总结举国瞩目的2014高考已结束,以下是高考化学老师对高考化学真题的解析和点评,期望能对考生有所挂念,也期望对2021高考考生供应借鉴——试题在命题形式上连续突出课标要求,回归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
相较于2013年的考题,在必考题部分题目情境变化,计算量削减,试题难度整体来说较2013年有所降低,具体分析如下:一、整体分析:考点新颖,贴近生活,立足基础,突出力量纵观化学试题,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出力量、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中,掩盖面广。
对学问点的考查与平常复习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学问迁移念力量要求比较高,今年试题照旧贯彻以往高考题的命题趋势,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元素,体现了化学命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念。
本套试题没有消灭偏、难、怪的试题,能够公正公正地考查同学的综合力量和素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试题内容及难度分析试题难度与2013的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稍稍偏低,主要题型也极为相像,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开了大起大落。
学问掩盖面格外全,考查了高中化学所学重要学问点,偏重基础学问,基础学问扎实的同学不难得高分。
题目在条件给出及设问环节有所创新,但整体给同学平和的感觉。
1、选择题2、非选择题三、试题特点试题源于教材,以考查高中基础学问为主线,在基础查力量。
这套试题所涉及的学问内容几乎掩盖了高中化学所学学问的全部重要内容,这些类型的题目在我们的课堂中都给同学反复的讲过练过,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不难获得较好的分数。
而且试题更留意学问综合方面的考查,部分题目初看都比较朴实、平和,都是考生生疏的题干,但深化解题后又会发觉与过去已做过的题目不同,易掉入出题人的陷阱。
试卷具体特点解析如下:(1)留意化学思想化学思想打算着化学基础学问教学的水平,培育化学力量,优化思维素养和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育、力量的进展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也是考纲考查的重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读 解读3 化学计算题题型研读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解读3 化学计算题考向分析纵观四年的理综化学计算部分试题,有下列特点: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与科学、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相关学科的渗透更加密切,特别是数学,题示信息文字更加简洁明了;融化学现象、推理和判断、定量计算、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性计算题是主流与方程式有关的计算设未知量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建立关系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应)列出计算关系式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书写计算结果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与平衡有关的计算书写三段式m A(g) +n B(g)p C(g)+q D(g)c(起始) ab 0 0c(变化) mxnxpxqxc(平衡) a-mxb-nxpxqx书写计算公式速率计算:v(B)=△c(B)/△t平衡常数计算:K=c p(C)·c q(D)/ c m(A)·c n(B)带入相关数值v(B)=nx/△tK=c p(px)·c q(qx)/ c m(a-mx)·c n(b-nx)书写计算结果注意带单位若有(a)A(g)+M(g)===B(g)ΔH1(b)A(l)+与反应热有关的计算计算模式M(g)===B(g)ΔH2(c)A(g)===A(l)ΔH3则(c)=(a)-(b),即:ΔH3=ΔH1-ΔH2若有(a)A(s)+M(g)===B(s)ΔH1(b)C(s)+M(g)===D(s)ΔH2(c)A(s)+D(s)===B(s)+C(s)ΔH3则(c)=(a)-(b),即:ΔH3=ΔH1-ΔH2计算要领当反应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反应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和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同样要把ΔH看作一个整体在设计反应过程时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考点过关】例1(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习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3)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
当左边充入 28gN2,右边充入 8g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
则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分子个数比为()A.1:1 B.1:3 C.2:1 D.3:1【答案】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根据示意图可知氮气和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4:1。
28g氮气是1mol,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0.25、28x+44y =8,解得x=0.1875、y=0.0625,所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选D。
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苏打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OH-+HCO3-= CaCO3↓+H2OB.少量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OH-+SO2=HSO3-C.双氧水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氯气:Cl2+H2O2=2HCl+O2D.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2Fe2++2I-+ 2Cl2 = 2Fe3++I2+ 4Cl-【答案】C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A.A B.B C.C D.DC【答案】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答案】C5、已知:H2(g)+Cl2(g) 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不同B.反应的ΔH约为[2c- (a+b)]kJ·mol-1C.“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低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D.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既有含极性键的物质,也有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答案】D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应为△H=-[2c- (a+b)]kJ·mol-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究 专题三 化学反应原理题型研究 新人教版

专题三化学反应原理题型研究题型研究近几年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题型特点如下:1. 主要考点体现综合性。
试题主要考点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其应用”;通常是将化学反应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联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 将反应热、电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综合。
(2) 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
2. 命题情景体现科学素养。
命题情景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现行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知识命题,二是利用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相关联的情景材料命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各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样更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3. 信息处理体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读图、作图等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考查。
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集中突破】集中突破1. (2016·河北唐山期末)节能减排是当下环境保护的重点。
(1) 将CO和气态水通入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800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数据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时K=1.0。
H2O CO CO2 H2n/mol 0.20 0.20 0 0①从起始经过5 min达到化学平衡时,用生成物C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CO2)= ;平衡时,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为。
②右图表示上述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则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任写一条)。
(2)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反应CO(g)+12O2(g)CO2(g)降低其浓度。
①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3 化学计算题B(g)【考点过关】例1(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333333NH H BO NH H BO +===⋅;333433NH H BO HCl NH Cl H BO ⋅+===+。
取某甘氨酸(252C H NO )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1mol L c -⋅的盐酸mL V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的纯度≤%。
(2)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 、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草酸钙沉淀经稀H 2SO 4处理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 4﹣+H ++H 2C 2O 4→Mn 2++CO 2+H 2O .实验中称取0.400g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 ﹣1的KMnO 4溶液36.00mL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3)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某工厂用m1kg 铬铁矿粉(含Cr2O3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100%。
(4)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①质量为17.40 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___L(标准状况)SO2。
②已知:K sp[Al(OH)3]=1×10-33,K 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
室温下,除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③准确称取0.171 0 g 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3P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 2+全部氧化成Mn 3+,用c (Fe 2+)=0.050 0 mol·L -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 3+被还原为Mn 2+),消耗Fe 2+溶液20.00 mL 。
计算MnSO 4·H 2O 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解析:(1)根据N 守恒,甘氨酸中的N 元素被处理成铵盐后,在e 装置中转化为NH 3进入g 装置:325243(C H NO )(NH )(NH )(HCl)10n n n n cV +-====⨯,3(N)10n cV -=⨯,(N) 1.4(N)100%%m cV w m m =⨯=;由于HCl 具有挥发性,可能有部分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测得N 的含量应为最大值,纯度为757.51000100%%cV cV m m ⨯⨯= 。
(2)反应的关系式为5Ca 2+~5H 2C 2O 4~2KMnO 4,n (KMnO 4)=0.0500mol/L×36.00mL=1.80mmol,n (Ca 2+)=4.50mmol ,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0×10—3mol×40g/mol)×100%/0.400g =45.0%。
(3)用m 1 kg 铬铁矿粉(含Cr 2O 3 40%)制备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 m 2 kg ,产率为: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由Cr 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m 2/(m 1×0.4×294g/mol÷152 g/mol)]×100%。
(4)①由仪器的图形可知B 为干燥管;②实验时,为避免亚铁离子被氧化,应先通入氮气,冷却时注意关闭开关,防止氧气进入,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则正确的顺序为dabcfe ;③直至A 恒重,记为m 3 g ,应为FeSO 4和装置的质量,则m (FeSO 4)=(m 3﹣m 1),m (H 2O )=(m 2﹣m 3),则n(H 2O) =(m 2﹣m 3)/18、n(FeSO 4) =(m 3﹣m 1)/152,结晶水的数目等于=n(H 2O)/ n(FeSO 4)=76(m 2﹣m 3)/9(m 3﹣m 1)。
若实验时按a 、d 次序操作,会导致硫酸亚铁被氧化,则导致固体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小。
(5)①n (MnO 2)=17.40 g 87 g ·mol-1=0.2 mol ,由方程式知,可以氧化0.2 mol SO 2,标准状况下为0.2 mol ×22.4 L ·mol -1=4.48 L 。
②由Al(OH)3和Fe(OH)3的K sp 知,使Al 3+完全沉淀时,Fe 3+肯定已沉淀。
K sp [Al(OH)3]=c (Al 3+)·c 3(OH -),c 3(OH -)=1×10-331×10-6=10-27,c (OH -)=10-9 mol ·L -1,pH =5,为了不使Mn 2+沉淀,所以pH 要小于7.1。
③Mn 2+先转化成Mn 3+,Mn 元素的量没有改变,依据反应Mn 3++Fe 2+===Mn 2++Fe 3+知,消耗的Fe 2+的物质的量等于Mn 3+的物质的量,所以n (MnSO 4·H 2O)=n (Mn 2+)=n (Mn 3+)=n (Fe 2+)=0.05 mol/L ×0.02 L =0.001 mol ,MnSO 4·H 2O的纯度为0.001 mol ×M (MnSO 4·H 2O )0.171 g×100%=98.8%。
答案:(1)1.4cV m ;7.5cVm (2)45.0%(3)[m 2/(m 1×0.4×294g/mol÷152 g/mol)]×100%(4)①干燥管②dabcfe③76(m 2-m 3)/9(m 3-m 1) 偏小(5)①4.48 ②5.0<pH<7.1 ③n (Fe 2+)=0.050 0 mol ·L -1×20.00 mL 1000 mL ·L -1=1.00×10-3 mol n (Mn 2+)=n (Fe 2+)= 1.00×10-3 molm (MnSO 4·H 2O)=1.00×10-3 mol × 169 g ·mol -1=0.169 gMnSO 4·H 2O 样品的纯度:0.169 g 0.171 0 g×100%=98.8% 例2(1)4512Li Ti O 和4LiFePO 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3FeTiO ,还含有少量MgO 、2SiO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2515Li Ti O 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342Mg (PO )沉淀生成(列式计算)。
4FePO 、342Mg (PO )的sp K 分别为221.310-⨯、-241.010⨯。
(2)2H S 与2CO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 2S(g)+CO 2(g)COS(g)+H 2O(g)。
在610K 时,将0.10mol 2CO 与0.40mol 2H S 充入2.5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2H S 的平衡转化率1α=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 =。
②在620K 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2H S 的转化率21_____αα,该反应的_____0H ∆。
(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2H S 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填标号)。
A. 2H SB. 2COC. COSD. 2N (3)298K 时,将20mL 3x mol•L ﹣1 Na 3AsO 3、20m L 3x mol•L ﹣1 I 2和20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AsO 33﹣(aq)+I 2(aq)+2OH ﹣43﹣(aq)+2I ﹣(aq)+H 2O(l)。
溶液中c(AsO 43﹣)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4)在常压、Ru/TiO 2催化下,CO 2和H 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 2转化率、CH 4和CO 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左和图右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 2中生成CH 4或CO 的百分比)。
反应Ⅰ:CO 2(g)+4H 2(g)CH 4(g)+2H 2O(g) △H 4,反应Ⅱ:CO 2(g)+H 2(g)CO(g)+H 2O(g) △H 5。
350℃时,反应Ⅰ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 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 (用a 、V 表示)。
(5)Bodensteins 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 2(g)+I 2(g),在716 K 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 (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计算式为________。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 正=k 正x 2(HI),逆反应速率为v 逆=k 逆x (H 2)x (I 2),其中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k 逆为________(以K 和k 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