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讨课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削减留意活动中意志成份的参加,能够有效吸引和保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留意力。

在上课之初,由于学生刚入教室,学生心情尚未稳定,甚至还沉醉于课间的欢声笑语和趣味活动之中,急需将留意转移到教师的教学上来。

所以我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画面刺激学生感官,使其产生兴趣,较好的维持了留意。

其次,在教学重难点时,我通过多媒体帮助,创设学生的感知过程。

比方,先让学生书写加法算式,再观看找到一样点,从而得出简便算法,最终介绍乘法的读、写和熟悉乘号。

学生课堂练习,传统的方法是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练习,但座位上的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做而是看别人做,这样实际上的效果是很不抱负的,而使用了视频展现台之后,就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时机,还可以采纳交互式教学,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削减教师板书的时间。

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乘法的初步熟悉》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熟悉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依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预备让学生看投影图,听录音,解答以下三道题:1、在这次”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

第一小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苏晴捐2元,请算出她们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2、其次小组有4个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这4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3、第三小组有6个人,每人都是捐5元。

请算出这6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二、引入新课同学们,刚刚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一种方法”比拟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

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

(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预设三:3+3+3+3+3=15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写一写:6+6+6+6=24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乘法的初步认识全国优秀教学设计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全国优秀教学设计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3.解决问题谁能解决这第一个问题?(1)每层楼有9扇窗户,我想问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共27扇窗户。

)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4.感知“几个几”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课件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每组有几人踢毽?课件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展示部分)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学生列算式)列完了吗?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简便方法?4.揭示课题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新的运算方法——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乘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

(完善板书:的初步认识)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通⽤3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设计⼀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通⽤3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通⽤3篇)1 教学内容: ⼈教版⼩学数学⼆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和“做⼀做”及练习题。

学情分析: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些知识经验。

学⽣在⽣活中有⼀组⼀组数的经验,通过⼀年级的学习,学⽣有⼀定的动⼿操作能⼒,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

有些学⽣在⽣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甚⾄还会背乘法⼝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带⼊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定能激发学⽣探究乘法的欲望,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标如下:教学⽬标: 1、让学⽣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乘法计算,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经历观察、操作、⽐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求⼏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计算⽐较简便。

3、感受数学知识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数学,培养学⽣认真观察、独⽴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具准备:课件⼩棒若⼲练习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师:孩⼦们,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游乐园吧,那⾥是⼩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今天⽼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去逛⼀逛。

⼤家看这⾥都有什么呀? 学⽣可能说:⼩⽕车、过⼭车、摩天轮、⼩桌⼦等等。

师:①摩天轮上有多少⼈?你会列式吗?学⽣列式,教师板书4+4+4+4+4=20同意吗?师:⼀起来读⼀读这个算式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每组有4个⼈,⼀共有5组)有⼏个4相加? ②过⼭车上有多少⼈?你会列式吗?学⽣列式,教师板书2+2+2+2+2+2=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组有2⼈,⼀共有6组)有⼏个2相加? ③⼩⽕车上有多少⼈?你会列式吗?学⽣列式,教师板书3+3+3+3=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组有3⼈,⼀共有4组)有⼏个3相加? 好,那咱们⼀起看看,他们这样列式你们同意吗?(同意) ⼆、探索新知 1、观察P45摆⼩棒的情境图 看⽼师这⾥的⼩朋友在做些什么?(课件出⽰P45的情境图)这⾥正在进⾏有趣的拼图游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7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7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

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

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1)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a)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根据咱们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问:一共有几架小飞机?一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一架小飞机就是1个3,数一数,有()个()相加?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个人?那你能不能用刚才数小飞机的方法来数一数小火车的人数?一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个)想:()个()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2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

2、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改成乘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识别相同加数.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入课题1.讲述故事。

冬天快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

一天下午,它们进行了一次数学比赛。

山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2+2+2+2+2=?山羊老师的话刚说完,舌尖口快的小喜鹊就抢着大声说“2+2=4 4+2=6 6+2=8 8+2=10”可是,小喜鹊还没说完,一向被认为行动缓慢的小乌龟却不紧不慢地说:“二五一十”,小乌龟说的答案反而在小喜鹊说出“等于10”的前面。

2.提问导入。

(1)故事里,谁算得又对又快呢?(小乌龟算得快)(2)为什么小乌龟算的快呢?你们想像小乌龟那样算得又对又快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1.认识“相同加数”师:孩子们,你们一定去过游乐场吧,好玩吗?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玩的?看主题图44页,都有哪些游乐项目?你们喜欢吗?(1)师:今天我们也来统计一下同学们都喜欢玩什么好吗?我们先来看看咱们班共来了男女同学多少名?①男女生共有多少人?(列式板书)②喜欢玩摩天轮的男女生共有多少人?③喜欢玩过山车的男女生共有多少人?师:我们一起看看主题图中玩各种游戏的各有多少人?①图中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列式板书4+4+4+4+4=20)②图中玩过山车的有多少人?③图中坐游览车观光的有多少人?师:孩子们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真棒!(2)观察、分类。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篇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三册第1页例1、例2、例3.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18个三角形和画有三个椭圆形的纸条,12根小棒,12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2+3+5= 5+5+5+5+5= 3+3+2+4= 6+6+6= 4+6+3= 3+3+3+3= 2.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相同点都是连加不同点第一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加数都相同。

3.找出5+5+5+5+5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6+6+6 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3+3+3+3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加数?4.举例说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让学生自己想数连加。

4个4再加1个4是几个4,再加1个4是几个4,如果我有100个4连加,200个4连加,写起来,读起来都很麻烦,所以,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二、新授。

1. 介绍乘号。

乘号,它像汉语拼音里边学过的什么?齐读“乘号”两遍。

板书:“×”。

2. 例1:⑴出示樱桃图,学生观察,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樱桃,怎样列式?学生板演:2+2+2+2+2=10⑴观察连加算式的特点,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⑴改写成乘法算式:先写2,再数一数有5个2,写乘号接着写5.板书:2×5=10⑴介绍读法和表示的含义:2乘以5,表示5个2相加。

(齐读两遍)3. 例2:⑴一组一组地出现小鸡,让学生说出题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可以怎样计算?(分组讨论)⑴讨论结果,问:3是什么数?4是什么数?3×4怎么读,表示几个几相加?4.例3:⑴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每个椭圆形里摆6个三角形,摆满3个椭圆形,让学生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P47-48备课时间10.11授课时间10.12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

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

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

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

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

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

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

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模型思想教学准备PPT教学流程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游乐场。

小火车、小飞机等)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研讨课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宋燕晖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情境:(出示公园的画面)仔细看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2.引入:红红想去玩哪个项目?我们就跟着红红先去坐小飞机。

二、探索新知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1)观察: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2)提问题: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3)思考: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请你写一写。

(4)交流:谁来说说你的算式?①谁来说说你的算式?②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加数都是3呀?2.充分体会“几个几”(1)从小火车、旋转木马、过山车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项目,按照研究小飞机的方法独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写下来。

(2)交流:你研究的是哪个项目,观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3)出示小火车画面①你观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②提问题:看到6+6+6+6谁能提问题?③联想: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6呀?再增加1个车厢呢?7个车厢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6,2个车厢就有2个6……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6。

(4)出示旋转木马画面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观察到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②对比:仔细观察,这个算式(3+3+3+2)与前两个算式(3+3+3+3+3及6+6+6+6)有什么不一样? 3+3+3+2能用几个几相加表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几个几表示呢?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②思考:如果是14个车厢,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36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③尝试: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④同桌互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⑤全班交流:怎样表示7个2简便?(2)揭示乘法:数学家就是这样2×7表示7个2的,他们把“+”号斜过来,写成“×”号,给它取名叫“乘号”。

乘号怎么写呢?(3)乘法算式的读法:谁会读这道乘法算式?7个2还可以写成7×2,谁会读?(4)用2×7代替2+2+2+2+2+2+2,你有什么感觉?好在哪?(5)试一试: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3+3+3+3+3=15 3×5=15 5×3=156+6+6+6=24 6×4=24 4×6=24(6)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7)思考:3+3+3+2=11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什么情况可以用乘法表示呢?三、拓展延伸1.算一算。

每束5个气球,3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摆一摆。

4个2 6个2 10个3四、全课总结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0% B.25% C.12.5%2.在一座桥梁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如图,被空中的飞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A.km B.kg C.t D.L3.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则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A.200cm2B.300cm2C.600cm2D.2400cm24.8只鸽子飞回3个宿舍,至少有()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A.2 B.3 C.4 D.15.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如图),B为中点。

物业公司计划在其中一部分种月季花,剩下的部分种草坪,草坪的面积是()m2。

A.9 B.27 C.36 D.54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a:5,当a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2 B.5 C.2或5 D.3或77.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A.等腰梯形B.等边三角形C.圆D.正方形8.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

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A.6辆大车,1辆小车B.5辆大车,3辆小车C.4辆大车,6辆小车D.3辆大车,8辆小车9.从A地到B地,甲用了4小时,乙用了5小时,甲乙速度比是( ).A.4:5 B.5:4 C.4:910.某商场卖出两个进价不同的手机,都卖1500元,其中一个盈利5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场()。

A.不赔不赚 B.赔100元 C.赚360元 D.赚125元二、填空题11.刘娟家本月用了m千瓦时的电和n立方米的水,已知每千瓦时电0.56元,每立方米水3.2元。

本月刘娟家一共要付水、电费________元。

1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1)10________(2)________13.在8、10、25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质数。

14.求下面图形的体积________.(图中单位:厘米)15.下边的三角形按(______)∶(______)的比缩小, 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缩小后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

16.有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________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________。

17.开学时,学校附近一家文具店开展“买三赠一”的促销活动,实际上是打(_______)折出售;如果打八折出售,促销活动应为“买(_______)赠(_______)”18.妈妈买了8支铅笔,给小华5支,小美3支,小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美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

(填分数)19.下面直线上每小格表示1m,聪聪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聪聪从0处向东行4m记作作+4m,那么聪聪从0处向西行4m记作(________)m。

(2)如果聪现在的位置是+8m,说明他是从0处向(_________)m。

(3)如果聪聪从0处先向东行5m,再向西行5m,那么他到达的位记作(_______)m。

20.端午节当天,中百超市上午卖出350个粽子,下午卖出200个,每个粽子a元,这一天卖粽子的总收入是_____元.当a=4时,上午比下午多卖_____元.三、判断题2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____)22.×5=。

(______)23.0是负数。

(_____)24.甲数乘10以后得乙数,则乙数大于甲数.______.2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____)四、作图题26.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cm、4cm的直角三角形,并作出斜边上的高,量出斜边和高的长度,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五、解答题27.幼儿园的老师把一些画片分给三个班,每人都能分到6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5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4张,问只分给班,每人能得几张?28.某海军陆战队参加拉练活动,从甲地跑得到乙地需要4.5小时,原路返回时用了6.5小时,已知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10千米,求该队伍往返的平均速度。

29.自来水公司未来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规定每户每月用水10吨以内的(含10吨),每吨按4.5元收费;超过10吨的,超出部分按每吨5.5元收费.王阿姨家6月份交水费78元,王阿姨家用了多少吨水?30.在算式中的合适的位置上添上小数点,使算式成立。

48×35=16.8 2394÷63=0.3831.在“校园金话筒”演讲比赛中五个评委给小华分别打出了9.25分、8.86分、9.00分、9.14分、8.31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三个数的平均数的方法,小华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分?32.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cm2,高是5cm.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33.丫丫一家寒假去丽水景宁自驾游,去时道路畅通,平均时速80千米,大约用了4.2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遇到了返程高峰,平均时速只有50千米,几小时才能到家?(用比例解)六、计算题34.脱式计算①6.25-40÷16×2.5 ②+(4-3)÷③(8-10.5×)÷4④2÷[5-4.5×(20%+)]35.能简算的要简算48×÷×÷×7+×11 ×99+.【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B D C B B D 二、填空题11.56m+3.2n12.13.2514.12立方厘米15.1 616.17.七五折四一18.19.-4 东走8 020.550a 600三、判断题21.√22.错误23.×24.错误25.×四、作图题26.6五、解答题27.35张28.20千米/时29.16吨30.8⨯3.5=16.8 23.94÷63=0.3831.9分32.15厘米33.72小时六、计算题34.① 0;②2;③;④ 1;35.(1)42;(2)18;(3)10;(4)16.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从用来密铺平面的各正多边形中各取一个内角,这些内角的和若是360度,则它()能密铺。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能D.以上答案都不对2.在比例3:4=9:12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要使比例仍然成立,则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A.8 B.12 C.24 D.363.一个体积为40的长方体木块,从顶点挖掉一个棱长为1dm的小正方体后,()。

A.表面积变小,体积变小B.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小C.表面积变小,体积不变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4.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A.3x+8=12 B.3x-8=12 C.12-3x=85.《小学生语文报》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cm、8cm和10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48 B.24 C.60 D.807.圆锥有()条高.A.1 B.2 C.38.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是∠1,∠2,∠3,若∠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