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因式分解(共4课时) 公开课
14.3 因式分解(讲+练)【14大题型】

14.3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注意:(1)因式分解只针对多项式,而不是针对单项式,是对这个多项式的整体,而不是部分,因式分解的结果只能是整式的积的形式.(2)要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到每一个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3)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互逆的运算,二者不能混淆.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形,而整式乘法是一种运算.题型1:因式分解的概念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且完全正确的是( )A.(x+2)(x﹣2)=x2﹣4B.x2﹣2x﹣3=x(x﹣2)﹣3C.x2﹣4x+4=(x﹣2)2D.x3﹣x=x(x2﹣1)【变式1-1】下列各式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x+1)(x−3)=x2−2x−3B.x2−y2=(x+y)(x−y)C.x2−xy−1=x(x−y)D.x2−2x+2=(x−1)2+1【变式1-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a(x+y)=ax+ay B.a2−4=(a+2)(a−2)题型2:找公因式2.代数式 15a 3b 3(a−b) , 5a 2b(b−a) , −120a 3b 3(a 2−b 2) 中的公因式是( )A .5a 2b(b−a)B .5a 2b 2(b−a)C .5ab(b−a)D .120a 3b 3(b 2−a 2)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另一个因式是,即,而正好是除以所得的商,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提公因式法。
注意:(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实际上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即 .(2)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准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3)当多项式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时,通常先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变为正数,同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4)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若多项式的某项与公因式相等或它们的和为零,则提取公因式后,该项变为:“+1”或“-1”,不要把该项漏掉,或认为是0而出现错误.题型3: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3.(1)分解因式:a 2-3a ; (2)分解因式:3x 2y-6xy 2.m m题型4:提公因式法与整体思想4.已知xy=-3,满足x+y=2,求代数式x2y+xy2的值.题型5: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5.因式分解:m2(1)a2-9;(2)25−14题型6: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6.因式分解:(1)x2-4x+4.(2)16m2-8mn+n2.(3)4x2+20x+25;7.因式分解:(1)x2-3x+2;(2)x2-2x-15(3)x2-7x+12.题型8: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8.因式分解:(1)x2+4x-a2+4.(2)9-x2+2xy-y2.题型9:利用因式分解简便运算9.计算:(1)2022+202×196+982(2)652-352;10.已知多项式2x-x+m有一个因式(2x+1),求m的值.题型11:利用因式分解求代数式的值11.已知a+b=5,ab=3,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题型12:利用因式分解解决整除问题12.求证:对于任意自然数n,(n+7)2-(n-5)2都能被24整除.题型13:因式分解与几何问题13.如图,边长为a、b的矩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计算a2b+2ab+ab2的值.a2+4ab+3b2因式分解.【变式13-2】如图,长为m,宽为x(m>x)的大长方形被分割成7 小块,除阴影A,B 外,其余5 块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较短一边长为y.记阴影A 与B 的面积差为S.(1)分别用含m,x,y的代数式表示阴影A,B 的面积;(2)先化简S,再求当m=6,y=1 时S的值;(3)当x取任何实数时,面积差S 的值都保持不变,问m 与y应满足什么条件?题型14:因式分解与三角形问题14.△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2a+ab=2c+bc,请判断△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变式14-1】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b2+2ab=c2+2ac,判断△ABC的形状.【变式14-2】已知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等式a2+bc−ac−b2=0,请判断△ABC的形状,并写出你的理由.【变式14-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等式a2+b2+c2=ab+bc+ac,试猜想该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一、单选题1.同学们把多项式2x2−4xy+2x提取公因式2x后,则另一个因式应为( )A.x−2y B.x−2y+1C.x−4y+1D.x−2y−12.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a2+a+ 1B.a2+b2-2ab C.−a2+25b2D.−4−b243.把多项式3m(x﹣y)﹣2(y﹣x)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x﹣y)(3m﹣2x﹣2y)B.(x﹣y)(3m﹣2x+2y)C.(x﹣y)(3m+2x﹣2y)D.(y﹣x)(3m+2x﹣2y)4.如图,长与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3b+2a2b2+ab3的值为( )A.2560B.490C.70D.495.计算-22021+(-2)2020所得的结果是( )A.-22020B.-2 2021C.22020D.-26.若c2﹣a2﹣2ab﹣b2=10,a+b+c=﹣5,则a+b﹣c的值是( )A.2B.5C.20D.97.已知n是正整数,则下列数中一定能整除(2n+3)2−25的是()A.6B.3C.4D.58.观察下列分解因式的过程:x2−2xy+y2−16=(x−y)2−16=(x−y+4)(x−y−4),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分组分解法.利用这种分组的思想方法,已知a,b,c满足a2−b2−ac+bc=0,则以a,b,c为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围成一个三角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B.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C.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不能围成三角形二、填空题9.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x2−2x=x(x−2);②x2−2x+1=x(x−2)+1;③x2−4=(x+4)(x−4);④4x2+4x+1=( 2x+1)210.分解因式:ax2﹣4axy+4ay2= .11.已知:m+n=5,mn=4,则:m2n+mn2= .12.因式分解:1-a2+2ab-b2= .13.边长为a、b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2b+a b2的值为 .14.若△ABC 的三条边a ,b ,c 满足关系式:a 4+b 2c 2﹣a 2c 2﹣b 4=0,则△ABC 的形状是 .15.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 2+ax +b 时,甲看错了b ,分解结果为(x +2)(x +4);乙看错了a ,分解结果为(x +1)(x +9),则多项式x 2+ax +b 分解因式的正确结果为 .三、解答题16.因式分解:(1)a 3−36a(2)14x 2+xy +y 2(3)(a 2+4)2−16a 217.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x 2(y ﹣2)﹣x (2﹣y )(2)25(x ﹣y )2+10(y ﹣x )+1(3)(x 2+y 2)2﹣4x 2y 2(4)4m 2﹣n 2﹣4m+1.18.已知二次三项式x 2+px+q 的常数项与(x-1)(x-9)的常数项相同,而它的一次项与(x-2)(x-4)的一次项相同,试将此多项式因式分解.19.给出三个多项式:12x 2+2x ﹣1,12x 2+4x+1,12x 2﹣2x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多项式进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四、综合题20.已知 a 2−3a +1=0 ,求(1)a 2+1a 2的值。
人教版八上数学14.3.3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优质课(共35张PPT)

(2). 计算: 7652×17-2352 ×17.
解:7652×17-2352 ×17 =17(7652 -2352) =17(765+235)(765 -235) =17 ×1 000 ×530 =9 010 000.
(3).2 0132+2 013能被2 014整除吗?
解:∵2 0132+2013 =2 013(2 013+1) =2 013 ×2 014 ∴ 2 0132+2 013能被2 014整除.
14.3 因式分解 14.3.2 完全平方公式
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
我们前面学习了利用平方差公式来分
解因式即:a2-b2=(a+b)(a-b)
例如: 4a2-9b2= (2a+3b)(2a-3b)
此处运用了什么公式? 逆用 完全平方公式
试计算:9992 + 2×1999998×1 + 1 = (999+1)2 = 106
y
2
7、如果100x2+kxy+y2可以分解为 (10x-y)2,那么k的值是( B )
A、20 B、-20
C、10 D、-10
8、如果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那么m的值为( B )
A、6 B、±6
C、3 D、±3
9、把 a b2 4a b 4 分解因式得
(C )
A、a b 12 B、a b 12 C、a b 22 D、a b 22
A、x2+y2-2xy B、x2+4xy+4y2 C、a2-ab+b2 D、-2ab+a2+b2
3、下列各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
14.3因式分解(共4课时)

a2 b2 a ba b
此即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用文字表述为: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 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尝试练____(_a_+_3_)_(a_–_3_)_____ ② 49 – n2 = _____(_7_+_n_)_(7_–_n_)_____ ③ 5s2 – 20t2 = ___5_(_s_+_2_t)_(_s–_2_t_)___ ④ 100x2 – 9y2 =_(1_0_x_+__3_y)_(_1_0_x_–_3_y_)
复习回顾
还记得学过的两个最基本的乘法公式吗?
平方差公式: a ba b a2 b2
完全平方公式:aaa
bbb222
a aa
2
2 2
2ab 22aabb
bbb222
计 算
x 2x 2 __x_2___4__
: 5 a2 _a_2__1_0_a__2_5_
m 7 m 7 __m_2___14_m___4_9_
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彻底 !
④ x2 – x6
④ x2 – x6
= x2 – (x3)2
= x2 (1–x4)
= (x+x3)(x–x3)
= x2 (1+x2)(1–x2)
① x2 + 4 ② – 4x2 + y2 ③ x4 – 1 ④ x2 – x6 ⑤ 6x3 – 54xy2 ⑥ (x+p)2 – (x–q)2
② – 4x2 + y2 = y2 – 4x2 = (y+2x)(y–2x) = – ( 4x2 – y2 ) = – (2x+y)(2x–y)
③ x4 – 1 = (x2)2 – 12 = (x2+1) (x22+–11))(x–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4.3.2因式分解(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你学了什么方法进行分解因式?
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ax - ay = a( x – y ) (2) 9a2 - 6ab+3a =3a(a-2b+1) (3) 3a(a+b)-5(a+b) =(a+b)(3a - 5) (4) ax2 - a3 =a(x2-a2) =a(x+a)(x-a) (5) 2xy2 - 50x =2x(y2-25) =2x(y+5)(y - 5)
个整体,加括号
熟记公式 a2 b2 (a b)(a b)
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
(x p)2 (x q)2
a² - b²= ( a + b)( a - b )
(1)a2-1
=( a )2-( 1 )2
(2)x4y2-4
=( x2y )2-( 2 )2
(3) 9 x2-0.01y2
49
=( 3
=(x+2)(x-2) =(3+y)(3-y)
(3) 1-a2
(4) 4x2-y2
=(1+a)(1-a) =(2x+y)(2x-y)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1-25x2
解: 1-25x2
=12-(5x)2
把两项写成平方的形式,
=(1+5x)(1-5x) 找出a和b。底数既有数
字还有字母,需要看成一
7
x )2-( 0.1y )2
(4)0.0001-121x2源自=( 0.01 )2-( 11x )2
因式分解:
1、 – a4 + 16 2、 4(a+2)2 - 9(a - 1)2 3、 (x+y+z)2 - (x-y-z)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3因式分解(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因式分解》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解数学题时,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简化的情况?”比如,解方程时需要将多项式转化为几个简单因子的乘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因式分解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因式分解的奥秘。
-应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典型例题,强调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求解方程、简化代数表达式等。
举例:
-重点讲解多项式\(x^2 - 4\)的因式分解,引导学生发现其可以表示为\((x+2)(x-2)\)。
-强调在提取公因式时,如何识别并选择正确的公因式,如\(2x^3 + 4x^2\)的公因式为\(2x^2\)。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题目。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个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因式分解的过程。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某些部分仍然存在难度,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对于因式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关于如何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的反馈普遍较好,他们能够总结出因式分解的关键点。但在课程结束后,仍有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还不够细致。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我打算在下一节课前预留一些时间,专门解答他们在课后遇到的问题。
14.3 因式分解【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14.3.1提公因式法课时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2.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运算能力.3.会利用因式分解进行简便计算,体会因式分解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重点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出公因式.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1.回顾整式乘法完成填空:(1)m(a+b+c)=ma+mb+mc.(2)(x+1)(x-1)=x2-1.(3)(a+b)2=a2+2ab+b2.2.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ma+mb+mc=m(a+b+c).(2)x2-1=(x+1)(x-1).(3)a2+2ab+b2=(a+b)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探究新知探究1因式分解问题:回顾引入中第2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多个整式相乘.教师引导并给出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p(a+b+c)pa+pb+pc通过观察,你发现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探究2提公因式法问题1:观察下列多项式有哪些相同因式?学生观察发现前者的相同因式为p,后者的相同因式为x.总结如下: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师生活动:教师板书:pa+pb+pc=p(a+b+c).引导学生用文字进行总结: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问题2:找出3x2-6xy的公因式,并思考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公因式为3x.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1.定字母:字母取多项式各项中都含有的相同的字母;2.定系数: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3.定指数:相同字母的指数取各项中最小的一个,即字母的最低次数.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和运算能力;学生从系数、字母、指数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开阔性,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典例精讲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8a3b2+12ab3c;(2)2a(b+c)-3(b+c);(3)(a+b)(a-b)-a-b.解:(1)8a3b2+12ab3c=4ab2·2a2+4ab2·3bc=4ab2(2a2+3bc).(2)2a(b+c)-3(b+c)=(b+c)(2a-3).(3)(a+b)(a-b)-a-b=(a+b)(a-b)-(a+b)=(a+b)(a-b-1).技巧:1.整体思想找公因式;2.整项被提取后,1不能丢;3.可以用整式乘法验证.例2以下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并改正.(1)把12x2y+18xy2分解因式.解:原式=3xy(4x+6y).解:不正确.正解:原式=6xy(2x+3y).注意:公因式要提尽.(2)把3x2-6xy+x分解因式.解:原式=x(3x-6y).解:不正确.正解:原式=3xx-6yx+1·x=x(3x-6y+1).注意:某项提出莫漏1.(3)把-x2+xy-xz分解因式.解:原式=-x(x+y-z).解:不正确.正解:原式=-(x2-xy+xz)=-x(x-y+z).注意:首项有负常提负.例3计算:(1)39×37-13×91;(2)29×20.16+72×20.16+13×20.16-20.16×14.解:(1)原式=3×13×37-13×91=13×(3×37-91)=13×20=260.(2)原式=20.16×(29+72+13-14)=2 016.例4已知a+b=7,ab=4,求a2b+ab2的值.解:∵a+b=7,ab=4,∴原式=ab(a+b)=4×7=28.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体会在计算求值时,若式子各项都含有公因式,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感悟学习因式分解的作用,培养学生转化意识、整体思想,进一步训练运算能力.巩固训练1.多项式15m3n2+5m2n-20m2n3的公因式是(C)A.5mnB.5m2n2C.5m2nD.5mn22.把多项式(x+2)(x-2)+(x-2)提取公因式(x-2)后,余下的部分是(D)A.x+1B.2xC.x+2D.x+33.简便计算:2 0132+2 013-2 0142.解:原式=2 013×(2 013+1)-2 0142=2 013×2 014-2 0142=2 014×(2 013-2 014)=-2 014.设计意图:巩固训练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知识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是方向相反的变形,因式分解的目的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2.找公因式的方法三定:定系数;定字母;定指数.3.提公因式的因式分解的步骤第一步找公因式,第二步提公因式.4.提公因式的技巧或注意问题1.要提尽;2.不漏项;3.提负数要注意变号.5.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5页练习第1,2,3题.2.作业.教学反思14.3.2公式法第1课时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课时目标1.探索并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体会转化思想和逆向思维.2.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培养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3.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整体”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难点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之前学习了平方差公式,今天先回顾一下.计算:(1)(x+2)(x-2);(2)(x-1)(x+1).选两名学生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解:(1)(x+2)(x-2)=x2-4.(2)(x-1)(x+1)=x2-1.设计意图:从结构上认识本节课所研究的多项式的结构特点,引出课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模型观念.探究新知问题:多项式a2-b2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分解因式吗?学生观察得出结论:a2-b2=(a+b)(a-b)是a,b两数的平方差的形式.追问1:你能根据符号语言写出文字语言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整式乘法归纳出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的文字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追问2:如图,在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上剪掉一个边长为b米的小正方形,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根据此图形变换,你能验证刚才的公式吗?师生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面积验证平方差公式,提问两名同学分别列出左右两个图形涂色区域的面积.左:涂色区域的面积=a2-b2;右:涂色区域的面积=(a+b)(a-b).根据左右涂色区域的面积相等得到:a2-b2=(a+b)(a-b).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拼图求面积验证平方差公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能力.典例精讲例1分解因式:(1)4x2-9;(2)(x+p)2-(x+q)2.解:(1)原式=(2x)2-32=(2x+3)(2x-3).(2)原式=[(x+p)+(x+q)]·[(x+p)-(x+q)].例2分解因式:(1)x4-y4;(2)a3b-ab.解:(1)原式=(x2)2-(y2)2=(x2+y2)(x2-y2)=(x2+y2)(x+y)(x-y).(2)原式=ab(a2-1)=ab(a+1)(a-1).例3已知x2-y2=-2,x+y=1,求x-y,x,y的值.解:∵x2-y2=(x+y)(x-y)=-2,∵x+y=1,①∴x-y=-2.②联立①②,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x+y=1, x-y=−2,解得{x =−12,y =32. 例4 计算下列各题:(1)1012-992; (2)53.52×4-46.52×4. 解:(1)原式=(101+99)×(101-99)=200×2=400. (2)原式=4×(53.52-46.52) =4×(53.5+46.5)(53.5-46.5) =4×100×7=2 800.例5 求证:当n 为整数时,多项式(2n +1)2-(2n -1)2一定能被8整除. 证明:原式=(2n +1+2n -1)(2n +1-2n +1)=4n ·2=8n , ∵n 为整数,∴8n 能被8整除.即多项式(2n +1)2-(2n -1)2一定能被8整除.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例题强调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让学生体会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的结果中有公因式,一定要再用提公因式法继续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体会“一提二套三彻底”,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巩固训练1.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D )A.a 2+(-b )2B.5m 2-20mnC.-x 2-y 2D.-x 2+9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6a 2-9b 2= (4a +3b )(4a -3b ) ; (2)(a +b )2-(a -b )2= 4ab ; (3)2x 2-8= 2(x +2)(x -2) ; (4)-a 4+16= (4+a 2)(2+a )(2-a ) .3.如图,在边长为6.8 cm 正方形钢板上,挖去4个边长为1.6 cm 的小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解:根据题意,得6.82-4×1.62=6.82-(2×1.6)2=6.82-3.22=(6.8+3.2)(6.8-3.2)=10×3.6=36(cm2).答:剩余部分的面积为36 cm2.设计意图: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知识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2.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问题有什么?4.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5.根据本节的研究思路思考因式分解还有什么方法?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9页习题14.3第2,5(4)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课时目标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培养模型观念.2.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难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之前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今天先来回顾一下.计算:(1)(x+2)(x+2);(2)(x-1)(x-1).选两名学生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解:(1)(x+2)(x+2)=x2+4x+4.(2)(x-1)(x-1)=x2-2x+1.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为探究新知做准备,回顾完全平方公式,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的渗透,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探究新知问题1:观察多项式a2+2ab+b2,a2-2ab+b2,并回答下列各题.(1)每个多项式有几项?解:三项.(2)每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有什么特征?解:都是一个数的平方.(3)中间项和第一项,第三项有什么关系?解:中间项是正负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追问:你能用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述完全平方式吗?师生活动:选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就得到:a2+2ab+b2=(a+b)2;a2-2ab+b2=(a-b)2.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完全平方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问题2:你能把下面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并根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写出等量关系吗?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前后图形面积相等写出等量关系a2+2ab+b2=(a+b)2.设计意图:学生在归纳出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后,尝试用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述完全平方式,最后通过动手操作,以拼图的形式再次验证完全平方式,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典例精讲例1分解因式:(1)16x2+24x+9;(2)-x2+4xy-4y2.解:(1)原式=(4x)2+2·4x·3+32=(4x+3)2.(2)原式=-(x2-4xy+4y2)=-(x-2y)2.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3ax2+6axy+3ay2;(2)(a2+4)2-16a2.解:(1)原式=3a(x2+2xy+y2)=3a(x+y)2.(2)原式=(a2+4)2-(4a)2=(a2+4+4a)(a2+4-4a)=(a+2)2(a-2)2.例3计算:(1)1002-2×100×99+992;(2)342+34×32+162;(3)7652×17-2352×17.解:(1)原式=(100-99)2=1.(2)原式=(34+16)2=2 500.(3)原式=17×(7652-2352)=17×(765+235)(765-235)=17×1 000×530=9 010 000.例4已知a2+b2+2a-4b+5=0,求2a2+4b-3的值.解:由已知可得(a2+2a+1)+(b2-4b+4)=0,即(a+1)2+(b-2)2=0,解得a=-1,b=2.∴2a2+4b-3=2×(-1)2+4×2-3=7.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感受因式分解给计算带来的便捷,选题层次分明考察各有侧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式同性”,掌握研究方法和知识的迁移性,形成体系,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B)A.a2+1B.a2-6a+9C.x2+5yD.x2-5y2.把多项式4x2y-4xy2-x3分解因式的结果是(B)A.4xy(x-y)-x3B.-x(x-2y)2C.x(4xy-4y2-x2)D.-x(-4xy+4y2+x2)3.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4(2a+b)2-4(2a+b)+1;(2)y2+2y+1-x2.解:(1)原式=[2(2a+b)]2-2·2(2a+b)·1+12=(4a+2b-1)2.(2)原式=(y+1)2-x2=(y+1+x)(y+1-x).设计意图: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内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2)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问题有什么?(4)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9页练习第1,2题.2.作业.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3 因式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3 因式分解一. 教材分析因式分解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引入多项式的乘法,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实质,进而学习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因式分解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深入学习代数运算和方程求解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具备一定的代数基础。
但因式分解作为一种独立的解题方法,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进行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进行因式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练习题。
3.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因式分解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求其解析式。
2.呈现(10分钟)呈现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因式分解的规律。
通过PPT展示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具体的因式分解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运用所学的因式分解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因式分解方法进行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14.3因式分解14.3.1提公因式法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4.3 因式分解 14.3.1 提公因式法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3节是关于因式分解的内容,其中14.3.1节是提公因式法。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引入提公因式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因式分解方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多项式乘法和完全平方公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思路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提公因式法的应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和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和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提公因式法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因式分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讲解提公因式法:讲解提公因式法的概念和步骤,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提公因式法的应用。
3.练习与讨论: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因式分解,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总结与拓展:对提公因式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因式分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计算下列各式:
a b (a b)(a b) =______________ (1)
2 2
2 ( x 5 ) ( x 5 ) x 25 (2) =______________
(3x y)(3x y) =______________ 9x y (3)
2 2
情境创设: 5、计算下列各式:
2 a
-
2 b =
(a+b)(a-b)
(2)多项式具备什么特征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分 解因式?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当堂达标: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 1 )a 1(2) 4 x 25y
2
2
2
(3)x (a b)
2
2
2
2
(4) ( 9 a b) 4(a b)
布置作业:
a b (a b)(a b) =______________ (1)
2 2
2 ( x 5 ) ( x 5 ) x 25 (2) =______________
(3x y)(3x y) =______________ 9x y (3)
2 2
问题探究:
这组因式分解的式子,左边有什么共同特征?右 边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
记住哟!
3、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步骤(分两步): 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取公因式.
4、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的问题: (1)公因式要提尽; (2)某项提出莫漏1; (3)提出负号时,要注意变号.
挑战自我
把 12b(a-b)2 – 18(b-a)3 分解因式 解: 12b(a-b)2 – 18(b-a)3
2 2 2 2
(1)公式中的a , 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 项式。 (2)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即 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x 4
反馈矫正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 2
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 2 2 ( 1 )m 9n ( 2)a b m 的多项式应具备下列特征: (1)多项式是二项式; 2 2 (3) 0.25q 121 p (2)每一项都可以写成平 方的形式; 49 2 2 2 (4) a x y (3)两项的符号相反:一 4 正一负。
2
分解因式:
3、为了检验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 整式乘法 _______________ 运算来检验。
4、我们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公式?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2
(a b) (a b) a b (a b) a 2ab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思想方法。
诊断
小明解的有误吗?
把12x2y+18xy2分解因式 解:原式 =3xy(4x + 6y)
错误
公因式没有提尽, 还可以提出公因式2
正确解:原式=6xy(2x+3y)
注意:公因式要提尽。
小亮解的有误吗?
把3x2 - 6xy+x分解因式
解:原式 =x(3x-6y) 当多项式的某一项和公 错误 因式相同时,提公因式 后剩余的项是1。 正确解:原式=3x· x-6y· x+1· x =x(3x-6y+1)
=259 (2) 992+99 99 × 99 + 99 解:原式= 99 ( 99 1 )
= 99 ×(99+1)
=9900
1、计算(-2)101+(-2)100 2、已知, 2 x y 4 xy 3 , 求代数式 2 x 2 y xy 2 的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
平方差公式
语言叙述: 两个数的平方差, 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2 2 a -b =(a+b)(a-b)
形象表示:
2 2 □-△=(□+△)(□-△)
判断正误:
(1) x y ( x y)(x y)
2 2
×
(2) x y ( x y)(x y)
2 2
14.3.1提公因式法
14.3.2公式法之平方差公式
14.3.3公式法之完全平方公式
挑战一下
问题:已知a+b=8,ab=4,求a2 b+a b2 的值。
回忆
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填空:
(1) m(a+b+c)= ma+mb+mc
(2) (x+1)(x-1)= x2 -1
(3) (a+b)2 = a2 +2ab+b2
1 1 1 1 1 1 7 7 7 (1) 259 + +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3 33 5 55 15 15 15 1 1 1 17 7 解:原式= 259 ( + + ) ) × 解:原式= 259 ( 3 3 5 5 15 15
X2-1 X2-1
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
(x+1)(x-1)
= (x+1)(x-1)
等式的特征:左边是多项式, 右边是几个整式的乘积
初步应用 巩固新知 在下列等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 的有( ③ )
am bm c m(a b) c ② 24x 2 y 3x 8xy 2 ③ x 1 ( x 1)(x 1)
八年级数学 下册
第四章(3)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
胜利第一中学 王彩玲
学习目标:
(1)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 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复习回顾: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什么?
3
2 x(x _ 2) ( 1 )2 x 4 x __________ 2 (a b( ) a _ b 3) (2)(a b)( 3 a b) __________
=12b(a-b)2 + 18(a-b)3
=6(a-b)2 [2b+3(a-b)] =6(a-b)2 (2b+3a-3b)
=6(a-b)2(3a-b)
巧妙计算
(1) 13.8×0.125+86.2×1/8
解:原式=13.8×0.125+86.2×0.125
=0.125×(13.8+86.2)
=0.125×100
=ab(a+b)
=4 ×8
=32
例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8a3b2 + 12ab3c (2) 2a(b+c) - 3(b+c)
分析:提公因式法步骤(分两步)
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取公因式 ,即将多项式化为两个因式的乘积。
注意:公因式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的形式, 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的形式
必做题:课本100页习题2题 选做题:
能力提升:
如图,大小两圆的圆心相同,已知它们 的半径分别是R cm和r cm,求它们所围成 的环形的面积。如果R =7.5 cm,r =2.5 cm呢?
能力提升 :
下面两图形面积相等验证了哪一个我们熟悉的公式?
a²- b²
=
(a+b)· (a-b)
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
注意:某项提出莫漏1。
诊断
小华解的有误吗?
把 - x2+xy-xz分解因式
解:原式= - x(x+y-z)
错误
提出负号时括号里的项 没变号
正确解:原式= - (x2-xy+xz)
=- x(x-y+z) 注意:首项有负常提负,括号里面要变号。
小结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1)定系数 (2)定字母 (3)定指数
探究
把下列多项式写 成乘积的形式
观察“回忆”与 “探究”,你能 发现它们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吗?
(1) ma+mb+mc=( m )(a+b+c )
(2) x2 -1 =(x+1)( x-1 )
(3) a2 +2ab+b2 =( a+b )2
都是多项式化 为几个整式的 积的形式
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的 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 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 分解因式。
2
2 2
2
2
2
1.我们共学过几种方法因式分解
提取公因式法 平方差公式法 ma+mb+mc=m(a+b+c) a2-b2=(a+b)(a-b)
能否提公因式 2.分解因式时,通常先考虑_____________ 能否进一步分解因式 然后再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解因式一直到不能分解为止.所以分解
2 2
2
我们把多项式a²+2ab+b² 和 a²-2ab+b² 叫做完全平方式。
完全平方式有什么特征?
a2 +2ab+b2= (a+b)2
a2 - 2ab+b2= (a-b)2
结构特征: 完 ( 1 )三项式 全 平 (2)其中有两项是平方项且都是同号 方 (3)第三项是两平方项底数乘积的两倍 式
后一定检查括号内是否能继续分解.
下面的多项式能分解因式吗?
(1) a2+2ab+b2
2 (a+b) = 2 a
(2) a2-2ab+b2
2 +2ab+b