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科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索
高职高专《JAVA程序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柳州师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为例

部分高校或高职高专学校的 J A V A语言课程 的教学 目 标仅停 留在对该 门语言 的基本语法 、 类、 接 口、 图形工具
一
等面向对象的基本知识介绍 , 不 够重视该 门课程 的编程 思想 ,同时也没有考虑把它放到整个 J A V A方 向的开发
往碰到难学 的东 西 , 很 容易就放弃 。还 存在一部分 家庭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甭
2 01 3 正
5
Un i v e r s i t y Ed u c a t i o n
高职高专 ( J A V A程序设计》 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以柳 州师专计算机 专业学生特 点为例
蒋 林 利
( 柳 I , I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 摘
数 学与计 算机科 学 系, 广西
一
、
教学方式 ,很难在大一 就能适应大学 的各种学 习方 式 。
针对这些不 同层次 的学生 , 教师如果 还是采用计算 机其
J A V A语 言 以简单 的 、 分 布式 、 与平 台无 关性 、 健壮 安全 的 、 多线程 、 可移植 的 、 面向对象等优点 而成为最流 行 的一种 网络 编程语 言之一 , 在企业 级 、 智能卡 、 电子消
[ 收稿 时间 ] 2 0 1 3 — 0 2 — 1 9 [ 作者简介 ] 蒋林 利 ( 1 9 7 6 一 ) , 女, 讲师, 研 究方向 : 神 经 网络 、 优化算法、 数 据挖 掘 。
1 38
Uni v e r s i t y Edu e a t i o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师范类高职教育模式初探——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为例

在 教 学 活动 中必 须 明确 高 师 职 教 专 业 的 专业 特 色 和 技 能要 求 。把 整个 教 学 活 动 中加 强 对 学 生 的 职业 技 能 和 岗位 能 力 培 养作 为 最 终 目标 ,但 是 并 不 是 指 以忽 略 理
高师职教专业应建立具有特色 的、符合 自身实际
历证 书并重 的要求 : 出了“ 提 一主 , 二结合 , 三要 素 ,四
要求 , 以达 到 三 年专 科 学 习= 1年 工 作 能力 的要 求 ” 教 的
学 理 念 ,做 到知 识 本 位 教 育 和 能 力 本 位 教育 并 重 的 要 求 【 l 】 0
二、 教学改 革思路
根据高 师职教专业 的实际情况及其存在 的问题 , 结 合“ 主 , 结合 , 要 素 . 一 二 三 四要 求 , 以达 到 三 年 专 科 学 习= 年工 作 能力 的要 求 ” 1 的教 学 理 念 , 体 的 教学 改 具
革 思 路如 下 。 ( ) 主: 一 一 以职 业 岗 位能 力要 求 为主 因 为 职 业 岗位 能 力 是 学 生 直 接 就业 的 基 本 条 件 ,
技术 的应 用 和 操 作 能力 的培 养 等 问 题 。所 培 养 出来 的
学 生 难 以顺 应 市 场 经 济 对 人 才 需 求 的 多 变 性 要 求 , 与
迅 速 发 展 的 社会 经 济 、 术 不适 应 。 就 造成 高 师职 教 技 这 专 业 所 培 养 出来 的一 专 学 生 .不 能很 好地 适 应 社 会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 成 大 学 生就 业难 的问 题 。要解 决这 一矛 造 盾 . 必 须 对 高师 职 教 专业 教 学进 行 全 面 改革 。 就
和教学管理。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2020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专业建设与发展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
计算机系目前有四个专业,分别是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方向)、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建立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高职高专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我们还将申报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育等专业。
依据福建省经济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计算机系现有专业基本情况,制定本规划,使人才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一、专业现状分析计算机系成立于2006年,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向)、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方向)等5个专业和方向。
成立三个教研室,分别是初教信息技术教研室、软件技术教研室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
目前在校生406人,2015年招生计划281人。
1.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方向)于2007年开始与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培养IT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课程是ACCP软件工程师职业教育课程。
2007年招生计划80人,以后每年招生计划约50人。
2011年计算机系申报软件技术专业获得批准,延续与北大青鸟合作办学至今。
软件技术专业及方向已有6届毕业生,共计240人,就业面向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计算机应用相关岗位,就业率达95%以上。
ACCP课程体系,有三个阶段专业认证考试,分别对应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资格,可获得相应的OSTA证书(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6届毕业生有85%以上通过北大青鸟认证考试的中级水平、60%左右获得高级水平证书。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2教学内容组织
地 方 师 范 院 校 《 算 机 网络 》 学 内 容 计 教
的知识结 构可分为 3 部分 , 有 1章 , 个 共 2 其
1教 学体 系研究
中第 l 属 于 入 门 篇 , 要 介 绍 什 么 是 计算 章 主 2~9 章 要 求 和 起 点 , 重 讲 解 和 演 示 , 其 掌握 必 机 网 络 以 及 计 算 机 网络 的 分 类 等 。 注 使 备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技 能 ; 于 中 层 次 的学 生 , 是 计 算 机 网 络 的体 系 结 构 部 分 , 要 计 算 对 主 以 /I 教 师 应 精 讲 精 练 , 重 视 基 本 知 识 与 技 能 机 网络 的 体 系 结 构模 型 , 及 围绕 TCP P 既
4 5 0 5 00 )
摘 要 : 计算 机 网络 》 高校 计算机 专 业的一 门公 共必修 课程 。 为我 国高等教 育重要 组成 部分 的地 方 师范 院校 ,急需对课 程教 学体 《 是 作 系、 内容 、 法 等 进 行 不 断 调 整和 优 化 , 能 适 应 该 课 程教 学 的 需 要 。 文 主 要 针 对 《 算机 网络 程 就 教 学体 系 、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 等 如 方 才 本 计 教 教 何 提 高教 学 效 果 , 化 教 学 过 程 等 方 面进 行 了一 些 切 实 可行 的 探 索 . 践 与 研 究 。 优 实 关 键 词 : 算 机 网络 教 学 教 学 体 系 计 教 学 改 革 中图分 类号 : 4 G6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7 -0 8 z 1 )4 c一0 3 O I 4 9 x( o I 0 () 1 - 2 6 5 随 着 高 校 不 断 扩 招 , 类 学 生 层 次 间 各
新形势下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为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 合理等 问题 , 提高农
村教师 队伍 的整的逐 步完善 , 也随着 城市就 业压力 的逐步 增大 , 市 中小 城 学信息技术教师逐 步趋 于饱和. 根据 市场 调研显 示 , 就安徽 省 目前 情况 而言 ,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农村 中小学普遍 缺乏
中小学普及信息技 术教 育 , 以信 息化带 动教育 的现代 化 , 努
力实现 我国基础教育跨越 式 的发 展 ; 面启动 中小 学“ 全 校校
为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师资的计算机教育专业 如何适应 目 前的形势 , 如何提高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 成
通” 工程 , 为中小 学普及信 息技术教 育 、 推动教育信 息化建设 奠定基 础 ,00年前 , 21 争取使全 国 9 %以上独立 建制 的 中小 0 学 校都能上 网; 凡具备条件 的师 范院校要 积极开办 信息技术
基金项 目: 高等学校省级优 秀青年人才基金项 目;金校级 特色专业 ( 目号 :0 2 jz0 ) 高职院校教 师专业发展 现状及促 项 2 1xt y 1 ; s 进策略研究 (0 1 Q W1 5 . 2 1S R 7 )
收 稿 日期 :0 2—0 21 5—0 5
作者简介 : 李颖( 9 1 , , 望江人 , 17 一) 女 安徽 安徽马鞍 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二是 , 师范特色不 突出. 高等师 范院 校计算 机教 育专 业 与理工科 院校 的计算 机 专业 最重 要 区别 在 于前 者培养 的学
生既要掌握相应 的知识 和技术 , 还要掌握教 育理论和 教学方
计算机教育专 业 自创建至今 已奠定了较 为扎 实 的基础 , 形成 了优 良的传 统与特色 , 培养 了大批高质 量适合 中小 学信息技 术学科教 育与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 , 在省 内外 产生 了较好
技术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第3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3,2012技术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王新鹏贾国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55)摘要:目前社会上企业对本科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大致归纳为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习惯,实践和动手能力强等几个方面.为了提高技术师范类院校本科生的计算机技能,本文从分组讨论,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的要求,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技术师范类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技术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法;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 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 (2012)03-0098-03收稿日期:2012-08-15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B070400017).作者简介:王新鹏(1980-),男,河南许昌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服务器.0引言当前我国技术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还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多采用计算机基础理论加上office 办公软件,这种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师范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仍是沿用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学能力、创新精神方面受到极大的压制.[1]为改变现状,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必要.本文建议把分级编班、项目分组教学法、考试方式改革和教学评价等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1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例如photoshop 图片处理部分,利用自制的动画和一些优秀的ps 图片(photoshop 处理的图片),以引发学生对图片处理的整体印象、美好感觉和想要动手设计的冲动.(2)呈现任务,分组教学.当学生在情景创设部分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之后,教师明确探究任务,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若干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在教学平台上选择老师给出的某个任务后,可以查看选择本任务的其他学生信息,随后大家聚在一起,自主选定组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完成作品.作品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必须经过主动探索过程才能做出个性化的结论,教师鼓励各组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完成作品.(3)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各个小组在选择了相关的探究任务之后,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学生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平台、资源中心网站、互联网和课本提供的相关资料里搜集和获取信息.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除了学习本任务之外,还可以了解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协调者,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应该从哪些资源和角度去思考,协调学生分组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浏览QQ 班级群和教学论坛,巡视教室,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在线交流,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这时小组可通过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来解决,或在网上QQ 留言和论坛留言向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学员寻求帮助.(5)教学评价.当各小组基本完成对自己专题的探究之后,开始就任务归纳出主要内容进行发言交流,再到台上共享演示,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实现知识的建构.最终,教师对本次课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相互补充,学生在头脑里逐步理清了某个问题的几种不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2教学环境设计根据问卷调查,技术师范类学生最喜欢在机房直接上课(分组的学生在上机练习过程中可以与教师和其他组员交流),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同学比例占受调查人数的60%;喜欢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把要学习的内容讲一遍,然后再到机房练习的学生所占比例比前一种教学模式相比略低;选择喜欢在多媒体教学网站或多媒体软件上进行自动学习的学生比例排名第三位.[3]笔者认为在机房里面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时间内,精讲多练,完成必修内容,并根据不同专业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选讲部分拓展知识,同时采用分组教学,重视评价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教学比较合理.这就要求老师建好内容丰富、合理的教学网站、资源网站、网络考试平台和学习素材,设计好学习任务和竞争互助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作品素材设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教师先将学生需要制作的几个可选作品展示给学生,这些作品可以是往届学生作品中选出的,也可以是在网上下载的优秀作品.作品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设计的项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教师要指出本次课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制作用到的新知识点抓重点讲,少讲;然后给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用到的原始素材,例如,更换背景所用到的照片素材,数据库成绩查询统计所用到的原始ACCESS成绩表;并且要给出可供借鉴的书籍、网址链接、资源平台上的音视频和网络资源大概位置.2.2网络资源设计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各种网络资源合理搭配,为此我们自主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考试平台和课程资源中心等信息化手段.教学网站和互联网资源是为了满足学生查询学习资源的需求,因此教学网站的设计要合理,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有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相关信息的网络连接等资源,内容包括放在网上的能指导学习的教学大纲、书籍信息或电子教学文档、生动的知识点视频教学、教学录像和应用案例等.此外要有能够跟踪教学进度,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所设计的自动打分和答案解析的练习题.总之,这些网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内容要及时更新,不能流于形式.2.3对教师的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必然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知识,付出更多的劳动,需要老师熟练掌握课堂上提供的各种作品制作技巧和知识.除此之外,在学生参与课外学习活动中,教师也应该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能够调动班级学习的积极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位学生.这些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挑战,但只要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掌握好基本技能,未来能够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每个教师都会乐此不疲.2.4考试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试方式采用期末课程设计、平时作业和期末试卷成绩(笔试)相结合的评价标准,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3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课程设计可以考察学生对某一项技能掌握的深度,学生在学期末用几天的时间集中在教学资源网、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完成一项与课程相关又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平时作业考察学生平时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的态度;期末试卷成绩可以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记忆的程度.期末课程设计只给出基本要求,不给出具体题目,由学生自主选题,可以是自编的实用小程序、一份小报的排版、一个宣传个人的精美小网站,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演示文稿,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学习计算机.对于期末课程设计的打(上接第97页)Research on Applying Transfer Laws in Table Tennis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LIANG Wenmin(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Abstract:Transfer is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and at the same,the public table tennis teachings in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special and regular.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ansfer laws of the public table tennis teaching in colleges.First is the students ’attitude,integrity,fair and just teaching transfer;and tuo second is using the transfer law in the three basic teaching skills (backhand block,backhand chop,forehand fast block ).Finally,the paper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use the transfer law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table tennis teaching.By using the transfer laws,we will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Key words:transfer of learning ;universities;table tennis;teaching ;common physical education!!!!!!!!!!!!!!!!!!!!!!!!!!!!!!!!!!!!!!!!!!!!!!!!分应该根据所选课程设计的难度、制作的深度和精度来综合考量.笔试主要考查那些不易上机操作、体现学生理论水平的内容,考试系统的笔试试题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的形式.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最终的就业效果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2.5重视评价教学评价分为对技术师范类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评价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学习诸要素的发展和新认知结构的建构.新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等要素的整合、结构化.因此,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评价应该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对各阶段的学习要素进行评价,使学习者能及时得到评价反馈,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改善学习策略、方法,促进新认知结构向良好状态构建.自评其实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构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反思每一个学习环节,才能优化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各个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方法、效果进行反思,扬长避短,改善学习策略,实现认知结构向良好的方向构建.教师要对学生作品完成的过程、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价,它应包括思路评价和技巧评价.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项目总结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帮助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3总结本文从分组讨论,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的要求,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技术师范类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有参考与借鉴.参考文献:[1]陈雅.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式教学[J ].职教论坛,2011,(11).[2]秦燕妮.论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2,(9).[3]龙吟.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型设计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9).。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

贺志新(197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该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成果(项目编号:NGJGH2017192)。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贺志新(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特点,在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以及内涵的前提下,研究其影响因素。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以企业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方式、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更加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71(2019)03-0116-04集宁师范学院学报/May.2019/No.3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当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内蒙古确定9所本科高校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集宁师范学院成为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在已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向着应用型高校的方向转型,计划在2020年圆满完成转型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如何构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高职专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 2 1 教材 来 源 现 在 教 材 多 是 综 合 各 类 大学 或 . . 理 工科 大学 ( 为本 科 学 校 ) 多 的教 材 , 由于 我校 是 专 科类 学 校 , 学课 程开设 的 门类 少 、 时 少 , 度 、 数 学 难 广
度 远 比不 上 这 些 本科 院校 ; 生 的数 学 基 础 和接 受 学
模式 。
12 2 根据 不 同专业情 况 选用 素 材 , .. 内容 呈 现 多层
面 和 多 元 化
1 2 2 1 师范 类 数 学 专 业 师 范 类 《 学 建模 》 .. . 数 增 设 了中学数 学建 模 内容 , 包括 教学 方 式 、 法 以及 历 方
年 中学 数学建 模竞 赛题 目选讲 内容 。师 范学 生 要 想 在 日后 胜 任 中学 数 学 建模 教 学 工 作 , 们 不 但 要 掌 他
进来 。
是 培 养 学 生数 学 应 用 能 力 、 新 能 力 和科 研 合 作 能 创 力 的 一 个较 好 的 平 台 , 职 专科 学校 的数 学 开设 时 高 数、 难度 、 广度 与理 工 院校 不 同 , 生 基 础 情 况 也 不 学 同 , 以要研 究 具 有 高 职 专 科特 色 的数 学 建模 教 学 所
教学。
1 1 2 理工 、 .. 经济 类专 业教 学 目标
树 立 数 学应 用
意识 , 备 数学 建模 能力 , 养数 学应 用 能 力 和创 新 具 培
1 3 1 师范 数 学 专 业 我 校 规 定 师 范 数 学专 业 的 . . 《 数学 建模 》 程为 必修 课 , 课 它包 括《 理论 学 》 实 训 和《
能 力也 不 能 与 这 些学 校 相 提 并 论 , 以教材 不 能 采 所 用不 符合 实际 照搬 照抄 方式 , 们采 用 以下方 式 : ) 我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类专科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索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也是师范类专科学校各专业必学的基础课程,能否考取计算机技能证书,也是作为师范类专科学校学生顺利毕业和以后找工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师范类专科学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一、目前师范类专科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兴趣低。
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
2.课程与就业脱节。
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没有学到,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要相脱节。
二、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师范类专科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
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1.基础技能模块。
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①计算机基础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
②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2.专业技能模块。
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
主要可以分为:①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②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③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④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⑤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⑥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C 语言、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优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模式: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
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
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
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
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WORD 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
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
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
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
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孟湘华.计算机教学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6.
[2]赵小志. 师范类学校教学要领[M].幼师教学丛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一川.师范与美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