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40例细胞形态学分析

合集下载

血液学检验4.1.10.1 恶性组织细胞病(MH)

血液学检验4.1.10.1 恶性组织细胞病(MH)

恶性组织细胞的形态特征:
异常组织细胞 多核巨组织细胞 淋巴样组织细胞 单核样组织细胞 吞噬性组织细胞
前两型对本病有较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细胞化学染色:
POX:阴性反应。 ACP:中度或强阳性反应,可被酒石酸
所抑制。 -NAE:呈阳性反应, 被NaF抑制。 CE:阴性反应。
恶性组织细胞病 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
本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 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 为: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 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并呈灶性 增生,常伴有明显吞噬血细胞现象。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根据恶组细胞浸润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多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依靠临床表现和细胞形态学特 征进行诊断。骨髓涂片中以找到异常组 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并伴有明显 吞噬血细胞现象为依据。
鉴别诊断:
与反应组织细胞增生症鉴别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能发现原发
性疾病,血象的改变随原发症而改变, 骨髓中增生的组织细胞形态大多正常或 有轻微畸形,难以见到多核巨组织细胞。 淋巴结结构基本正常或小部分破坏。
种多样。 多数病人起病较急,表现为高热、苍白、乏
力、出血亡。
二、检验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 现。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2、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 跃,多数患者仍可见各系正常造血细胞,骨髓 象中见到恶性组织细胞为本病的最重要特征, 这类细胞呈灶性分布。

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再认识

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再认识
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再认识
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钟国梁
一、发性骨髓瘤(MM):
浆细胞系异常增生其比例≥15%,但当浆细胞比例 <15%,“唯有细胞质变的同时存在有其它异常才行, 且其细胞量愈低,需细胞质变的程度愈大。”在实 际工作中有时只要细胞形态质变明显我们就要引起 高度重视,不能除外MM的诊断。因为早期的MM并 非都有免疫球蛋白的增高及肾功能的改变也可没有 骨痛及典型的溶骨性改变,“因没有新骨形成,所 以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加”瘤细胞的 异质性表现为:骨髓瘤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浆呈灰 蓝色,有时可见多核(2-3个核),核仁明显(1- 4个),核旁淡染区消失,胞浆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 颗粒。
的临床特点: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骨骼疼痛等。 LMCL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病理、血象、骨髓象、骨髓活 检等检查,少数患者需经特殊细胞化学及其他特殊检查才 可确诊。 ①LMCL起病时血象多正常,而ALL起病时多伴血象异常; ②LMCL和ALL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不同,LMCL以某一部 位淋巴结肿大明显,ALL淋巴结多均匀肿大,LMCL胸膜 浸润和纵隔肿大多见;③LMCL细胞胞体大小不一,形态 怪异,染色质较粗,核仁清晰、深蓝色。淋巴瘤发展为淋 巴瘤细胞白血病,一般病程较长,最少2年左右。 WHO分类将同一细胞类型的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视为不同临床表现或分期的同一疾病。由于患者病变部 位的差异,他们可能就诊于不同的医生(如,侵犯外周血,表现 为白血病而就诊于血液病医生,或组织侵犯,表现为淋巴瘤 而就诊于肿瘤科医生),但一致的看法是:它们是相同疾病 的不同临床表现或分期。
骨髓象:
血象

POX染色:
七 、 淋 巴 瘤 细 胞 白 血 病 ( Lymphoma cell leukemia, LMCL)。 亦可称为淋巴瘤白血病期。国内文献报道LMCL约占NHL 的11.9%-15.7%。男性多于女性,患病年龄偏小,中位发 病年龄30岁左右。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HDCL)极为 罕见,国内自1963年~1998年仅报道6例。这可能有两方 面的原因:①国内霍奇金淋巴瘤明显低于NHL,HDCL确 实罕见;②国内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涂片和活检检查不 普及,部分病例漏诊。HDCL的诊断条件和LMCL相似。 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意见:外周血 可见淋巴瘤细胞(多在10%以下)或无淋巴瘤细胞,骨髓中 淋巴瘤细胞比例>20%即可诊断LMCL。 LMCL主要需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 LMCL常 具有NHL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发热、不同程度的浅表淋 巴结无痛性肿大、肝脾肿大等;另外,还常有急性白血病

27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学分析

27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学分析

2 12 血小板 ( L )计 数 .. PT
2 7例 MH患者 中,
P2 计数≥10 0/ 者 2 ,(0 9 IF 0 ×1。i 例 5  ̄9)×1。I 0/ 者7 例,<5 ×1。I者 l 例。 0 0/ 8
2 13 血 红 蛋 白 ( ) . . Hb 2 7例 MH 患 者 中 ,
例 ( 9) 增高 l n , 6 4例 ( 2, ;4例可见浆细胞 5 ) 9 6
增多 (. 2- .4 ;9例可见单核细胞增 多 ( O0 "0 0 ) - , > 00 ) . 3 ,部分患者易见不典型单核细胞 。本组患者 骨髓涂片中均找到恶性组织细胞 ,恶性组织细胞与 骨髓有核细胞 的比例相差悬殊 (. 2 . 3 。恶 O O ~O 5) 性组织细胞类 型 中,2 例 以异常组 织细胞 为主, 5
状结构 ,核仁清晰 可见 ,此 型细胞 是诊 断 MH 的 重要依据。1 例可见吞噬性组织细胞 ,此类 细胞 6
此类细胞胞体较大 ,外形多不规则 ,常有伪足样突
起或拖尾 ;胞浆量较其他原始细胞丰富,呈蓝色或 深蓝色 ,有时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空泡及紫红色嗜 天青颗粒 ;核大,核形多样化 ,可圆形 、 圆形或 椭 极不规则 ,染色质呈细网状,着色不匀 ,核仁 l ~ 3 ,大而清晰,以涂片尾部或边缘处多见 ,此型 个 细胞是诊断 MH的重要依据 。2 例以淋巴样组织细 胞为主。】 例找到多核 巨组织 细胞 ,此类 细胞胞 4 体巨大,外形不规则 ,胞浆量丰富 ,呈深蓝色或蓝 色 ,无颗粒或仅有少量 ̄4, f' 1 紫红色颗粒或空泡 ,常
23 末 梢血 片 NAP染 色 .
N P染色正常积分值范围为 3  ̄8 分 ;统计 A 5 0
2 例 MH患者均为我院 18  ̄20 年门诊及 7 90 0 5 住院患者 ,其 中男 l ,女 1 例 ,年龄性率为 8 ~4 ,积分值 2

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哪些症状?

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哪些症状?

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恶性组织细胞病症状,尤其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症状,恶性组织细胞病有什么表现?得了恶性组织细胞病会怎样?以及恶性组织细胞病有哪些并发病症,恶性组织细胞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见症状:便血、衰老加快、斑丘疹、鼻衄*一、临床症状根据恶组细胞浸润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从上述病理累及部位来看可累及造血组织(最常见),又可累及非造血组织,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国内作者曾提出不少分型意见,如按Israels分为5型,实则多数恶组病理、临床表现具有2型以上的特点。

虽然Cazal将其简化为内脏型、皮肤型、儿童型,但认为儿童与成人临床差异不大。

有提出病变主要累及造血组织称普通型,主要累及非造血组织则称特殊型。

有关特殊型提法更多,如,皮肤型、胃肠型、肺型、肾型、神经型、多发性浆膜炎型、肠穿孔型、巨脾及脾自发破裂型、慢性复发型,等等。

也有作者认为临床表现多样,难以某型概括,临床与病理对照也不尽一致,认为分型对预后意义不大。

对待分型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此外,有提出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1年以上为慢性),由于慢性很少见,大多数病例发病急、病程短,故临床上未强调急、慢之分。

1975年在福建三明市召开的恶组座谈会上对慢性型未作定论。

现将国内文献报道(包括特殊类型)的862例综合分析如下,以了解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1.首发症状。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恶组,发热常是首发表现。

热型以不规则高热居多(38.7%)、其次为稽留热(26.3%)、弛张热(21.2%),间歇热(10.8%)及低热(3%)少见。

苍白、乏力是因贫血所致,出血倾向在首发表现中亦不少见,尤其到病程晚期愈来愈重是致死原因之一。

黄疸一般在早期常不明显多在较晚期出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以黄疸首发而住入传染病医院。

此外,国内报道不少例以发热、腹痛及反复血便首发,因常伴有肠穿孔而误为急腹症入外科手术探查。

老年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报告

老年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报告

病 ,0世 纪 8 2 0年 代 末 以前 所谓 的 恶性 组 织 细 胞 病 绝 大多数 是淋 巴瘤 、 噬血 细胞综 合征 以及 其他 疾病 ,
国内报道的病例尤其如此。其病程进展迅速, 任何 年龄 均 可发病 , 老年 人 较少 见 【 。 近期 我 院 收 治 但 I j
1例老 年恶性 组织 细胞病 患者 , 现报 告如下 。
11 病例 特点 .
患者 , 性 ,O岁 , 程较 短 , 面 男 8 病 以
色苍白、 力 、 热、 乏 发 咳嗽 为 主 要 表 现 。查 体 : 血 贫 貌 。全 身浅表 淋 巴未触及 肿大 , 双肺 呼吸音 粗 , 下 双 肺 闻及 大量 痰 鸣 音 、 肿 大 、 动 性 浊 音 (+) 外 肝 移 。
1 病例 报告
酶 染色 (N E , a A ) 阳性率 10 ; 化钠 抑制 试 验 (+ 0% 氟
NF , a ) 阳性率 9 % ( 1 。骨 髓 病 理 : 髓增 生极 4 图 ) 骨
度 活跃 , 弥漫浸 润一类 幼稚 细胞 , 大 , 个 可见小 核仁 ,
粒、 、 红 巨造血 成分 显 著 受 抑 , 网状 纤 维 阴性 。免疫 组 化 : D 6 分 阳性 , D 6少 量 阳性 , 阳性 , C 13部 C5 K弱 弱 阳性 , O(一) C 3 MP , D 4(一) C 1 7(一) C 3 ,D 1 , D (一) C 2 , D 0(一) C 7(一) C 7 c(一) C 6 ,D , D 9t ,D1 (一) C 1 8(一) C 3 ,D3 , D 8(一) G A(一) P X ,P ,A 5 (一) C 3 粒 酶 B(一) MU 1 , D 0一 , M-(一) A K(一) ,L , C 4R D 5 O(一) 流 式 免 疫 分 型 : 见 一 群 C 4 。 可 D 5阴 性 的细胞 , 见 表 达 髓 系 或 淋 系 的 抗 原 , 未 骨髓 染 色

恶性组织细胞病-教学课件

恶性组织细胞病-教学课件

3、特点: 1)多数为可治疗的疾病,良性病,预后较好; 2)都有原发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可消失; 3)骨髓中组织细胞形象较正常,畸形较少; 4)淋巴结活检正常; 5)无明显贫血、出血; 6)病情进展慢,用激素治疗有明显效果。 还需与急性白血病、粒缺、再障、淋巴瘤、骨髓 转移癌相区别。骨髓穿刺及染色体可帮助鉴别。
腹部肿块
8
34
胸水、心包积液
5
26
皮肤结节
5
26
咯血
3
25
神经麻痹
3
25
血尿
3
22
睾丸肿块
3
实验室检查
疾病早期可无变化,随着病程进展而逐渐有以下发现: (一)外周血:典型者三少; 1.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
进行性加重,为正细胞正色素性。 2.白细胞减少:早期不明显,晚期所有患者均有。 3.血小板减少:早期不明显,晚期所有患者均有。 4.外周血涂片,少数患者片尾可见到体积较大恶组细
恶组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
分类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 骨髓象
NAP 酸性磷酸酶
预后
恶组 未明
病情凶险、进行性恶化 伴肝、脾、淋巴结肿大
全血细胞减少 晚期肝功能衷竭 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 异常组织细胞增生
++被酒石酸抑制 病程短、死亡率高
反应性增生 细菌、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等
视感染情况而不同 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一般无出血、贫血 很少肝功衰
白细胞高或低 组织细胞多或高,形态尚好
(-)~(± ) 祛除病因可治愈
治疗
本病的治疗尚在探索中,一切治疗只具有一定效 果,治愈率极低,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一般对症、支持治疗: 1、鼓励病人多进食,注意身心的休息; 2、严重贫血或出血,给予成份输血,应用止血药; 3、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体温太高,神志改变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细胞形态学分析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细胞形态学分析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细胞形态学分析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包括消化道出血、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传统的病理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学特征和某些特殊染色特征的观察,但是对于某些疾病,如早期胃癌或炎症性肠病,病变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不明显,甚至难以观察到。

因此,细胞形态学分析逐渐成为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细胞形态学分析是通过显微镜对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细胞核的形态、大小、DNA含量、明暗度等特征。

通过对正常和异常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疾病的程度和范围,进而进行精确的诊断和评估。

一种常见的细胞学分析方法是细胞学检查,包括胃黏膜刮片、胆囊穿刺、淋巴细胞穿刺等。

其中,胃黏膜刮片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可用于早期发现胃癌和炎症性病变。

在胃黏膜刮片中,细胞形态学分析可以通过细胞核的异型性、核-细胞比、染色体数目、核仁大小等特征进行诊断。

此外,通过细胞形态学的分析,还能够快速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帮助。

对于炎症性肠病,细胞形态学分析能够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确定病变的类型与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其中,大肠黏膜活检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细胞核异型性、核分裂指数、细胞形态学改变等特征评估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程度。

此外,细胞功能的变化,如黏液分泌的增加、白细胞浸润的出现、内皮细胞的破坏等也是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通过细胞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查。

在细胞形态学分析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细胞染色等。

其中,细胞染色技术是常见的细胞形态学分析方法之一,包括常规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染色等。

通过不同的染色技术,可以获得不同的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信息,为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依据。

细胞形态学分析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还在不断扩展,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细胞形态学分析的精度和有效性。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要点1: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简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

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

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

要点2: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

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者血红蛋白可低于20g/L,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白细胞计数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多有减少,甚至低于1.0×109/L。

血小板多数减少。

白细胞分类中少数病例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不典型的单核细胞。

浓缩白细胞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的检出率。

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或完全阴性。

少数病例在晚期可出现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血象。

要点3:骨髓象骨髓涂片中大多数仍可见各系正常造血细胞。

其中可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此是本病的最重要特征。

这类细胞呈多少不一的散在或成堆分布,由于病变分布不均,故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恶性组织细胞按形态学特征,可归纳为下列五型: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性组织细胞。

要点4:恶组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要点13: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续表续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 做细胞形态学 观察 和剖腹探 查脾病 理切 片检查 , 必要 时进 行组 织染色 , 同时结合 临床症状最 后确诊 。
2 结 果 2 1 血 常 规 .
呈粗 网状 , 可见数个蓝 色小核 仁 , 胞浆量 少, 无颗 粒 ; 常成堆 出 现 。本组找到此类 细胞 3 。 例 24 脾脏物理切 片 .
2 14 末 梢 血 片 碱性 磷 酸 酶 染 色 : 性 2 .. 阴 6例 ( 6 7 ) 阳 性 8.% ; 4例 (3 3 ) 积 分 <1 。 1.% , 3分 2 15 外 周 血象 : 见 有 核 红 细 胞 7例 ( 7 5 ) 可 见 异 常 组 .. 可 1.% , 织 细 胞 5例 (2 5 ) 1 .% 。
2 35 淋 巴样 组 织 细 胞 : 形 和体 积 类 似 淋 巴 细 胞 , 染 色 质 .. 外 核 浓 稠 , 紫 褐 色 , 约 可 见 2~ 深 隐 3个 核 仁 ; 浆 量 时 少 时 多 ; 数 胞 常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恶性组织细 胞病 患者 4 0例 , 断均符合 诊
( . % ) >10/ 1 ( 75 ) 5 0 ; 1 gL 1 例 2 .% 。 2 12 白 细 胞 计 数 : 1 0 ~1 9)×1 L4 例 ( 0 0 ) . . (. . 0/ 1. % ;
25 临床表 现 .
() 1 长期发热且 以高热 为主 。经抗 生素治疗
我 院 自 19 9 0年 1 一20 月 0 2年 1 2月 收 治 恶 性 组 织 细 胞 病 细胞 2 l例 。
患者 4 0例 , 现将其 细胞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 , 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2 34 浆细胞样组织 细胞 : .. 形态不 整 , 多为长 条形或 卵 圆状 , 核染色质粗粒 网状 , 核仁不清 , 胞浆量丰富 , 颗粒。本组 找到 无 此类 细胞 8例 。
种方法而确诊 。
本组因长期不规则高热 、 脾大 1例 , 此 经
2 1 . 血红蛋 白浓度 : 2・ L2例( . % ) 3 .. < 9/ g 5 0 ;0~5 g L4例 9/ (0 0 ) 6 1. % , 0~8 L 2 9 1例 ( 2 5 ) 9 ~19/ 5. % ,0 0 g L 2例
2Hale Waihona Puke 2 骨髓象 .骨髓增 生活跃 1 (0 0 , 生明显活 跃 7 6例 4 . %) 增
例 ( 7 5 ) 增 生 减 低 8 例 (0 0 ) 1. % , 2 . % 、明 显 减 低 9 例
(2 5 ) 2 . % 。骨髓 中找 到恶性 组织 细胞者 3 6例 , 其所 含 比例 不 同, 其中 <1%2 5 7例 ( 5 0 ) 1% ~4 %6例 (6 7 ) > 7 . % ,5 0 1.% .
4 %3例 ( . % ) 另 外 4例 , 过 末 梢 血 浓 缩 涂 片 确 诊 1例 , 0 83 ; 通
( . 2 9 L7例 (7 5 ) ( . 2 0~ . )x1 / 0 1. % ;3 0~3 9 . )×1 L1 0/ 8例 ( 50 ) > . 0/ 1 (7 5 ) 4 . % ; 4 0×1 L 1 例 2 .% 。 2 1 3 血小板计数 : 9×19L5例 ( 2 5 ) (0~9 )× .. ≤2 0/ 1 . % ;3 9 1 L3 (5 0 ) ≥10×1 L5例( 2 5 。 0/ 0例 7 . % ; 0 0/ 1 . %)

恶性 组 织 细胞 病 4 O例 细 胞形 态 学 分析
胡冬梅 , 宁明 中
【 关键词 】 组织细胞病 , 恶性 ; 细胞形态学 ; 分析 【 中图分类 号】 R461 4 .1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7 — 26 21 )5— 07 0 64 39 (00 1 07 — 2
患 者 有 咳 嗽 、 血 , 可 出 现 呼 吸 衰 竭 。 X 线 胸 片 示 有 片 状 模 咯 并 糊 阴 影 。 ( ) 膜 腔 积 液 也 为 本 病 常 见 表 现 。 所 有 患 者 中有 5浆 腹水者 1 6例 (0 0 ) 除 有 关 脏 器 及 浆 膜 浸 润 外 , 蛋 白血 4.% 。 低 症也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 3 讨 论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1 0 0年 8月 第 3卷 第 1 5期
C i J f l i l a oa D u s , uut 0 0, 13N . 5 hn i c t nl rgU e A gs2 1 Vo o 1 oCnaR i .

7 ・ 7

临 床 检 验
第 2界全国血细胞学术会议 制定 的标准 ~ 。男 2 9例 , 1 女 1
例; 年龄 2 6 3~ 2岁 。 12 方 法 采 取 骨 髓 片 、 缩 血 涂 片 、 巴结 穿 刺 涂 片 或 活 . 浓 淋
个聚集一起 。本组 找到这类细胞 5例 。
2 36 网状 内皮 样 组 织 细 胞 : 态 不 整 , 破 坏 状 ; 染 色 质 .. 形 似 核
无效 3 2例 (O O ) 短暂有效 , 8 .% ; 停药后 又 复发 8例 ( 0 0 ; 2 . %) 发热 时 问 多 为 1d ~1年 。 ( 5 2)贫 血 。轻 度 贫 血 7 例 (7 5 ) 中度贫血 3 1. % ; O侧 (5 0 ) 重度 贫血 3例 ( . % ) 7 .% , 75 。 早期 即有 贫血 , 多为 中度 , 后期 加 重。 ( ) 、 和淋 巴结肿 3肝 脾 大。肝 、 和淋巴结因组织 细胞浸 润而逐渐 肿大 , 脾 为本 病常见 特征 , 尤其 是 脾脏 , 大 可 达脐 部 。( 肺 部病 变 也很 多 见。 最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